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芝+张子麟
摘要:收入分配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通过调节收入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来向收入所有者提供经济激励。而收入差距对于经济增长又有正负两种效应。适当的收入差距是促进竞争提高效率的基础,同时过大的收入差距又存在“逆激励效应”。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和系统安排,要综合发挥初次分配、再分配和分配秩序的作用。
关键词:收入分配;经济增长;河北省;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域差距;行业差距;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5)02-0045-03
收入分配制度通过两种方式向收入所有者提供激励,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系统的走向。一种是通过调节收入绝对量(收入水平),另一种是通过调节收入相对量(收入差距),通过影响收入所有者的经济决策,进而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一、收入水平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经济制度内生于经济发展战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分配制度与所处的经济环境、经济目标高度相关。1998年中国第一次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中国经济从短缺经济转向剩余经济,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由供给(生产)不足转变为需求(消费)不足。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生产不足,需要增加积累,以迅速扩大生产,则低工资是一种有效的制度选择;而在剩余经济条件下,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消费不足,需要扩大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①而总需求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三个部分,而低工资有利于投资和出口,不利于消费。当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时,低工资是一种合理的选择。而当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时,则要提高工资水平。随着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国家的发展战略也相应地由赶超战略转向持续发展战略,收入分配制度势必要相应地调整。可以说,增加居民收入是服务于国家经济战略调整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必然选择。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储蓄,间接地转化为投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增加消费,直接转化为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因素制约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河北省为例,问题大致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产业占比偏重。近年来,河北省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但是煤炭、冶金、机械、建筑、建材、化工、医药、纺织等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职工人数占全部企业在岗职工总人数60%以上,工资水平较低。而工资水平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对全省工资水平拉升作用较小。
2. 民营经济对提高居民收入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2012年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占河北省GDP比重达到64.8%,但是劳动者报酬只占全省劳动者报酬的33.1%。民营经济劳动者报酬占增加值的比重为24%,同期全省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为47%。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基数大、工资水平低,成为制约河北省居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困难国有企业退出机制不健全。据调查,截至2012年底,河北省尚有两千余家公有制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严重亏损或“三无”(无厂房、无土地、无设备)状态,涉及职工20.1万人,占全省企业职工总人数的7%。由于缺少改革资金,退出机制不健全,劳动关系不能解除,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更谈不上工资的增长。
4. 工资分配宏观调控手段薄弱。自1997年以来,河北省陆续出台了一些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政策措施,每年发布工资增长指导线,7次调整了企业职工参考工资标准,10次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但由于缺乏有力的刚性措施,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不能有效发挥,许多政策措施很难落实到位。
5. 起步阶段津贴补贴基数低。按国家统一要求,2006年确定各省津贴补贴水平和规范项目是以2004年各地实际执行的津贴补贴项目和标准为基础的,当时河北省实际执行并可纳入的津贴补贴项目少、标准低,与其他省市相比低出25%。
6. 收入水平的同步机制尚未建立。从河北省实际来看,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幅,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虽然比GDP增速高出0.5个百分点,但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速只有9.5%,低于GDP增速2.2个百分点。“十二五”前两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1%,低于经济增速2.3个百分点。
二、收入差距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公平和效率是收入分配领域中的两大价值取向。一般而言,公平势必会有损效率;然而,不公平却不一定导致无效率或低效率。拉则尔和罗森构造的“锦标赛”模型表明,雇主制定差异性工资合同是激励雇员付出工作努力,提高产出水平的最优选择;使人们认识到,收入差距是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激励因素。②然而,收入差距也会导致“逆激励效应”。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差距,一类是由经济行为主体生产性努力差异所致,这种收入差距诱导经济行为主体创造社会财富,激励社会经济效率提高;另一类是由经济行为主体非生产性努力差异所致,这种收入差距诱使经济行为主体瓜分社会财富,促使收入差距产生激励逆转,成为损害经济效率的“逆激励性收入差距”。③可见,收入差距还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既使其发挥应有的激励效应,同时避免逆激励现象而导致的损失。
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率层面来看,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配机制会对社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同时产生影响:一方面,高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和储蓄率一般较高。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助于提高储蓄率,增加社会投资,促进资本的形成,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按照边际消费递减规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势必会降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减少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从而阻碍经济的增长。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究竟是促进抑或阻碍经济增长,这要取决于对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总效应!如果总需求增加就会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会阻碍经济增长。④
从河北省来看,居民收入差距大致表现为三个方面:
1.城乡差距。我国城乡收入差距1983年为1.8倍,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2.5倍,2012年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达3.3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0∶1)。如果城镇居民收入加上各种福利,农村居民减去其农业生产资料支出,城镇居民收入则为农村居民的5~6倍。由收入差距而加剧形成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又进一步强化并扩大了此收入差距。
2. 地域差距。从省内看,省直机关收入不仅低于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四个设区市市直机关,还低于曹妃甸等29个县(市、区)。同时县市区之间规范后津贴补贴差距较大。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47∶1。高于平均水平的有88个县(市、区),占县总数的45%;低于平均水平的有108个县(市、区),占县总数的55%。2010—2011年,全省各市工资增长率回落,其中,邯郸市增速降幅较大,由26.18%下降到3.65%,其次是沧州市由21.31%下降至0.23%;而邢台市、唐山市、秦皇岛市的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率上升较快。
