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敕太子文》和《遗诏敕后主》的比较及其家庭教育意义*

2015-02-12 13:35
阴山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家训刘备刘邦

霍 知 节

(包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手敕太子文》和《遗诏敕后主》的比较及其家庭教育意义*

霍 知 节

(包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比较《手敕太子文》和《遗诏敕后主》,两位皇帝父亲的家训教育思想有惊人相同之处,在教育对象、态度、方法、重点、要求、倾注情感上都是相同的;而各自的治国策略和政治导向是不同的。

《手敕太子文》;《遗诏敕后主》;家训;家庭教育

《手敕太子文》和《遗诏敕后主》都是家训代表作品中的传世经典,本文将《手敕太子文》和《遗诏敕后主》做了具体比较,二者有惊人相同之处:两位皇帝父亲都对儿子进行倾心竭力的赏识激励教育;当然也有不同在里面:各自在治国理政的理解层面上对儿子的教育是有差异的,但两位皇帝父亲都不失为一代明君。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请读者指正。

一、刘邦《手敕太子文》和

刘备《遗诏敕后主》的异同

(一)教育对象相同,倾注情感相同

《手敕太子文》是刘邦写给自己年仅16岁的儿子刘盈的,《遗诏敕后主》是刘备写给自己年仅17岁的儿子刘禅的,两位父亲都是大汉正宗皇室血统的帝王,只不过一个是汉初,一个是汉末。受教育的对象都是即将继任大统的皇子,年龄也相近都为花季少年,都是充满梦想与活力涉世未深的少年天子,都面临着兴邦定国的大任。

两位皇帝父亲都处于重病缠身之际,刘邦的《手敕太子文》“吾得疾遂困”,刘备的《遗诏敕后主》“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他们都对年少的儿子谆谆教导,刘备在《遗诏敕后主》坦言:“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只是“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刘备不为自己感到悲伤不舍,却对孩子念念不忘,放心不下。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在他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仍不忘对孩子进行千叮咛万嘱咐。刘邦的《手敕太子文》“以如意母子相累,其余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这一句看似平淡安然的话语里,蕴涵了多少父亲对爱妻和孩子放心不下的深情厚意。两位皇帝父亲都言辞恳切,令人莫不动容。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临终前所说的话至诚恳切,话语间流淌着舔犊深情,满载着道不尽的挂念与依依不舍的爱子之情。

(二)教育态度相同,方法相同

1.赏识激励教育

刘邦其实打小并不喜欢刘盈,“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1](P395)对刘盈刻骨铭心的伤害莫过于“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1](P322)“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1](P395)后经吕后和张良合谋,备厚礼请出“商山四皓”,方保住刘盈太子之位。不管之前刘邦怎样看不上自己的儿子,但他作为父亲还是极力维护肯定和激励自己的儿子。《手敕太子文》言:“吾以尔是元子,早有立意。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任大事也。今定汝为嗣。”刘邦对儿子极力包容、推崇,极尽赞美之词,甚至不惜贬低自己“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言语之间满是包容、肯定、赞赏和厚望。

刘备虽然曾经摔过阿斗,那也是安抚大臣演戏而已,他是极疼爱自己的儿子的,他也和刘邦一样极力赏识赞美自己的儿子,在《遗诏敕后主》言:“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射君说诸葛亮赞叹刘禅才智的逐日提升,超过他的期望,这令刘备颇为心安、欣喜。其实,刘禅的资质,刘备心中最有数,知子莫如父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曾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深知其子品行才智,但他在《遗诏敕后主》仍极尽包容、肯定、赞赏之词,用爱心激励孩子努力上进,从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护是何其深厚啊!

两位皇帝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爱是一样的,对儿子的教育态度也是一样的,他们明知自己的儿子才智德行不足,却给予了极大的包容、信任和厚望,而且采用教育方式也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赏识和激励。

2.自我批评,现身说法

刘邦坦诚做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手敕太子文》坦言:“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深度剖析自己曾经无知荒于学业,以自己对错误行为的深切忏悔来教育儿子,让儿子从中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要求儿子认真读书学习。“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刘邦现身说法教育儿子要认真读书练字,教育儿子不要走自己的老路。

刘备也坦诚做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在《遗诏敕后主》言:“汝父德薄,勿效之”,自我解剖自己的德行不够,现身说法提醒教育儿子要重视以德修身、治国、为政。

两位皇帝父亲都对自己进行了诚恳的自我批评,通过现身说法深刻地剖析自己所犯错误,教育儿子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以示警戒。

