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睿
(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幼儿分离焦虑影响因素探析
□黄 睿
(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幼儿的分离焦虑反映了不同幼儿依恋类型及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本文以依恋理论的研究为基础,从抚养者、儿童和外围环境三个角度探讨分离焦虑的影响因素。
分离焦虑;依恋;影响因素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在同依恋对象分离时所表现出的恐惧和戒备反应。[1]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卡根指出,婴儿在6-10个月时已经发展了相对稳定的图式:首先,熟悉的陪伴者面容;其次,离去的陪伴者会回来。如果出现与婴幼儿脑中不同的情境,即熟悉的照料者没有出现,或者照料者离开后没有再回来,则会打破他们已经建立的的生存图式,他们就会因无法确定自己将处于何种未知的处境而产生强烈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一般出现在6-8个月,14-18个月会上升到一个高潮。相关研究揭示3-5岁儿童在他们成长中经历着最强烈的分离焦虑。[2]
通过对东莞市一家幼儿园的58名2-4岁的新入园幼儿及家长进行跟踪访谈、调查,发现: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持续一周的约占15%, 持续两周的约占65%,三周以上的约占20%。
不同的婴幼儿对分离的反应有很大的差异:有的表现出相当的恐惧,有些却反应相对平和。有的幼儿在入园以后的几个月甚至一年后都仍然会出现分离焦虑反应,如哭闹不肯去幼儿园,或者在父母离开幼儿园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而有的幼儿入园几周后分离焦虑则减轻或者消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发展心理学家认为,这反映了个体在婴儿期所建立的依恋关系质量上的,或者说安全性上的个体差异。
依恋关系是人类最初始的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种情感,是人类适应环境并生存的一个重要基础。有研究指出:“不安全型依恋与儿童分离焦虑密切相关, 早期安全依恋会显著降低儿童的焦虑水平,从而有助于减少儿童学习的情绪障碍, 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3]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儿童依恋关系的质量呢?
笔者将以依恋理论的研究为基础,从依恋的客体(抚养者)、依恋的主体(儿童)和家庭及社会文化背景三方面分析分离焦虑的影响因素。
(一)父母的内在工作模式
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IWM)是一种心理表征。依恋关系通过婴幼儿的内在工作模式建立其内在的安全感和人际关系模型,直接影响着他们面对新的情境和人际关系时的心理和行为反应。鲍尔比提出:“内部工作模式包括两种互为补充的成分:一个是关于依恋对象的,另一个是关于自己的。前者描述的是当婴儿需要时,看护者是否是可得的、敏感的和有反应的;后者涉及的是自我是否是有价值或值得关爱和看护的。”[4]即抚养者敏感的回应会让婴幼儿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别人是可信的,反之则可能导致婴幼儿产生自己是不值得被关爱的、他人是不可信的认知模式。根据看护者的抚养敏感度和反应类型不同,发展出来的依恋模式可能是安全型的、回避型的或是反抗型、矛盾型的。一项对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和美国的调查说明了母亲的内在工作模式和婴儿建立的依恋类型有紧密的联系。有主见、安全的母亲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恋的母子关系,松散的、反应冷淡的母亲容易形成回避型的依恋关系,过分干预和控制型的母亲则和反抗型依恋关系高度相关,不果断的母亲和混乱的、矛盾型依恋关系有直接的联系。[5]
内在工作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表征,它更体现了重建记忆的影响,包括人一生中所经历的关系和现实对图式的解构和重构,尤其是父母对现实的满意度、看待不幸经历的方式等等都有可能投射到与目前子女的关系上。儿童入园分离焦虑的一方面重要影响也来自于父母自身的分离焦虑对子女形成的心理暗示。胡赫等人的研究发现,幼儿的分离焦虑与抚养者的焦虑情绪显著相关。[6]父母在与子女分离时可能将自己童年时的分离焦虑投射到目前的子女身上,这种过去经验的内在工作模式由于目前情境的相似性可能会诱发父母潜意识层面的情绪记忆,他们仿佛再次体验了自己儿时与父母分离的感受,从而对目前与子女的分离有了焦虑情绪的暗示。但是,没有研究表明父母儿时的内在工作模式对孩子的依恋质量有直接影响,即拥有不幸童年经历的成员并不会注定成为不敏感的父母,也不一定会和孩子形成糟糕的依恋关系。人类有能力将新的视角和信息整合到原有的内在工作模式中,对目前的情境与过去虽然相似但并非相同具有觉察领悟的能力,他们有能力通过自我觉察和改变的信念与子女形成新的抚养和关系模式。
