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逸飞
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及APP软件等互联网工具,以实现资金融通、线上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或工具。互联网金融绝非互联网与金融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条件下,被用户充分信任、深入了解并广泛接受后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业务和新模式,是传统金融行业融合互联网精神所诞生的新兴领域。*参见刘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探讨》,《现代营销》2014年第9期。当今,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不仅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与金融结合,对传统的以商业银行为主的货币金融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货币金融与信息网络技术的结合使得货币支付、商业结算、融资贷款等货币金融服务形式日益便捷、高效,且成本低廉,由此在国际国内贸易中广泛应用,逐步避开商业银行线下操作相对复杂的金融流程,成为未来国际国内贸易及相关货币金融支付、结算等业务的主导模式。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下,即便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在努力推进货币金融业务的网络化,如各大商业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银行,但与P2P网贷平台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相比,其融资、支付和结算成本依然偏高,便捷性略显不足。在金融资源和金融市场相对既定的前提下,互联网金融的勃发便意味着传统货币金融的相对萎缩。作为传统货币金融服务主要提供者的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技术经验和运行模式,充分利用自身的信用优势,在通过金融创新优化传统线下货币金融服务的同时,积极推进货币金融的网络化进程,并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和P2P网贷平台等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合作,以适应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互联网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而形成的虚拟货币市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使得互联网与金融企业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新生的金融服务模式。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各大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网络化、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互联网金融、宜信、人人贷及拍拍贷等互联网企业的网络金融服务和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合作等。其中,基于B2B技术和B2C技术的电商企业及其第三方支付平台目前已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领域的主导者,其对国际国内贸易的广泛参与和高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的贸易格局和支付结算方式。除此以外,在我国既有的金融格局下,金融资源分配极不平衡,中小企业及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模式下很难得到解决。因此,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始拓展其P2P网贷业务,聚焦此类企业的融资问题,并提供了比商业银行更好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一个融信息咨询、电子商务、支付结算和网络融资等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异军突起。
1.互联网金融的勃发态势
我国互联网金融起步相对较晚,21世纪最初几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起步阶段,此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主要业务是发布企业及产品信息。随后,随着网络支付市场的发展,互联网企业开始依托P2B和P2C技术开发出第三方支付工具,如支付宝、银联商务、财付通和银联在线等,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中的在线支付业务。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拓展速度明显加快,货币金融业务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趋势,除传统的信息中介和在线支付业务外,还开始积极拓展众筹、数字货币、网络信贷、网络理财销售及大数据金融等货币金融业务,甚至有一些互联网企业通过互联网“去中心化”发行虚拟货币,如曾经大幅起落的比特币和亚马逊发行的亚马逊币等。然而,从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货币金融业务主要集中于第三方支付结算方面,且其网络信贷业务正在迅速成长。据统计,2013年我国互联网支付比例已接近50%,其中以银联支付为主的银联派占市场份额的比重超过40%,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派所占比例超过30%,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所占的比例约为20%。*参见银联商务厦门分公司:《2013上半年第三方支付交易6.9万亿,银联商务行业综合排名第一》,http://www.chinaums.com/xiamen/Info/1551773。另外,在P2P网络信贷方面,截至2014年8月,我国的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263家,参与P2P网贷投资的人数突破50万人,行业存量资金达到337.6亿元,同比增长100%。随着互联网金融及P2P网贷的持续升温,一些具有金融背景和大型企业集团背景的重量级玩家开始入场,预计网贷投资者数量及成交金额都将有巨大增长。其中,成交额过亿的P2P网贷平台将达到30家,成交量将超过70亿元,约占当年P2P网贷成交总量的52%。*参见中商情报网:《网贷之家:截止2014年8月中国P2P投资者人数突破50万》,http://www.askci.com/chanye/2014/09/10/1603870pw.shtml。
2.互联网金融的种类
