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一九七二年游学欧西后,皆以造化为师,并以中得心源之传统画学思想为创作之准则,期能融西润中,在题材与表现上突破前人。”
——江明贤题《观音山下》
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台湾是一段特殊的篇章。这不仅是因为台湾有着特殊的地缘文化,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有着特别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台湾各个领域的问题都显得很特别。上世纪50年代,在经历台湾政治风雨的洗礼之后,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画家在接受西方文化方面,表现出了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虽然,他们在某些点上有殊途同归的迹象,可是,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不同的价值取向却反映出了根本的文化对立。
江明贤的文化背景不同于那些由大陆迁台、在台湾成长的画家。他作为台湾本土的画家,一方面受到传统的中国文化熏陶,接受着台湾师大艺术系所秉承的来自大陆的艺术传统的教育,成为他的根基所在。另一方面,他又有着70年代初留学西班牙以及定居美国的经历,这就决定了他的学养背景的复杂性。这是台湾许多画家都有的一个几乎相似的背景。因此,他们也都有着难以回避的一个相似的话题。江明贤面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和融合,反映了他对传统和现实的把握以及对传统和现实的认知。基于乡土的情感,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把自己表现的对象集中在台湾的古迹风情之上,倾情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语言体系,并成为他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具特色的题材。从台湾现代艺术史的角度来看,他的这一类作品既有台湾乡土化艺术思潮的影响,也有此后本土化思潮的侵入,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将自己的笔墨语言定位在“融西润中”之上。从此,就决定了他的艺术走向脱离了本土化的藩篱,进入到一个“突破前人”的自我境界。
虽然,江明贤的绘画题材具有多样性。但是,他的那些最具个人风范的台湾风情作品却最具代表性。它们渗透着海洋性的气候,从街巷到田园,从官府到庙堂,从牌坊到龙柱,从门神到灯笼,无不表现出了那些可以认同和值得认同的文化符号,也无不反映出那些在特定地域内的公共生活本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江明贤所表现出来的像《清明上河图》一样的市井生活,也像《清明上河图》一样反映了与之相应的时代,他将葡萄牙人称为美丽之岛(Formosa)的台湾看成是自己的母亲,而对于她的表现,江明贤称为是“所要尽的一份孝心”。所以,在这种心态下,江明贤不仅是“观物以情”“移情入物”,而且是“托物变情”。这种转化在绘画上的意义就是脱离了现实和自然的束缚,这对于每一位有成就的画家来说,都是一种历史性的飞跃。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表现台湾本土的文化特征,他又紧紧地抓住一些重要的细节,如《澎湖古厝》(2008年)中门前的老井和自行车以及工具、院内的狗、电视天线和电线杆上的鸟,它们所透露出的三百年历史和历史变迁中的各种信息,更加丰富了乡土题材所要表现的内容。这些画面中的各种细部和细节,是江明贤绘画中的可读可品之处,也是他与一般画家的不同之处,更与当代水墨主流中缺少细节的大而空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北京故宫博物院47.5x180cm2013
从绘画史的一般规律来看,市井、民俗的表现很容易落入到市井和民俗的一些符号之中,或者堕入到对这些符号的猎奇状态之内,从而失去其中最为重要的精神性内容,使画面呈现出与市井、民俗相应的俗气。可以说,这是将视角投向市井和民俗的画家最容易出现的弊病,这也是中国古代前贤所论的最为致命而且难以根治的毛病。江明贤出污泥而不染。他以积极入世的精神,破解了传统文人画远离尘世的逸气,在乡土文化与都市情怀的双重关系中,将对于台湾寺庙、建筑的独特感受形之于画面,所表达出的现实性人文关怀,蕴含了超越符号之上的精神性内容。当然,这种表达的方式得力于他掌握的绘画语言,包括一些极富现代性的表达方式。所以,由此形成了他的作品在审美上的特色。
