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扬州”视野下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

2015-02-12 14:29王凌宇方晓伟
探求 2015年6期
关键词:扬州文化遗产历史

□王凌宇 方晓伟

(1、《中国名城》杂志社,江苏 扬州225001;2、扬州市政协文史委 秘书处,江苏 扬州225001)

“文化扬州”视野下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

□王凌宇1方晓伟2

(1、《中国名城》杂志社,江苏扬州225001;2、扬州市政协文史委 秘书处,江苏扬州225001)

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开发的题中应有之义。扬州地名文化遗产是呈现地域的文脉、传递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认同感和历史感、承载扬州地域所特有的民俗文化和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及理想信念等的重要载体。健全完善扬州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机构、加强对扬州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利用,加大扬州地名文化遗产在国际上的弘扬与传播,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有利于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地名文化遗产;遗产保护;文化扬州

扬州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两千五百多年的建城史不仅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遗存,而且留下了众多具有历史价值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各类地名。这些成为了解扬州历史风貌的重要窗口和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凭据。在城市数千年的嬗变过程中,大量蕴含着朝代的更替、社会的发展等丰富历史信息的地名,此消彼长,以口口相传、代代为继的形式,延续至今,是扬州地名文化遗产的集中体现。第五届地名标准化会议通过的决议中指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1]因此,深入开展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有利于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扬州地名的文化遗产特征

作为文献资料与文化符号,老地名往往特别值得品味;对于扬州这样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来说,老地名更是蕴含着各种可以细细咀嚼的历史文化信息。人们选择了某些地名,也意味着同时选择了它所代表的某种意识和观念。扬州地处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城市面积虽然不大,但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历史和文化也凝固在那些形成于不同时代而当今尚在使用的地名上。

(一)地名展现地域的文脉

地理的特性贵乎山川河流围合成各个相异的区域,不同的地名常常标识着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质。在扬州,有的地名记载着一个独特的历史事件,例如,扬州大儒坊的得名就源于纪念汉代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名儒、曾任汉江都相的董仲舒的“董子祠”,它记载着“儒家文化在西汉崛起”这一历史事件所形成的一段独特的文化信息;有的地名则记载着一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例如东圈门,它和当时的南圈门、北圈门一起因靠近“两淮盐运使司衙门”而得名。再如“阮家大院”,因地近清朝嘉道年间“三朝元老”阮元的居所“福寿庭”而得名。由此可见,地名作为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元素,把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信息记录在城市的地理空间上,谱写了城市独特的文史韵律。

(二)地名传递认同感和历史感

如前所述,地名的形成与城市空间上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有直接的关系,后人能通过这些特定的地名来探寻扬州城市空间曾经的历史风云变幻。通览扬州地名,有许多与扬州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种历史人物有关,这些历史人物中,有达官贵人、有文化名流,也有普通百姓。他们之所以能够在扬州历经沧桑的历史地名中留下印记,是由于这些或大或小的人物多多少少地影响了他们所在地域的文化特质,成为他们所在的地域的文化象征。例如“史可法路”,就是因为地近埋葬明末著名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史公祠”,纪念史可法英勇抗清的不屈精神而命名的;双忠祠、太傅街、青莲巷等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此外,县学街、东圈门、院大街、皇宫广场等,也把江都县学、两淮盐运使司衙门、两淮巡盐御史衙门(旧称两淮盐院、又称皇宫)等历史遗迹作为地名保存下来。如今,虽然有的物质实体已消失,但地名仍起着延续文脉、传播历史文化信息的作用,使当地居民有浸润其中与历史对话的感觉。

(三)地名承载一种民俗文化

地名也是一种民俗文化,负载着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众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发生的,也被百姓作为地名记录下来,而这些地名也成为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又一种独特的诠释系统,多多少少从侧面映现了历代普通百姓的文化心态,增加了原有地名的文化内涵。许多地方所流传的关于本地地名得名之由的神话、传说、故事,无不寄托着人们对于自己的故土的浓郁的乡情。比如“螃蟹巷”这一地名源于“螃蟹帮助县官破案”的历史故事,“黑婆婆巷”则蕴含着“二媳妇行孝黑婆婆”的民间传说。

