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贸易人才培养:实践、困境与展望

2015-02-12 15:33李小牧李嘉珊
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发展展望

李小牧 李嘉珊

摘 要:中国文化贸易人才培养源于中国文化贸易的实践发展需要和理论与实践研究,至今已经过近十年的历程,作为这一领域的亲历者和观察者,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与背景,本文回顾中国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的十年历程,对当前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现状及困境进行梳理和分析,展望中国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的未来。

关键词:文化贸易;人才培养实践;人才培养困境;发展展望

一、中国文化贸易人才培养十年回顾

从学术检索数据看,国内第一篇在标题中直接出现“文化贸易”字样的文章是“跨国传播中的文化‘贸易逆差与中国电视文化的自觉”(2002年第3期《国际关系学院学报》);第一篇由政府主管部门官员发表的以文化贸易为题的文章是“发展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历史机遇”(2004年9月22日《光明日报》)。与此同时,中国大陆高校启动国际文化贸易理论与实践研究,这大大促进了文化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

1. 厘清文化贸易学科专业属性

厘清“国际文化贸易”概念属性对于文化贸易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属性为既定的应用经济学科门类下,生发于传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这是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的基本出发点。“贸易就是贸易,即使它关乎文化”,无论贸易标的有多特殊,都会遵循国际贸易的一般规律;但同时文化贸易又不同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文化贸易标的因文化的特殊性而呈现出极其强烈的独特属性。因此,在文化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要肯定其国际贸易的一般性规律属性,同时也必须承认文化艺术产品与服务贸易的特殊规律和属性。

文化贸易概念必然涉及两个重要的相关概念的理解。一是“文化”,在研究过程中,见诸典籍的文化概念数量众多,其中一项阐释非常具有启发性,“文化就是人们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现象和氛围。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这为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大贸易逆差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在这个概念中,看不见的文化服务背后代表的是进口方对出口国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的一种渴望。按照这一定义表述,中美文化贸易逆差就可以得到解释。什么时候美国人开始羡慕渴望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中美文化贸易逆差就可以获得逆转机会。

文化贸易的概念涉及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国际文化交易(Transaction),这可以被定义为文化领域的跨国经济流量,它反映国际间在文化领域里的经济价值产生、转化、交换、转移或消失并涉及相关货物、服务及资本的提供或金融资产所有权的变更,包括国际文化贸易和文化领域的跨国投融资行为。这一概念有利于全口径对接,我们探讨的文化贸易活动、文化交易活动都应该被文化贸易统计计量和显现。为了对文化贸易与跨国文化投融资做一定程度的划分,便于两个领域之间具体研讨,进一步对国际文化贸易进行界定。国际文化贸易(Trade)是指文化产业的对外贸易,即发生国际收支行为的文化产业经营活动,如国家间书籍、报纸、艺术品等货物的输出和输入以及演出、电影、音像等服务的有偿提供和接受。在涉及国际收支同时,强调文化产业对文化贸易的基础作用,避免隔断或者隔绝文化贸易和文化产业的关系。由于专业要求较高,全国很多高校在中文、历史、艺术学范畴内开设了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但绝少有国际文化贸易专业。

从规范意义来讲,上述概念阐释了“国际文化贸易”的内涵。在概念的边际外延上,试图以狭义和广义的划分解决目前中国各界对文化贸易的争议。广义外延中体育、教育和旅游的排序遵循了从“争议较小”到“争议较大”的方法。中国将体育看作运动,而西方将其视为与演出类似,所以体育在文化贸易范畴内争议最小。其次是教育,涉及国际收支,涉及主体的移动或者是受教育的人,是施教的人主体的移动形成的一种行为。最后是旅游,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收支服务贸易中占有很大比重,甚至在部分国家居于主体地位,贡献率很高。但也有另一观点认为旅游和文化联系极度紧密,如果将文化抽掉,旅游将失去内容。甚至有观点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两方观点各有依据。因此,国际文化贸易概念的外延应以文化产业分类为基础,以文化贸易实践为参照,在狭义上包括演出、影视传媒(含新媒体)、出版(含专有权力使用费和特许费)等三大领域,而在广义上还应涵盖体育、教育、旅游等行业领域。

2. 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的定位

明确国际文化贸易狭义和广义的概念,针对当下文化贸易发展现状,给予国际文化贸易领域争议问题以宽和的解决办法,以明确文化贸易的基本定位,也即在基础上认识文化贸易人才培养施教的基本定位。结合当前形势与背景,以从大至小的范围层次为序,探讨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的定位。

第一,它是在全球范围内被逐渐认识和接受的新概念。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和国际学术检索中,西方传统的主流学术研究很少使用“文化贸易”,它更多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的使用中。在近十年中,中国学者使用“文化贸易”频率很高,加之中国特殊国情和政府的倡导,因此这个概念在中国炙手可热。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如此被中国热捧的概念正在被国际学术界接受和认识。在定义它的外延和内涵时,各国使用的外延有很大的差别。

