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邰言
海峡两岸关系六十年(二)
■ 邰言
中共“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提出后,立即受到了国内外舆论的好评。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号召台湾军政人员,“应早日站到爱国主义旗帜下来,走和平解放台湾的道路,为实现伟大祖国的完全统一而立功”。时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的国民党元老章士钊先生,主动请缨,要到香港找过去的朋友做蒋介石的工作,以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经慎重考虑,毛泽东、周恩来同意了章士钊的请求,中共中央还专门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信中倡导国共实现第三次合作,并提出了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办法。信的结尾写道“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深深表达了中共领导人欢迎蒋介石在祖国统一后回故乡看看的诚意。
在周恩来的具体安排下,章士钊到香港会见了许孝炎。
许孝炎名为《香港时报》负责人,实则是台湾当局派在香港负责国民党文化宣传工作的。他与章士钊不仅是同乡,而且在抗战时期同为国民参政员,交往甚密。此次香港重逢,二人分外亲热,感叹不已。
章士钊向许孝炎谈了中共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设想与诚意,并拿出中共中央的信,委托他亲手转交给蒋介石。
事关重大,许孝炎不敢怠慢,当即从香港飞往台北,直奔“总统府”,亲手把信交给了蒋介石,并详细汇报了与章士钊的会谈情况。
蒋介石听后,又拿着信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口中喃喃念道:
“奉化之墓庐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
随后长时间沉默无语……
面对中国共产党的和平呼吁,蒋介石虽再三宣称“中共的和谈呼吁不过是战争的另一种形式”,是“统战诡计”和“宣传诡计”,并说“台湾绝不会妥协,坚决反共到底”,要“反攻复国”、“扫除共产主义”,但私下里,他又不能不面对现实有所考虑。
蒋介石看不到反攻大陆的希望,而中美在华沙的谈判又令他大为恼火。美国人究竟要干什么?为什么中共会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呢?蒋介石越想心里越不安,于是决定探探中共的底细。
1957年初的一天,蒋介石突然把许孝炎从香港召回台北问话。“你对中共最近这段时间的和谈宣传有什么看法?”蒋介石开门见山。
许孝炎小心翼翼地回答:“我以为这正如总统所说,是中共的统战诡计和宣传诡计,我们已经在报上给予了揭露和批驳,提醒国人勿为中共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这只是一方面。”蒋介石似乎并不满意,打断了许孝炎的话,然后微微一笑,“我打算派人去北京走一趟”。许孝炎大吃一惊,不知“老头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哪敢再发表意见。
还是蒋介石打破了沉默:“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了解中共的真正意图何在,我们就难以针锋相对地制定出对策。与其在此猜测推断,不如派人去北京实际了解一下。当然,这并不意味我们反共的国策有所改变,而是我们与中共斗争的一种策略和手段。”许孝炎依然一头雾水,想不通蒋介石何以把自己召来商议此事。
“我考虑去大陆的人选,不拟自台湾派出,如此即使泄漏出来,也不会授人以柄。所以,这个人要在海外选择。这个人不能在政府里挂有职务,但又必须是忠于国家的,而且能为中共所接纳。你对海外的人士比较熟悉,看看派谁去合适?”蒋介石又向许孝炎发问了。
直到这时,许孝炎才恍然大悟,弄明白蒋介石的意图。他认真地考虑了一会儿,提出了三个人选:曾任“立法院长”的童冠贤、曾任“立法院”秘书长的陈克文和“立法委员”宋宜山。
蒋介石沉吟片刻,说:“好,你立即与他们联系,最后把确定的具体人选报来。事情要秘密进行。”
许孝炎回到香港,立即着手进行联系:童冠贤拒绝这一使命,而陈克文和宋宜山均表示愿意接受。
最后,蒋介石拍板选中了宋宜山。
宋宜山,湖南人,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党校,是蒋介石的学生。后被国民政府派往英国留学,归国后一直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工作。他曾出任中央组织部人事处长,到台湾后任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立法委员”等职。