(三)教育重点相同,要求相同

1.读书学习为重

刘邦除了现身说法教育儿子要重视读书外,他还在《手敕太子文》中明确对儿子提出要求:“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而刘备更为重视儿子学习,竟然在《遗诏敕后主》给儿子详细列出书目:“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足见两位皇帝父亲对儿子读书学习的重视程度,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勤奋读书学习,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帝王。

2.勤于政事,事必躬亲

刘邦教育自己的儿子要勤于政事,“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强调在处理国家政务上一定要事必躬亲,绝不能懈怠,更不能让人代劳。刘备在《遗诏敕后主》中则强调更为精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力劝孩子要去恶从善,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只有谨小慎微,才不至于酿成大祸。积小善能成大善,德行操守也将在行善中逐步提升。两位皇帝父亲都教育自己的儿子要勤于政务、事必躬亲,且要从小事入手。

(四)治国策略不同,政治导向不同

1.刘邦教育儿子以礼治国

刘邦教育儿子治国策略重在“礼”治,尤其是教育儿子要敬贤礼长、礼敬儒生,在《手敕太子文》中要求儿子“汝见萧、曹、张、陈诸公侯,吾同时人,倍年于汝者,皆拜,并语于汝诸弟”。刘邦何以教育儿子要礼敬张良、萧何等老臣呢?《史记·高祖本纪》给出刘邦精准解释,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刘邦称帝,定都洛阳,“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者,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力,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其为我所擒也。’”[1](P380~381)群臣都心悦诚服。确实刘邦在敬贤礼长上获得了最大政治红利,所以他教育儿子刘盈及其小弟弟们一定要礼敬老臣。

那么刘邦又何以教育儿子要礼敬儒生呢?《汉书·高帝纪》曰:“初,高祖不修文学。”[2](P80)刘邦与楚人陆贾论治国之策,“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2](P2113)。“乃公”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你老子”,从刘邦的这句粗口可看出他对儒生的态度,他轻蔑儒生,动辄破口大骂,斥之为“腐儒”、“竖儒”。史书载:“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2](P2692)即把人家带的高帽子当尿盆,这也就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的“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3](P47~48)。

刘邦称帝初,“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2](P2722)面对这样情况,刘邦很是无奈。儒者叔孙通向他建议:“夫儒者难以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2](P2722)刘邦采纳他的建议,之后群臣按照叔孙通制定的朝仪给刘邦朝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2](P2723)仪式结束后,刘邦大为感慨:“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2](P2723)从此刘邦对儒学的威力有了新的认识,对儒生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之后叔孙通在刘邦面前替那些和他一起制定朝仪的弟子和儒生讨官,结果“高帝悉以为郎,……特以五百斤金赐诸生。”[2](P2724)这样在西汉官吏的队伍中,首次成批地涌进了儒生。后“高帝徙叔孙通为太子太傅”[2](P2724),刘邦决心用儒者来教育自己的继承人,以儒者巩固自己的大汉江山,这是因为刘邦在礼遇儒生上同样获得了最大政治红利。所以他在政治导向上要求儿子刘盈要礼遇儒生,在治国策略上要求刘盈以礼治国。

2.刘备教育儿子以德治国

刘备何以教育儿子要以德治国呢?这是因为他大半生颠沛奔走,屡遭挫败,他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有仁德爱民的济世情怀。这也是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更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孔子、孟子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治”,强调“仁政”,告诫统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来影响臣民,征服百姓。刘备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领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对于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和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所以刘备采用“仁德爱民”为其治国之本。《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领平原相时,郡民刘平不服,派刺客去刺杀他,“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华阳国志·刘先主志》作“客服其德,告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4](P872)足见刘备重视以宽仁厚德待人,缘此还躲过杀身之祸。裴松之注引王沈《魏书》补充道:“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因此“众多归焉”[4](P873)。他在荆州依附刘表期间,“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4](P876),确实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些实例足以说明刘备在“德治”上获得了最大政治红利,所以他在政治导向上要求儿子刘禅要以德治国。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曹操南征荆州,适逢刘表病死,刚刚继位的少子刘琮不战而降。此时诸葛亮建议刘备攻刘琮而夺荆州,他却答道:“吾不忍也。”[4](P877)当他由樊城向南撤退时,“(刘)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4](P877)有人劝他抛开百姓,速行保江陵,他却断然拒绝:“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4](P877)在此生死攸关的时刻,刘备即使有生命危险也不愿抛弃百姓,这在历代开国君主中实为罕见。裴注特引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评论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4](P878)可见刘备之仁德有道,已得到历代史家的普遍认可。所以就“仁德爱民”而言,刘备施仁政于民,与那些残民以逞暴虐、嗜杀成性的军阀有天壤之别,因此他争取到了最难争取的人心。

