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发展研究

2015-02-12 06:18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农村居民城镇化

李 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传统文化和消费结构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将积极地影响农村体育的发展,但农村体育的发展会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为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笔者认为,要充分利用农村新型城镇化的机遇,坚持科学的全面发展观,加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体育战略研究,使得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体育事业和文化建设平衡发展,才能够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1]。

1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党的富民政策和惠民政策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农村体育发展在物质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农村体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就总体上看,发展极不平衡,整体仍然落后[2]。目前,我国农村体育总体上呈现出以下特征。

1.1 我国农村人口参与体育的比率较低

体育人口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融入程度。有研究表明,目前城镇中有51.3%的人参加过体育活动,而农村中只有28.97%的人参加过,远远低于中国体育人口总体百分比水平;农村人口中体育参与者在不同年龄段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城镇人口,且城乡差异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城镇居民随年龄增大“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呈明显升高趋势,而乡村居民则基本保持不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其中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的身体素质较高,本应成为农村体育的主导力量,但由于长年务工在外,平时没有时间参与农村体育,无疑削弱了农村体育发展的基础,从而导致农村的体育人口参与体育的比率较低[3]。

1.2 农村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场地设施较少

目前,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体育资源是农村居民进行体育锻炼不可缺少的条件,虽然近些年国家对农村体育的投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与所需的体育经费差距仍然较大,致使农村的体育资源严重匮乏。城市体育设施的建设主要由国家拨款投资,而农村则由县、乡财政负责,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居民对体育资源占有的不均衡性。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村居民对业余文化体育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但农村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据统计,我国现有6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占16.5%国土面积和39%左右人口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拥有20.2%的体育场馆资源(《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告》)。城乡体育资源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农村体育资源的匮乏严重影响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1.3 农村体育观念落后,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较少

由于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打发闲暇时光的方式普遍是打扑克、打麻将等,而不愿意抽出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另外,农村居民普遍存在一种思想误区,即“干活就是锻炼”、“劳动等于运动”,因此在农民眼里,体育成了无关紧要的事。此外,目前由于存在乡镇农村干部和群众对体育的功能缺乏正确认识以及资金匮乏等问题,农村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和比赛数量较少,而这种现象大大限制了人们享受体育的权利,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4]。

1.4 农民收入分配不均衡状况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农村已进入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农民收入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2013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 625.5元,比2012年提高了717.5元,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为37.7%,比2012年降低了1.6个百分点;2013年,农民用于文教娱乐的支出人均486.0元,与2012年相比提高了40.5元。尽管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与城市居民相比,收入和消费水平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两万农户实施的调查表明,农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落后了整整十年。另据国家统计部门的资料显示,自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年下滑。从1997年到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平均增长幅度为4.1%,连续九年没有超过5%,增长率最高的年份达到了4.8%,而最低的仅有2.1%。1997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 090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支配收入为5 160元,两者的收入比为1∶2.47;2013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8 895.9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支配收入29 547.1元,其收入比进一步扩大为1∶3.32。[5]如果再加上城市居民享受的医疗、住房、社保等补贴因素,两者实际差距可能会达到1∶6,甚至更高。就广大农村地区而言,农民还不具备从事社会体育的物质条件,农村体育健身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过程,农村体育消费市场启动较为困难。

2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2.1 改变了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和行为

一方面,城镇化使城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均GDP已从2003年10 541.97元/人增加到2013年的41 907.59元/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 目前农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从2003年2 622.2元/人提高到2013年的8 895.9元/人,由此带来了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另外,居民余暇时间的增多,国家对体育活动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对于文体与传媒的支出已从2003年的490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 544.39亿元。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农民健身工程数量达到231 306个,农民健身工程资金达到118.3亿元,为城镇化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外部动因。

另一方面, 城镇化也使城镇的社会结构、人口结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深入,城乡物质差别趋于消灭,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提升,体育活动已不再是城镇居民的专利,农村居民同样渴求与城市人一样拥有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人们主动去接受体育,通过观赏体育、参与体育,向健康化的生活方式迈进。城镇化后人们对体育的各项功能的认识度较高,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也有很大变化。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健身、健心意识和一些新的体育观已经在城镇化进程中深入人心,如传统的“劳动一天,不用运动”的观念已经改变,“生活要奔小康,身体先健康”的观念也已深入人心。因此, 城镇化建设改变了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和行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已成为农村居民对体育的内在需要。

