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逻辑学会秘书长 杜国平
三十年磨一剑:一部具有时代担当的经济逻辑学新著
——读瞿麦生《经济逻辑导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逻辑学会秘书长 杜国平
《经济逻辑导论》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逻辑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从2005年开始项目前期研究,2006年5月审批通过,正式立项,到2011年9月项目结项,再到2013年8月研究成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瞿麦生教授带领他的经济逻辑研究团队,团结奋战8个年头,终于推出了《经济逻辑导论》。该书的顺利出版,使得经济逻辑学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得以彰显。经济逻辑学,作为经济学和逻辑学融合的交叉新学科,也开始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呈现于学术界。
经济逻辑学的开创性研究,始于1983年。瞿麦生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利用中国经济逻辑研究会(后改为中国逻辑学会经济逻辑专业委员会)平台,以高度的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顺应时代要求,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需要,面向经济活动和经济理论研究的思维实际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的思维实际,探寻经济思维的特征、规律及方法,系统研究了经济逻辑学这门新学科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开始对经济逻辑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的阐释。
全书共分经济逻辑概论、经济思维原则论、经济思维程序论、经济思维方法论、经济学悖论和辅论六编,二十六章,每章又分三到五节。全书采用了大逻辑观的视角,对经济逻辑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细致、全面的研究。首先,全面总结、分析、解释和论述了经济逻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社会理性功能、研究历程及研究方法;其次,从实际的经济思维过程中总结出博弈性、共生性、概率性、层次性和富集性等五大思维特征,以此为逻辑起点,分析、发掘出经济思维的四大原则:层次性、富集性、确定性和论证性;第三,从经济思维纵向程序的中心环节出发,发掘出信息逻辑、问题逻辑、预测逻辑和决策逻辑,还重点介绍了博弈决策逻辑、模糊决策逻辑、风险决策逻辑以及决策偏好逻辑;第四,着重发掘、阐述了经济思维的五大方法论:纲领比较法、辩证逻辑解读法、假设法、传统演绎的新解读法和开创金融物理学的类比启发法;第五,从经济逻辑的角度,深入解析了经济学悖论。其中经济思维方法论研究和经济学悖论研究尤其引起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副委员长特别就此做了具体的推荐(详见该书序一)。全书最可贵的是不失偏颇地将经济科学逻辑观、经济辩证逻辑观、经济语言逻辑观、经济共生逻辑观及经济博弈逻辑观,有机地融入到经济逻辑学学科体系的整体框架中来,交叉融合,相得益彰。
经济逻辑学研究有助于拓展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建立人类经济行为的预测和决策模式,为现代经济人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依据与思想资源,成为有效指导现代经济实践及其理论研究的新的理论武器和思维工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第17版)用专节篇幅来研究了逻辑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经济逻辑导论》一方面丰富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开阔了逻辑学的新视野,拓展了逻辑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该书在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上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经济逻辑学的研究,不仅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性辩护的新工具,而且对于提高经济创新能力,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化、经济管理的效率化、经济决策的科学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经济逻辑导论》一书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建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诸多研究方法。我们相信,《经济逻辑导论》的出版将促进我国经济逻辑学研究的进一步繁荣!
(责任编辑 朱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