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形势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若干思考

2015-02-13 03:13:02王竞雄
音乐生活 2015年5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民族传统

王竞雄

对新形势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若干思考

传统音乐文化反映民族心理、彰显民族精神、体现民族特征、表达民族意志,是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要立足于深入挖掘民间传统音乐资源,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全面发展。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尊重音乐本体、深入挖掘传统音乐文化资源、打造实力过硬的师资队伍、立足本民族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将音乐文化教育进一步深入。本文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入认识和理解,分析当前音乐文化现象,从而对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进行展望,为传统音乐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1.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

1.1 传统音乐文化——源流与根脉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都是与其独特的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文化传统、自然环境、民族习俗等背景条件密切相关的,这正是民间音乐文化的根脉所在。

民间音乐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进程中形成的表现纯粹的民间生活的音乐文化,它是华夏子孙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炎黄子孙营造的共同的集体人格的艺术体现。民间的音乐文化集中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向往和平、歌颂幸福的愿望。音乐文化内涵对真的赞扬、善的赞叹、美的赞颂充分彰显了传统音乐的魅力。无论是仪式音乐、劳动音乐还是各种体裁的民族音乐形式,在朴实无华的表现形式衬托下无不显示出传统音乐的独特风格和深厚浓郁的韵味。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浓缩,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我们要珍视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优秀成果,保护它、传承它、发扬它,让传统音乐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异彩。这是打造民族主体音乐文化的源泉,必须坚定不移地保护、鼓励、支持民间音乐文化多元发展,形成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竞相发展的音乐文化生态。

1.2 传统音乐文化——提升与积淀

传统音乐文化蕴涵着中国人传统的人生哲学,它植根于民族文明的土壤,蕴含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神韵,囊括着千秋万代的精神文明。近几年,在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我们常听到一个熟悉的词,就是“原生态”。的确,在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时代,有太多的原生态音乐文化需要我们去挖掘的保护,去发现原生态的烙印,传承原生态音乐的本体特征,记录最初表现形式和传唱技法,这是非常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需要我们继承并传扬。这就是我们赖以提升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厚土壤, 是历史的积淀, 是文化的底蕴,根深才会叶茂, 音乐文化越是具有民族性, 才会越具有世界性。

1.3 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与应用

在传统音乐文化的系统研究与实践应用中大体包含这三个层面:首先是将文化本身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对象,即研究对象是传统音乐文化本身。比如研究昆曲,昆曲是我国戏曲艺术中不可忽视的艺术瑰宝,它不仅仅是蕴含着深刻的戏曲文化,还要研究其曲牌所体现的传统文化事项以及人物所体现的文明象征。其次是研究方法的深入思考,即研究对象是某种音乐现象,需要用文化概念和原理来解释传统音乐。这里涉及到音乐的释义,用一种文化现象来体现一种音乐的品格和特征,以文化现象作为契机来突出音乐人文传播的特点。比如中西音乐中的律学是非常典型的差异文化特征显现。西方的十二平均律和我国民族的五度相生,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音乐形成的过程中,都在遵循着自然科学本身所产生的文化规律。最后是将音乐作为文化进行研究。它是民族音乐学发展历程的鉴定,既不是单纯地以某种音乐或文化事项作为研究对象,也不是以传统文化本身来研究民族音乐或以音乐本身来研究传统文化,而是以音乐作为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将音乐本身作为研究对象。

2.对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展望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了大学阶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要求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探究能力。因此,要进一步保护、鼓励、扶持、促进传统音乐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2.1 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研究力度,推进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传承发展

要将传统音乐文化建设上升到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层面,持之以恒地推进传统音乐文化建设,从实际出发,传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可整合、集聚国内外优势资源,一部分力量研究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一部分力量研究西方音乐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音乐文化;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会(学会、协会)作为民间组织,广泛吸纳本区域从事传统音乐文化研究、创作、表演的团体和优秀人才,集聚本区域从事传统音乐文化研究、创作、表演的优势资源,建设一支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传统音乐文化队伍;在具备条件的音乐院校、艺术院校、重点大学,重点建设音乐文化教学科研基地,整合、集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端专业院团的优势资源,建设一支高端、高品位、高水平的专家队伍。形成统筹规划、各有特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局面。

2.2 优化传统音乐文化环境,造就音乐文化精英队伍

首先,要强化全民族的音乐修养,培育优良丰厚的文化土壤。要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引导人们从小就爱好音乐、学习音乐、欣赏音乐,将音乐作为生活的重要元素、生命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有一天,大多数人在茶余饭后,三五好友小聚,也能像德国人、法国人那样边听音乐,边谈文学、历史、哲学,那就是民众之福、国之大幸。

其次,要营造全民族尊重音乐人才、尊重音乐家的良好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音乐素养有了很大提高,但毋庸讳言,将音乐当成娱乐消遣品,只是消磨时光一听一乐一哈哈者不乏其人;而真正理解音乐内涵、自觉用音乐涵养自己性格的人为数不多。这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品位、文化品格。要想达到德国人之于贝多芬、奥地利人之于约翰·施特劳斯的境界,中华民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再次,要建立科学的选人育人机制,造就精英队伍。音乐大国要出音乐大师,音乐强国要出精英音乐人才。要注重音乐人才的发现、选拔和培养,造就出更多的“人民音乐家”、“优秀音乐家”等,努力开创音乐精英人才辈出的局面。

2.3 打造传统音乐文化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市场主体

从建设文化强国大局出发,建设传统音乐文化基地,根据区域音乐资源、音乐文化特点、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建设传统音乐文化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优秀的音乐文化市场主体,鼓励有实力的音乐文化企业尽快发展成文化战略进程中的中坚力量,切实提高音乐文化企业按照国际化规模标准的专业化水平。

2.4 依托传统音乐学科优势资源,完善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体系建设

毫无疑问,传统音乐文化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几千年来的中国音乐史以及当代的音乐教育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来,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教育遇到了发展的好契机,但是必须要扎根于本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中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这样才能形成纵向具有优势的学科专业。

在传承传统音乐文化过程中,要通过理论与方法相结合,运用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的研究方法,以学校研究课题为单位,积极深入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地区,走出校园,亲身体验和学习领会传统音乐文化。在高等音乐院校,要进一步侧重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教学。我国目前的高等音乐教育主要是学习西方的理论、乐器,这使得很多音乐专业学生用西方的思维模式和专业视角来审视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这是不合理也不科学的。要传承并发展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必须要深入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深入学习我国民族音乐的理论研究与乐器表演,成为局内人,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教育。

应该说,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研究健康发展的最具根本性的途径就是从学科建设入手。要加强音乐文化研究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比重。既要加强单一学科,更应加强复合学科的建设。使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不仅只关注表现形式和实践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注重深层的文化问题,提升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文化含量,使传统音乐文化学科成为强势学科。

3.小结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传统音乐文化面临着新的传承发展机遇下,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担起传承并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责任,运用民族音乐学方法深入研究传统音乐,积极建立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体系,深入挖掘传统音乐文化资源,这样才能改变现有高等音乐教育中的不足,尊重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王安国. 美育的实践——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政策发展[J]. 音乐研究,2006,(3)

[2]冯光珏.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1)

传统音乐文化 民族精神 教育传承

王竞雄(1984 ——)女,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级音乐学博士在读,中国音乐学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霍 闽)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24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时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18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