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沈科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100)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为贯彻胡锦涛讲话精神,2012年,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正式启动实施“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教育部、财政部每年组织一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在“2011计划”的带动和影响下,由各高等院校牵头,地方政府、相关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广泛参与的协同创新平台纷纷搭建。
这其中包括由职业院校牵头成立的协同创新平台,如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的江苏省风力发电协同创新中心等。
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的出现,与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
协同创新:最早定义协同创新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研究员彼得·凯莱。他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中介机构和用户实现重大科技创新和融合,开展大跨度创新的理想组织模式,通过有效引导和制度安排,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融合,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和优势互补,加快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和应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向。
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
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有别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仅从内容上,其不仅包括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其核心内容。
我们将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定义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围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创新资源,实现要素的最优化组合,充分释放人才、资本、知识、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实现全面创新。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当大力推进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有利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其次,有利于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产教融合仍存在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是健全产教融合机制的创新举措,有利于产教深度融合。
第三,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职业教育作为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联合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有助于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最后,有利于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质量、服务质量是衡量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
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要取得实效,完善路径是前提。
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是协同创新的主体,要深入开展合作,首先必须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并以平台为纽带,整合各方资源。
可以成立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职业院校校级领导、行业协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组成。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对协同创新工作进行集体决策。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创新平台由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行业协会和企业科研骨干组成,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和申报课题,协同创新平台同时参与专业建设、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
完善的体制机制是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积极构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协同创新才能持续深入开展。
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应不断探索协同创新的相关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及各项制度建设,通过完善的机制,实现资源共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人才共育,推动各主体互利共赢。
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协同创新应围绕企业生产和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凝练项目和课题为重要抓手,密切合作,勇于创新。
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可以联合申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项目。职业院校优势在于应用技术开发,因而联合申报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应当是协同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当今科学研究正朝着交叉方向发展,单兵作战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组建一支凝聚力强、充满活力的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才能为协同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首先,选择和培育协同创新的领军人物。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需要一位有分量、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或带头人,凝聚团队成员的力量,避免工作中出现相互不服气。其次,职业院校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既要明确分工,又要相互协作。
目前,职业院校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才思想观念偏于守旧,一定程度上还缺乏协同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应积极培育协同创新文化,营造协同创新氛围,调动协同创新各主体的积极性。
首先,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中广泛开展创新文化建设,增强职业院校师生和行业企业人员对创新的认同,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通过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建立协同创新奖励制度,对协同创新过程中取得突出贡献的团队进行表彰。第三,加强宣传,激励职业院校师生和行业企业人员积极参与协同创新,营造协同创新的浓厚氛围。
总之,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宏观背景下,在职业院校加速分化的严峻形势面前,职业院校只有狠抓内涵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开展协同创新,是深化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搭建平台、创新体制机制、寻找项目和课题、组建团队、培育文化等多样化途径,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有利于推进产业生产技术革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互利共赢。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
[2]严雄.产学研协同创新五大问题亟待破解[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