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璐
(安徽大学 文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文学】
论杜甫诗歌中的亲情描写
张小璐
(安徽大学 文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亲情是杜甫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题材。棣萼相连的手足之情、伉俪情深的夫妻之情、长慈幼孝的父子之情,诗人通过多种艺术手法把亲情表现得真挚动人。基于独特的生活经历、儒家思想和落叶归根思想的影响,杜甫将亲情抒发得感人肺腑。
杜甫;诗歌;亲情描写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现存诗歌1 168首,其中描写亲情的诗歌几乎占了十分之一。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真正的诗人也应当有着浓浓的亲情味。前人研究杜甫诗歌中的亲情描写多从内容来研究,本文在对杜甫诗歌中亲情描写内容分类的基础上,分析杜甫诗歌中亲情描写的艺术手法以及产生的原因。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人但知杜少陵每饭不忘君,而不知其于友朋、弟妹、夫妻、儿女间,又何在不一往情深耶?”[1]373梁启超先生称杜甫为“情圣”。的确,杜甫不仅仅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本文所选杜诗均出自杨伦的《杜诗镜铨》)[2]364的忧国诗人,也是“中原有兄弟,万里正含情”的深情兄长;也是“何日千戈尽?飘飘愧老妻”的柔情丈夫;更是“熊儿幸无恙,骥子定忆渠”的慈祥父亲。杜甫诗歌中的亲情描写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棣萼相连的手足之情,二是伉俪情深的夫妻之情,三是长慈幼孝的父子之情。
(一)棣萼相连的手足之情
杜甫在家中排行老二,大哥不幸夭折,实际上杜甫也就是家中的老大。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中说:“公弟四人:颖,观,丰,占。”[3]49杜甫还有一个妹妹,嫁到钟离(今凤阳府临淮县)。四个弟弟中只有最小的弟弟杜占在诗人身边,其余的都由于战乱和生计流落他乡。杜甫的《至后》诗云:“梅花一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他一生写了近三十首思念弟妹的诗歌,充分展示了一个深情兄长的形象。乾元二年(759)的《得舍弟消息》“直为心厄苦,久念与存亡”,诗人对弟弟的思念溢于言表。诗人俨然一位年长的老者,在写给弟弟的诗中叮咛嘱咐,和蔼可亲。比如作于大历二年(767)的《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二首》(其一):“汝去迎妻子,高秋念却回。即今萤已乱,好与雁同来。东望西江水,南游北产开。人居期静处,会在故人怀。”清人杨伦在《杜诗镜铨》中曰:“数其时,计其地,丁宁往复,言下蔼然”。[2]783当弟弟遇到困难心积忧虑时,诗人虽不能马上赶到弟弟身边为其排忧解难,但会寄诗宽慰弟弟。开元二十九年(741)秋,黄河泛滥,给黄河两岸的人民带来严重灾害,临邑的舍弟也深陷困境,杜甫作《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滥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赖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诗中运用神话和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所以,杜甫的棣萼之情,时而是对弟、妹的深切思念,时而是对弟弟的蔼然叮咛,时而是对困境中弟弟的积极引导,诚如邵子湘所云:“忆弟诸作,全是一片真气流注”[2]129。
(二)伉俪情深的夫妻之情
唐君毅先生在《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一书中说:“中国言夫妇之情最好者,莫如处乱离之世如杜甫,处伦常之变如陆放翁等之所作。”[4]158杜甫和妻子之间可谓伉俪情深、患难与共。杜甫的妻子在安史之乱后随杜甫四处漂泊,即使在饥饿困苦的情况下依然对杜甫不离不弃。杜甫的诗作中也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厚感情:有相隔两地的思念,如“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月夜》);也有久别重逢的惊喜,如“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羌村三首(其一)》);有四处漂泊的无奈,如“叹息谓妻子,我何随汝曹”(《飞仙阁》);有无法给妻子安定生活的愧疚,如“何日千戈尽,飘飘愧老妻”(《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其二)》),等等。在诗歌中,这些感情都被杜甫生动细腻地刻画出来。杜甫为了家人的生计长期在外奔波漂泊,家务琐事和照顾儿女的责任都落在妻子的身上。在《遣兴》这首诗歌中,杜甫就表达了对妻子贤良淑德的赞叹和感激:“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从乾元二年(759)到广德二年(764),诗人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成都度过。在成都草堂,诗人享受了一段时间的安定生活和天伦之乐。在这样的条件下,诗人将温馨的生活写得意趣盎然:“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在上元二年(761)的《进艇》中写道:“昼引妻子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春江。”杜甫通过敏锐的观察,将对妻子深厚的情感娓娓道来,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三)长慈幼孝的父子之情
