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华
河南省平顶山郏县人民医院东病区,河南平顶山 467100
预见性护理对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依从性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王晓华
河南省平顶山郏县人民医院东病区,河南平顶山 467100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预见性护理对于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的依从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依从性评分、健康教育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提高患者对于治疗护理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预见性护理;糖尿病腹部手术;依从性;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自身各个脏器都会出现衰退的现象,并且患者身体各项应激、免疫功能都会出现显著的下降。腹部外科手术是一种急性应激原,在手术后代谢功能会出现进一步的下降,并且会出现很多并发症[1]。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腹部手术对于患者的进一步伤害。该研究选择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90例,对比分析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患者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为(58.4±2.5)岁,糖尿病病程为(2.3±1.4)年。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患者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为(59.5±2.7)岁,糖尿病病程为(2.6±1.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脑肝脏等疾病,并且无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并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各项体征,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给医生。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术前护理评估和准备。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从而评估患者的血糖、血压以及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等。根据对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出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和护理方案。在手术前需要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练习排痰技巧。②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的病程比较长,而手术又会增加患者的担心,害怕手术的效果以及安全性,因此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告知患者手术的具体方法以及效果,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③手后观察病情和疼痛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手术后通过对患者的神志、呼吸、心跳、血压的观察,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患者在术后切口处会出现剧烈疼痛,因此患者需要引导患者通过看杂志、电视等方法来转移注意力,让患者尽量减少疼痛感。④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排尿,避免尿潴留的发生。在手术6 h后需要协助患者定时翻身、伸腿以及按摩等,在术后2 d进行床上运动,避免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运动来避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依从性评分根据患者是否依从医嘱分为根本做不到(1分)、偶尔做到(2分)、基本做到(3分)和完全做到(4分),分值越高,依从性越高。健康教育和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采取该院自行设计评分表,各分为20题,每题5分,总分100分[2-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P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1 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依从性评分、健康教育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情况的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对照组(n=45)观察组(n=45)依从性评分20.38±3.14(25.69±2.05)*健康教育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71.86±10.63(92.64±6.35)*84.32±5.05(95.63±4.3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3/4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能力比较差,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要远远高于普通手术患者,因此需要在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4]。可预见性护理可以使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从被动变的主动,也能够对患者病情以及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做出正确评估,从而制定出最有效的护理方案,配合医生完成救治工作。预见护理需要在转运和检查的过程中对于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因素做出准确的评估,并且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进而消除所有不安全因素[5]。
在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达到(25.69±2.0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0.38±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3/4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预见性护理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事物发展特点以及趋势进行预测和推理,再进一步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全面的、规范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1]李冰.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64例脂肪液化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4,29(2):129-130.
[2]周红娟.微波治疗在糖尿病患者腹部术后切口愈合中的应用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5):164-165.
[3]吴德莉,黄维梅,陈国东.腹腔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200-5202.
[4]韩勤.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围术期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0):3400-3401.
[5]王慧娜.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8):125-126.
R4
A
1672-4062(2015)03(a)-0203-02
2014-12-11)
王晓华(1974.3-),女,河南平顶山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