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青,周春江,张群峰,郑建秋,胡 彬,李云龙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北京 100029)
北京市蔬菜种植面积3.93 万hm2,设施农业面积2.33 万hm2。蔬菜种植种类超过130种,其中常年种植蔬菜80 余种,主要有茄果类、叶菜类和其他种类。番茄、黄瓜、甜椒等茄果类蔬菜占总生产面积的60%以上。叶菜类蔬菜有韭菜、芹菜、菜心、菠菜等。其他蔬菜有花椰菜、莴苣等。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树立绿色防控理念,科学有效防治病虫害,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在10多年试验研究和应用验证的基础上,制定出以控制蔬菜病虫源头为核心、科学用药、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理化诱控措施有机结合的一套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在蔬菜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覆盖。为展示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建设了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基地,通过绿色防控示范基地的服务平台,搭建产销诚信桥梁,促使蔬菜生产进入“优质优价”的良性循环,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成为长效机制。
北京市蔬菜种植品种和栽培方式的多样化,导致病虫发生种类多、发生危害规律复杂。已经鉴定的京郊蔬菜病虫种类超过1 600 种,其中常年发生的病虫250~300种,蔬菜生产中重点防治的病虫50~70种。蔬菜病虫发生情况相当复杂,经常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或生理病害交叉出现,多种害虫同时发生危害。实际中生产也确有不少的病虫种类容易混淆,难于分辨,增加了病虫准确识别和防治的难度。
京郊对蔬菜病虫害防治长期存在两个误区。一是防治病虫害必须使用化学农药。二是防治病虫害使用农药存在生产田和自留田内外有别。
化学农药具有使用方便、效果好、价格便宜的特点,这使农业生产者容易形成病虫害防治必须依靠化学农药的错误意识。长此以往,在蔬菜生产防治病虫时,形成依赖农药的思维定势。农民为防治病虫害往往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毒韭菜、毒生姜事件时有发生。生产上病虫害时有发生,不用药则产量上不去,卖相不好价格上不去,生产者很无奈,消费者很受害。
堵截病虫源头,切断传播途径,最大限度减少和限制病虫传播来源,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实现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到少用甚至不用农药的目标。
实际生产中,很多种植户预设自留田,为确保蔬菜产品安全,对自留田的蔬菜不使用农药,这看似安全,实际存在观念误区。相关资料显示70%~80%的农药飘移或流失到非靶标作物、土壤或水域中。大量使用农药的后果是农药污染土壤和水源,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农民生活场所和自留地看似没有使用农药,却存在着被周围使用农药地块污染的风险,自产蔬菜不一定安全。
农药降解需要很长时间,如与土壤结合的DDT(滴滴涕)降解90%需要25~40 a,DDT可增加女性患乳癌和新生儿出生缺陷风险已得到研究证明。种植者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破坏生态环境,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直接影响,并造成病虫害不断增强抗药性。农药陷入使用量越来越大、防治效果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
科学有效防治病虫害,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绿色防控理念。绿色防控理念有以下5个方面:
植保体系不是单一的植保技术。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一植保方针。加大预测预报力度,加强植物检疫和源头控制投入品,深化植保单项技术研究,并将各项先进的植保技术融入到作物栽培管理的全过程。
绿色防控的核心内容是源头控制。具体措施有:种植户必须使用经过植物检疫的蔬菜种子;提倡规模化育苗、培育无病虫壮苗;定植前进行土壤和棚室消毒,降低病虫基数;应用防虫网和遮阳网两网覆盖技术,避免外来病原虫进入蔬菜棚室;使用质量合格化肥、农药等投入品,规避含有重金属残留和禁限用农药成分的投入品。
全程绿色防控覆盖蔬菜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全程绿色防控包括无病虫育苗、产前消毒预防、产中科学防控和产后残体无害化处理4个环节。绿色防控技术要贯彻生产过程始终,轻视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导致病虫发生程度增加,防治效果下降。
农药的安全使用受农药种类、施用剂量、施用次数、施用时间、施药器械等因素的影响。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标准,要求科学施用农药,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保证农药残留控制在国家标准限量以内。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不仅能够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还会延缓病虫抗药性,延长农药产品寿命,提高有害生物防治效果。
近年发生的“毒生姜”、“毒韭菜”事件,都是由于农民使用禁限用剧毒或高毒农药造成。农民“青睐”这些农药原因是价格低、效果好。绿色防控是应用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和天敌防治、理化诱控等措施。绿色防控较常规生产方式增加防治成本且产量降低,在政策补贴出台前必须建立优质优价机制,才能保证生产者利益,达到鼓励、引导生产者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目的。