在中国20世纪的绘画发展史上,许多新的社会变化进入了绘画的视野,现实中新的建筑和公用设施以及新的交通工具等,都成了画家表现的对象。那么,这不仅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法,同时,也带来了审美上的变化。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技法,是前无古人的时代创造,也形成了中国绘画发展的新的传统。当台湾画坛上许多人在面对西方艺术的巨大诱惑,将这一本应珍视的宝贵传统抛弃而投向现代化的路途时,江明贤却以其先见之明,发现了它的可贵之处,并以多年的努力作出了现实的发展。因此,江明贤的作品表现了和他的前辈们之间的承传关系,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历史发展的脉络。江明贤的《省立博物馆》,和傅抱石的外国写生作品,如《多瑙河畔》《布拉格宫》(南京博物院藏)等中的一些现代化建筑的画法以及所营造的现代氛围,有着异曲同工的美妙。江明贤的《新竹北门大街》,与黎雄才《武汉防汛图》(中国美术馆藏)中的那种典型的岭南画风中的建筑的画法,也是血脉相连。而《南投少数民族部落》与关山月《山村跃进图》(深圳关山月美术馆藏)所表现出的对当代田园的感受,同样表现出了岭南山水风格中的特色。这种比照,说明了江明贤的艺术处在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过程中,是承前启后的一个阶段,其中的每一处关联都验证了他的突破。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内都有一些屋宇的点缀,以表现人的踪迹和与人的关系,但一般都比较简单。而以写生为特征的江明贤的水墨画,画面中出现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现代建筑,表现了他对于建筑的特殊偏好。然而,建筑对于中国画家来说,却是水墨画不太容易表现、不太容易处理的对象,画家一般都避而远之。历史上表现亭台楼阁的界画,又往往不为品评家所重,其原因就是不可避免的“匠气”,而这一“匠气”则为文人画家所不齿。可是,江明贤的现代教育背景为他的这种题材选择奠立了基础。因此,他首先纯熟地运用西画中的透视法,把中国传统绘画中不太为人们所关注的建筑,以及建筑中的各种现实的透视关系表现出来,由此也形成了他绘画中一个方面的特点。而在屋面的处理中,他将现实的单一化表现得充实而丰富,但又显得空灵而有变化,特别是在《碧潭春晓》中,画面下方的平房屋面,与上方的现代化拉索桥之间的对比所表现出的社会变化,在笔墨虚与实的处理中,给人以许多想象的空间,显现了“台湾古迹风情之美”。他的有关建筑的种种表现,没有影响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些趣味的表达,相反,这种水墨的现代化不仅发展了传统的中国画艺术,而且,为当代水墨画增添了许多新的审美内容。在《庙脊双龙》的画面处理中,江明贤将人们的视线从现实中非常具体的形象,转移成为一种视觉的幻像,这种巧妙利用中国画艺术中虚实关系的手法,反映了传统中国画艺术中的“写”的内涵,并将传统文人画艺术中脱离尘世的“写”,变为入世的“写”。
可以说,用中国传统水墨表现建筑之美是江明贤艺术的一大特色,尤其是他在表现现代建筑方面,不厌其烦,更为他开拓了一个被其他画家视为畏途的新方向。《纽约第五大道》《旧金山掠影》《纽约洛克斐勒中心》,城市街区和建筑的透视,建筑的直线和硬边,都是中国绘画过去所没有过的艺术问题。江明贤的艺术表现不仅在题材方面突破了禁区,更是将当代水墨画的表现引领上了现代性的探讨之中,以都市化的现代景观改变了农业社会中的田园风格,由此衍生出的《巴黎香榭里榭大道》《巴黎赛纳河畔》《莫斯科红场》《莫斯科掠影》《莫斯科城》《莫斯科红场教堂》《圣彼得堡》,不只是一种景观变化中的异域风情,而是江明贤用中国的笔墨去化解中国笔墨核心问题中的“写”的局限,让那些实实在在的建筑结构关系表现出中国笔墨的空灵和虚化,从而增加生动的气韵。如此,在回到本土的时候,《北京故宫》《台北五城门》《中正纪念堂》《台北101远眺》《台北故宫》《台北西门町》,显然又是另外一种趣味。而同样是建筑,《台北迪化街》《朝天宫》,还是透露出那种台湾乡土的情趣。这些相对于一位年仅七旬的画家来说,他对于建筑的执着表现以及高产,都可以说是超常的。由此人们不得不对他的勤奋表现出由衷的敬佩。
