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标志

2015-02-13 03:23刘明明
云南社会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统一中华民族文明

刘明明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民族的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一代代的中国人前赴后继,为民族的独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而努力奋斗。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于这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成为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字眼,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当前的研究在民族复兴的时间表上存在模糊之处,对于民族复兴的标志研究也较为薄弱,不成系统。所以,笔者不揣浅陋,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民族复兴的基本问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再次勃发和兴起,因为历史上我们曾经创造过灿烂辉煌的文明,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各种原因而落伍,而现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推进,我们具备了再次振兴的前景和可能。笔者认为,它的提出至少包含着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它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长期的积贫积弱导致一些同胞崇洋媚外,“腰杆不硬”,对民族的前途持悲观态度。宣传和弘扬民族复兴有利于凝聚共识和力量,使国人认识到:历史上我们曾长期占据世界之巅,现在也有能力创造新的民族辉煌。另一方面,相比于含有激进意味的“民族崛起”,“民族复兴”更温和,更容易打消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疑虑。而且在作为民族复兴参照系的几个巅峰时期(唐代的“贞观之治”时期和清代的“康乾盛世”时期等),我们从未倚强凌弱,称霸外扩,反而通过对外传播先进的科技和文化而惠及世界人民。

关于民族复兴的时间,当前国内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即认为实现了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就等于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是说,在2049年之前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的论据是人民日报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报道:“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第1版。这段报道里面确实蕴含着民族复兴等于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意思,但这只是对习总书记讲话的转述而非完整的呈现,实际上原文应该是:“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习近平:《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就是近代最伟大的中国》,2012年11月30日,http://china.cnr.cn/yaowen/201211/t20121130_511448849_1.shtml,2014年11月19日。通过对这段话的解读可以发现,三个目标是呈递进关系的,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不等于民族复兴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应该定位在建国一百周年之后。但并不意味着前两者与后者毫无关系,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是量变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局部质变。

关于民族复兴的标志,国内学者早有探索,如李忠杰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涵盖5个方面的内容,即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大力建设和弘扬新时代的中华文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等。*李忠杰:《迎接中华民族真正复兴》,《瞭望新闻周刊》2000年第52期。荣长海和张春新则从国内外两个方面探索民族复兴的标志,从国内来看有:经济发达,政局稳定,政治清明,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且共同繁荣,人民富裕,民气旺盛,祖国统一;国际层面表现在: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明显加大,拥有良好的国际环境。*荣长海,张春新:《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几个问题》,《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3期。杨宜勇和谭永生则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主法制、生态环境、祖国统一等5个方面提出民族复兴的标志。*杨宜勇,谭永生:《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算》,《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第3期。上述观点都不同程度地归纳出了民族复兴的某些特征,但存在的问题是有些指标过于抽象,不够具体和详细,有些则过于狭隘,不够全面。本文尝试从5个文明、两岸统一和国际地位等方面,提出民族复兴的7条标志。

二、“五个文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基础

经济建设方面,由经济大国跃升为经济强国,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型国家,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是实现其他事业的物质基础。今天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经济大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也是世界上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王毅:《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第1期。。甚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10月期的《世界经济展望》,若以购买力平价(PPP)方法来衡量,中国2014年底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以176320 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74163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IMF世界经济展望及数据概述》,2014年11月16日,http://www.cssn.cn/jjx/jjx_gzf/201411/W020141116482933252022.pdf,2014年11月30日。但经济总量庞大不等于综合国力的强大。按照英国著名经济史和经济统计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许宪春、叶燕斐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1页。:1820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额的32.9%,是英国的6倍多,却在1840-1842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中惨败;在1870-1913年间,中国的GDP份额虽有下滑,但在总量上仍居世界前列,却无力抵挡外敌的铁蹄,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捍卫领土完整的战争中失利。所以,“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第1版。,科技的作用尤为重要。我们要成为经济强国,必须发挥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性作用,从根本上改善GDP的结构和质量。

政治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得到根本落实,权力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根本彰显。具体而言: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民主的形式,拓展人民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途径和范围,从根本上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前者是党的生命,要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将党内民主落到实处。二是确保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实现司法公正;增强人民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强化人民对宪法所确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的认同。三是彻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透明的环境中运行,构建起全方位的防腐体系和制度;公职人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公信力提高,干群关系融洽,最终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文化建设方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极大增强,中华文化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和推崇。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文化复兴。*王京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国文化报》2012年7月10日,第11版。但现实情况是,我国与先进国家在文化方面的差距十分悬殊。以美国为例,它拥有全世界56%的广播和有线电视收入,85%的收费电视收入,55%的票房收入*龚文通:《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需要契合世界趋势》,2014年10月20日,http://www.ce.cn/culture/gd/201410/20/t20141020_3736784.shtml,2014年11月30日。。所以,如何能够让包含中国文化元素的电影、电视、书籍等文化产品也能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是文化建设的核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点考虑:一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这一战略不仅指积极向外推广和传播中国文化,也包括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吸收他国优秀文化,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为国际社会认可的产品。二是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抵制西方的文化渗透,防止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影视、书籍、宗教、大众商品等媒介影响中华文化,从而造成国内民众思想混乱,取代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三是减少行政力量对文化的过度干预,鼓励文化创新,在不触犯法律和违反道德的前提下,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对文艺工作者“写什么,怎么写,不要横加干涉”*《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社会建设方面,贫富差距显著缩小,共同富裕成为现实,民生得到根本改善,社会公平和谐文明且充满活力。社会建设的核心是改善民生,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但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共同富裕并不等于消除收入差异。为了保持社会竞争的活力,应该允许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民生问题中,教育、收入、医疗、养老和住房等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我们不仅要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全覆盖高标准的社会福利体系,实现学有良教、劳有丰获、病有良医、老有优养、住有良居,真正建成公平正义的社会。高度文明的社会不仅物质丰裕,确保社会成员享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更应该充满仁爱,让公民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仁义。所以,社会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公民的道德素养显著提高,从而形成一个团结友善、融洽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这是衡量一个社会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生态建设方面,全民树立生态意识,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国家完成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具体而言:第一,在全民范围内消除“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点,树立生态责任意识、生态审美意识和生态消费意识,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奠定群众基础。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态消费意识,因为物质消费主义的理念虽然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增长,但对生态环境则是一种灾难,所以,必须培育公民适度消费的意识。第二,生态环境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空间和载体,建设美丽中国不仅关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因为当前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所以,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应该尽快采取行动,早日实现青山绿水蓝天。第三,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实现这一新的文明形态。所以,要“在现有工业文明基础上,通过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强国,为民族振兴和崛起奠定坚实的文明基础,从新的文明中吸取强劲的民族复兴动能”*赵凌云:《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复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三、两岸统一与国际地位的根本提高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中,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两岸统一。经济再发达,政治再昌明,文化再先进,社会再和谐,生态再优美,如果没有实现两岸统一,那么中华民族就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的复兴。