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以“源头控制、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为原则,根据蔬菜病虫的发生来源和传播途径,集成产前、产中和产后蔬菜病虫防控的20多项优化高效技术措施,形成一套环境友好的“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蔬菜种子和种苗带病或带虫是蔬菜病虫发生的根源。蔬菜定植带有病虫的菜苗,整个生育期都会受到病虫危害,依靠使用农药消除危害,已经失去绿色控制的目标。绿色防控要求培育无病虫壮苗。育苗过程包括选用耐抗病品种,进行种子、育苗场地棚室和基质的消毒。育苗棚室苫盖防虫网,棚室内悬挂色板防控害虫。菜苗出棚前使用药剂防治。
种植蔬菜棚室内的棚膜、棚架、墙壁、地表面、立柱、架杆(吊莼)等均沾附病菌和小型害虫。随种植蔬菜时间的延长,土壤中根结线虫、立枯病菌、枯萎病菌、菌核病菌、软腐病菌等土传有害生物数量越多。定植前进行棚室内和土壤消毒可以降低气传病害、小型害虫和土传病害的危害程度,推迟连作蔬菜发病,达到减少蔬菜病虫害防治次数,降低农药用量。
棚室内消毒有生物熏蒸、臭氧熏蒸和药剂熏蒸。土壤消毒有太阳能高温消毒、生物熏蒸、药剂处理等方法。
做好无病虫育苗、产前棚室内和土壤消毒后,棚室出入口与通风口成为棚外气传病菌及害虫传入的通道。根据各种病虫发生规律和特点,制定多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预防或控制其发生。
产中绿色防控有苫盖遮阳网和防虫网防控病虫、悬挂色板诱杀害虫、硫磺熏蒸防病、投入品控制、消毒池防病、节水灌溉、熊(蜜)蜂授粉、使用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自控常温烟雾施药和精准施药等10多项防控技术核心措施。
蔬菜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植株残体。植株残体普遍带有病菌、害虫和虫卵。植株残体包括带病虫叶片、枝条、果实和整枝打杈后的枝杈及花、茎、果及生产结束后的植株。植株残体上病虫大量繁殖后借风雨、灌溉或施肥等途径传播,成为下茬蔬菜病虫来源。植株残体病虫源造成下茬作物病虫发生加重,增加农药用量。处理蔬菜植株残体可采取无害化高温密闭堆沤和高浓度臭氧消毒处理方法。残体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杀灭残体中携带的各种病菌和害虫,减少病虫初始来源。
2013-2014年,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在全市10个区县,从有一定面积规模、有较好基础设施条件、有专职技术人员、有相应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有较好带动引领作用“五有”基地选点,筛选确定27个基地签约,发挥绿色防控示范作用。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实现化学农药用量整体减少60%以上,达到蔬菜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使用率100%、绿色防控覆盖率100%、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等3个百分之百的目标。示范基地展示绿色安全蔬菜生产技术,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和窗口,推动全市绿色植保技术应用进程和蔬菜安全生产。
北京市在绿色防控技术推广过程中,启动农药市场“检打联动”,加大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和农产品质量抽检力度。查处国家禁、限用农药违规使用以及假劣农药案件、农药残留超标案件。依法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和质量不合格产品。疏堵结合措施加快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推进力度。
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服务平台”,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向广大市民展示绿色防控示范基地的技术措施、监管措施、生产情况、安全农产品等信息。对于加入平台的基地除加强监管外,还邀请媒体和市民共同监督。通过平台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为市民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产后服务保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利益,逐步建立“优质优价”的良性循环和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
[1] 张金良,王舜钦.中国DDT污染及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现况[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4):416-421.
[2] 王学臣. 蓟县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2011:3.
[3] 郑建秋,曹坳程,郑翔,等.京郊蔬菜病虫发生与防治技术[J].中国蔬菜,2012(9):28-32.
[4] 北京市农业局蔬菜处.2012年北京市蔬菜产业全面完成各项目标[J].北京农业,2013(7): 56.
[5] 王晓青,郑建秋,周春江,等.北京市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及应用[J]. 中国蔬菜,2013(21):25-29.
[6] 李祥.外地种菜将获政府补贴[N].北京日报,2014-09-05(7).
[7] 邵振润,张帅.提高我国农药利用率的主要措施与对策[J].农药,2014(5):38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