蒋介石之所以选中宋宜山去执行这一特殊使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宋宜山对党国特别是对蒋介石忠贞不二;其次,宋宜山身份比较灵活,官职较轻。另外,宋宜山的胞弟、号称“鹰犬将军”的宋希濂,被解放军俘虏后关在战犯管理所改造,宋宜山到北京万一被外界发现,可说是去探亲;最后,宋宜山与毛泽东、刘少奇、李维汉、章士钊等同为湖南人,对话比较方便。
4月,宋宜山从香港经广州乘火车秘密抵达北京。宋宜山的到来,无疑给和平解放台湾带来希望。中共中央非常重视,周恩来亲自在北京有名的饭店东兴楼宴请了他。随后,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作为中共代表,与宋宜山就第三次国共合作、祖国统一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协商。
两个星期后,宋宜山悄然返回香港。根据此次大陆之行的印象,宋宜山写了一份长达1.5万余字的书面报告交由许孝炎转呈蒋介石。
报告送上去后,蒋介石越看越生气。不等看完,他就猛地往桌子上一摔,大骂:“娘希匹!他把共产党说得那么好,半个月就被赤化了。”
蒋介石当即吩咐人告诉宋宜山不必回台湾留在香港算了,以后“立法委员”的薪水会按时寄去。
此时,另一个人出现了。他便是愿意在两岸主动搭桥的“和事佬”——曹聚仁。
曹聚仁,1900年生于浙江兰溪,字挺岫,号听涛,著名作家、记者和文史学家。他一生结交了许多大人物,据说“中国当代的有名人物,只要榜上有名的,几乎都认识”。
1956年7月1日,旅居香港的曹聚仁在周恩来的安排下秘密返回祖国大陆。16日,周恩来在颐和园听鹂馆宴请曹聚仁,陈毅、邵力子、张治中等作陪。
席间,曹聚仁询问周恩来:“你许诺的台湾‘和平解放’的票面里能有多少实际价值?能否兑现?”
“当然能兑现。和平解放的实际价值和票面完全相符,中国共产党说话是算数的。”
10月3日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单独约见曹聚仁。据曹聚仁回忆,“毛氏代表着东方民族的坚强有志气的性格,是个史无前例的伟大人物”。
至于谈论的内容,至今仍属国家机密,无法知晓,只知双方谈得非常融洽、友好。会谈结束后,毛泽东步出居仁堂亲自送他上车。
正当曹聚仁忙得热火朝天之时,东欧相继爆发了匈牙利事件和波兰事件,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之间产生公开分歧,共产主义阵营出现动荡。
不甘寂寞的蒋介石又想借机浑水摸鱼,大肆叫嚣“反攻复国”的时机到了,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反应异常冷淡,曹聚仁自然被冷落了。
蒋介石囿于一党私利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关键时刻执迷不悟,放弃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
两岸关系再度恶化,最终导致了“八二三”金门炮战。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东地区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独立运动方兴未艾,与美、英、法等西方大国的矛盾与日俱增,成为当时国际上的头等热点。
每天都在做“反攻大陆”美梦的蒋介石,又开始蠢蠢欲动,叫嚣:“无论将来的演变如何,这一局势不可能不影响到我们的政策,说不定我们在短期内就有行动!”台湾海峡的上空顿时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火药味。
7月18日晚,毛泽东召集中央军委副主席和空军、海军负责人会议。指出:要以实际行动支援中东地区的反侵略。金门、马祖是中国领土,无论大打还是小打,都是中国内政,帝国主义国家找不到借口。
历史应该记住这一时刻,1958年8月23日17时30分。随着一串串红色信号弹的升起,人民解放军战史上最大规模之一的炮击行动拉开帷幕。20分钟内,459门大炮发射出的约600吨钢铁顷刻间从不同方向铺天盖地似的落到金门国民党守军的阵地上,整个金门岛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八二三”炮击金门,震撼了台湾,也震撼了世界。
8月24日,全球各著名新闻社、大报,均作为最重要消息予以播报刊发。
颇耐人寻味的是,新华社仅发表了一条简短的措词亦不十分尖刻激烈的消息,在各报并不特别显著的位置刊出。对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寓意深长。可以看出,毛泽东并不想对此事立即大事张扬。他已经把强有力的一拳打出去了,他要冷静审慎地观察一下,对方将打出什么样的拳路。
在瞬息万变复杂微妙的政治、军事、外交拳击台上搏击,老谋深算的战略家,有时需要“雷声大雨点小”,有时则需要“雨点大雷声小”。
“战场”转移到外交上来了。