正是这个“唯贤唯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一生的霸业。所以他在临终前嘱咐刘禅治国策略重在“德”治,刘备《遗诏敕后主》的政治导向“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在品德方面要不断修炼提升,才能得民心于天下,才可能在当时政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刘邦、刘备家训异同成因

1.两人身份相同、家境相同

刘邦与刘备这两个人在教育儿子的家训思想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是源于两位皇帝父亲有太多相同之处。他们都为刘姓,两人都为汉室帝王,一个是大汉帝国的开国君主,一个是蜀汉王朝的建立者,一位先祖,一位后世,都开创了非凡的事业,除了有先祖后世的血缘关系之外,二位皇帝父亲都家境贫寒,虽然刘备贵为汉室宗亲,“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4](P871)刘邦则更是出于平民之家。二人都深知个人努力奋斗的重要性,所以都一再叮嘱儿子要以读书学习为重,要勤于政务、事必躬亲。

2.两人奋斗志向、目标相同

两人都生逢乱世,刘邦起兵反秦之时也正是群雄逐鹿之际,东汉末年的情况与此相像;而且两人都想成就一番大业,两人奋斗志向、目标相同。他们也都有成就大业的资质。从两个人的经历来看,都是大器晚成,只不过刘备偏居蜀地终不能成统一大业而刘邦完成统一大业。两位皇帝父亲深知创业不易守业更难,所以都教育自己的儿子勤于政务治理好国家。

3.两人著文情境、对象相同

两位皇帝父亲著文情境相同,都是病危临终前,在生命的尽头。更有趣的是两人的生命长度还惊人地相同,刘邦61岁,刘备63岁,两人都是花甲之年,这样两人的人生阅历相当,人生感悟也相近,所以两位皇帝父亲都留遗诏安排后事,所担心顾虑的内容都相同,嘱托儿子要努力学习,勤于政务治理好国家。

两位皇帝父亲著文的对象都是下一任的皇帝接班人。两位皇帝父亲面临的对象都是自己的皇子,刘盈16岁,刘禅17岁,两位皇子成长的人生阅历也相当。两位皇帝父亲愿望都相同,都希望自己的皇子能顺利继任大统,所以注定两位皇帝父亲所关注的对象和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一样的,以至于要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一样的,赏识激励孩子要为继任大统奋斗终身,要求儿子要勤奋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才学,而两位皇帝父亲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人,生活时代不同,社会大背景也不同,两人称帝的政治道路不同,更主要的是两人性格不同,所以在治国理政上还是有各自不同的认识和理念。

4.两人品德、性格不同

刘邦与刘备有这么多相同之处,为什么刘邦可得天下,刘备却“中道崩殂”呢?这实际上暗藏了他们政治路途的不同,治国理念的不同,而这主要源于两人性格、道德品质和才学修养不同。刘邦的性格有些狂傲,毛病很多。“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2](P342~343)不喜欢读书、不爱生产劳动、好色、贪财、无赖,具有流氓特质。更主要的是刘邦在必要的时候心狠手辣,全无感情,在失陷彭城后被项羽追杀的途中竟能做到三次把亲生儿女推下车去。项羽烹杀其父他居然要分一杯羹。在其重病弥留之际,他疑心樊哙谋反竟然“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1](P2659),足见其狠毒。可是刘邦却教育儿子们要礼敬元老重臣及礼遇儒生,其实这是他治国理政获利最大的实战经验累积,是他以“礼”来精美包装了他的“狠毒”而使人才价值利益最大化的政治戏法。

刘备爱交朋友,胸有大志,豪爽、仗义。刘备是一个侍母至孝仁爱之人,他是一个师事卢植重学品的有道明君。刘备极重情重义,为了报兄弟之仇,夺回荆州,竟然以国相赌,虽然落得惨败。刘备给人最大的印象应该是仁厚、仁慈、宽仁的王者形象。也就是说刘备骨子里是个有“爱心”的人,与刘邦骨子里的“狠毒”不可同日而语。刘邦和刘备虽然都是帝王,但两人的性格差异和对手水平的不同影响了两人最终的政治命运,影响了两人的治国理念和教子的政治导向。

三、刘邦、刘备家训对今天家庭教育的意义

比较分析刘邦、刘备家训后,更多的是启发我们思考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理念及对今天家庭教育的意义,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启发和借鉴。我们从家庭教育任务和家庭教育方法两个方面来谈刘邦、刘备家训对今天家庭教育的意义。