杜甫是一个有强烈家庭责任感的父亲,他有着为人父的责任意识。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结束了长安十年漂泊的生活,从长安返回奉先县,但刚一入门,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丧子、无助、内疚的父亲。同时,我们也从这些沉重的诗句中感受到杜甫对家庭强烈的责任感。其次,杜甫是一个慈爱的父亲,舐犊情深。在《遣兴》、《得家书》这些诗歌中,杜甫对孩子们的怜爱溢于言表,如“骥子好男儿”、“世乱怜渠小”、“熊儿幸无恙,骥子定忆渠”等等。在《从人觅小胡孙许寄》中,我们又看到一位细心的父亲:“人说南州路,山猿树树悬。举家闻若咳,为寄小如拳。预哂愁胡面,初调见马鞭。许求聪慧者,童稚捧应癫。”小胡孙的神奇,让杜甫对其感兴趣,希望可以寻一只回家供孩子们玩耍。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孩子们的学习,他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写《宗武生日》时,诗人因避乱入梓州,而儿子宗武仍在成都,作为父亲的杜甫在思念孩子的同时,也不忘告诫宗武努力学习:“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水阁朝霁,奉简云安严明府》:“呼婢取酒壶,续儿读文选。”《又示宗武》:“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奉儒守官”是杜甫所遵循的信念,并且他将这一思想传达给他的孩子们。
莫砺锋先生说:“一部杜诗,全都是抒写其内心波澜的抒情诗。”[5]8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和亲人聚少离多,在那些思念亲人的诗歌里,他不仅仅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眷恋,也记录了他心灵的曲折变化。这其中既有他携家逃难的辛酸,如“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得舍弟消息二首》其二);也有他豁达乐观的心态,如“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狂夫》),杨伦评价这句为“见此老倔强犹昔”[2]319。诸如此类的心灵记录,杜甫总是通过一系列艺术表现手法将其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叙事中的细节刻画
叙事是杜甫诗歌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在叙事的时候,杜甫通过细节的刻画来表现生活的画面。《北征》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迴,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北征》)
这首诗作于至德二年(757),杜甫因上书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肃宗下令放还鄜州省家。节选的这部分是杜甫归家所看到的情景,写出了妻儿衣服的破烂不堪和生活的穷困。陈伯海评价这首诗曰:“道途感触,抵家悲喜,琐琐细细,靡不具陈,极穷困之情,绝不衰馁。”[6]957这段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将妻儿生活窘迫的境况细致地描绘出来。“衣百结”、“脚不袜”、“绽过膝”,真实细腻地表现了现实生活的穷困。这其中也饱含了诗人的深深愧疚和穷困生活中的无奈。“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朱注:“海图、天吴、紫凤,皆所绡之物。以旧绣补绽为竖衣,故波涛拆,绣纹移,天吴、紫凤皆颠倒。”[2]161对衣服上的图案和补丁观察得如此细致入微,细节刻画生动传神。通过这些抽丝剥茧般的细节,将现实生活活脱脱地展现出来,从中我们感受到一位父亲的隐忍和叹息,一位游子归家的忧愁与欢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彭衙行》等诗歌都体现了这个特点。
(二)情与景的完美融合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的写景总是为抒情服务的。因此,情与景的完美融合,寓情于景,是杜甫亲情描写诗歌的又一个重要的特点。杜甫在诗歌中通过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景物,从而细腻地表达了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下面我们就以《客夜》为例,具体看看杜甫在诗中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客睡何曾着,秋天不肯明。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
这首诗作于宝应元年(762),成都发生动乱,由于种种原因杜甫只身前往梓州,但是妻儿仍在成都。在一个漫长的秋夜里,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抱怨天色久久不能明。这首诗的颔联写出了诗人在不眠之夜的所见所闻,“残月影”、“远江声”分别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来写景。然而何焯评曰:“辗转不寐,遂见月残。明日求睡,又闻江声。无限曲折,顶得‘何曾着’三字出。”[7]1142清代著名的才子纪昀则评曰:“三四乃写不寐,非写‘月影’‘江声’。”[8]532的确,一切景语皆情语,“残月影”,说明时间已是半夜,但是入帘的残月仍被诗人察觉,可见诗人内心有所郁积,无心睡眠。“远江声”,江声是从远处传来,理应很细微,却被诗人敏感的耳朵听见,若非辗转不眠,如何听得见这细微的江声。那么,诗人究竟为何事而忧呢?在下面两句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原来是为自己的穷途末路和妻儿的生计担心……想着想着,思绪纷飞,也就无法安然入眠。所以这首亲情诗也表现了诗人在外的穷途困境,交代了自己彻夜不眠的原因。诗人将自己的愁绪寄寓在夜景的描绘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多种艺术手法的交错运用
叙事、议论、抒情三者的紧密结合,是杜甫亲情描写诗歌的又一重要特点。杜甫在他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写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总是极力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诗歌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下面这首诗完美体现了这一特点: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羌村三首(其一)》)
