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创新

2015-02-12 11:47:50坤,彭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成本会计成本核算实训

唐 坤,彭 勰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高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创新

唐 坤,彭 勰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基于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教学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成本会计教学经验,从《成本会计》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三方面提出了一些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改革的思路和实际做法。

高职教育;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指把成本作为对象的一种专业会计,属于内部会计范畴。与财务会计课程比较,成本会计的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围绕计算产品成本这一条主线来进行,同时介绍了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及其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等内容。由于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助理会计师资格证书的考试中所涉及的内容不多,加之学生在学习《成本会计》课程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的表格计算,记忆烦琐的公式,教学理论与实际操作脱节,让不少学生学起来兴趣索然,导致教学效果也大受影响。针对当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成本会计的教学现状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高专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对相应的教学模式予以思考,进行合理地改革。本文从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教学模式的现状出发,对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予以探讨。

一、成本会计的教学困境分析

目前在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教学中,“重视理论,轻实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成本会计教学来说,实践教学才是它核心的部分。但目前成本会计教学还是以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收为主。在教学中,教师只是看中对书本知识的讲解,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相应地,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只占了很小的比例,以至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差。毕业以后,无法和当下的工作岗位相适应,不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当下的这种成本会计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目前,成会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了会计专业实习和模拟试验两部分。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很多学校对专业实习都是流于形式,没有安排相应的实习基地。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都是自己去找实习单位,找到本专业实习的人很少。同时,在成本会计模拟实验方面,它没有独立出来,而是和财务会计模拟实验融合在一起。对于这两部分很具有实践价值的方面,都没有落到实处。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对学生相关知识的传授,无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以及创造知识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花费了大的时间和精力来讲解,但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却不甚理想。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知识体系混乱

成本核算的环节较多,计算与分配的方法更多,而这些方法在名称和计算原理上又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就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方法混淆。

(二)缺乏系统认识

成本会计课程通常按照成本核算的流程来安排章节内容,一个核算环节对应一个独立的章节。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章为单位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各章节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容易被忽略,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某一单独的章节内容时并不存在太大的障碍,但当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成本核算流程时却无从下手,理不清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更不明白各环节之间的成本数据如何有效的处理与传递。

(三)灵活运用能力差

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讲授的是成本核算各个环节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往往只是企业中的一些常见情况,而企业的实际情况却千差万别,许多学生对于课堂讲授过的内容是掌握了,但进入实际操作中,面对变化了的情况却不知该如何处理,难以做到对成本核算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建议

(一)务实理论知识

成本会计是继会计学原理和财务会计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些课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将这三门课程的联系讲清楚。例如成本会计的理论方法是会计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成本会计中的具体应用,成本会计中所需要的各项费用资料源于财务会计,必须要联系起来学习。另外,教学中抓注重点,突出难点,不需要面面俱到。尽量做到以“点”带“面”,减少课程之间的重复。对于难以避免的重复,也应强调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把握一个原则“够用为度”。

(二)勤于对比,寻找异同

针对同一成本核算环节,我们通常要讲授多种计算方法,而这些方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将各种方法进行适度的对比,或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以加强学生对这些方法的理解。如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这是成本会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共涉及五种分配方法,而五种方法之间又存在一些相似的地方。教师可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分别用五种分配方法进行计算,并分析对比五种方法的特征及异同。

(三)强化案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本会计的理论性较强,单纯的理论讲解会很枯燥,教师应结合实际操作对理论问题作出准确、易懂的讲解。引入案例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中选用的案例是实际工作的缩影,较为真实,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便于掌握案例中所揭示的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例如,讲授成本核算方法时,重点在于讲明白各种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特点等内容,同时找一些企业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选择适合的核算方法独立完成。

三、实现“教学做—体化”教学

在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中,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课时比例,适当增加实训课程的教学时间,并在教学实施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紧密结合,变学生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大量采用案例式教学和边讲边练教学法,模仿企业的会计核算环境,给学生分配相应的成本会计核算角色,布置成本核算任务,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相互讨论,进而完成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鉴于成本会计属于内部会计,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较多,学生很难找到在企业实习的机会,成本会计实践教学只能以校内实训为主。在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设计上,参照成本会计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设计三个层面的实训。

(一)单项手工实训

教师需要把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同步进行,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根据成本会计不同的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核算任务,设计单元实训任务,分发记账凭证和成本费用账页,教师在讲授完理论教学内容后,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随堂进行单项实训。这样教师在对成本会计课程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能使相应的实践课程相伴。学生在每节课本知识学习之后,马上进行相关的单项实训,对某块理论知识进行充分地理解和掌握。

(二)综合手工实训

当学生对某章节知识学习之后,可以进行一次小型的综合实训,把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而不是相互独立的。并在此基础上,在学完几个章节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大型的实训,综合运用。这样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学习,也更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及时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查漏补缺,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使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

(三)企业模拟仿真实训

“企业模拟仿真实训”通过成本会计教学实训软件来进行成本核算电算化实训。在学生实训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成本会计岗位职责将学生分成组,分阶段布置实训任务,对学生进行轮岗实训,并分阶段检查学生的实训效果,解答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疑难问题。除此以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开发高水平的成本会计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在研发教学课件时要突出各成本核算流程的整体性,对成本核算流程可设计一些动画,以增强趣味性;并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Excel软件设计成本核算计算模板;利用班级QQ群以及微信等现代通信设施与学生在课下保持联系,增进师生互动。

[1]赵海宁.高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浅析[M].陕西教育.高教,2011(4).

[2]王燕兰.《成本会计》教学模式的再思考[M].东方教育,2015(2).

[3]王明霞.成本会计课堂教学的探讨[M].包钢科技,2015,41(1).

(编辑 田 薇)

G712

A

(2015)03-41-03

2015-06-01

唐 坤,女,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财经商贸学院副教授,会计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

彭 勰,女,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财经商贸学院讲师,信息技术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管理。

猜你喜欢
成本会计成本核算实训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8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原理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6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
基于项目嵌入式教学方法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