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青,韩峰,朱卡林,曹晶晶,陈小冰,杨波
浙江大学药学院 (浙江 310058)
从校外短期科研训练谈药学本科生实践教学改革
高建青,韩峰,朱卡林,曹晶晶,陈小冰,杨波
浙江大学药学院(浙江310058)
摘要为凸显药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加强药学本科生多元化实践教育,以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端药学人才。通过多方拓宽实践渠道,学院开展了药学本科生校外科研实践教学改革,为研究型大学的药学专业本科生教学改革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药学教育;本科生;校外实践;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行业以及医药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药学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药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进步。“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药学实践环节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一环,指导学生了解专业的特点、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及前瞻性社会需求,帮助学生对药学各专业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1-2]。但是,在以往基础上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推陈出新,如何丰富实践内容、拓宽实践渠道、提升实践质量等仍然是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笔者对本校药学院本科生校外科研实践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1加强药学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提高药学本科生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改革和适应医药企业用人需求的客观要求。具体到药学领域,其任务是培养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统一、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统一、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统一的高层次综合型人才。但根据医药企业、国内外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反馈的种种信息,现行教育体制下药学本科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薄弱。部分知名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也未能在实践能力上体现明显优势。由于实践环节的不足,导致药学本科生对自身定位和未来的职业意识、使命感存在着认识模糊和盲从的现状。所以,为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端药学人才,注重药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势所趋[3- 4]。
2校外实践是新形势下药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国药学高等教育课程体系遵循着从基础到专业的教学体系,系统的药学实践主要以毕业设计的形式进行。以本院为例,每年的11月底四年级本科生开始启动毕业设计,次年的5月底基本结束,期间还包含5周左右的寒假假期。在药学、中药学的一级学科专业设置之下,有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等二级学科专业。但是,问题凸显,本科生不得不在毕业设计前就专业实践做出重要抉择,这种选择仅通过实验教学的接触和基本知识的学习来判断。由于缺乏轮转机制,相对固定单一的形式的专业方向,导致学生仅仅能在某一二级学科方向实践。例如,在药理专业方向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几乎全部实践时间仅能在药理某一研究方向进行,而药学的其他领域如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及中药的实践能力偏弱。
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药学人才培养的需要,让药学本科生在毕业设计前有更多的接触各细分专业方向的机会,提升药学人才的实践能力显得至关重要[5]。学院经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分析与本科生调研,认为利用本科三年级暑期的时间段增加深度实践环节。药学本科生校外科研训练不仅可以使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增强,接触国内国际的优质教学实践资源,也有助于他们按照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专业努力方向[6-7]。
3校外药学本科生实践模式探索
校外短期科研训练以本校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如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合作共建的“药学实践基地”为载体。在学生对象选择上,校外短期科研训练一般针对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大三学生,他们已经参加过校内科研训练(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对药学科研有了一定的认知。但SRTP存在时间碎片化,观摩多于实践训练等不足。由此,学院设计了暑期科研训练项目,时间连续四周。在实习期间,每隔一周学院教师会定期赴药学实践基地指导学生的科研与生活。在项目选择上,由外单位提供药学领域的科研课题,涉及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及中药研究等,这些课题大多数来源于顶尖科研院所研究生导师正在进行的前沿课题,非常具有创新性。实习学生通过查阅关联学科及带教教师的背景,结合自己的兴趣来完成双向选择。
校外科研训练既是教学形式的改革,也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学形式上,校外科研训练不仅是一种课外教学方式,而且是一种异地、异师教学[8]。在学生选择加入一个他感兴趣的课题组后,由课题组负责人面授指导,讲解该课题大的研究背景,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引导他深入了解药学科学前沿。在具体执行上,由带教硕、博士研究生负责指导,平均每位研究生带领1-2名学生。当中,在某些研究环节,学生会跟着带教研究生一起动手做实验。在教学内容上,以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内容为主。在课题研究中,通过教师宏观指导,研究生微观带教,学习药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短期的科研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习到顶尖科研院所的科研思路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科学探索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挫折不仅能培养学生勤于钻研、勇于发问的科研胆魄和锻炼学生坚韧不拔的科研毅力,而且能促使学生主动分析解决问题。
4校外药学本科生实践总结分析
4.1重视校外实践的顶层设计
校外实践不仅仅是走出校门异地异校实习,还涉及众多实际问题,如实践单位的实践教学容量、可匹配师资、食宿问题、安全问题及实习纪律管理等。需要实习接收单位和学院职能部门联手协作和大量时间精力的投入。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牵头组织校外实践的专题研讨会,广泛倾听师生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凝练师生对于推动校外实践的共识与路径。学院注重校外实践的顶层设计与组织管理,及早布局。“药学实践基地”由本校药学院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药学系主任、副主任、药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科科长、带教班主任组成“药学院本科生校外实践管理委员会”对参与校外科研训练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一管理。以保证实践质量为宗旨,构建组织管理为手段,将整个校外实践设计为准备阶段、实践阶段、总结阶段,保障本科生在实践中能接触国内、国际的优质教学实践资源。