(二)抚养敏感性及其生态学限制
前一段提到内在工作模式中抚养敏感性是亲子依恋质量的重要因素,艾斯沃斯认为,安全型依恋儿童的母亲一开始就较为敏感和负责,而许多回避型依恋儿童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缺乏耐心,对他们的信号反应不积极,也常对他们表现出消极感受,很少能从与子女的亲密接触中获得快乐。一项研究发现,与儿童建立安全依恋的母亲对孩子具有积极的态度,敏感地回应孩子的需要,与孩子建立了互动的同步性,为孩子提供了很多愉快的刺激和情感支持。[7]但目前来说,儿童入园前的亲子互动总是发生在更广阔的生态背景中,这些生态环境可能影响照料者如何应对儿童反应。例如,不敏感的抚养方式更有可能发生在经历着健康、法律或经济问题困扰的抚养者身上。所以在贫穷的家庭中,非安全依恋的发生率最高也就不足为奇了。通常这样的家庭不能提供充足的健康照料,或是父母不得不做多份工作而长时间不能和孩子在一起。在中国内地一线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大部分刚升级为父母的年轻人由于双方都没有离开职场,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中长辈又会主动承担照料孙辈的责任,所以实际上更多婴幼儿的第一抚养者是祖父母辈,部分家庭由于经济和其他客观条件限制,将婴幼儿放在老家由长辈代为抚养,这些婴幼儿长时间缺乏与父母的接触和交流;部分家庭是年轻人和长辈生活在一起,由长辈帮助照料婴幼儿,但由于年轻人工作繁忙或者出差频繁,事实上婴幼儿极少与父母互动,父母仍然处于第二抚养者的角色。长辈由于精力和教养理念的限制,很难和婴幼儿建立起及时的、满意的、同步的关系,起初婴幼儿可能会对照料者迟钝的或者冷漠的反应感到愤怒或不安,但不久他们的行为就会变得与照料者相协调,以适应生存的需要。
(一)儿童的气质类型
依恋关系是抚养者和婴幼儿双方共同建立的,婴幼儿自然也会对亲子情感纽带的质量产生影响。卡根认为,陌生情境测验只是在测量儿童气质类型的个体差异而非依恋质量的个体差异。他发现建立起安全、反抗、回避型依恋儿童的比例和托马斯、切斯划分出的容易、困难和迟缓的气质类型很接近。气质困难型的儿童一般对活动规则的改变和新异刺激反感,所以在陌生情境测验中会出现较高的分离焦虑,与反抗型依恋的表现非常相似;而一个相对随和的儿童则容易被划分为安全型依恋,他们对外界的刺激敌对程度较低,在陌生情境中容易适应,倾向于接受别人的帮助,分离焦虑水平比较低;而那些害羞、较晚才能被带动活跃起来的儿童,在陌生情境中可能显得冷淡和疏离,与回避型依恋的描述较为相似。因此,卡根的气质类型假说认为,儿童而非抚养者,是他们形成依恋关系的关键。
(二)儿童入园前的自理能力
在当前家庭生活中, 儿童的自理能力普遍较差,大多是生育限制导致家中只有一到两个孩子,家长对他们过度照料的结果。笔者通过访问36名东莞市新入园儿童的家长得知:入园前孩子在家吃饭、洗手、脱衣服、小便,靠大人帮忙的为大多数,能独立完成的是极少数。进入幼儿园以后,老师不可能像家长一样对每一个幼儿都照顾得很细致,于是幼儿面临着很多生活细节上的挑战。如果孩子入园前的自理能力较差,就会在掌控具体的生活自理中受挫,导致他们对环境的变化出现抵触,分离焦虑水平上升。
(一)家庭的教养方式
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了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要求性和反应性,并根据这两个维度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放纵型和忽视型四种。由于气质类型在幼儿期已经趋于稳定,后天的教养模式将很难对其发生作用。本文将在戴安娜·鲍姆林德关于四种教养方式的理论框架下,着重分析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应对机制的关系,并通过案例经验总结出儿童面对新情境时的心理反应模式与分离焦虑水平。
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是典型的高情感和高控制相结合的模式,这类父母积极及时地回应孩子的需要,尊重和倾听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此同时,父母有明确的规则并要求孩子遵守规则,他们奖罚分明。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儿童的内心情感需要得到关注和理解,在行为上有明确的规则可遵循,他们将来自父母的温暖情感和规则上的秩序感内化为心理上的安全模式,在这种安全模式下儿童面对新的情境时会有持续稳定的反应,并像他们的父母一样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能够理解环境中的规则如同家庭里的规则一样需要去遵循,在人际交往中敌对性较低,有较高的自尊感,能够寻求他人和环境的支持来解决问题,入园后焦虑水平相对是比较低的。