3. 行业差距。由于行业特殊性,造成收入差距很大。2011年,河北省工资较高的行业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工资较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住宿与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行业最高平均工资与最低工资相差47 629元/年,最高工资是最低工资的4.72倍。各行业的中位工资水平在37 500元/年左右。
河北省2008—2011年各行业平均工资增长率增速不同。职工工资增速较快的行业是批发零售19%、金融17%以及科研16%,增速大都保持在16%以上。而增速较为缓慢的行业主要是农林牧渔业11%、公管11%以及居民服务12%,增速大约在12%以下。增长速度最高的行业与增长速度最低的行业相差8个百分点。研究发现,第二、三产业的职工平均工资要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属于第一产业,平均工资为54 210元/年。第二产业(采掘、制造、电煤水)平均工资为169 116元/年,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交通、信息、批发零售、住房、金融、房地产、租房、科研、水利、居民服务、教育、卫生、文体、公管)平均工资为144 793.1元/年。第三产业职工平均工资虽略低于第二产业,但第三产业的工资增长率保持着较快的势头。
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目前,河北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制度创新为保证,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不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就不可能打破垄断行业或传统既得利益格局;不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就不可能真正加快农村综合改革,使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重视与关怀;不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就不可能通过一系列财政、金融、法律等相关领域的配套改革,调整原有的分配收入格局,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一)逐步建立合理的初次分配体制
1. 加强政府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指导,定期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工资指导线制定、发布制度,政府每年根据经济增长计划、物价指数、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研究制定全省各行业的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线下限原则上不得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建立最低工资评估机制,综合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居民基本生存需要等因素,定期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确保最低工资增长幅度高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占社会平均工资的比重,使最低工资标准达到社会平均工资的50%左右。
2. 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把全面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和收入增长目标纳入对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对不回应工会或劳动者集体协商邀约和不履行集体合同行为的要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薪酬联动制度,使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逐步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接轨,企业管理层的利益和职工工资增长之间要形成密切制约的联动关系。民营企业要根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情况,参考本企业盈利的实际,制定并实施职工工资增长计划。
3. 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将公务员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增长计划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并保障增长幅度与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企业相当级别的人员以及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之间的调查比较制度,完善动态调整和合理增长机制,着重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逐步实现津贴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合理制定津贴特别是改革性津补贴的项目、范围、内容和标准。
4. 完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由市场决定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建立以实际贡献为评价标准的科技创新人才薪酬制度。
5. 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积极争取发行更多的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增加理财品种,保护存款人权益,加强投资理财监管、规范交易方式,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投资渠道和金融产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
(二)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
1.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渐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 加大对困难和低收入群体财政补贴力度。要逐渐完善对低收入居民的长效补贴机制。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体系,建立困境儿童分类救助制度。鼓励建立民间救助基金,允许企业捐助的救助资金在税前列支,个人捐助可以在个税应税额中扣除。
3. 加强个人所得税调节。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和处罚措施,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征收范围,依法做到应收尽收。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财产转让、赠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收入的监管,纳入个税征管对象。
(三)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1. 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是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基础,系统完整地记录个人收入和财产来源、收入渠道等信息,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2. 依法保护劳动所得。进一步完善工资收入政策法规,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制观念和劳动者的依法维权意识,强化劳动监察,开展专项检查,对侵害劳动者合法所得的行为,依法加大处罚力度。
3. 清理规范隐形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用法律手段维护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对走私贩私、偷税逃税等经济犯罪活动进行严厉查处和打击。
注释:
①薛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回顾与前瞻》,《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第86-87页。
②E. Lazear,E. Rosen,Rank-Order Tournamentsas Optimum Labor Contrac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89,1981,pp. 841-864。
③陈弘:《“逆激励性收入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损害效率的机理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第87页。
④吕炜、储德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研究》,《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2期,第32页。
参考文献:
[1]刘伟.我国宏观经济最新趋势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2]乔榛,徐龙.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及现代启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2).
[3]胡洪曙,亓寿伟.中国居民家庭收入分配的收入代际流动性[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2).
[4]邵建春.对外开放与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基于国际收支视角的研究[J].经济经纬,2012,(5).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