4.2重视校外实践的组织管理
校外实践的顺利实施需要精细的组织与管理。“药学院本科生校外实践管理委员会”与实践单位进行了多次部门间的沟通和讨论,着眼于如何顺利达到校外实践的目的。预演实际可能出现问题的各个环节,从实习生迈出校门的一刻到实习结束返校全程都做了充分准备,做到每个环节都有责任教师担当。在外单位方面,“药学实践基地”由合作单位的“实习生、进修生管理委员会”对口负责本校学生的日常管理。为了使本校学生尽快融入实习生活,合作单位也会为本校学生安排岗前培训,重点讲解实习的注意事项,尤其是实验安全方面应该谨记的事项。
校外本科生实践管理委员会为全体参加实践本科生进行了暑期赴校外、国外单位深度实习动员会。就实习目的、实习形式、现行计划、生活安排、注意事项等向全体学生作了详尽的介绍。此前,学院教师已经赴实习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基地已有了详尽的了解,这为学生暑期实习的顺利开展作了良好的铺垫。就实践的重要性向学生提出要求:珍惜校外实践机会通过实际操作锻炼自身能力,并希望所有学生都能为树立本校学子的良好形象作贡献。实习动员会的召开,使学生明确了校外深度实践的目的,端正了学生的实习态度,调动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学生纷纷表示要按照学院和实习单位的要求,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珍惜学习、科研训练机会,通过实际操作锻炼自身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完成实践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学校及社会的认可。
4.3注重研讨与总结
为了提高药学本科生校外实践的质量,学院非常重视开展参加实践学生的调查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相关管理工作。
通过调查分析,学院发现三年级药学本科生对暑期校外实践整体满意度高达95%,普遍认为实践过程中拓宽了科研视野,认为自己能胜任实践单位给予的任务并得到科研所带来的成就感。由于实习以教学班、组的形式实施,构建了固定的学习群体和活动时间,培养了强烈的团队感和归属感。所有参与学生自觉地不断参与、探索,他们在短期内完成科研训练的同时,也可真正感受到各研究机构特有的人文内涵。同时,通过实践增强了独立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次实践基础上,学生也提出了将来逐步推行实习点项目预通知制度,便于学生基于兴趣来选择实践课题组。校外实践不仅是理论教育拓展和延伸的手臂,也是实验教学和毕业设计的有效补充,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深入认识和职业忠诚度,更好地引导学生制定乃至规划日后的药学职业生涯。
此外,教师层面,学院通过召开本科生实践教学改革工作研讨会的形式来对暑期校外实践进行总结。推进国际交流实习向国外高水平高等院校深入,加大年轻教师投入实践教学力度,加强与药学领域兄弟院校的交流,不断提高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等方面是将来努力方向。
校外实践极大地拓宽了本校本科生与药学领域其他顶尖科研机构的沟通渠道,对丰富他们对科研训练、学科定位及个人发展规划的思考起了有益的推动作用[9]。实习班级外出到实践单位,面对着适应环境、师生顺畅沟通及独立解决自己面对的所有问题,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药学本科生校外实践教学改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在这种体系架构下,不断地研讨与总结将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成效。所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模式,校外深度实践也将进一步深化与促进我国药学高等教育体制的完善[10]。笔者由此对药学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下提出的实践能力提升课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培养我国药学领域的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药学拔尖人才探索出一条育人新途径。
参考文献
[1]许贯虹,胡琴,姜慧君,等.以提高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药学实践教学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8):777-779.
[2]陈璇,林汉森.立体开放式药学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9):853- 855.
[3]刘瑜,谢操.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药学教育,2013,29(4):23-25.
[4]俞媛,张巧艳,鲁莹,等.培养药学本科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科研式教学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2,58-59.
[5]贾景明,王海霞,胡高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药学教育,2014,30(4):44- 46.
[6]Taylor RA1,Wisneski SS,Kaun MA,etal.Sequential advanced pharmacy practice experiences at one institution for students from three pharmacy schools[J].AmJHealthSystPharm,2014,71(2):140-144.
[7]章登飞,马凤余,彭代银.药学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初步探讨[J].安徽医药,2007,11(3):276-277.
[8]邵伟,张泰松,张娜,等.构建药学教育创新体系 多层面培养创新人才[J].药学教育,2014,30(6):15-18.
[9]刘燕,袁伟恩,李晓波.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平台 培养创新性应用型药学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58-161.
[10]刘继勇,杨帝顺,房俨,等.培养药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策略和体会[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2,12(2):145-147.
The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Pharmacy Undergraduates from the Point of Short-term off-campus Research
GAO Jianqing,HAN Feng,ZHU Kalin,CAO Jingjing,CHEN Xiaobin,YANG Bo
(CollegeofPharmaceuticalSciences,ZhejiangUniversity,Zhejiang310058,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link in pharmacy student training program,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practical education,and train the high-end talents that meet the industry demand.By widening the channels of practical education,our college carried out the reform of short-term off-campus research practice for pharmacy undergraduates,providing an example of pharmacy undergraduates teaching reform for other research universities.
Key words:Pharmaceutical education;Undergraduates;Off-campus practice;Teaching reform
收稿日期:2015- 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