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策略
陈庆来
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价值观多元化,有意识地引导企业员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比较关注个人发展和自身价值实现的青年员工群体,应当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力度,用正面的熏陶和教育来影响这些职场的新生力量;对于在企业中起承前启后骨干作用的中年员工群体,应该用具体事例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深入阐述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50岁以上的员工群体,应让他们用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来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感染和带动中青年员工。
价值观;影响因素;引导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和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形态和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经济体制、企业组织形式也有了深刻的变化,利益关系、分配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人们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参与意识等都有了显著提升。所有这些因素都促使企业员工的思想产生深刻变化,从而使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
面对由于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价值观多元化问题,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目标,就是要针对不同员工群体的特征,在协调企业各部门及员工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疏通化解各种矛盾的过程中,运用有效策略,有意识地引导企业员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寄托了人们向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这就需要我国各个领域、社会各个阶层携手努力,共同努力开创美好的未来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的形成,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等三方面的影响。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由于各自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又会呈现出不同自的价值观特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亲身体会到了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等种种社会发展带来的沧桑巨变,也看到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涉及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仅关系人们的切身利益,也将影响人们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态度。
其一是25~40岁年龄段员工群体的价值观。这个年龄段的员工群体,是企业中最富有活力的群体。调查发现,这个年龄层次的员工群体都很关注个人的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尤其是在当前,经济收入已成为个人价值体现的主要方式的社会背景下,很多青年员工把增加经济收入作为自己目前的主要追求。同时,更多的青年员工也十分重视如何在职场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对企业的发展形势和前景状况都非常关心,很愿意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
其二是40~50岁年龄段员工群体的价值观。这个年龄段的员工群体,目前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调查表明,这个年龄层次的员工,对企业有更强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他们认为,企业的生存发展与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息息相关,因而有较大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在生活中所承载的负荷以及在工作中所担当的角色,促使他们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荣辱感。他们希望企业能更多地认同他们的工作能力,重视他们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
其三是50岁以上年龄段员工群体的价值观。这个年龄段的员工群体,是企业中稳定性最高的群体。调查显示,跨入这个年龄层次的员工大多具有厚实的工作经历、娴熟的工作技能和经验,以及较广泛的人脉资源。长期工作经历和人生经验的积累,使得他们能娴熟自如地应对职场上所发生的问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经验对企业的中青年员工具有示范效应和启迪作用。因此,这个年龄层次的员工群体更在乎自己在企业受尊重的程度。同时,由于年龄渐长,他们更重视自身身体的健康与平衡的生活状态,不愿将很多的精力放在已无更多发展空间的职场。
其一是25~40岁年龄段员工群体价值观的影响因素。这个年龄段的员工群体主要由80后以及部分90后组成,他们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物质条件相对优越,成长环境也较为顺利。由于受到的磨难和挫折有限,因此缺乏吃苦精神,易产生挫败感。由于接受过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系统化教育,他们的文化素质比较高,思想活跃,眼界开阔,乐于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事物。
这个年龄段的员工群体比较注重自我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大部分青年员工很关注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前景,愿意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发展。有少数青年人甚至认为,如果企业的发展前景不明朗或者企业重要的发展政策和制度安排不够合理,他们会考虑离开企业,以寻求更好的个人发展。此外,由于青年员工群体普遍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公平意识、法律意识,过多的私人时间用于加班、从事单调重复所谓“技术含量低”的工作、或劳动报酬低等等因素,都会促使青年员工跳槽离职,另寻发展空间。
其二是40~50岁年龄段员工群体价值观的影响因素。这些由70后为主体的员工群体大多为90年代最早出现的一代白领。由于他们成长于改革开放初期,较多地受到传统色彩的家庭环境熏陶和学校教育影响,具有一定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理想主义色彩。社会经济建设的转型发展,让他们看到了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
这个年龄段员工群体既经历过青少年时期物资相对匮乏的生活,也见证了经济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因此具有较强的奋斗目标和渴望成功的欲望。他们积极地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懈奋斗,能够吃苦耐劳,承受能力也比较强。多年的职场历练使得他们大多比较珍视和依附自己所在的企业,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和奉献精神,在工作中有较高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对企业的忠诚度较高,愿意与企业同甘共苦、共同发展。对于加班加点、多承担高难度工作等状况乐于接受,认为这是企业对自己的倚重和自身价值的体现。
其三是50岁以上年龄段员工群体价值观的影响因素。这个以60后为主体的员工群体大多出生在计划经济时代,青少年时期物资匮乏的生活令他们印象深刻,他们在成长时期所接受的是强调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价值观教育,习惯于将个人的利益、命运、理想与国家、集体联系在一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我国从计划经济开始走向市场经济,社会建设转型所带来的种种巨变,令他们产生了精神困惑,生活的压力和年龄的增长,更使他们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长期接受的传统教育已确定了这个年龄段群体原有的价值观和信念,早期物质匮乏的生活状况,养成他们比较重视精神感受。计划经济时期低效率的工作状态与市场经济下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让他们认识到踏实做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这个年龄层次企业员工人群在企业中的表现最为沉稳踏实,他们以自己丰厚的工作经验、娴熟的工作技能和广泛的人脉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为自己赢得尊重。他们认为多承担点工作表明领导的重视,带教年轻人能受到年轻同事的认可。此外,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负荷和自身年龄等因素,令这个年龄段的员工群体将部分精力转向家庭生活。
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企业竞争力来自于高素质的企业员工。只有当企业员工有趋同的核心价值观时,才会产生思想认识的共鸣,才会认同企业文化,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就是要对企业员工采取各种引导策略,有效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一是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25~40岁年龄段的青年员工是企业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群体,是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企业思想政治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正确引导青年员工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企业党团组织的作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企业青年员工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强化教育的力度,要用正面的熏陶和教育来影响这些职场的新生力量,激发青年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40~50岁的中年员工群体对企业的忠诚、对工作的敬业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等,使他们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和中坚力量。对于这些有着承前启后作用的员工群体,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就是要加强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度,通过具体的事例向他们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让他们更清楚地理解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发展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50岁以上的员工群体是企业中最成熟稳重的群体,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工作态度具有认真的示范作用启迪效应。企业思想工作的重点,应当重视这个群体的示范作用,尊重他们在企业中的价值,让他们用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来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染和带动中青年员工,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和具体化。
其二是创新教育方式来培育核心价值观。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要紧随信息化时代的脉搏,不断创新教育形式。除了传统形式外还应该利用网络通讯的手段,多方面、多形式、多环节地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教育方式更容易为广大中青年员工所接受。
其三是完善企业制度与文化增加企业凝聚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完善机制,抓好企业制度建设入手,发挥制度的规范、引导和约束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企业的制度和规范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劳动报酬分配制度、用工规范制度、奖惩制度,建立让员工提出诉求的申诉制度等等,重视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支持员工的职业发展,积极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培育企业员工逐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必要的条件。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通过一定的具体形式来实现,应当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形式之一: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员工的需求,结合企业特点,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主题活动,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形式之二: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式之三:开展志愿者服务,组织企业员工积极参与爱心捐赠、关爱孤老、支援贫困地区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员工参与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从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思想政治工作新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穆秀丽.新形势下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J].现代企业文化,2013,(9).
[3]蔡毅.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J].云南社会科学,2011,(2).
责任编辑:李 彦
D64
A
1673-5706(2015)04-0059-03
2015-05-06
陈庆来,上海东浩国际商务有限公司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