第二,它是世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新领域。由于资本的原因,各国近年渡过了两轮金融危机。不管转型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正确的认识虚拟经济后,文化贸易成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领域,成为各国政府在新形势下越来越高度关注的新领域。以英国、美国、韩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推进以创意产业为先导的相关发展。

第三,在城市层面,它是世界城市建设的新途径。北京作为首都,建设国际大都市需要具备两个核心要素,一个是影响力,一个是控制力。影响力是靠经济影响,控制力要靠文化贸易产业。当前,北京提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意中心的“四个中心”定位,如果对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进行排列和关系的梳理,这两个中心的功能定位的交集就是文化贸易领域。这也是北京能够发挥市场功能、经济产业发展功能来支持城市建设的为数不多的几个领域之一。

第四,它是高等学校新的学科专业增长点。从世界范围、各国政府以及城市发展来看,文化贸易都是具有重要地位的领域,高等学校没有理由不跟进。在前几届的国际文化贸易论坛中,来自英国的合作伙伴以及调研访问经验,都展现了英国高校和当地社区、政府之间的紧密合作,他们的理念远远超出我们一般对西方国家的认识。当前,我国高校与很多地方政府的合作,更多带有一种志愿的性质,或者是义务的性质,或者是公益的性质。但是在英国的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的过程中,高校表现的高度的参与性,参与地方的创意产业,包括大规模后工业社会的主动性,高度自觉的主人意识令人动容。从文化贸易发展的十年来看,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越来越凸显,高校必然要承担起它在这一过程中的历史责任。

二、中国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的实践

聚焦我国文化贸易人才的培养,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两所高校是先行先试的开拓者和实践者。截至目前,这两所院校是中国大陆仅有的经教育部批准曾试办文化贸易本科专业的高校。两校先后展开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实践,在广泛领域开展了交流与合作。

1. 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方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非常强调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催生了文化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实现新专业文化贸易与传统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有机对接?如何实现产学研的紧密互动?如何在有限的课程中融入多元文化的内容?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在充分调研和不断的尝试探索中积累经验,业已形成今天以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为基础,创新开设“国际文化贸易”“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概论”等“少而精”的新专业核心课程;文化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注定与产业界的紧密关系,探索“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邀请文化贸易理论和实践前沿的领军人物走进课堂,同时组织学生赴优秀的文化贸易企业参访学习,通过face to face 的有效交流方式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紧密互动;在课程设置上,汇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传统的外国语言学科多语种优势资源,以“小专题组合”方式设置“国别文化研究”课程,呈现国际文化贸易的跨学科性,使学生了解学习文化贸易发达国家文化惯例及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2. 创新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交叉学科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基于上述实践,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新尝试,2012年教育部批准全国首个交叉学科国际文化贸易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2014年招收了首届文化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首先,通过学术科研引导人才培养。通过参与前沿、高端的国际文化贸易理论政策与应用实践课题研究,深化专业学习与学术创新;其次,通过实践模式造就人才能力。采取“政产学研”联动的培养模式,通过政府部门、文化企业实习实践,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对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实行跨学科培养;最后,通过国际合作提升人才质量。注重开展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英、美等国外知名高校共建人才培养平台。

3. 编创首套文化贸易专业教材

历经十余年文化贸易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积累,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为依托,构建起“四品牌一文库”体系化的科研成果,包括“首都服务贸易发展系列报告”(2009—2014)、“国际文化贸易(专刊)”(2010—2014)、“国际服务贸易评论”(1—8辑)、“北京京剧·百部经典”(多语种),“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学术文库”中以《中国文化贸易经典案例研究》《各国驰名院团发展研究:改革与创新》为代表的著作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教材建设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研成果积淀基础上,教研团队把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相结合,与高等教育出版社通力合作,历经五年苦心孤诣与凝练,于2014年9月正式出版了国内首套国际文化贸易系列教材《国际文化贸易》《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跨国文化投融资》《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贸易统计学》等6部。

4. 认可文化贸易人才培养质量

从市场角度看文化贸易人才培养,就业市场给予了非常正面的回应与反响。国际文化贸易作为全新专业,首届毕业生极少从事文化贸易相关工作,但良好的就业指标表明宽基础优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得到实现。经过近3年左右的培育,文化贸易企业的人才需求指向越来越明确,有越来越多的文化贸易毕业生从事文化贸易政策指导和实务工作。例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毕业生代表国内文化贸易企业代表,担任“法国圣马可合唱团中国巡演”项目负责人,策划、运作了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童声合唱团在中国的商业演出与相关贸易活动。这进一步印证了国际文化贸易专业方向是正确的。在出国深造方面,美、英、日主要的文化经济艺术管理类的知名院校学校中,都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贸易本科学生在深造。

5. 对接文化经济市场的迫切需求

高校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的成果,正逐步辐射到外部的人才培养中。多年来,高校为政府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重点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大量的在职培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国家文化部在上海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召开首次国家文化贸易工作会议,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承担了其中的培训工作;2014年7月,国家商务部主办的第一次全国文化贸易的专题培训班,邀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贸易团队核心成员予以全力支持等。在此基础上,社会培训正不断汲取正规的人才培养取得的经验,并互为借鉴和补充。

