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晨
社会的飞速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批量化的商品生产恰好迎合了广大民众的追求趋势。于是生产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消费品市场逐步规范、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格局发生嬗变。人们禁锢已久的消费需求如同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迅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随着全球化浪潮波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传统的消费理念和价值体系一次次被强势的物质话语挑战甚至颠覆。
过度消费就是指超出了人的正当需求的消费。界定是否属于过度消费不仅要看消费是否符合个人消费能力,还要关注消费是否适应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的道德标准。目前中国的消费领域呈现着三种态势:占社会人口相当大比例的低收入阶层消费不足,中产阶层消费水平正在积极发展,而富人阶层则是消费过度。根据最新公布的《世界奢侈品协会2010—2011年度官方报告》来看,截止2010年底,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从2009年的94亿美元攀升到2010年的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四分之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最快增长国。并且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呈现独特的“低龄化”特征:73%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不满45岁,其中年龄在18—34岁之间的年轻人更是占到45%,而这个比例在日本和英国分别是37%和28%。同时,当今社会中消费品的使用期逐渐被人为的缩短,一次性消费品早已被大众接受。日常生活的杯子、筷子、饭盒、宣传册、衣物等,用完一次就扔掉的便利看似满足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却在充当着把资源变成垃圾的“加速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达到450亿双,需要砍伐2500万棵大树,相当于一个木材大省一年的采伐量;在我国的星级宾馆中,一天下来就要浪费300多万块一次性肥皂。目前我国每年包装废弃物达到1600万吨,总价值达到2800亿人民币。据德国学者弗里茨·福尔维尔茨在其《享乐主义者造成负担》一文中所说,以目前的生活水平计算,一个预期寿命为80岁的普通美国人,其一生平均消费为:淡水20万立方米、汽油2000万升、钢材1000吨和1000棵树的木材。如果地球上现有的人口都像美国人这样的消费方式,那么,地球的资源在我们这一代就将被耗尽。
鉴于当前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要遏制过度消费的行为,否则人类生存的根基都将被动摇。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剖析过度消费,其产生和存在有其深刻的原因。学术界对此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对于解决过度消费的伦理路径研究还有待深入。因此,笔者在基于伦理学的研究之上,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寻求消费困境突破,建构科学消费理念。
在中国传统消费伦理思想中,小到居家度日、大到治国理政;内到道德修养、外到天下平定都与“俭”密切相关。“俭”也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德目之一,其内在的道德价值被人们所称颂,而将过度消费的“奢”视为恶德恶行的根源加以批判。虽然各家关于“奢侈节俭”的学说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整体倾向来看,“尚俭黜奢”一直是传统消费道德观的主流。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儒家思想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孔子的消费观是在仁、礼的框架内以节俭为主体。主张节俭消费、反对单纯追求物质生活消费。在《论语·学而》篇中,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表明孔子自己也是依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这些良好的品质取得人们信赖的。他认为无论是统治者还是百姓都应当节俭,“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尽管节俭会让人感觉到寒酸,但为了维护礼的尊严,宁可寒酸。等等在这些孔子的消费伦理观中,在节俭为主体的思想下,注重经济与伦理的双重考量,他反对一味追求消费、追求吃穿享乐,认为私欲的极度膨胀,必然造成与他人争夺有限的物质资源,也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发生。儒家以“仁”为其核心思想,在消费伦理上提倡用财有制、克俭持家,认为社会物质财富有限而人的欲望却无限。
又如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倡导形而上的“道”以及无为,在消费伦理观上也以是否符合自然的生活作为评价标准和目标。老子曾鞭辟入里的指出自己拥有的三条宝贵原则并且需要一直持守的:“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67章》)在老子看来,勤俭节约是一个良好的美德,可以令人回到自己生命之本源。老子把“道”看成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42章》)而想要达到这种状态的根本途径是无为,无非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顺应自然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主张人民应当效法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舍弃人事来求得与自然的合一。这种自然无为的宇宙观的消费伦理思想中,老子强调人应该节俭,人生命中的自然本性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19章)、返朴归真。而现实的主体追求生存欲望之外的很多其他欲望,正是由于欲望的不断膨胀,使得原本平静的自然心态受到纷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12章)。而人如果受到物欲的驱使,则会扰乱心灵的安宁,“大道甚夷而民好经。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资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哉。”(《道德经》53章)穷奢极欲的消费好像强盗一样,使丧失人本性淳朴的道德规范。