1.家庭教育任务

“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子女的乐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孩子的品德优劣,学识深浅,性格好坏,体质强弱,均与家长是否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有着密切的关系。”[5](P98)明确家庭教育目的其实就是明确具体的家庭教育的任务,下面从家庭德育、家庭智育、家庭美育三个角度来介绍。

(1)家庭德育任务

刘邦家训“汝见萧、曹、张、陈诸公侯,吾同时人,倍年於汝者,皆拜,并语于汝诸弟。”刘邦教育儿子礼遇老臣儒生,其实就是教育我们对别人要以礼相待,尊敬别人。这也是今天家庭德育的任务。《朱子家训》也有这样的教诲:“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让孩子认识到尊老敬老的重要性,教育我们注重自己道德品质的培养。此外刘邦家训“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教育我们要常反省自己的言行德性,不断进步成熟。刘备家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认识到教育孩子要从小事做起且认认真真做事,从小修炼自己的品行习惯。

我国自古以来家庭教育就重视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因为德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实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它是学校德育的基础,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让孩子从小就打好良好品德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德育的好坏,不能把它看成是一家一户的私事,而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5](P108)更主要的是家庭教育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父母一定要特别重视家庭的德育,而且“对孩子的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比智力培养要难一些,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反复,慢慢启迪的工作。”[6](P185)

(2)家庭智育任务

刘邦家训“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教育我们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刘备家训“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教育我们认识到认真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在学习上要勤奋努力。而且启示我们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并能引导其自主地学习。其实所述内容都可归结为是家庭智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加强培养孩子以智能为基础的智能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重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如从最基础的读书、练字抓起。更高层次是“传授有关自然、社会的基础知识,并引导孩子如何将知识发展为技能技巧。”[5](P110)

(3)家庭美育任务

从上文所引的刘备家训中我们不仅仅认识到认真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勤奋努力学习的必要性,更主要的是以国学经典来对孩子进行家庭美育。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美育可以陶冶情感、开发智力、培养意志、增进健美。家庭美育是以家庭为中心进行的审美教育,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当然必须先培养孩子的健康审美情趣,作为家长完全可以利用国学经典来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引导孩子们喜欢国学经典,热爱国学经典,并从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学教育中提高审美能力和品德修养。

2.家庭教育方法

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说:“为人母者,不患不慈,而患知爱而不知教也。”足见家庭教育是一定要讲求方法的。从刘邦《手敕太子文》和刘备《遗诏敕后主》教子中得到启发,教育孩子要说服教育,循循善诱。

(1)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对孩子施以影响和具体教育。例如刘邦在《手敕太子文》言:“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就是采用说服教育来说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刘邦、刘备采用了说服教育的一种极好方式——写书信。家庭教育运用书信对子女进行说服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有效的方法,我国称之为“诫子书”。我国自古以来许多家长运用“诫子书”教育后代,上到帝王将相,下到文人墨客,不仅反映了各自独到的教育思想理念,而且也收到了传承教育后世的效果。例如杨坚《诫太子勇》,李世民《赐太子手诏》,朱石《戒子箴》,张之洞《致子书》,罗荣桓《示儿子》等等。这些家书不仅激励教育了自己的孩子,而且也教育激励了后世广大青年人。

“诫子书”与当面说服教育相比,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它比语言教育更具力量。当面交谈难以启齿的言语,通过书信无声交流,显得更为自然、顺畅,易于接受理解,更能拉近双方心灵的距离。作为子女读父母的家书更胜过耳提面命,被教训、被训斥感显著下降,更能用心思考和体会父母的苦心,受到启发和鼓舞,所以用书信方式教育孩子是刘邦、刘备两位父亲教给我们的极好的教子方法。

(2)用爱教育法

刘邦家训“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教育我们现在为人父母者,有爱要说出来。刘备家训“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教育我们要把爱表达给孩子更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给他的爱。

“爱,真的需要说出来。美好的情感当你说出来时,也会唤起别人同样的情感。”[6](P279)中国的家长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家长,不喜欢把“我爱你”挂在嘴边,在孩子面前,很多家长却总喜欢摆出家长的架子,拿足家长的做派。动辄训斥或呵责孩子,总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其实,不是这样的。“爱是一回事,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爱则是另一回事。”[6](P279)让孩子感受到、听到、看到、摸到爱和信任的存在是培养孩子健康情感的一部分。斯宾塞认为爱要让孩子感受到,这会激发他身上相应的积极的情感。而且他还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爱的情感。当然,对于教育来说,爱的情感可以化解尖锐的矛盾,使孩子以更高尚的热情实现教育的目标。

