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良辰
(玉林师范学院 学生工作部(处),广西 玉林 537000)
基于网络参与的高校思政教育活动方式探析
——以我校大学生参与“网上祭奠英烈”教育活动为例
□范良辰
(玉林师范学院 学生工作部(处),广西 玉林 537000)
以大学生网络参与为视角,通过策划、组织、实施案例实践网络思政教育活动,提炼总结了基于大学生网络参与的思政教育活动方式路径,即以大学生的关注点为切入点,利用建设好网上教育基地,重视开展教育活动的网下反思总结。并归纳出网上网下联动营造活动氛围、辩证应对活动缺陷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活动的对策。
网络参与;思政教育;案例
随着2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网络参与的生力军,养成了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发布信息的生活习惯。因此,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亟待通过网络技术弥补其传统方式在社会参与中的不足。
高校是教育信息化层次较高的场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大学生热衷于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产生深刻影响。纵观近年来引发呈现、迅速传播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情报平台,其中70%以上都源于网络,因而当代大学生日常网络参与的主要技术平台(班级QQ群、社团飞信群、校园BSS论坛、微博、QQ空间、电子邮箱等)正是高校监控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情报源。大学生日益谙熟的网络参与能力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网络随时随地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信息传递给任一终端的通讯优势,促使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工具。如何通过大学生日常的网络参与使用习惯防治、引导、教育大学生的潜在思想问题,如何通过网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当代大学生,已然成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新途径。
作为网民的主力军,大学生也是积极的网络参与者,他们对信息设备和网络技术的运用十分熟悉,养成了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行为习惯,网络参与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参与”是指通过借助网络这一特殊手段开展意愿表达、利益诉求的社会活动,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网络参与的形式主要有论坛建言、博客评说、在线交流、征集意见、网络投票等。
以大学生网络参与作为实践落脚点,笔者以重要纪念节日为思政教育背景,策划组织了基于主题设计的大学生节日纪念网络活动——“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教育活动。
(一)基于主题设计的大学生节日纪念网络活动
此次设计大学生网络参与的思政教育活动是将传统感恩缅怀节日——清明节与我院大学生团校教育活动相结合。2013年清明节期间,策划确定以“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为主题,以中国文明网“网上祭英烈”专题(网址:http∶//survey. wenming.cn/survey/281/)为网络参与平台,组织大学生开展“清明网上祭先烈”活动。活动依托每周二下午的团校教育,将网络实践活动作为开展团校主题教育的平台,不仅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利用网络表达情感的日常需求,也促进了大学生关心时事,感恩缅怀的积极情感传播。
(二)大学生网络参与教育活动的主要实践环节
本次实践活动采用学生自主网上学习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荣辱观教育融入其中,监控大学生在该主题下的情感表达内容,做好及时的总结反馈,深化大学生团校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主要包括四大步骤:
1.前期宣传,营造舆情氛围
通过宣传展板开展清明节祭典活动的前期宣传,包括清明节的由来和意义、祖国先烈忠骨豪魂、网上祭典活动的方式、随手便利贴书写感恩情怀等。通过宣传展板将此次教学实践活动的学习情感动机调动起来,为网上祭典活动做好辅垫。
清明节前一周召开班长团支书例会,向全院学生提出四月的团校教育主题即“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组织开展“清明网上祭先烈”。将网上实践活动操作过程详细通知给各班负责人,并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做好网上实践活动的过程记录和实践总结。将形式开放的网上活动与具有教学目的的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做好学生网络实践活动的正面引导。
2.网络祭典,共铸中华魂
在4月5日清明节来临前夕,班团支部组织好同学们自主登陆中国文明网“网上祭英烈”专题,通过网络控件,以形象的图文表达向无数为今天的美好生活献出鲜血和生命的革命先烈献花、鞠躬,表达缅怀和崇敬之情。
网络留言拓展了在校大学生与社会不同层次的人群交流,使学生体验和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精神,并从中收获基于不同视角对英烈感怀的表达,促进大学生们对现在自身学习生活环境的感恩之情和勤勉动力。
3.班团支部总结,提炼思想
以班团支部为单位收集同学们的网上祭典留言和实践后感,做好班团支部团校主题教育活动总结。通过收集和提炼,将自主开放的网上实践活动形成具有明确指导价值的教育活动,而且为日后改进网络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数据。
加强对网络实践活动后的感想的收集和提炼,可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实践活动意义的认识,引发大学生们对网络公共信息资源进行反思,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4.现场交流,激情展望未来
组织各班团支部学生代表进行清明节祭典活动现场交流会,主要包括班团支部总结网络祭典的收获和感想、清明节的相关知识抢答和立志创造美好未来实践活动。
将网络祭典活动如何开展、提炼和总结在全院各班团支部中进行经验交流,通过总结交流,提高各班团支部开展网络实践活动的操作能力;举行清明节相关知识抢答活动,进一步回顾了清明节缅怀感恩的教育主题,深化了此次团校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以点亮网络蜡烛立志创造美好未来活动作为整个实践教育活动的结束,引导大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祖国繁荣发展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因而将实践活动内化为精神收获。
网络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依托计算机网络特有的信息海量、传受平等、即时发布、预警及时的特点有效开展。通过策划组织的“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教育活动,不仅践行了基于网络参与的思政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还尝试在活动过程中将现实世界教育与虚拟世界教育相整合。通过案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缺陷,总结出基于网络参与的思政教育活动的组织路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以大学生的关注点作为网络思政教育的切入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发挥其效用,必须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关注点引入到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思政教育活动亟待通过引入大学生的关注点丰富活动组织形式和内容。网络不仅是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窗口,其本身也是大学生活组织形式的构成部分,因而,思政教育活动既要抓紧建设网络教育平台,也要将大学生热衷于网络的现象作为教育主题之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通讯的无界性、互动性和即时性,拓展了传统思政教育的主题范围,将现实世界中无法推广组织的教育活动也纳入到可操作的活动组织范围内。此次网络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将传统节日清明作为切入点,大学生由于高校与家乡的地域距离无法为亲人祭奠,学校组织的现场缅怀英烈活动参与对象的人数也受到极大限制,因而此次活动将特定时间容易引起大学生们广泛关注的节日与感恩、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有效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有机融入网络生活,在看似漫不经心的网络留言和献花鞠躬中开展思想教育。