就现今而言,人们对传统消费伦理思想强调节制消费欲望从而消除社会矛盾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认为传统消费伦理思想阻碍社会的进步。传统消费伦理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受到经济发展、等级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的确包含一些不合理成分。因此要在批判传统不合理之处的同时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发扬下去。
和谐的消费伦理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社会全体成员的切身利益。必须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入手。
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人类应当积极谋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人类不断改变与自然界的从属关系,直至今日,人类已经成为了自然的主人,于是也出现了人类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种种现象。人类要改变长期以来掠夺自然的统治者形象,以平等的态度和自然对话。正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差异性,尊重自然的权利,在考虑人类利益的同时,也兼顾自然的利益,以求得双方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事实上,“在存在的权利上,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无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优劣之异,决不因其数量的多少、出现时间的早晚、力量的大小、进化程度的高低不同,自然这一伟大的造物主,既不偏爱也不歧视它的任何一个成员,任何生物都不可能获得超越生态学规律之上、之外的特权。”[1]这就要求人类敬畏和爱护每一个生命体,世界是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自觉维护自然界的健康和发展,而这恰恰又是维护人类自身利益所必需的。如今的社会,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由于远远落后于人类开发的脚步而失灵,长此下去,人类的生存将受到严重威胁。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与自然的矛盾,表面看来是经济问题、技术问题,其实深入思考不难发现,危机和矛盾的实质是价值取向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发展的成果,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抓好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牢固树立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为核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也给予自然足够的道德关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消费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人的消费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个人消费什么、为何消费、怎么消费、消费多少都会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却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建设这一方面,就我国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还应包括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只有全面的发展,才能使一个系统的价值和地位发挥最大的效能,依靠过度消费无止境的追求经济增长,势必会造成人与社会的矛盾,过度消费以资源的高消耗作为代价,不断生产丰盛的消费品满足人们的需求。然而这是不可能持续的,显然也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消费主义者极力倡导的过度消费行为,他们追捧多赚钱、多消费的生活方式,认为这是社会取得发展、人类获得幸福的动力和源泉。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点,在过度消费的竞争中,人们的欲望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当今我国社会所处的阶段和环境,确立与现阶段相适应的适度消费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消费、集体消费和社会消费三者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道德的传播力,对于社会中出现的一些存在明显道德瑕疵的过度消费行为,如果不加以约束和制止,则极有可能发挥其自身的导向功能,引起社会其他成员的效仿和追捧。因而,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也应当牢固树立公平和正义的责任意识,维护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促进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都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人虽然是一种自然生命存在,然而与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人在不断地超越自然存在的局限,追求超自然的理想和意义世界。我们需要食物、衣物、住所等物质生活条件来保障生命体的存在,更需要对现实的超越和价值的追求。人生的意义并不仅仅体现在消费上,消费只是人类获得生存的手段。然而过度消费从根本上背离了人自身发展的意义和幸福生活的目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幸福是由于人们感受和意识到人生目的、价值和理想的实现而引起的精神上的满足。在把消费看成至高价值、人的欲望处于不断激发的状态下,对消费的无穷无尽的追求使永远无法停下脚步。更重要的是,消费社会的价值符号体系激励人们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最终导致人们在物欲中迷失自我。亚里士多德早就告诫人们,财富显然不是我们在追求的善。它只是获得某种其他事物的有用的手段而已。“不论你继承了多少财富,你的工作是否可靠,你的居住条件怎样,你的外观如何,也不论你的私人车道的形状和面积,你家起居室和前廊的摆设,你的饮料的甜度,你吃正餐的时间,你邮购什么商品,也不论你上的学校在什么地方,你对它有多少敬畏,以及你读什么样的书报——只要你一张口说话,你的社会地位就暴露无遗了,”[2]这就是说物质消费根本无法实现内在个性或自我价值的表达。因此,我们更加要注重人与自身的和谐,正确地通过消费活动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同时应将消费关注的中心由生存转入发展轨道,为了自我价值实现和促进社会进步而发展。
现代社会的种种过度消费现象折射出社会消费伦理体系的紊乱,面对人类的环境、生存和精神的多重危机,我们必须抛弃无限制的物质性的消费主义价值体系,重新构建适度消费的伦理体系,正确理解和把握适度消费的内涵。