目前,根据互联网金融的功能,其货币金融服务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支付结算类货币金融服务。互联网支付结算又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基于B2B技术的互联网购物网站,此类网站以生活购物和移动支付为主要功能,可以实现客户与消费者的直接互动,如淘宝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互联网购物网站的发展直接催生了支付宝、财付通等线上支付平台。第二种是同样基于B2B技术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此类线上支付平台一般通过与其他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来开展电子支付结算业务,如目前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钱,已成功推出了包括人民币、美元等在内的多币种、跨地域、跨银行和跨网络的信息化支付清算业务。第二类是融资类货币金融服务。它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络信贷的中介服务平台,如拍拍贷,其作为一种无担保线上融资服务平台,可为借贷双方提供资金匹配服务,借贷金额、利率及期限等内容则由借贷双方自行商定。另一种是电商介入型互联网融资平台,如阿里小贷和京东供应链金融等。电商平台企业依据融资企业的非结构化指标对其信用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出风险评估,进而作出信用等级评定,然后依据该等级量化决定是否放贷及放贷额度。第三类是投资理财保险类货币金融服务。投资者通过拥有相关从业资格的互联网平台企业购买基金、保险、股票、债券和信托等投资理财产品,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各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及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目前都可提供该类服务。
3.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在近年来勃发并对传统货币金融模式构成巨大冲击,除其能提供并兼容传统金融服务机构的各种业务外,还源于其基于互联网技术及经营服务理念等所形成的诸多特点:首先,互联网金融突破了时空限制。只要在网络覆盖的地区,便可开展互联网金融,且能让用户享受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互联网金融可利用网络开放、共享和透明的优势,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深度挖掘和科学分析用户的信用等级、经营状况和投资偏好等信息,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其次,互联网金融可进行碎片化理财。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一般关注高净值客户、机构客户群或VIP客户,导致小额客户群体难以享受资产的保值增值服务。如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一般拥有金额等级限制,低于限额则无法购买并享受相关的理财服务。而互联网金融则提供了碎片化理财方案,以解决这一问题。如支付宝用户中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用户占到近90%,3000元以下的占到约70%。*参见高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制监管》,《中州学刊》2014年第2期。支付宝将其碎片化的散钱通过余额宝业务聚集起来,使其与货币基金对接起来,实现保值增值,从而创造出巨大商业价值。再其次,互联网金融具有快速、便捷和高效的优势。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速度非常快,如支付宝、财富宝及活期宝等投资理财产品和P2P网络众筹等融资产品都能在极短时间内面向市场需求及时推出,而大数据和云计算则为互联网金融的及时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互联网金融还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将供需双方聚集在一起,为之提供动态、清晰的市场供求、产品价格、收益规模和交易情况等信息,最大限度提升了交易可能性和便捷性。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勃发的态势既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尤其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结果,反映了资本和利率市场化的时代要求。这是因为在传统的货币金融格局下,我国的金融资源分配相对不平衡,商业银行等国家金融机构更倾向于为国有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及高档VIP客户提供货币金融服务,而广大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个人散户一般都难以享受到专业的理财服务,其资产保值升值的机会相对不多。因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交易模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的货币金融格局。相比于过去传统货币金融一统天下的格局,如今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勃发意味着传统货币金融业务总量的相对萎缩,两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必然联系。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勃发也给传统货币金融机构带来了一些发展难题。
1.传统货币金融的萎缩趋势
在互联网金融未兴起之前,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相关的投资和消费及由此产生的货币金融活动基本由传统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垄断。各大商业银行据此广泛吸收社会存款,依据国家信贷政策向优质客户投放贷款,赚取利率差额,经营支付结算业务,获得服务收入。除证券、股市、基金等金融机构吸纳的资金外,商业银行几乎全部承揽了我国货币金融业务,且证券、股票和基金等投资理财活动的运行也离不开商业银行的参与与支持。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勃发,与消费和投资相关的货币金融活动开始出现一个新的中心,且其容纳的资本总额和业务总量一直在持续扩大。显然,互联网金融及相关业务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传统货币金融机构的资金容量和业务空间。据艾瑞咨询统计和预测,2014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已达23.3万亿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31.2万亿元,2016年将达到41.3万亿元,远高于同期银行卡收单的交易支付规模及增速。*参见中国新闻网:《第三方支付2014年总交易量预计约23万亿元》,http://www.chinanews.com/fortune/2015-01-20/6987235.shtml。另外,在信贷融资方面,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网贷运营平台已达1575家,全年交易量超过2528亿元,相比2013年,称得上是爆炸式增长;其平均注册资金约为2784万元,同比增长一倍,其中注册资金在1亿元以上的达到48家。2014年,中国网贷平台交易量维持了月均10.99%的增速,且其综合收益率达17.86%,均大幅领先于商业银行同期的水平。*参见和讯网:《2014年P2P新上线平台超900家 累计成交量2528亿》,http://iof.hexun.com/2015-01-04/172018460.html。互联网货币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即意味着传统货币金融业务的相对萎缩。