2.2 改善了农村体育的基本条件

城镇化后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在直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改善了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为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深入,各级县、区、行政村、城镇社区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为修建公共体育设施提供了可能和财力上的保障。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体育硬件设施已有很大的改观,很多设施和场地从无到有,尤其是近年来新建的文化广场和各村的健身苑、健身点以及镇体育文化中心,充分显示了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改善了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

据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与第四次体育场地普查相比较,我国的体育场地在总数、体育场地面积、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分别将增长8.07%、70.51%、31.60%和58.46%。根据《2013—2017年中国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预测,到2015年,全国各类体育场地将达到120万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体育场地设施也将不断增加。

2.3 强化了农村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机制

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基层体育组织管理机制落后, 农村开展体育活动完全处于自发状态。在新型城镇化影响下,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加强,目标责任日益明确。农村体育的组织者、 管理者是联系农村居民体育各要素的纽带,有效地组织管理有利于体育公共服务的持续、稳定开展。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组织管理系统由各级政府部门、民间社团等构成。各级群众体育活动的政府主管部门,作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发起者、推动者,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条令,推动区、镇(街道) 、乡(社区)各级基层群众体育部门开展各项群众体育活动,成立体育文化指导站,并配备专职体育干部担任体育活动指导员;通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对群众开展健身活动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和指导,从而达到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根本目的。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人数已从2003年的325 502人提高到2013年的1 200 000人,其中分布在农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比重约为总人数的10%左右;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比例从2003年的1∶3 994增加到2013年 的1∶1 134,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6]。

2.4 吸引了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入了小康社会水平,农村体育文化逐步更加贴近农民生活。各级政府、体育协会、各社区和群众团体,在每年的节假日都会组织一些民俗类体育比赛活动,参赛单位和人数逐年增多,项目设置更加体现出农民特色和传统特色。如各地农民运动会设置了农民喜闻乐见的中国式摔跤、象棋、自行车载重、武术、民兵军事三项、龙舟、舞龙舞狮、毽球花毽、风筝、钓鱼等项目,吸引着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时期,中国农村体育正在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和体育文化生活的欲求愈来愈高。因此,我国农村体育面临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尽快缩小城乡差别,普及群众性的农村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日益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7]。

3.1 各级政府应重视体育工作

在农村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对于推动农村群众文化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应把农村体育工作计划自觉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中,经常研究农村社会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对面临的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健全各级文化体育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农村体育工作计划和工作内容,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工作计划和工作内容;各县、镇要设立专门分管文体工作的领导,各行政村设立体育工作站,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体育指导员。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各级政府在财政上对农村体育事业要予以保障,要确保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用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使农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有去处,以此促进农村人口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转变,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内在需求。

3.2 体育工作管理人员要了解农村体育的特点

我国农村体育活动受传统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等影响较大,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体育工作管理人员,要对农村体育工作的特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不能盲目开展工作。我国农村体育活动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我国农村体育活动项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形式的灵活性。自从改革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闲暇时间日益增多 ,使农村地区体育需求发生了变化。农村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体育活动要因人而异,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其次,我国农村体育活动具有自发性和季节性。我国农村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群体行为,常常表现为非组织非领导的自发行为。体育工作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要针对我国农村体育活动的随意性和形式的灵活性特点,让每个人都能在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3.3 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城乡、区域平衡发展。农村体育工作坚持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和促进,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城市体育的“示范作用”,积极鼓励城市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农村体育建设,协调城市与农村以及不同区域之间体育的全面进步,让城市和农村居民共享体育事业发展成果。在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引领下,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既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又要抓住农村体育的主要工作,事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突破。在农村,普及和推广更多的体育活动。在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既要坚持农村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也要在锻炼方式上尽可能地满足农民的体育锻炼愿望,帮助农民提高健身意识,为农村体育事业服务。另外,要充分发挥市场对体育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以解决农村体育资源匮乏的问题[8]。

[1] 毛丽芳.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1(9) :205~206.

[2] 潘峰.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J].学习与辅导,2011(2):6~7.

[3] 任保国,张宝莱.建设新农村与构建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1):14~18.

[4] 何敏学,都晓娟.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特点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6):33~35.

[5] 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2014.

[6] 何健.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情,2008(38):143.

[7] 王建欣.开展农村体育重要性的几点认识[J].体育文化导刊,2003(8):18~19.

[8] 裴立新.当前农村体育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3(3):5~9.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农村居民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我国体育场地规模现状下运营服务的升级路径
——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家乡的城镇化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