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憩室出血CTA诊断与治疗(附15例报告)

2015-02-12 20:21陆兴飞王莲萍
医药与保健 2015年9期
关键词:小肠病患病症

陆兴飞 王莲萍

小肠憩室出血CTA诊断与治疗(附15例报告)

陆兴飞 王莲萍

目的 探讨小肠憩室出血CT诊断的可行性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小肠憩室出血病例临床和CT资料。结果CTA检查均可明确出血部位,其中9例CTA明确出血血管,6例经CTA提示可疑出血血管后经DSA明确。14例憩室行回肠部分切除吻合术,1例行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15例手术病例中,2例失访,13例随访3-35个月,均未再有出血。结论 小肠憩室出血CTA诊断是可行性的且小肠憩室切除是小肠憩室有效的治疗方法。

憩室;胃肠出血;小肠;CTA

小肠憩室出血是小肠出血重要病因之一。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常规检查手段确诊相对困难,病前误诊率高,多数均因发生并发症如出血、穿孔、梗阻等进行剖腹手术才获得诊断。现收集我院收治的15例小肠憩室出血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21岁~64岁 (平均42.56岁。本组Meckel憩室8例,十二指肠憩室2例,空肠憩室2例,回肠憩室3例。15例憩室中:反复解黑便、柏油样便9例,伴呕血2例,上腹痛1例。

1.2 CTA诊断方法 所有CTA检查均在64排螺旋CT仪(light speed VCT或Discovery CT750 HD,GE医疗集团)完成。采用智能预设的扫描技术,增强CTA参数如下:0.625mm×64层,120 kVp,1.375∶1的螺距,100-600mA,采集时间25.6s。增强CTA造影剂标准剂量为0.7ml/kg体重,加在40ml生理盐水中,使用电动注射器以4ml/s速度通过22号针头注入肘前静脉。在升主动脉造影剂浓度达100HU时,CT扫描仪自动从膈顶至耻骨联合,并收集图像。获得的图像数据集转移到工作站,利用1024×1024mm矩阵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包括消化道和腹腔血管结构的斜、冠状和矢状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三维容积重建(VR)。

1.2.1 图像分析 3名研究者采用双盲法分析CTA数据,他们在一台脱机工作站上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判断肠管有无异常密度影及异常强化影,应用MPR、VR、MIP进行血管重建,明确出血部位、出血动脉或高度可疑的出血动脉。原始图像、经最大密度投影的图像、经容积重建图像均显示在银屏上,这样可以考虑合适的窗宽阈值。对于判断出血时观察者之间的差异,他们往往达成共识或采用多数决策的方法。

1.3 血管造影方法 对CTA明确诊断或怀疑的出血部位及出血血管进行DSA检查并迅速行介入治疗。经右股动脉穿刺,在0.035英寸导丝(泰尔茂;Radifocus,东京,日本)引导下置入5-Fr端孔导管,行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观察有无对比剂外溢、假性动脉瘤、血管痉挛、血管增生及对比剂积聚浓染等直接或间接出血征象。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 15例空回肠憩室结果∶CTA检查均可明确出血部位,其中9例CTA明确出血血管,6例经CTA提示可疑出血血管后经DSA明确。

2.2 治疗及病理结果 8例Meckel憩室行回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术后病理证实6例伴异位胃黏膜,伴炎症或溃疡形成6例,憩室距回盲部25-90 cm。2例十二指肠憩室手术治疗,1例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术,1例行十二指肠憩室切除术。2例空肠憩室与3例回肠憩室行肠切除吻合术(如下图1所示):

2.3 随访结果 15例手术病例中,2例失访,13例随访3-35个月,均未再有出血。

3 讨论

在人体消化道憩室中,小肠憩室占据着首要位置,其发病率高达1%-5%。此种病症分为两大类:先天及获得性。先天性病症(Meckel憩室)主要发病位置为回肠远端,而获得性则多发于十二指肠。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出血。先天性小肠憩室病症产生发展与病患年龄有着极大关联,因此儿童、青少年人群极易出现出血状况。成年人群的憩室出血并不少见,而十二指肠憩室以及空肠憩室出血其发病人群更常见于中老年人。引发出血问题的原因:(1)憩室炎症导致血管遭受腐蚀。(2)病患肠道功能异常,肠道运动量增加,摩擦活动增加,对憩室粘膜造成侵蚀损伤。(3)憩室粘膜遭受炎症侵袭损伤引发出血。对此病症的科学诊断方式为:利用纤维内镜、DSA,诊断准确率能够达到40%-86%。在此基础上进行造影检测也可提升准确率。放射性核素检查方式的阳性率能够达到75%-95%,其定位率为30%-80%。当小肠出血时,应在出血活动期作DSA。如果出现大量出血且无法采取相应检查方式的情况,则应及时进行急症剖腹操作。术中运用内镜、DSA、美蓝血管注射等方式,及时准确寻找出血位置。

小肠憩室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及多次出血,且不存在任何先兆。有部分病患还会出现呕血表现,若出血量过大,病患会出现休克状况。有小部分病患出血表现为少量、间歇性出血,其病程极长,至少10年。并发类的病症病患腹部上方及其脐周边范围会出现疼痛。在长期失血后,部分病患逐渐出现贫血表现或是腹部轻压疼痛。十二指肠类病患的主要出血表现为黑便、呕血等。Meckel病症的临床表现则极为广泛,对其出血部位的明确无法仅靠临床症状表现。此类病症长伴有并发症,大部分病患存在异位粘膜及组织。此病症病患出现出血状况与粘膜异位有着一定关联。可能为病患憩室内部或是其周边回肠黏膜出现溃疡问题,从而致使出现出血、穿孔问题。

对于小肠类憩室病症的诊断,如果仅靠常规检查方式,其难度性偏大。较为有效的检查方式为双气囊推进小肠镜,此种方式在末段回肠、上段空肠病症的诊断准确性极高。运用相关对比技术,通过小肠造影方式能够对病患肠管内部粘膜及皱襞状况全面了解掌握,实现定性及定位的双重诊断。小肠插管气钡造影、钡剂造影在应用中极为简便灵活,准确性较高,且成本较低,可考虑在临床上对其推广应用。对于出血病症的诊断,胶囊内镜、小肠镜应用价值均较好。由于小肠出血属于外科急症,特别是大出血,需要即刻确定出血的部位、范围、性质,而以上检查手段常需做肠道准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延误病情的诊断,甚至可能贻误抢救时机。随着CTA技术的逐渐发展、CTA检查方式的优势特点越发突出。

小肠憩室出血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病症由于其发病位置周边存在较多脏器,出于对病患生命安全的考虑,需慎重选择实施切除术或修补术。而Meckel憩室病患一律实施手术治疗,主要手术类型为小肠切除吻合,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概率及致死率。对于一些意外诊断或是无明显病症症状的Meckel憩室对其采取的处理方法多为实行切除术。

总之,小肠憩室出血CT诊断是可行性的,简单方便。小肠憩室切除是小肠憩室有效的治疗方法。

[1]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39-843.

[2]张如兰.小肠憩室出血1例的诊断和治疗[J].河北医药,1998,06:386-387.

[3]魏振军,梁浩,李虹义,罗继征.小肠憩室出血4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1:5223-5224.

[4]王廷,常见小肠出血的原因分析及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6:502-503.

[5]许春梅,胶囊内镜对小肠憩室的诊断价值[J].胃肠病学,2014,10:87-88

R57

B

作者单位:661007云南省个旧市第三人民医院(个旧市老厂镇)

猜你喜欢
小肠病患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青春期病症
一根小肠一头猪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养好女人小肠经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