2.互联网金融勃发态势下传统货币金融的发展难题
互联网金融的勃兴改变了传统的货币金融的服务格局,形成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货币金融共生共存的基本格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货币金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勃发对传统的货币金融构成了不小的冲击,导致其货币金融业务相对萎缩。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于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信贷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促进金融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都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量,其自身在致力于解决此类问题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倒逼传统的货币金融机构加速金融创新步伐,以适应金融资源市场建设及利率市场化的客观趋势。对于传统金融货币机构一统天下的资本市场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已对商业银行等形成有效竞争,而以商业银行为主的货币金融机构在开展货币金融业务时面临诸多难题:
一是银行信贷业务受到冲击。我国互联网金融兴起对传统货币金融业务影响最为明显的方面便是信贷业务。如阿里巴巴推出的阿里小贷以其简化的放贷流程和快速的放贷时间赢得广大中小企业及个人散户的好评。截至2014年上半年,阿里小贷累计发放贷款总量达到2000亿元,所服务的小微企业数量达到80万家,当前的融资规模为150亿元。尤其是其融资成本相对商业银行更低。据统计,阿里小贷的融资成本仅为8%,对外贷款利息则为12%~18%,其平均占款周期为123天,贷款年化利率为6%~7%。*参见猎聘网:《阿里小贷当前规模150亿 累计贷款超2000亿》,http://www.techweb.com.cn/internet/2014-10-28/2089927.shtml。显然,与传统的货币金融机构相比,阿里小贷的融资成本、利率水平及放贷风险都相对更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相关众筹融资平台可以依靠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支撑及由此形成的强大信息搜集及处理能力,对每一个客户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沟通,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障碍和放贷风险。显然,以商业银行为主的传统货币金融机构还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二是降低了银行的负债业务。吸纳存款,发放贷款,以赚取利率差额是传统货币金融机构的重要运作方式。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勃发,其支付宝和余额宝业务也应运而生,严重冲击着银行等传统货币金融机构的负债业务。2014年末,百度钱包出现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绑定银行卡并提交个人信息的方式参与到互联网金融当中。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已不愿将可支配收入存入银行换取微薄的利息,而更愿意将钱放入支付宝以方便购物,还乐于将暂时不用的钱放入余额宝以赚取比银行利息高得多的利息。如此一来,商业银行等传统货币金融机构吸纳存款的能力相对下降,严重制约着其负债业务的开展。据统计,201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交易总额为23.44万亿元,平均每天642亿元,而支付宝每天的交易金额达到106亿元,约占到日均支付总量的1/6。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余额宝投资理财基金总量已达5349亿元,年化收益率高达4.83,约为同期银行存款收益的12.8倍。*参见牛华网:《支付宝日均交易额106亿元 占中国日均消费总额6/1》, http://www.newhua.com/2014/0626/266470.shtml。
三是严重冲击着银行的中间业务。我国传统的货币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它们除经营负债业务外,还通过经营异地转账、跨行转账及第三方支付结算等中间业务赚取手续费。互联网金融兴起后,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或转账不再被收取手续费或仅被征收很少的费用,且单笔转账金额要比银行大得多。如余额宝的单笔转账金额为5000元,而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一般客户的单笔转账金额一般仅为500元,且其收费额度要远高于余额宝。以跨行转账为例,当前建行跨行转账要收取交易金额的0.5%的手续费,收费额度最低为2元,最高为25元,而使用余额宝进行跨行转账只要选择第二天到账,则不需要支付手续费,且若使用手机余额宝转账的话,则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且能在10分钟内到账。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方支付工具还可向用户提供理财、保险等业务,更是严重冲击着银行的同类中间业务。
当前,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势头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传统货币金融业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导致其业务总量和盈利规模相对萎缩。然而,互联网金融毕竟是新生事物,其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且在未来发展中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解决一些固有的技术性、安全性及政策性问题,而商业银行等传统货币金融机构历经长期发展,具有规模优势、客户基础和政策扶持等先天优势。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平台、运作模式等完全可以为商业银行等传统货币金融机构所用。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存在和发展有助于倒逼银行等货币金融机构加速转型步伐,以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要求,提高金融资源分配的公正性与合理性。传统货币金融机构应当逐渐适应互联网金融勃兴的时代趋势,充分利用自身资金雄厚、认知和诚信度较高、货币金融运作经验丰富、专业人才众多及客户群体庞大的优势,积极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平台和运作模式,推进传统货币金融机构及相关服务的网络化,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积极合作,共同推进中国货币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服务于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的经济发展大局。
