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荷
(温岭市新河镇长屿中学,浙江 温岭 317503)
中小学图书馆是中小学学校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服务机构,它一直担负起收集、整理、存贮、传递文献信息并直接为师生提供服务的主要任务,可见学校图书馆在学校中起着难以代替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阴霾尚未退却之际,许多农村初中的图书馆(室)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图书馆资源远远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甚至部分学校图书馆形同虚设,现状堪忧。这一现状,不但造成人财物的浪费,而且严重制约着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进。
一方面,经过义务教育的“普九”验收,政府加大了对学校经费的投入,再加上农村学校学生外流及计划生育等原因,农村初中学校图书生均数量等主要指标基本上都达到上级有关规定。
但是,另一方面图书馆资源的质的问题却日显突出。具体表现为:第一,有些图书资料内容陈旧不堪,甚至文革时期的图书资料也赫然在目,有滥竽充数应付上级检查之嫌。第二,藏书结构不合理。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秀课外读物比重不高。在学科结构上,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试题题解、题库、教参等图书资料。随着新课程的调整,这类图书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参考价值。第三,图书馆文献形式单一。纸质文献过多,电子文献比重较少,缺乏现代感。这对于正处在信息时代的初中生来说,显然无法高度吸引他们的眼球、增强他们对图书馆的关注力。
由于图书资源质量不高,客观上制约了学生利用图书资源的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降低了学生对图书馆的兴趣,从而使图书馆的资源无法得以有效利用。
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今天,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对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新的要求。但是,就目前农村初中图书馆(室)管理人员而言,素质相对滞后。毫不夸张地说,农村初中图书馆管理员几乎没有人是科班出身的,甚至许多学校的图书馆管理人员都没有经过岗位培训,他们往往从教师的队伍中退下来或者兼职打杂的。年龄偏大、专业知识缺乏、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较弱、工作信心不足,是这一群体的普遍特点。因此,他们只能简单地进行一些传统的图书借还工作,对新形势下运用互联网进行图书信息化管理,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管理工作。严重地影响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存贮、传递等功能,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因管理人员的素质滞后而未能有效发挥。
笔者曾经对初中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愿意在课余期间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吗?”有近八成的受调查学生选择了“如果有时间,我愿意去。”这一调查结果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第一,初中学生学业负担的确繁重。第二,学生渴望能有更多的课余时间来进行自主学习,包括到图书馆去查询自己感兴趣的文献内容。
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由于体制等问题,雷声大雨点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依然过重,作业量充斥学生的课余时间,许多学生被大量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了,根本无暇去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无法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更有甚者,有的班主任还严格控制学生借书量,限制学生查阅图书资料时间。不但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而且人为地制约着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校长是学校工作的灵魂,也是图书馆的直接决策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校长直接领导图书馆工作,便于把图书馆管理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个管理体系中。它的重要性表现为:第一,合理有效配置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校长是学校资源的决策者、规划者和分配者,只有校长重视,才能使图书馆的资金、馆舍、人员安排得到充分保证,人、财、物落到实处。第二,有效地协调图书馆与学校各部门的关系。图书馆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资源能否有效发挥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图书馆与各处室、教研组、年级组等的密切配合,所以仅仅依靠图书馆自身的力量和能力,显然是不够的,因此需要校长重视,甚至直接参与负责。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吸引力和利用率。一堆毫无生机的资源,只能是一堆垃圾,根本谈不上利用问题。所以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是有效利用图书馆的前提和基础。
2.2.1 做好“加减法”,让图书资源“新”起来
所谓“加减法”,就是对那些不合时宜、陈旧落后的文献资源予以剔旧,绝不滥竽充数。同时要及时增添具有时代感、学生喜闻乐见的优秀文献资源。
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学校在广开财源的同时要“广开书源”,给图书馆注入新鲜活水。现行的农村初中图书馆文献八成以上是纸质文献,对生活在多媒体时代的学生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优秀的图书馆应该是一个数字化的图书馆。就其资源来说,除了教材、期刊、报纸、图书等纸质文献,还应该增加符合新课程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多媒体文献资源,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源,增加吸引力,为师生教学提供有效服务。
2.2.2 建设好电子阅览室,让图书资源“活”起来
当今农村初中学校的图书馆利用,已经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图书资料的借阅上,而应该成为师生学习的资源库和第二课堂。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一场学习革命,学习的方式逐步从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向数字化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转变。电子阅览室的建立,不但可以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把数字化学习带到课堂与校园,而且延伸到校外与家庭。利用数字化,不仅可以盘活图书馆已有的资源,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资源的内涵。
2.2.3 组织好各项活动,让图书资源“动”起来
农村初中学校图书馆不乏精品资源。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还躺在馆里睡大觉。要想唤醒这些沉睡的优质资源,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资源“动”起来。提高利用率的具体策略如下:
第一,开展“读书日”活动,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学校可以由校长创意,骨干教师策划“读书日”活动,把一学期中的某一天定为“读书日”。学校可以要求学生这天不做作业,不用正襟危坐听课,甚至可以把课堂放到图书馆,让学生自由阅读图书资源,享受阅读的快感。同时也让优秀的图书作品浸润孩子的心灵,让学生关注图书馆,让图书资源动起来。
第二,开辟读书频道。利用校园电台,开辟读书频道,推荐新书,交流读书经验,进行优秀作品片段展播等等。
第三,利用各种读书活动,把德育教育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促进图书资源充分利用,切实发挥图书馆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的功能。
图书馆管理人员是图书馆工作的最终落实者,切实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图书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保障。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初中学校图书馆基本上都已经配备了微机,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平台,甚至有些图书馆仍然采用手工操作,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迫在眉睫。
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学校教师群体中往往被边缘化。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同事对他们也缺乏足够尊重,使得图书管理人员缺乏上进心,工作热情不够,甚至在工作中得过且过,工作积极性没能予以发挥。应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确定专职人员负责对辖区内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组织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制定图书管理人员的考评制度,对管理工作出色的人员予以奖励和表彰。
学校可以制定工作人员具体考评细则,把图书馆管理人员纳入到教职工整个考评体系之中,做好工作绩效与奖惩挂钩。学校领导要经常主动关心他们思想,改善他们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落实他们的职称评定等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
有效利用农村初中图书馆资源,既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归宿,对推进农村初中学校素质教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 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2〕 叶和浓.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增刊
〔3〕 王春芳.中小学图书馆的当下思考和建设〔J〕.职业圈,2007(19)
〔4〕 熊钟琪.少年儿童图书馆(室)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