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这类父母一般以自己的好恶来表示规则,规则是随着父母的情绪而变化的,如果孩子不符合他们的意愿则会遭到惩罚,他们不太会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儿童由于情感得不到理解,有的甚至经常接受来自父母的负向情感冲击(如责骂、惩罚、失望等),情绪和行为反应常常表现出焦虑、退缩。他们在面对新的环境时防御性较强,难以接受和父母要求(或家庭规则)所不同的变化,在与同伴交往中遇到挫折时,会联想起和父母相处时遭受挫折的情形,潜意识中会模仿他们的父母不去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在入园后的人际交往中易产生冲突并以敌对方式回应,分离焦虑水平较高。
放纵型的父母虽然积极回应孩子的需要,但这种回应缺乏规则和边界。父母常常任由孩子的喜好而不加管制,例如,纵容儿童看电视、吃零食、玩到深夜、不做家务等。这种高情感但低控制的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大部分缺乏自律性,因为家中没有任何持续稳定的规则可以遵循,即使本来具有规则,但父母对于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者接受的态度,让孩子感到规则是不持续的或者不稳定的,在儿童内心的秩序感上缺乏稳定的模式。而家长放任不管的态度也让孩子情感上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漠视,孩子往往会通过不寻常的表现来寻求父母真正的关注,行为上则表现出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同时父母对孩子的任何无理要求都采取同样放任的态度,孩子与父母之间缺乏有质量的情感交流,孩子缺乏理解他人情感需要的机会和尝试,在人际交往中较少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入园后会面临与在家中自我为中心完全不同的情境,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反差会导致他们适应起来困难重重,逃避新环境要返回家中的意愿强烈,分离焦虑非常严重。
忽视型的父母极少积极回应孩子的需要,情感上比较冷漠,同时忽视孩子的行为规矩和生活习惯的建立。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缺乏和父母之间的交流训练,他们较难理解他人的情感,没有建立起回应他人的模式。也有部分儿童因为父母的冷漠而形成讨好型的人格,因为如果自己表现不好的话就更是无法得到父母的关注,他们一般情况下会压抑和忽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但他们对于父母真实的愤怒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具有较强攻击性,很少替别人考虑,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对人缺乏热情与关心,这种反应模式下的儿童在入园后会面临同伴交往上的挫折,同时他们的生活规律由于父母的忽视没有建立起来,来自生活自理能力和情感互动上的双重挫折会导致适应更为困难,分离焦虑水平较高。
(二)父母婚姻质量和家庭的情绪氛围
父母的婚姻质量和家庭的情绪氛围对孩子心理安全感建立是一种外围环境的渗透影响。
婚姻质量首先影响到母亲的内在工作模式,从而影响抚养的敏感性,间接影响到安全型依恋的形成;其次,在婚姻质量不高的家庭里,父母之间、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爱和支持的互动相对较少,制造了一种冷漠、隔离、冲突的家庭情绪氛围,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孩子的安全型依恋缺乏培养的土壤,同时孩子也很难从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与自己的互动中学习到良性的人际交往模式,如果孩子面对新的环境,潜意识会模仿自己家里的人际互动模式,与他人出现敌对冷漠的关系可能性较高;再次,如果父母婚姻破裂,如由于父亲或母亲死亡、离异、分居,或自己被父母抛弃,依恋的关系和信任的纽带忽然断裂,儿童容易形成反抗型的依恋风格,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会让他们在未来的人际信任方面充满戒备心理和矛盾的情感,在陌生的环境中分离焦虑会比较严重。
家庭的情绪氛围主要受到婚姻质量的影响,但是在婚姻质量较高的家庭,也会出现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对幼儿养育方法上存在分歧的情况。父母可能会因为教养方式的意见不一致而发生冲突,这样会营造出一种竞争和冲突的家庭氛围,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儿童无法确定自己的行为规则,对是非的判断也会出现矛盾心理,在面对陌生情境时,对于如何应对新的环境和状况则会产生较高的焦虑情绪。
(三)社会文化背景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养育孩子,依恋类型的分布表现出文化差异。例如,欧洲的父母有意鼓励婴儿的独立性,所以在欧洲儿童中出现回避型依恋和强烈的分离焦虑的情况较多。日本儿童多表现出反抗型依恋,因为日本父母推崇“娇宠”文化,即一种完全依赖于母亲、无条件地接受母亲关怀的依恋风格。[8]中非的阿卡族人,主要由父亲照料孩子,儿童多形成混合型的依恋风格。