江明贤擅长用墨,所以,他的画面有比较浓重的墨气,这也是他绘画语言方面的一个特色。他以墨的生动性突破了建筑僵硬的外轮廓,表现出了墨的气韵以及中国画所特有的偶然性中的随意性。《台北铁桥》等类似的作品所反映出的都市风情,如果没有江明贤的笔墨创造,那么,铁桥的冰冷无情也就是一种交通的方式,而画外的无情岁月就会淹没在那些笔直的线条之中。江明贤画面中以墨气构成的色调,表现出了一种合乎科学性的素描关系,显现了学院派的基本素养。如此看来,似乎处于一个矛盾的状态,科学性和艺术性,写实性和表现性,反映在对于建筑的表现中,江明贤的个性特色则成为他的一种风格。这样的方式在20世纪中国画发展的主流中,非常容易看出其学术的渊源。江明贤在这一脉络之中的个性特色,又得益于一些具体的形式和笔法。除了建筑的梁柱和树木的主干用较长的直线外,江明贤基本上都是用短笔线和碎笔的皴擦,或细点以及小面积的渲染的累积。他以对画面整体的把握能力,把类如披麻的杂乱和琐碎整合成一个整体,个中所反映出的无序中的韵味,区别了西方绘画中的速写和素描的表现方法,当然,其中的意趣也是大相径庭。这是江明贤不同于前人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毫无疑问,对于每一位成功的艺术家来说,历史的机遇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而能够抓住机遇则是其成功的又一个方面。1988年是江明贤艺术履历中的一个历史坐标,这一年的7月,在新华社香港分社推荐下,他应文化部的邀请赴大陆访问,并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与上海美术馆举行巡回展,成为两岸隔绝40年后首位在大陆举办展览的台湾本土画家。其间,他有幸结识了李可染、吴作人、黄苗子、程十发等一批前辈画家,还有幸与刘海粟先生合绘《黄岳雄姿》,自此开始将大陆名山大川作为表现的题材,并通过此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也激发了他创作的信心。因此,到了21世纪之后,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扩大和两岸关系的变化,江明贤更是积极行走于两岸之间,创作了一批表现大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作品,其涉足范围之广,表现题材之多,在大陆画家中也不多见。仅以所见的近年来的代表作品为例,《长安古城》(2006年),《黄河大铁桥》(2006年),《敦煌月牙泉》(2006年),《嘉峪关》(2006年),《凤凰古城》(2007年),《黄鹤楼》(2008 年),《山西乔家大院》(2008年),《平遥古城》(2008年),《苏州虎丘》(2009年),《上海豫园》(2009年),《延安印象》(2009年),《扬州何园》(2010年),《惠山寄畅园》(2010年),《鼓浪屿》(2010年),《大地交响——龙胜梯田》(2010年),《富春江畔》(2011年),《卢沟晓月》(2011年),他像对待所熟悉的台湾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一样,精心营造每一个画面,细心表现每一处美景,使它们成为令无数人心动的卧游的对象,而非一挥而就,地不辨东西,景不分南北。这些现实的写照,以其宽阔的视角表现了自然和人文景观中最核心的内容,严谨而不拘泥,生动而不随意,显现了“江氏山水”基于现实的独特风格。
查理大桥83.5x151cm2013
需要指出的是,江明贤自1988年第一次到大陆举办展览之后不断的大陆之行,与他今天的艺术面貌、个人风格以及艺术成就,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尤其在大陆遍访名山大川之后,视野扩大,而触景生情往往形之笔下,《华山胜览》《中岳嵩山》《东岳泰山》《武陵胜境》《峨嵋胜览》《太行山》,进一步丰富了“江氏山水”整体格局中的题材内容。从市井到山林,从名胜到荒野,江明贤近20年的努力和辛劳,确实让人们刮目相看。这之中他对大陆当代艺术的关注,以及大陆当代艺术对于他的艺术影响,往往反映到具体的画面之中。
以传承而立根,经交流而获益。江明贤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他在当代台湾画坛上的特殊性。而人们将其纳入到中国当代水墨画发展的整体中考量时,他在现实的地位则超出了台湾之外。2011年,他和大陆画家合绘长达66米的巨制《新富春山居图》,则将他的艺术声名推向了一个历史的高峰。
江明贤游走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充分利用了本土的文化资源,为中国水墨画艺术的时代发展创造了一种新的方式,这在充斥西方文化的当代社会中,对于唤醒民族的自信心,寻找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差异性和本原性,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