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波,谷江波,陈春文,胡金山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72)
长河坝水电站坝区砂层液化分析
刘永波,谷江波,陈春文,胡金山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72)
本文依据勘察试验成果,结合技术规范采取多种方法对②-C砂层进行了初判,判别结果该层均为可能液化砂层,采用标贯、相对密度、相对含水量、液性指数、剪应力对比法等方法进行复判,判别结果该层为可液化砂层,建议采取挖除,设计通过计算分析,最终采取挖除措施。
液化砂层;相对密度;相对含水量;液性指数;剪应力对比法
长河坝水电站是大渡河流域水电梯级近期开发的大型水电工程之一,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地处大渡河上游金汤河口以下约4~7 km河段。水库正常蓄水位1 690 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约10.15亿m3,总库容为10.75亿m3,调节库容为4.15亿m3,具有季调节能力。装机容量2 600 MW。
最大坝高240.0 m,坝顶长度502.85 m,坝顶宽度16.0 m,心墙范围内的覆盖层基础进行固结灌浆,心墙下部河床覆盖层设置2道间隔14.0 m的混凝土防渗墙防渗,上游墙厚度1.4 m,下游墙厚度1.2 m,心墙底面高程以下最大墙深约50.0 m。上游防渗墙与心墙间采用廊道式连接,上游防渗墙下接帷幕灌浆,最大深度约117.00 m;下游防渗墙与心墙间采用插入式连接,防渗墙插入心墙深度约15.00 m,基础灌浆廊道及混凝土刺墙周围采用高塑性粘土。
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地处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和安宁河~小江断裂带所切割的川滇菱形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和四川地块交接部位,处于川滇菱形块体东缘外侧,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复杂。长河坝水电站工程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为172 gal,100年超越概率2%的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为359 gal,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
坝址区河谷相对开阔,大渡河流经该区,由南东转为南西流向形成一个90°的河湾。河谷两岸自然边坡陡峻,临江坡高700.0 m左右,左岸上缓下陡,坡角65°~40°;右岸上缓下陡坡角60°~35°;枯水期河水面宽110~120 m,水深3.0~5.0 m。岸坡中冲沟较发育,沟谷走向基本垂直岸坡,规模较小,切割较浅,除左坝肩梆梆沟和右岸下游沙场沟有常年流水外,其余冲沟均为季节性沟谷。
坝址区出露岩体为一套晋宁期—澄江期的侵入岩,其岩性以花岗岩、石英闪长岩为主。微风化~新鲜的黑云花岗岩干密度平均值为2.72 g/cm3,湿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37.72 MPa,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辉长岩岩石致密坚硬,力学强度高,为坚硬岩。
钻孔揭示,河床覆盖层结构较复杂,坝址区河床覆盖层厚度60.0~70.0 m,局部达79.3 m。根据河床覆盖层成层结构特征和工程地质特性,自下而上(由老至新)可分为3层:第①层为漂(块)卵(碎)砾石层(fglQ3),分布河床底部,厚3.32~28.50 m;第②层为含泥漂(块)卵(碎)砂砾石层(alQ41),厚5.84~54.49 m,分布在河床覆盖层中部及一级阶地上,②层中上部有②-C砂层分布,②-C砂层在上游、下游均有分布,但不连续;第③层为漂(块)卵砾石层(alQ42),分布河床浅表,厚4.0~25.8 m。其中②-C砂层厚度0.75~12.5 m,埋藏深度3.30~25.7 m,厚度较大,为饱水的少粘性砂土。
根据勘探揭示,砂层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河床的右岸坝轴线下游侧,向左岸厚度逐渐变薄至尖灭。在平面上呈长条状分布,顺河长度大于650 m,宽度一般为80~120 m,局部呈透镜体分布于坝轴线附近和坝轴线靠下游,厚度较大,且不均匀,埋藏深度3.30~25.7 m,为饱水的少粘性砂土或无粘性砂土。据砂层测年(ESR)资料,砂层形成时间为0.7±0.1万年,为全新世早期。按照现行规范,根据砂层形成年代、颗粒组成、标准贯入锤击数、相对密度、相对含水量、剪切应对比等方法,对该砂层进行液化判别。
3.1 ②-C砂层初判