在中国内地有个庞大的群体——农民工,占据了我国流动人口总数的大部分。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子女称为流动幼儿,“即流动人口子女,指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一起在流入地(城市)生活的2岁~6岁的儿童。”[9]这个儿童群体由于经常变换生活居所和抚养人的不稳定性,生活习惯和节律性较难养成,经历与父母分离的次数较多,分离焦虑情绪更为复杂。跟随父母到工作地入读幼儿园的流动幼儿,由于语言和生活习惯上与当地幼儿的差异,他们普遍出现群体相识周期长、群体排斥现象明显、群体接纳出现时间晚、融入群体过程不稳定等特点,分离焦虑相对严重且出现反复的概率高。[10]■
[1]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Separation[M].London : Hogarth Press , 1973 .
[2]罗增让.儿童分离焦虑的发展变化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
[3]Wautier, G. , Blum e, L. B.((2004),The effects of ego identity, gender role, and attachment on depression andanxiety in young adults[Z]. Identity, 4(1): 59- 76.
[4]Bowlby J.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M]. London: Tavistock, 1979.
[5]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儿童发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594.
[6]Hughes, Alicia A. ; Furr, Jami M. ; Sood, Erica D. ; Barmish,Andrea J. ; Kendal, Philip C. (2009).Anxiety, mood,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i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nxiety disorders[M].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Vol 40( 3): 405- 419.
[7]David R. Shaffer,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02:419.
[8]David R. Shaffer & Katherine Kipp,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03:411.
[9]贺琳霞.流动幼儿家园合作的现状及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4).
[10]秦旭芳,孙雁飞.从群体学视角解析流动幼儿入园焦虑及其缓解[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10,(3):33-36.
【责任编辑 谢明俊】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of Preschoolers' Separation Anxiety
HUANG Rui
(College of Psych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reschoolers' separation anxiety is the upset behavior and emotion arising from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mselves and their care givers,which appears to be different based on the different attachment types and family care model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ttachment theory, explain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preschoolers' separation anx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e givers, 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
separation anxiety; attachment type; influence factor
G610
A
1004-4671(2015)01-0117-05
2014-11-25
黄睿(1984~),女,广西玉林人,高级心理咨询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