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少雄
广西大学外语学院,广西 南宁53000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正逐步上升,社会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国际之间的文化合作和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英语一直以来都被定为最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如今英语的的应用性和工具性变得越来越突出。而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学科,所研究的内容重点是针对语境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进而为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视角。由此可见,语用学理论对英语翻译实践与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作用。
所谓语用等效理论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对两门语言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一定的语境来翻译。语用等效理论与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相似。都是在翻译过程中追求词汇、语义及其语法等,通过使用最自然及最贴切的方法给予表述。如:汉语中的 “打白条”,在翻译过程中,部分学生字字翻译成“to issue blank paper”,这种翻译是错误的。正确翻译应是“to issue IOUs”,其中“IOUs”则是指“I owe you”,两者相等。通过这种翻译来实现对等翻译,实现原语境的沟通及交流。
Leech的礼貌原则包括同情准则、一致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及其谦逊准则等,在非英语专业中,应用较广泛的则是同情准则、一致准则。拿同情准则来讲,需要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情态动词或者虚拟句式来表达同情。如:要想表达“如果您能在卖季开始之时交付货物,在下不胜感激”的中文意思,有两种人员对其进行了翻译。一种“Please let us take delivery before the selling season”,另外一种“We would be very grateful if you could let us take delivery before the selling season”通过比较分析,得到第二种翻译使用了祈使句,显得更加婉转,可赢得对方的同情,进而获得对方的同意。就一致原则来讲,重点是处理文化差异。如:联想电脑的英译商标应为“LEGEND”,体现了中文内涵,也能够引起西方消费者的共鸣。但其最终商标并未采用这一标志,而是采用“Lenovo”,这种翻译则表现出符合西方崇尚创新文化的精神。
所谓Grice的合作原则是之后在不同的语言交流活动中,双方为了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形成一种默契,要求双方在交流中能够遵守这种默契。这就要求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准则,即简洁性、真实性、明确性、相关性。如:“Charge”一词,该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所代表的意义也就不同。“The project is in the charge of Mr Smith”中“Charge”一词的含义则适合指 “主管”;“Police have charged Mr Bell with murder” 中 “Charge” 表示 “起诉”;She charged me to look after her son”句中“Charge”表示“要”,这就充分体现了翻译的关联性。
英语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而且还需要对两种文化的渗透,如果没有对两种语言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就无法对语言文字进行正确的表达和理解。所以翻译的过程同时也受到相关两种语言文化的制约。一种语言文化不是随便说学习就能完全掌握的,要想完全渗透它是需要时间的,因为它是一个学习沉淀的积累。这就要求在翻译教学中,记得语言文化的传输,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以及提高学生们的文化意识,向学生们讲解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习惯。同时还应对语言所在地的一些基本情况有一定了解,比如说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有哪些历史典故以及宗教信仰等等。此外,要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教师要给学生多推荐一些经典的英文作品,比如一些报纸、杂志等等,而且一些有利于学习的英文电影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既可以练习学生的听力,掌握人物的语言表达特点,而且还可以对其国家的文化有一定了解。
如:在对于“the last straw”的翻译过程中,多数翻译人员望文生义,将其翻译成“最后的稻草”,而传统汉语文化中,“救命稻草”其实就是“最后的稻草”的引申义,对英国文化不熟悉的学生通常都会如此翻译。因此,这就要求在英语翻译中,应尽可能的传递出语言文化的力量,对中西文化差异有所了解,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又如:在翻译:
—你做得真好!
—哪里,我做得一点也不好。
在翻译此内容之前,教师可以首先结合会话含义的理论简单向学生讲述我国文化以“谦虚礼让”为传统美德,而美、英国西方国家则以推崇赞誉为准则。在了解英汉文化背景后,学生就会以thanks代替I did not do well at all。
语境是语言活动的前提,语境也是语用学中的核心概念。在英语翻译活动中,语境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具有很大的帮助及制约作用,换言之,特定的语境会赋予词句特定的意义,翻译如果离开了语境,就没有言语活动,而翻译也无任何意义。所以,教师在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展英语翻译教学中,应根据课程以及教学所需,为学生创造出既和学生的生活相关,同时又接近英语自然语言使用的语境,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语境对翻译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比如在翻译“你还是老样子”时,如果对此句子单独进行翻译的结果则是:You look unchanged./You are the same as you were./You haven’t changed much.等几种常见的翻译。而如果结合一定的语境再进行翻译时,就不应该这样翻译。比如,假如这句话在上了年纪的两位老者朋友之间的对话中,“你还是老样子”就可以理解成为一种具有恭维语气的寒暄,如果直接翻译成 “You are the same as you were.”就表达不出这一层面的意思,而如果翻译成为“You look as young as before.”则能够很好的表达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准确的翻译出原文的场景,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这就进一步说明,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处理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意义。而语用意义主要是为了揭示人们说话的深层意思。所以,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如果忽略了语用翻译知识的作用,则会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翻译技巧的教学,同时也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语境。
应当结合英语精读教学的开展,在其中大量传授翻译的技巧,使得学生能在阅读的同时,加强对英语翻译技能及方法等的学习,而不仅仅是生搬句型及短语等去进行相关内容的翻译,这样不利于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如《大学英语》(精读)这本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中有句话是这样的“My wife didn’t think I was crazy”,对于此句的翻译,很多的学生可能会将其译为“我的妻子认为我疯了”。这显示是按照对号入座的思维去思考的,但是教师应当提醒学生要注意到此句型中用了否定转移。这样,引导学生可以正确地译为“我妻子不认为我疯了”,这种翻译显然是正确的,更符合汉语的逻辑思维,此外,文章中出现了“the rough and could water”这样一个短语,一些学生常常会将其译为“汹涌和冰冷的水”,这种翻译方法显然略显生硬,结合语境仔细分析下,将其翻译为“海水冰凉,海浪汹涌”这种并列短语的形式显然更恰当。所以,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时刻注意要适时向学生传授翻译技巧,而不是放任不管,让学生去望文生义,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
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教育结合,以网络丰富的资源进行教学和师生交流作为基础,是学生完成新时代的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一种新形式。作为教学评估与实践的职教者,我们应该重视其教育过程中的反馈,为学生与社会的沟通打造更完美的渠道。现在高校生,基本上人手一台电脑,通过校园网,可以很快的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翻译教学互动平台,可以在上机课程中一并教导,同时也可以结合学生需求,在校园网上进行,这样的建设可以增加学生的主动性,不再强迫,使自己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对需求性更加精确。此外,翻译交流平台可以将学生和翻译作者进行互动,可以设置“在线作家”平台,凡在线作者,可以接受学生的申请支教,从而提高翻译现实应用的能力。而在没有“在线作家”时,可以通过资料进行学习,这样既能通过传统的资料跟进,又不落俗套的进行了高质量指导学习,从而督促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与辅导。
总之,将语用学理论应用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结构的语用功能,还能使学生掌握言语行为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和翻译能力。可见,根据语用学理论进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因此,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语用学理论对翻译教学和翻译活动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学生语用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翻译能力。
[1]王萌.从语用角度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技巧和方法[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54-56.
[2]罗毅.语用学在实用翻译中的应用[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86-89.
[3]狄淑霞.英语语用翻译在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24-125.
[4]赵琦.论商务英语信函翻译的标准——语用学的视角[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5-49.
[5]韩玮.语用学视角下的隐喻翻译[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172-173.
[6]杨冬梅.语用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