(二)利用典型主流网上教育基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
我国在传播、宣传主流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我国也及时建设了一大批品位高、典型性强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例如“新华网”、“文明网”、“马列网”等。一般而言,我国网上思政教育基地的建设重在内容上选定对网民具有普世价值认同和深刻启迪的“经典”。例如此次案例实践选定的“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这个主题,不仅现实意义深远并且其价值导向也得到当代大学生们的普遍认可,通过网络技术将中华英烈与红色文物资料和当代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等资源链接起来,为大学生们在表达缅怀之情外提供了增长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丰富资源平台。根据开展的网络思政教育活动主题,在形式上网上教育基地应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集合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音频等多种媒体的数字化资源,形成多位立体的感官刺激以增强网络思政教育主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次案例实践的网络祭典活动不仅有留言互动,还有献花、鞠躬等形象的情感表达媒体,营造了严肃、深沉的思想交流氛围。
(三)重视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活动的网下反思总结
现代科技的支持使网上思政教育活动具有内容丰富、背景远大、生动形象的优势,便于高校思政工作者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局限,但是由于网络自身具有的开放性、无序性、娱乐性的特质,不利于网上思政教育活动参与者的及时反思和总结交流。因而作为一线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不能将网络思政活动的开展停留在只提要求不看结果的层面上,应积极组织收集相关活动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思想调查、分析,进行系统整合、研究,开展系统而深刻的思想政治专题教育工作。通过上报总结、开展座谈会等线下活动组织大学生及时反思总结,这不仅为我们开展系统的网络思政教育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数据,还给大学生提供了反思自身网络参与行为的平台。此次的网络教学实践活动,将班团支部总结、现场交流两个总结性的教育活动整合其中,有效地保证了网络思政教育的成果得以深化,提升大学生对思政教育活动主题的认识水平。
在此次网络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探索将几种教学形式整合,听取学生在网络参与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提炼出网络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组织方法上的对策:
(一)网上网下联动营造的网络思政教育氛围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活动无论是组织形式、参与载体还是组织方法,都是一个相对全新的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此次组织学生参加网上英烈祭奠活动过程中,由于服务器无法同时承受过多登录请求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减退等问题,有别于常规思政教育活动的问题矛盾,所以即使对于运用网络技术相对前沿的高校来讲,也需要及时更新技术,保证网上的技术应用通畅,以期带动网下的学生参与积极性。
传统的思政教育活动方式是网络环境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础和保障,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拓展和延伸。在网络党建活动进行过程中,需要组建一批能够带动身边大学生积极参与的先锋队,通过良好的参与氛围来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收获的活动环境。实践活动中一方面网络媒体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为一体的立体传递发布信息,同时继续利用好传统方法,积极借助于校园公告栏、广播站、电视屏等信息传播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立体、全方位的推动格局。因此,高校的思政工作在创造上下联动的高校网络党建氛围。
(二)辩证应对基于网络参与的思政教育活动缺陷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历来是最活跃的,他们的思想具有可塑性、易变性、创新性,这更多地体现在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而产生的浓厚兴趣。而党建的工作由于他的传统给人的印象有些缺乏对于学生吸引力的因素,在吸引学生方面显得有些不足。大学生在运用网络开展党建活动的时候易受到其他网络上诱惑的东西转移注意力,这对正在开展的网络党建活动是致命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网络党建活动进行中的浏览权限和其他网络参与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还对学生的内在自觉性提出要求,以先锋表率作用来辐射更多的学生自主自觉的完成网络党建活动。
虽然网络党建活动开展之始大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较低,甚至对这种活动形式完全不认可,但是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不要把这些当成我们党建的负担。网络的发展使广大师生多了互动的平台,以很高的效率在这个平台上将各种矛盾和情绪集中展现出来,使抽象的感觉用文字和图像在虚拟的平台上得以具体展现,因为这些更有利于利用好网络开展有利于人民的党建工作。因为网络是很好的监督平台。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的舆论导向,用积极的、主流的价值引导舆论,将思想政治教育用潜移默化更易被大家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
[1]郭军岑.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教文汇,2007(11).
[2][2]张妍. 浅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新思路[J].现代交际,2010(12).
[3]刘浩弘.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D]. 延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
【责任编辑 谢文海】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based on On-line Participation——An Case Analysis of “On-line Memorial Ceremony” Activity in YNU
FAN Liang-chen
(Dept. of Students’ Affair,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in, Guangxi 537001)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n-line participation, through planning, organizing, implementing the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tivity, we summarize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based on on-line participation, that is, take what the university student most concern as the entering point, construct the on-line education base and carry out the off-line reflection and summarizing. The strategy of connecting the on-line and off-line activity and critically handling the activity is also proposed.
on-line particip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se
G641
A
1004-4671(2015)01-0142-04
2014-11-27
2013年玉林师范学院党建研究一般立项课题“基于网络参与的高校党建活动方式创新”(玉师院党字[2013]18号);2014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民主参与的媒介素养研究”(YB2014317)。
范良辰(1985~),女,江西景德镇人,玉林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处)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计算机教育应用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