高等教育目前出现重大的转型,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正寻求广泛的结合点。中国传媒大学在MBA里注入了其文化产业的特色。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则在2014年初成功申报国际商务专业硕士(MIB),以文化贸易和会展经济作为其培养特色。目前,全国有70多个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授权点,没有以文化贸易为特色的,在专业教育领域还有很多空间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推进。

三、文化贸易人才培养困境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要求提高对外文化开放水平,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它代表了文化贸易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国内对于文化贸易发展的热度空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化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实践面临诸多困境,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显现。

1. 政策瓶颈有待突破

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起,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试办国际文化贸易专业开始了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尝试。两所试办院校分别从新闻传媒特色和外语加国际贸易特色的不同角度展开了有益的探索。但随着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文化贸易被合并到贸易经济中,一方面文化贸易实践领域对文化贸易人才有着强烈需求,呼唤经济学专业大力介入,而与此同时,对在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形成了较大发展障碍。

2. 面临学科壁垒

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学术概念,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系统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同时,也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由于研究对象不同,方法不同,知识陈述的语言符号、方式、体系不同等因素,形成了学科与学科之间明显的自然封闭性。

现代科学的交叉与整合发展要求打破学科界限,文化贸易基于自身内涵与外延,具有天然的交叉学科特点,相应的文化贸易人才培养也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属性。但目前的实践集中于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少数几个学科的交叉互动,一定程度上仍受制于单一学科的限制,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打通各大学科领域界限,打破学科壁垒,充分利用各学科优势资源,实现互动互补。

3. 政、产、学、研联动不足

文化贸易人才培养源起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也始终以此为导向和指南。以“用”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必然更加注重政府、产业、学界等第一线实践经验、发展需求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市场信号进行积极敏锐的反应。文化贸易人才培养尚处于初期阶段,政、产、学、研联动在模式和机制方面亟需构建和完善,通过联动效益在更深层次上助力新兴学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4. 国际化程度亟待提升

海外院校在文化产业与相关贸易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如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在艺术与商科交叉融合培养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培养机制和模式;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始终走在全球前列,培养出了大批专业精英,构建起高校与产业的良性循环。以全球为视野,在该领域中各高校结合本国产业与贸易优势,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对中国文化贸易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阶段,国内高校与海外院校聚焦文化贸易人才的项目合作与联合培养刚刚起步,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资源汇集与实践有限,国际化程度亟待提升。

四、文化贸易人才培养展望

在以上综合因素造就的困境中,文化贸易人才培养面临着冲出重围,突破传统观念,开阔传统视野的挑战,有志于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的院校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努力工作。

1. 推进利好政策出台

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当前文化贸易人才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由于文化贸易专业学科要求较高,众多高校在中文、历史、艺术学等学科领域内都开设了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但文化贸易专业鲜见。在中国特色的计划教育体制下,更需要汇集多方资源,联手各高校力量,影响文化贸易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相关政策导向;国家相关部委基于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应积极向教育管理部门提出建议与需求,推动利好政策出台,明确文化贸易学科专业定位,构建良好的政策机制环境,支持文化贸易学科专业在全国高校的实践与推广。

2. 加快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国际文化贸易学科是在国际贸易学理论框架基础上,融合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管理学等众多相对成熟学科而成就的新兴学科。十年间,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文化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前期尝试,以此为基础进行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可以算作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的升级版本。目前,国内高校在酝酿掀起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的教改高潮,在这场新一轮教改的高潮中,致力于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的高校需要积极探索,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实践、培育效果促进瓶颈的突破。

3. 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文化贸易人才培养不可拘泥于狭义的学科间协同创新,更需要依靠政、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与互动,冲破当前困境。共同探索文化企业把人才培养环节前置于高等院校的培养阶段,把塑造国际化、应用型文化贸易人才的内容植入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高等院校应积极创设条件,鼓励学生“从文化贸易的实践中来,到文化贸易的实践中去”,更加主动跟进文化国际市场对于文化贸易人才的迫切需求,构建协同创新模式,造就文化贸易人才。

4. 构建专业联盟和国际合作

汇聚国内、国际两个层面致力于推动国际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与专家学者,在国内构建专业联盟,在海外推进务实合作。推动联盟内交流和合作,提高文化贸易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加强文化贸易教学研究与政府政策、企业战略的合作,进一步推动文化贸易学科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与发展。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甄选合作伙伴,通过多层次、立体化合作,以国际专业联盟的形式推动文化贸易专业务实高效发展,共同研讨文化贸易发展和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责任编辑:李文玲]

猜你喜欢
发展展望
浅析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电线电缆的发展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
信息时代档案人才培养与档案学专业发展展望
爆破减振缓冲垫的发展和展望
浅析舞台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从“网红”到“网红经济”的跨越
我国事业单位职称评审模式的对比以及发展探究
浅谈环保建筑材料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