(四)地名体现歌颂祝福崇仰言志等信念与追求

地名是社会思想的晴雨表,它忠实地记录了每一历史时代的政治思想。统治阶级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寻常老百姓也有自己的生活愿望。因为历史上的战乱、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很多的侵害,民众不堪其苦,因此老百姓普遍产生了希望过上和和顺顺、安居乐业的日子,期望社会安定和平,期望本地百业兴隆、生活富裕的心态。人们把阐述这些美好愿望的词语命名为地名,以表达人们的理想与愿望。例如“吉祥街、长生巷、健康路、近圣路、永安街、荣升街、南安巷、永济桥、太平巷”等名称,不仅有祈求和平、安定的愿望,也有祈求福寿、吉利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盼追求,表达人们对安居乐业或实现人生追求的愿望。

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思想与道德、智慧与价值,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层面,作为文化遗产的地名就是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层面。它是地理实体的名称,从文化上来说,它是某一个地域的文化载体,它是伴随着区域历史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并随着区域的变化而演变;是这一个区域内人类长期活动的产物,其中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信息。此外,它还包含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区域文化的象征。正如作家冯骥才所说:“一个地方自有地名才算是真正诞生,此前只是人的一种自然和原始的聚落。地名是一个城市生命的起点。此后这些城市发生了一切一切,包括它的成败荣辱和曲折坎坷,全都无形地积淀在这看似几个字的地名里。这一切的一切,还逐渐地在这地名里形成它独具的历史文化。”[2]由于地名具有文化价值,因而许多经历了时间沉淀的地名产生出遗产的属性,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因此,作为文化遗产的地名,具有彰显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可识别度的作用,同时也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织造文化空间,有利于城市文化的传承。然而,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随着新城区的开发、旧城区的改造,扬州老城区的一片片历史街区被消失了,而众多传统地名也无声无息地逝去,换来的是那些无法根植于本土文化之中的“欧风美雨”式或“拜金主义”式的地名,这些地名美其名曰“具有世界的视野”,其实割断了城市的文脉,与本土文化格格不入。伴随着“摧枯拉朽”式的旧城改造,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大量拆除、破坏,地名亦失去了相应的生存空间,即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扬州老城区教场地块改造所获得的惨痛教训值得吸取。现在,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呼吁保护地名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地名文化遗产成为今天亟待解决的间题,对于扬州这样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名城来说,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显其紧迫性,那些反映地方特色、承载着丰厚文化信息的老地名应作为重要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能够长期保持发展动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城市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规模日益扩大、产业合理、社会福利提高等方面,更应突出城市精神的形成和城市文化的传承。城市应该具有凝聚力,每一位居民因为能够为成为城市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3]而文化遗产正是使城市得以发挥这一功能的重要保障。

保护地名文化遗产,具有现实必要性。地名文化遗产,是传承古城历史文脉,彰显国家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和意义在于,在物欲横流,重商轻文,历史文化遭到严重破坏的大背景下,使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地名文化能够得以弘扬,不要再度出现以牺牲环境、牺牲文化为代价,换取GDP的增长的惨痛局面。当然,我们保护老地名,并不是说所有的老地名都有保护价值,恢复老地名也不是全面推翻现有地名体系,而是在兼顾地名实用功能与文化功能的前提下,既要保持地名稳定,又要保护地名文化遗产,形成与古城历史文化面貌相适应的地名标识系统,使历史文化名城更名实相符,更有历史文化名城的社会氛围,更有古城文化底蕴的厚重感。

三、扬州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

无论老城区地名还是乡村聚落所遗留的老地名,都凝聚了大量不可再生、无可替代、独一无二的宝贵文化遗产信息,都应该属于保护范围。根据扬州地名文化遗产管理现状,我们认为,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事关扬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按照既定程序依法依规加强对扬州古城地名文化遗产保护。

(一)健全完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机构

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事关扬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牵涉不同主体和广大市民的利益诉求,涉及规划、城建、文保、旅游、交通、环保、民政、城管、宣传等众多领域,也必然涉及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建议恢复扬州市地名委员会,成立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地名文化研究专家组成的扬州市地名文化遗产评估和保护委员会,负责制定、宣传、执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并督促落实,形成良性沟通和有效合作的工作平台。比如民政部门在地名命名阶段要把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关口;规划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扬州原有的风貌、地名和建筑风格。