就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的当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发表了一个充满恫吓性的声明,扬言“国会的联合决议授权总统使用美国的武装部队来确保和保护像金门和马祖等有关阵地”。紧接着,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亦宣称,美国只承认3海里的范围,不承认关于12海里的任何要求。
美国政府摆出一副咄咄逼人、大有要在台海地区动用武力的架势,但中国政府则根本不吃它这一套。9月6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再次发表声明,强调如果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坚持干涉中国内政,硬要把战争强加给中国人民。那么,美国就必须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
美国人既然说了大话,同时也是为了试探一下中国政府的立场有多么强硬,于9月7日出动2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组成一支特混舰队,耀武扬威地拉开阵势,公然为驶向金门的国民党海军驱逐舰“信阳”号、“维源”号、“江字”号炮舰和“美乐”、“美珍”号中型登陆舰护航。美国军舰配置在海上编队的左、右两侧,把台湾的夹在中间,相距仅2海里。
情况突然复杂起来。美军已经卷入,怎么办?打不打?如果一打,势必会把美舰一起带上,这就可能把美国拖下水,同美军发生直接冲突。
事关重大,叶飞立即请示毛泽东。毛泽东回答:“只打蒋舰,不打美舰。”
两次炮击下来,毛泽东终于摸清了美国人的战略底牌。正如叶飞后来所回顾的:“事后我才明白,原来毛主席命令只打蒋舰,不准打美舰,并且规定如美舰向我开火,我军也不予以还击,这一切都是在试探美帝国主义所谓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效力究竟有多大,美军在台湾海峡的介入究竟到了什么程度。经过这一次较量,就把美帝国主义的底全都摸清楚了。美帝国主义虽然貌似凶恶强大,在全世界到处横行霸道,不可一世,其实也是一只纸老虎。所谓美蒋共同防御条约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只要涉及美帝自身的利益,要冒和我军发生直接冲突的危险,它就不干了,就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了,如此而已。”
这时台湾海峡的形势已经非常清楚,蒋介石千方百计想拖美国下水,而中国大陆则力求避免同美国发生直接冲突,美国也极力避免同中国大陆发生直接冲突,这就是当时台湾海峡非常微妙的三方形势。
毛泽东审时度势,从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或“台湾独立”的阴谋,以扩大反美统一战线的长远目标出发,毅然决定改变封锁金门的方针,让金门、马祖继续留在台湾国民党当局手中。因为从当时的某些眼前利益来说,如果逼蒋介石从金、马撤退或登陆夺取金、马固然有很大好处。但是如果斩断了蒋介石乃至整个台湾当局同祖国大陆有地理关联的这条政治纽带,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长远目标来看,反倒有可能增加困难。
10月5日,毛泽东指示福建前线指挥部:“不管有无美机、美舰护航,10月6、7两日我军一炮不发,敌方向我炮击也一炮不还。偃旗息鼓,观察两天,再作道理。”与此同时,中央军委也制定出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决策,让金、马国民党军守而不撤,拖住美国不得脱身,以利统一解决台、澎、金、马问题。
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和美国三方都在认真观察各方动态,并继续作出试探,结果最后演变为一种极其特殊的,带有戏剧性的作战形式,出现了古今战争史上的奇观。
10月31日,中央军委决定今后的炮击一律改为“双日不打单日打”。打,是为了给蒋军拒绝美国要其撤离金、马一个理由。不打,是为了使蒋军运输补给获得一段时间,而且炮击时只打沙滩,不打民房与工事。这种不打死人的炮战,世界上恐怕绝无仅有,可算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了。
蒋介石集团逐渐明白了中共领导人的意图。1959年3月底,蒋介石特别规定,今后对外提及大陆时,不再用“红色中国”或“共党中国”等语,而称“中共政权”。提到他们自己时,不再用“自由中国”,而称“中华民国”。
祖国大陆、台湾之间的“默契配合”,共同维护了“一个中国”的局面,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这是炮击金门决策最大的收获。同时也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的内政,绝不容许外来干涉,中国的统一,是任何人用任何方法也阻止不了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