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磊
黑龙江省青冈县中医医院骨科,黑龙江绥化 151600
骨量减少主要是由于骨头中钙含量的减少引起的,钙含量减少后,容易引发骨质疏松症。患者一旦患上骨质疏松症,极容易发生骨折。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是一种继发性的疾病,发病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失、血糖过高、营养不良以及运动量减少。该研究选取2012年7月—2013年4月期间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现报道如下。
选取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患者,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1~70岁,患病时间为3~26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80例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骨量均出现明显的减少,近3个月来未服用任何能够对骨代谢造成影响的药物。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药治疗。控制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口服降血糖的药物或者进行胰岛素及二甲双胍的注射,每天服用1次1粒氨基酸螯合钙胶囊,进行补钙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活血汤。补肾健脾活血汤主要由菟丝子、覆盆子、金樱子、山药、赤芍、熟地黄、药用仙灵牌、茯苓、丹参、白术、延胡素、党参、当归、川穹、生地黄、骨碎补、泽泻、甘草、丹皮、元胡、淫羊藿、山茱萸煎熬而成,每天煎熬1剂,分2次进行服用。
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治疗后,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观察分析。
腰背疼痛消除,骨密度增加>0.059g/cm2,即为显效。腰背疼痛明显好转,骨密度增加<0.059g/cm2,即为有效。腰背疼痛有轻微好转,骨密度无改变,则为无效。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9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如空腹血糖值、血骨钙素、尿蛋白定量以及尿吡啶酚。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经常出现骨密度降低、骨量较少的症状,骨量减少是一种常见的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但由于其发病原因复杂,所以临床上尚未明确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临床工作者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的发生与骨骼代谢有关[2]。骨骼代谢主要包括两个过程,即破骨细胞进行骨吸收的过程以及成骨细胞进行骨形成的过程,骨吸收和骨形成通常情况下都会维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糖尿病患者在患病之后,自身营养出现不良,导致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动态平衡被破坏,导致骨质发生丢失。有关实验数据表明,糖尿病患者在患有糖尿病后,其肾脏功能受到损害,导致尿蛋白增加,从而导致患者体内的蛋白发生大量丢失。人的骨骼中的基本构成物质就有蛋白质,蛋白质一旦发生丢失,人体通过食物摄入的钙和磷无法在骨骼中沉积,无法被骨骼吸收,导致骨骼中钙元素含量逐渐减少,进一步引发骨量减少,甚至是骨质疏松症。因此,在早期发现并对蛋白尿排泄进行及时的控制,有利于减缓骨骼中钙元素含量的减少。
在中医学中,蛋白宜藏不宜泄,属于精微的中医学范畴。脾脏和肾脏是五脏摄取精微物质的重要脏器。肾是人身体的本源,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与肾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骨量减少多为肾虚,肾虚而无法固本藏精,精微物质发生外泄,由蛋白尿排泄而出,导致肾虚程度加深,严重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中医研究人员认为,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和肾虚、脾虚有关。治疗这种疾病的根本应以治疗肾虚、脾虚为本,疏通血瘀为标,通络止痛为辅。针对肾虚、脾虚引起血瘀这点,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主要使用自制的补肾健脾活血汤,通过对机体进行综合性的调理,以对人体内的肾脏和脾脏进行调理。药方中的骨碎补、金樱子、淫羊藿能够起到壮骨固摄温肾滋肝的作用;党参、山药和白术能够健脾益气;赤芍、当归、川穹和元胡能够活血化瘀,通经疏络;山茱萸、熟地黄和生地黄能够对肝肾进行滋补,强化筋骨,活血化瘀,祛湿止痛[3]。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的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尽管治疗前后,患者有所好转,但在常规基础上辅助使用补肾健脾活血汤的疗效更为显著,患者在治疗后有明显的好转。补肾健脾活血汤作为一种中药汤剂,能够起到活血化瘀、通经疏络、强化筋骨、滋阴补肾、健脾益气、祛湿止痛的作用,有利于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患者的腰背疼痛,促进患者骨骼对钙的吸收,能够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34-136.
[2]刘维嘉,麦敏军,冯尔,等.补肾健脾活血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33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4):33-35.
[3] 侯家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