(二)做好地名资源普查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其一,以街巷名称为重点,对包括寺庙、作坊、牌坊、村落、楼阁、城门、名人故居、历史建筑等名称,通过查阅史料、社会调查、民间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搜集、深人调查,多角度地开展扬州地名文化的研究。对所有原来使用过或现在仍在使用或已经消失的地名,理清其沿革、文化内涵和覆盖范围,系统整理地名文化资料,制定地名分级保护名录,建立老地名资料储备库。扬州新近出版了由中共扬州市委书记作序、市政协主编的《扬州地名掌故》,该书的出版,是对扬州地名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尝试,是为普及地名知识而作的新探索,该书收入地名掌故近500条。所记地名掌故,依据知名度的高低,保护和开发价值的大小和掌握资料的多寡,或详或简,或长或短,不拘一格,并将名胜古迹与趣闻掌故相结合,集历史、文化、旅游为一体,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资料性于一炉,史料翔实、内涵丰富、可读性强,既为人们研究扬州、了解扬州、感知扬州增添了一份生动素材,为广大文史研究者、文艺创作者、外宣工作者、旅游工作者提供了权威参考,也为扬州中小学校开展乡土教育,激发学生“爱我扬州、兴我扬州”之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教材。其二,通过制定规划,制定保护名录,规范扬州地名的命名、更名,避免地名命名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发挥地名传承古城文脉的作用。这主要是要做到:第一,加强对古城保护范围内地名的规划控制,使地名与古城格局和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相协调;第二,规范新地名,扬州老城区内的旧城改造区域的地名,兼顾地名的文化功能和实用功能;第三,给已消失的老地名和仍在使用的老地名或挂牌展示、或立碑纪念,简略记述该“老地名”的来历、含义、演变等情况,从而在增强历史文化的可读性和真实感的同时,唤起外地游客了解古城历史的兴趣。

(三)加强对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利用

地名是古今中外广泛使用的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地名的长久留存除了传承历史文化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名还能成为商品,具有商品价值。扬州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宣传和开发利用,并积极与地名有关的产业机构、文化中介合作,将多种地名文化传播媒体转化为地名文化产品并推向市场、形成地名文化产业。政府管理部门按照“稳定不变、移植保护、派生发展、设置标识”的原则开展工作。对于城市发展中,原名称所指实体发生改造变化的,宜将其名称就地移植,作为其他新的人文地理实体名称。要明确实行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制度,建立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保护名录,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对列入保护名录的地名实施重点保护。如确需变更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中仍在使用的地名时,应当充分论证、确定保护方案并经公示后,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中未使用的己消失地名应当优先启用,那些古地名、老地名可以作为主地名,在原实体周围派生移用到其他实体名称,以派生的方式加以保护和传承;未被启用的,扬州市广陵区对历史地名采取挂牌展示或立碑纪念的方法,在地名标志附近增设标识,载明标准的名称、拼写、历史价值等相关文字说明,还可以记述老地名的来历、典故等信息受到了游览扬州老城区的外地游客的广泛欢迎。同时,可以建立历史地名资料储备库,为今后命名有关地名时使之“复活”。另外,编辑各类图书典籍、出版地名文化系列丛书等都不失为保护与利用的一种好方法。如出版《新老地名对照表》、《街巷地名录》、《村镇地名故事》等等,满足人们查询新老地名的需求,方便社会使用;此外,还可以在地名文化调研中用摄像、录音等手段对地名文化中的实体、重要事件、文化遗存、相关民俗、掌故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影像档案,形成深层研发材料和宣传保护资料。

(四)加大地名文化遗产在国际上的弘扬与传播

为大力弘扬扬州优秀的地名文化,广泛参与传播中国地名文化遗产,扬州地名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要运用多种传播艺术模式,加强在国际上弘扬与传播扬州的地名文化及其遗产。可以通过拍摄大型电视文献片、编纂出版中国地名文化遗产的系列图书、举办地名文化书画展和图片展、建立地名文化碑林和地名文化博物馆、设计制作与地名文化有关的文创产品等方式加强国外观众对扬州地名文化遗产的了解。

实践证明,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是扬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开发的题中应有之义。扬州地名文化遗产是呈现地域的文脉、传递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认同感和历史感、承载扬州地域所特有的民俗文化和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及理想信念等的重要载体。健全完善扬州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机构、加强对扬州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利用,加大扬州地名文化遗产在国际上的弘扬与传播,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有利于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1]刘保全.加强地名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势在必行[J].中国地名,2000,4.

[2]冯骥才.地名的意义[J].江淮文史,2000,3.

[3]童明康.物质文化遗产与都市的演进[J].城市管理,2011,11.

□责任编辑:李书耘

G124

A

1003—8744(2015)06—0097—05

2015—10—21

王凌宇(1966—),男,《中国名城》杂志社副主编,高级记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文化、新闻传播;方晓伟(1962—),男,扬州市政协文史委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文化、红学。

猜你喜欢
扬州文化遗产历史
与文化遗产相遇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活态文化
“扬州绒花”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