1.借鉴互联网金融经验,推进网络化进程
互联网金融的勃发得益于大数据及云计算带来的技术优势及其适应消费和投资市场需要的运作模式和业务创新。在我国既有的金融格局下,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依然是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我国货币金融格局的主导者,无论是资本总量、专业人才、客户基础还是社会诚信度,传统货币金融机构都具有显著优势,其货币金融业务的相对萎缩只是其适应互联网金融这一新生事物过程中的暂时现象,是其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应用不积极和技术暂时落后的结果。互联网金融代表了货币金融业务发展的时代趋势,尤其是在国际国内贸易电子商务化的今天,一国若不加速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将被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抛弃。对此,在相对落后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等传统货币金融机构除充分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推进自身的网络化进程,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平台、运作模式和业务类型,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合作外,别无他途。另外,具有技术实力、资金实力和人才基础的大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研发基于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基础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充分参与到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去。
2.加速金融创新步伐,提升服务质量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传统货币金融的生存空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货币金融的不足。以融资信贷为例,在传统的金融格局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负债业务主要面向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优质的VIP客户,而广大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及个人散户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融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参见朱正、陶岚:《论新定向调控货币政策的推进前景及细化路径》,《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互联网金融企业正是在第三方支付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将聚齐起来的资金资源、社会人气和客户基础聚焦于此类客户融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造成的市场空白,不失时机地推出了网络众筹等融资平台,有效解决了此类客户的融资需要。因而,与其说互联网金融的众筹融资是在跟银行竞争,还不如说是在弥补其金融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市场空缺。对此,商业银行应当加速金融创新的力度,推出既能保证收益率,又可有效降低金融风险的相关融资产品,降低中小企业等小微客户的融资门槛,简化程序,缩短周期,提升自身对这部分市场空白的介入能力和竞争能力。为此,在开展该类客户业务时,银行应当充分借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模式和业务产品,争取培育出具有一定乃至可观利润的金融产品。
3.明确自身定位,扩大差异化优势
互联网金融的勃发虽然对传统货币金融造成了不小冲击,然远未达到可以撼动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导货币金融格局的地步。况且,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在我国的勃发仅是近几年的事情,其未来成长不仅存在安全性、技术性及政策性等难题,而且将面对传统货币金融机构网络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实际上,对于中小企业等小微客户的融资需求,银行等传统货币金融机构并非意识不到其存在,而是在金融产品相对匮乏且创新乏力的情形下,根本无利可图。互联网金融相关众筹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是生存在传统货币金融机构遗留的市场夹缝之中。传统货币金融机构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还肩负着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金融秩序稳定的重任。因而,商业银行等传统货币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勃发带来的激烈竞争中应当明确自身定位,不能完全以经营利润为出发点随意调整自己的运作模式和业务范围,而应当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坚守传统的线下业务阵地,提升服务质量,扩大差异化优势。
4.推进利率市场化,提供灵活的定价策略
互联网金融的勃发及其对传统货币金融机构造成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代表了利率市场化的民意趋势。在传统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等货币金融机构垄断了国家的金融资源,为规避金融风险,其一般更倾向于为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扶持,并为之制定低于市场水平的利率。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广大中小型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兴起,金融资源整体不足与社会融资需求日益扩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果银行的贷款利率水平完全交由市场决定,其利率会远高于当前的水平,银行的收益也会相应提高,但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规避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对此,银行应积极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创新信用担保模式,构建用户的信用等级机制,有效降低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贷款风险。另外,银行还要立足于信用等级机制,提升客户的信息搜集及整理能力,依据其信用状况、资金实力及发展前景,提供更为灵活的定价策略。如银行可为信用等级较高的客户提供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而对那些存在不良贷款记录的用户制定较高的贷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