根据勘探和试验②-C砂层为第四纪全新世Q4地层,年代晚于第四纪晚更新世Q3;砂层粒径小于5 mm颗粒含量为77.55%~100%;粒径小于0.005 mm的颗粒ρC含量百分率为0%~15.08%,小于相应地震设防烈度七度、八度和九度含量为16%、18%和20%;正常运行情况下为水下饱和砂层;砂层的剪切波速度小于上限剪切波速度(见表1)。综合上述初判可能为液化砂。
表1 长河坝坝址区砂层剪切波速液化判别
3.2 ②-C砂层复判
按照《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 -2006)以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标贯复判:根据勘察规范,在埋深20 m内利用公式计算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见表2)。②-C砂层在七度、八度地震均有液化的可能。
根据相对密度复判:根据钻孔及其颗分试验XZK02、XZK20、XZK17-1和XZK94孔的粘粒含量在7.17%~10.93%,属少粘性土,不适于该判别法。而XZK93、XZK17-4孔的粘粒含量均为0%,属无粘性土,相对密度D r为0.61~0.64,小于地震设防烈度七度、八度和九度时的液化临界相对密度(D r)cr为0. 7、0.75和0.85,判为可液化砂(见表3)。
表2 长河坝水电站坝址区②-C层砂层标贯成果统计
表3 长河坝坝址区相对密度试验成果
根据相对含水量、液性指数复判:XZK01孔的粘粒含量在3.98%~9.30%,属少粘性土。试验结果表明砂层的相对含水量为1.03%,大于0.9%。砂层的液性指数为1.09,大于0.75均判为可液化砂(见表4)。
根据《水电水利工程坝址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DL/T 5414-2009)附录Y收录剪应力对比法,利用振动液化试验复判:见振动液化试验表5、6、7。
表4 长河坝坝址区砂层相对含水量、液性指数试验成果及液化判别
表5 长河坝坝址区砂层液化试验成果
表6 长河坝坝址区砂层动剪应力比试验成果
表7 长河坝坝址区砂层及动强度指标成果
根据XZK02、XZK20剪应力对比判别:②-C砂层室内动三轴振动液化试验表明,取KC=1、振次为10和KC=1、振次为20时,其砂层②-C现场抗液化剪应力分别为0.104~0.113、0.091~0.101,当地震加速度为0.1 g时,其引起的等效剪应力比为0.067~0.068,砂层不液化;当地震加速度为0.15 g时,其引起的等效剪应力比为0.10~0.102,砂层液化处于临界状态;当取地震加速度为0.20 g时,其引起的等效剪应力比为0.133~0.136,砂层处于液化状态。
根据XZK93、XZK94剪应力对比判别:②-C砂层室内动三轴振动液化试验表明,取KC=1时砂层②-C现场抗液化剪应力分别为18.16kPa和21.48kPa,大于地震设防烈度七度时的地震引起等效剪应力13.41kPa和15.7kPa,砂层不液化;当地震设防烈度为八度时,小于引起的等效剪应力为26.83 kPa和31.39 kPa,砂层处于液化状态。
3.3 开挖揭示后②-C砂层复判
技施阶段施工开挖后新增了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结果见表8。经标贯复判,②-C砂层在八度、九度地震烈度下大部为可能液化砂,与可研阶段基本一致。
表8 长河坝水电站坝址区②-C层砂层技施阶段标贯成果统计
通过标贯、相对密度、相对含水量、液性指数、剪应力对比法等方法进行复判,复判结果②-C砂层均液化。
综上所述,②-C砂层埋藏较浅,结构较松散,初判和复判以及开挖后复判均为可液化砂层,因此建议采取挖除或专门的工程处理措施。
长河坝水电站地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复杂。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在深厚覆盖层上建240 m高的土石坝为世界第一,超越现有规范,因此对大坝基础承载力、抗渗等指标要求高。坝基河床覆盖层深厚,层次结构复杂,②-C砂层埋藏较浅,结构较松散,本文采取测龄、特性、标贯、相对密度、相对含水量、液性指数、剪应力对比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初判和复判,结果均为可液化砂层。设计通过计算复核,最终采取挖除方案。
[1]彭土标,袁建新,王惠明.水力发电工程地质手册[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2]GB5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中国建筑出版社,2010.
[3]黎昌有,邓卫东,冯建明.狮子坪水电站坝基砂层液化判别分析[J].四川水力发电,2010,29(4).
TV221.2
B
1003-9805(2015)04-0009-04
2014-11-24
刘永波(1981-),男,河南许昌人,工程师,从事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