适度消费以全面提升生活质量为基本目标,充分考虑消费者主权,强调增减结合、质量兼顾、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它既不是过度消费也非消费不足,是在鼓励合理消费的基础上反对偏离生活基本目的的非理性消费。适度消费观尊重和保护社会发展下消费水平的合理性提高,倡导的是健康理性有节制的消费,反对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毫无意义和价值的奢侈性消费。黑格尔也以用钱为例做过如下论述:“在某种范围内,多用或少用,并不关紧要……一经越过,用得太多,或用得太少,就会引起质的改变。”[3]因此,适度消费主张人的正当性利益消费应予满足和发展,非基本的享受性、追求时尚的消费应有所限制,对奢侈、浪费性消费应予以制止;一些文明健康的精神类消费应当不断增长,例如科学、教育、体育、文化活动和社会交往等。应当“努力做到‘生存消费保证、享受消费适度、发展消费引导’”[4],在适度消费形式方面,量上应是一种充足而舒适的生活,表现为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在质上是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要求,提供更多选择生活方式和自由消费的权利。适度消费观强调“理性消费、节约资源、美好生活”[5],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与完善特别是精神类消费给人所带来的幸福感。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物质的消费与个人幸福之间呈非线性平衡关系,超过一定极限,消费与幸福感会呈反比关系,因此,盲目的过度消费非但感觉不到幸福,还会对人的生理、心理都产生不利影响。
生态消费是一种符合物质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保护的发展水平,既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绿色消费模式。要求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必须与自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消费的增长速度应该控制在生态潜力的增长范围内。“反对将人从其赖以生存并最终给他带来幸福的环境中抽离出来,”[6]将自己凌驾于自然环境之上,毫无敬畏之心的对自然掠取豪夺,残酷的榨取自然。日本著名社会学家见田宗介鞭辟入里地指出,过度消费实际上是一种倡导“大量开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模式,这个体系的两端均受到资源与环境的制约。也就是说这一体系其实完全依仗于资源与环境的支撑,而这种过度的消费则迟早会超出地球所能承受的极限。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定位与自然的关系,将生态化原则作为消费理念,适度消费要求我们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安排生产与生活,满足人们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活幸福的多向需求。提倡消费活动应该限制在环境和资源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在不突破生态平衡所要求的质的限度的前提下追求合理甚至最佳利用资源的方式。应当动员一切力量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的消费行为,控制对生态环境产生间接影响的消费行为,推行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消费”。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类,应把道德关注的目光转向自然领域,积极寻求多方面途径守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适度消费所强调的公平主要表现在人类代内之间以及代际之间的消费公平。公平是社会发展的伦理目标和核心问题,正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述“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7]因此,他人和后代的消费权利的拥有、生存权利的保护就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们对于社会财富、资源占有的失衡是造成生态恶化、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根据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进行消费,在合理科学的人际消费关系框架内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才会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的详和安宁。在如今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时代,消费差距必须有合理的限度,富人消费的满足不应限制其他社会阶层需要的满足,尤其应该优先考虑贫困者维持生存的基本消费需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要在经济和技术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适当的援助和补偿;发达国家的民众也要改变生活方式,避免无节制的消费欲望,缓解全球范围内过度消费和消费不足两个极端并存的矛盾。同时,我们必须思考在当代人使用和消耗自然资源的时候,如何保障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94年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就指出,把“适度消费”作为可持续消费的原则和主要特点,强调在满足人们对服务和相关产品基本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以及有毒有害材料的使用,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在产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不对子孙后代的需求构成威胁和挑战。当然,这最终还有赖于全体社会成员达成共识,树立责任意识,构建适度消费体系,保证全人类的继续生存和持续进步。
总而言之,解决过度消费的伦理路径是不一而足的,关键要结合民族自身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克服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弊端,超越西方式“消费社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的消费社会,形成一种公正合理的消费生活秩序,这些伦理要求有着更为迫切的现实意义。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29.
[2][美]保罗·福塞尔.格调[M].梁丽真,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238.
[3][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37.
[4][5]余源培.论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4):8.
[6]王苏,苗润田.消费伦理观念的现代转向[J].求索,2008,(2):47.
[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