两岸统一对民族复兴的巨大意义体现在三点上:一是完成祖国统一,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两岸的分裂一直是国人的心结,也是中华民族的隐痛,实现两岸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从新中国成立那天开始,我们就一直致力于两岸统一,每届政府和领导人都试图通过释放最大的善意来化解两岸的宿怨,其间我们会因为两岸关系的受挫而悲愤,也会因为两岸关系的改善而欣喜。所以,统一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不可或缺的,它的实现会为我们追逐其他梦想提供不竭动力。二是两岸统一会直接在经济上助力民族复兴。统一将为两岸科技、资本、人才、商品、文化等要素的互联互通消除政治障碍,最终形成港澳台加大陆的大中华经济圈,在这个巨大的经济空间中,每个地区的人民都会从中受益。而且两岸统一后,新统一体的经济、军事、科技等综合实力会得到空前加强,将加快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三是两岸统一会为维护关乎民族复兴的其他国家利益提供有利条件。两岸的分裂导致两岸外交、军事等资源的长期内耗,最终损失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在外事方面,台湾为拉拢所谓的“邦交国”不惜重金,大陆为争取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在军事方面,大陆为了防止台海出现不可控状况,不得不将军事资源集中部署于东南沿海,战略重心始终聚焦在这个方向,从而制约了对东海、南海等核心利益的维护力度。两岸统一既可以将两岸的外交和军事等资源用于维护其他战略方向的利益,又因为台湾的特殊地理位置,可以为解决南海和东海等问题提供极其有利的条件,也可以打破敌对势力对华的岛链封锁,还因为台湾居于航海运输线的要冲而对某些国家形成牵制。

在两岸统一的方式问题上,只有和平统一和武力解决两种手段。和平统一的问题是,台湾当局会尽可能地拖延统一的日期,以至于两岸统一的日程不可期。它的优点在于最大限度地保存民族实力,避免战争给两岸造成的损失和消耗,从而使两岸统一后,台湾的各方面实力能够直接助力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且,在尊重台湾人民意愿的基础上实现两岸统一,有利于两岸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另一种方式是武力解决,客观地讲,近年来,随着大陆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发展,两岸的实力均衡早已被打破,大陆通过非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的能力和胜率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它的优点是将台海统一的时间表掌握在大多数中国人手中,而不会任由“台独”势力无限期地拖延下去。但是,诉诸武力的问题是必然造成伤亡,伤害骨肉同胞感情,从长期看,这会为后续的治理埋下隐患,并且与和平这一时代主题相违背。三年内战的同室操戈,生灵涂炭,经济凋敝,警钟犹鸣,这种民族悲剧谁也不希望在21世纪重演。所以,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大陆方面所努力追求的。但为了有效应对“台独”的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的干预,也为了防止台湾当局无限期的“不统”,国家也从未放弃使用非和平手段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承诺。总而言之,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是任何力量和势力都动摇不了的。

如果说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义,那么国际地位的根本提高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结果。后者也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但它建立在经济发达、政治昌明、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之上。国际地位的根本提高表现在两点:一是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政治的重要中心;二是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导力量。

必须指出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以牺牲其他民族的利益为代价,它的复兴不是世界人民的噩梦而是福音。为了化解国际社会对我国未来发展的疑虑,消除“中国威胁论”的杂音,减少民族复兴的阻力,我国应该将自身利益与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推动与各大国关系协调发展,不断巩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深化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王毅:《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第1期。具体来说:一是要将本民族的复兴之路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世界因为中国的发展而受益,因为中国的复兴而和平;二是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处理好与既有强国之间的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打破国强必霸的规律,尊重其他国家的制度选择,积极推动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多极化和民主化;三是在关乎人类命运的全球生态保护、世界无核化、消除贫困等重大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四是通过高铁等快速交通工具,加强同俄罗斯、朝鲜半岛、中亚、东南亚等国家的互通互联,形成一个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休戚与共的经济统一体,真正将睦邻友好落到实处。当然,也不能因为担心“中国威胁论”就听任其他国家侵犯我领土完整,不能用国家的核心利益换和平,要坚决捍卫在南海、东海等问题上的主权和利益。

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渐进式的。经济发达、政治昌明、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生态优美、国家统一、国际地位根本提高这七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任何一点的突破都会对其他方面产生联动效应,同样,任何一点的滞后都可能对其他方面的发展产生制约影响。所以,要注重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当每一个中国人都脚踏实地为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百年梦想而努力奋斗时,它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猜你喜欢
统一中华民族文明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请文明演绎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漫说文明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统一数量再比较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