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市场的三个“软肋”

2015-02-12 00:05
健康必读 2015年1期
关键词:软肋体检中心B超

由于市场火爆,各路体检机构各施所能,市场竞争硝烟四起,正因如此,体检市场的鱼龙混杂,使得人们在进行健康体检时,一系列问题也相伴而生。

软肋1 人员,体检医生经验不足

邱女士是一家外资企业的业务负责人,由于工作关系,每年她会进行两次体检,一次是由本单位安排,一次是由业务单位安排。去年,邱女士在这两次相隔不久的体检中却检出了不一样的结果,“两次体检虽然相差两个月,但是取结果的时间差不多。拿回结果一看,第一家体检机构的报告上显示患有子宫肌瘤,建议复查;而第二家体检机构的报告上却显示没有。”随后,邱女士前往第二家体检机构再次检查,发现自己的确患有子宫肌瘤,只是因为肌瘤很小,不容易被发现才没有检查出来。“当时,体检中心的态度很好,承认是他们的医生经验不足,没有看清楚。可是如果不是我参加了两个机构的体检,我也就不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了。”邱女士说。

其实,无论是看病还是体检,我们都希望能够遇到经验丰富的大夫。据了解,在大部分医院的体检机构,负责体检的医生都是医院从各科室抽调的骨干医生,而一些正规的民营体检机构也是千方百计地到医院“挖”有经验的一线医生,或是选拔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医生从事体检工作。但是,在部分体检机构,也存在着体检医生经验不足的现象。

小年刚刚从一所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分配进一家医院。立志当一名外科大夫的她,并没有被分进自己一直所向往的外科,而是被分进了医院的体检中心。“医院人太多了,我们这一批又进来不少,去外科也没有岗位,所以领导就把我分到了体检中心。”采访中,像小高这样被分到体检中心的高学历但几乎没有什么经验的大学生并不是个案。也正是因为体检医生经验不足,在体检行业中,一些病症的漏检现象才会时有发生。

对此,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李彭军表示:“体检医生并不是人人都能当。体检的质量与体检医生的技术有很大关系,体检医生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超强的责任心,因为健康体检大部分体检项目,B超、X光、眼科、妇科、外科、心电图等还是需要人来判读的。负责健康体检的工作人员不仅要熟知人体某一个部位或是好几个部位,更重要的是还能根据实际经验和诊断数据,分析和评估被检人员的健康程度以及发现疾病初期的基本特征。”

除了有体检医生经验不足的情况外,个别体检机构还存在着医生“走穴”现象,一些体检机构的医生并非是机构的正式员工,而是来自其他医院的“走穴”医生。“按照卫生部相关规定,体检医疗机构应至少配备2名具有内科或外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每个临床检查科室至少具有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为了应对相关部门的检查,个别体检机构不惜‘借证,让符合规定的医生临时挂靠在体检机构内。”一名业内人士透露。

软肋2 硬件,设备质量参差不齐

具有大型、先进的诊疗设备目前几乎成为所有体检中心对外宣传的最好“卖点”。由此可见,体检设备的好坏对于体检机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但记者走访发现,部分号称拥有先进仪器设备的体检机构,实际拥有的只是一些普通的检查设备,不少还是处于中低档水平的“二手”设备,甚至是被医院淘汰的“超期服役”设备。

今年45岁的刘大姐去年在一家民营体检中心体检时,就曾因为检查设备的问题差点被“误诊”。“当时做B超时,医生总是说看不清,就让我不停地喝水,从早晨一直等到中午才做上,后来医生说,我的子宫里好像有东西,又叫来了一位医生,两人商量了半天,最后告诉刘大姐最好再到医院检查一下。”出了体检中心的大门,心情忐忑的刘大姐赶紧到一家专科医院又仔细检查了一番。同样是B超检查,这一次,刘大姐只等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做完了检查,结果显示非常正常。气愤的刘大姐第二天来到体检中心“讨说法”,这时体检中心才不得不承认,是检查设备老化、屏幕不清晰导致了检查结果的不准确。“我这是没病检查出来了有病,确诊不是也就没什么了。可如果要是真的有病,体检半天没看出来,那不是太气人了吗?”刘大姐郁闷地说。

设备老化容易带来检查结果的偏差,同时,一些体检机构由于缺乏必要的检验设备,将一些化验项目送到外面进行检测,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也有可能会导致检查结果的偏差或失误。曾有一市民在一家民营体检中心查肝功,报告结果显示“转氨酶高”,后又到一家三甲医院复查,发现结果是正常的。专家分析认为,血样标本2小时内需上机器检测,其间温度要保持在室温(18℃左右),还应在上机前的送检过程中均匀振荡,否则会造成对血中红细胞的破坏较多,影响检查结果。

另外,在激烈的竞争中,部分体检机构不惜打起了“价格战”,个别机构还推出了“花费几十元体检上百项”这样的诱人广告,那么这种低廉价格的体检可信吗?

有专家表示,对于体检机构来说,除了人力与设备外,最大的成本还有检测成本。以“肝功11项检查项目”为例,检测试剂的成本从1.5元至40元不等,而某肿瘤的检测试剂成本最低不到2元,最高可达50元。试剂不同,检测质量自然不同。个别检测机构为了压缩成本,不惜只用最便宜的检测试剂,甚至是过期试剂,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软肋3 过程,检查项目千篇一律

“我从上班开始,年年都在这家体检,项目从来都没有变过。”今年30岁的章小姐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作为单位员工的一项福利,大学毕业7年来,章小姐每年都会参加单位为所有员工在一家医院的体检中心办理的体检项目。但是令她较为郁闷的是,7年来医院对她的体检项目从未改变过。“除了胸透、血常规、B超等几个常规项目,内外科的检查更像是‘走马灯,摸摸脖子、看看嗓子,三五秒钟看完一个人,整个体检就像是流水线。7年里,我从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女孩成为孩妈妈,年龄在增长,身体也发生着改变,而体检项目却年年一样,这样的检查又有多少实际意义?”章小姐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目前各大体检机构推出的体检套餐种类繁多,但是检查项目差不太多。价格相同的体检套餐,检查项目也是千篇一律,体检者可以自主选择的余地不大。“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体检项目也应因人而异,所以体检机构的体检咨询顾问应根据不同体检者设置不同的体检套餐。”有市民建议道。

说到体检咨询顾问,不少接受采访的体检者向记者反映,部分体检机构设置的体检咨询顾问,都形同虚设。“我在一家体检机构咨询时,他们的顾问并不问我的具体情况,而是不停地要求我多增加检测项目,这样的顾问不但不专业,也影响了体检者对体检机构的信任度。”市民孙先生说。李彭军对此表示,对于一些既往身体健康的年轻人(40岁以下),有些体检项目可咨询专业医生后只查其中关键指标。如检测肝功,上述人群检测“肝功3项”再结合B超,基本可确定肝的情况,而不一定都要做“肝功全项(12项)”。“若检测结果显示异常,可以再做更有针对性的检查。体检人完全可以把省下来的钱用作其他更有必要的检测项目上。”李彭军说。

至于章小姐提到的“流水线”问题,记者调查发现由于体检者很多,部分医生为了追求“工作效率”的确存在不与患者交流,完全靠仪器数字说话的现象。“健康管理应加强与被检人的交流,医生可以借此了解其家族病史、本人病史、生活习惯等问题,这将对综合分析检测结果有很大帮助,有利于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李彭军表示。

猜你喜欢
软肋体检中心B超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痛点、短板与软肋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医院体检中心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我国基本农田立法的四大软肋及其对策
针对提高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的管理与方法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