此诗作于至德二年(757),写作背景和《北征》的背景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诗人归家后看到的场景。首句主要是环境描写,一方面交代了时间,是黄昏时分,另一方面也为下文故事的发展渲染了气氛。“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告诉我们归客的到来。“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这句是叙事,描述了诗人回家后妻子的反应,先是吃惊、责怪,惊定后不禁泪眼婆娑,将久无音信的丈夫回家的情形记叙得真切感人。“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这句是议论,是对生命的感慨。接下来,又是叙事,记叙了邻人见我回家的场景。“满墙头”三个字,一方面可以看出乡邻之间友好淳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衬托出我离家之久,惹来众人观看,这也为前文妻子的又怪又泣以及下文“相对如梦寐”作了进一步说明。由此可见杜诗之严谨。“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同样是叙事,在叙事的同时,也抒发了相聚的不易。“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有这样精彩的评价:“此记悲欢交集之状。家人乍见而骇,邻人遥望而怜,道出情事逼真。后二章,发端于此。乱后忽归,猝然怪惊,有疑鬼疑人之意。偶然遂,死方幸免。如梦寐,生恐未真。”[9]391王慎中云:“一字一句,镂出肺肠,而婉转周至,跃然目前,又若寻常人所欲道,真国风之义。”[2]158李云:“叙事之工不必言,尤妙在笔力高古,愈质愈雅。司马张之后身也。”[2]158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交错运用,浑然天成。
艺术源于现实,在特定的时代环境和现实生活条件下杜甫创作出一首首感人肺腑的亲情诗歌。杜甫一生羁旅漂泊,与亲人聚少离多,对弟妹和妻儿的殷切感伤之情,只有通过诗歌来传达,所以有了“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恨别》)、“熊儿幸无恙,骥子定忆渠”(《得家书》)、“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逃难》)等一首首情真意切的诗歌。正是当时独特的生活体验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其写出至情至真的诗歌。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云:“少陵一生却只在儒家界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主张无差别的仁爱,可是离开了具体的兄友弟恭、长慈幼孝,无差别的仁爱也只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正是建立在血浓于水的亲情上,无等差的大爱才会显得刚健、丰盈。忧进忧退,忧家忧己,这是杜甫从个人命运的角度对仕途进退及家人离散的忧虑。杜诗中对弟妹妻儿的深情厚爱,正是对儒家思想的笃行实践。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国家,从农业文明中衍生出的落叶归根的思想深深根植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杜甫诗歌中对弟妹妻儿的牵挂,正是他心底对落叶归根意识的认同。生活上的困窘以及时代环境的动荡,为生计经年累月地奔波,杜甫已是身心俱疲,故国家园正是诗人热切期盼的,落叶归根正是诗人魂牵梦绕的。因此,诗人才会写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
纵观杜甫诗歌中关于亲情的描写,无论是棣萼相连的手足之情,还是伉俪情深的夫妻之情,抑或是长慈幼孝的父子之情,诗人都对其倾注血泪,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将亲情描写得至诚至真,使读者每每读来热泪盈眶。
[1] 袁枚.随园诗话[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 杨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闻一多.唐诗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台北:中正书局,1981.
[5] 莫砺锋.穿透夜幕的诗思——论杜诗中的暮夜主题[J].文学遗产,2009(3).
[6] 陈伯海.唐诗汇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7] 何焯.义门读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
[8] 方回.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 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责任编辑 张 琴】
On Description of Family Affection in Du Fu’s Poems
ZHANG Xiao-lu
(CollegeofLiberalArts,AnhuiUniversity,Hefei230601,China)
Affec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subject in Du Fu’s poems. The affection of brotherhood, of husband and wife, of father and son, are represented sincerely and moving in the artful treatment by the poet. Based on his unique life experience,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homeward bound Du Fu’s poetic expressions are deeply moving.
Du Fu; poetry; description of family affection
2015-03-30
张小璐(1990-),女,安徽桐城人,安徽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
1672-2035(2015)05-0057-04
I206.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