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社会因素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2015-02-12 12:23:49张清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5期
关键词:依从性研究组糖尿病

张清

南华县中医院,云南楚雄 657200

心理与社会因素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张清

南华县中医院,云南楚雄 657200

目的对心理与社会因素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加强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社会健康教育和调动社会支持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糖尿病;治疗依从性

糖尿病是指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患者一般需坚持进行长时间的治疗,若对患者的糖尿病进行有效的控制,可减少或者延缓出现相关的急性和慢性的并发症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缓解患者接受糖尿病治疗的经济压力[1]。一般糖尿病的治疗方案比较的明确,然而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较大的差别,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一[2]。本文对心理与社会因素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所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WHO制定的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确诊为糖尿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的年龄为18~78岁,平均年龄为(57.6±6.2)岁,病程为3个月~18年,平均病程为(5.3±1.5)年;研究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的年龄为19~77岁,平均年龄为(57.3±6.4)岁,病程为2个月~19年,平均病程为(5.4±1.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相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告知患者饮食、药物等方面的禁忌,控制血糖等。对研究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加强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社会健康教育和调动社会支持,首先,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解决患者的困难,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担忧等消极心理及相关的心理压力所导致的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激素的大量分泌,进而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社会健康教育,通过有关糖尿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逐渐的形成一种自我积极参与的意识,使患者有效获得多个方面的相关健康信息,提高对疾病的自我控制和进行自我保健的能力,而对糖尿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指导可使患者家属协助及监督患者更好对饮食进行控制,并提高患者进行相关治疗的依从性;此外,充分的调动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对住院的所有糖尿病患者实施集体治疗的方式,包括对所有患者进行糖尿病的治疗指导及心理方面的相关治疗(例如行为的调整、放松方面的相关训练、心理方面的咨询等),建立患者之间的互助小组,各个病房之间以及同一个病房之间的患者进行互相的帮助、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果,并且,医生、护士及营养师需对所有患者反复进行相关的治疗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用自行设计的治疗依从性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患者在饮食、药物及运动等多个方面的治疗依从性,患者的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依从性越好。

1.3 统计方法

本研究中所统计的数据均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心理与社会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存在影响,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般需严格的对饮食进行控制、需适当的进行运动及服用降糖药、注射胰岛素等进行治疗,要求患者长期的坚持,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一些低血糖反应和对胰岛素的抵抗、血糖出现波动等负面的情况,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且多数患者没有意识到不遵医嘱的严重后果,治疗依从性不高,影响治疗效果[3-4]。本研究显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社会健康教育和调动社会支持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从而对患者糖尿病进行更有利的管理及控制。

[1]曾德志,徐魁,徐鑫,等.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2):125-127.

[2]张睿.从心身疾病浅析糖尿病诊疗模式[C].//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中德代谢综合征高层论坛论文集.2013: 366-370.

[3]李伟,胡宝春.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糖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1):3140-3141.

[4]赵杰.40例糖尿病患者心理因素的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9):74-75.

R587.1

A

1672-4062(2015)03(a)-0143-01

2014-12-13)

张清(1972.12-),男,云南南华人,名医馆,本科,内科副主任医师,主研方向:风湿病、内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凝难杂证。

猜你喜欢
依从性研究组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42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56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20
糖尿病知识问答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