(3)赏识教育法

刘邦家训“吾以尔是元子,早有立意。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任大事也。”刘备家训“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这两篇家训教给我们为人父母怎样教育孩子,多赏识、激励教育孩子,多表扬孩子,多赞美孩子,更要大胆地信任孩子,这就是赏识教育方法,值得我们推敲和琢磨。

那么什么是赏识教育呢?“‘赏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看得起’,对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这是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奥秘。”[7](P361)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学会赏识,击中了现行教育的根本弊端——抱怨。抱怨教育的特点是:为了孩子快,老说孩子慢;为了孩子仔细,老说孩子粗心……总是抓住孩子的缺点不放,让孩子的负面情绪恶性循环,让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赏识教育恰恰相反,希望孩子朝哪个方向发展,就在哪方面发现孩子的优点。典型的语言是:太好了、你真棒、你能行。典型的教育动作是:竖起大拇指、鼓掌、拍拍肩膀、握握手。其实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他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这是我们今天极为推崇的教育方法,因为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发现并表扬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赏!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道理很简单:“如果得到的是赞扬与奖励,那么就会使他再接再厉地干下去,继续为获得更多的奖励而努力,就会取得更大的成绩。”[8](P173)

可见赏识教育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值得家长学习借鉴。斯宾塞提出:“如果我不能给孩子财富,那就给他寻求财富的信心。如果我不能给孩子智慧,那就给他获得智慧的信心。如果我不能代替孩子生活,那就给他生活的信心。”但我们一定要明白,任何事情都会过犹不及,这样的顾虑是应该有的。“总起来说,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一滥恐失其效用;刺激法若用得恰当,也是很好的,不过只可偶一为之而已。”[9](P22)

(4)示范教育法

“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刘邦现身说法教育儿子要认真读书练字,教育儿子不要走自己的老路。刘备也坦诚做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在《遗诏敕后主》言:“汝父德薄,勿效之”,自我剖析自己的德行不够,现身说法提醒教育儿子要重视以德修身、治国、为政。两位皇帝父亲都对自己进行了诚恳的自我批评,通过现身说法深刻地剖析自己所犯错误来教育自己的儿子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以示警戒。虽然两位皇帝父亲拿自己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自己的儿子,其实,这也是示范教育的一个特殊方法。

我国自古以来就提倡躬行身教、榜样示范。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优良道德风范影响子女,是具体形象、生动活泼,最具影响力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长的言行成为子女言行的榜样。正如马卡连柯所言:“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更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10](P783)

来自父母的榜样更易于使孩子受到感染和激励,因而其教育作用就更巨大、更深远。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那样能够温和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里。”[11](P64)我国当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将教育先哲的“身教”升华到更高尚的理论层次,将“以身作则”概括为做父母的第一条原则。

总之,通过对《手敕太子文》和《遗诏敕后主》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两位皇帝父亲家训思想和教育理念各有千秋,至今依然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思考。首先是让我们思考家庭教育的具体任务,明确家庭教育的目标,德育最为重要,只有正确导航才能将这架智育航母送到成功的彼岸。其次是让我们更深入思考研究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理念。说服教育如涓涓细流滋润家庭教育这方沃土;用爱教育犹如春雨普泽大地;赏识教育似火山喷发使潜能超常裂变;示范教育恰似插满路标的高速车道。只有正确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才能使父母与孩子更平等,更容易拉近心灵距离,更易于孩子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之路蜿蜒无尽,需要我们所有人去攀越、去开拓。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奥地利)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4]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叶立群,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6](英国)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快乐教育全书[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1.

[7]彭书淮.教育书[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

[8]格林.黄金家教[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9]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苏)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11](英国)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责任编辑 常芳芳〕

A Comparison between “Shou Chi Taizi Wen” and “Yi Zhao Chi Houzhu”And the Significance on Family Education

HUO Zhi-jie

(School of Historic Culture, Baotou Teachers College; Baotou 014030)

Comparing “Shou Chi Taizi Wen” and “Yi Zhao Chi Houzhu” we see amazing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family education thoughts of the two emperors fathers, namely the similar education object, attitude, method, key, requirements, pour emotion. However their strategies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political orientation are different.

“Shou Chi Taizi Wen”;“Yi Zhao Chi Houzhu”; Family instruction; Family education

2014-11-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汉代社会教育研究”(14XZS015)部分研究成果。

霍知节(1978-),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秦汉教育研究。

K206

A

1004-1869(2015)02-0059-06

猜你喜欢
家训刘备刘邦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读懂刘备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刘备与徐州
家训伴我成长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刘邦不识字吗?
刘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