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星
(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四川简阳641400)
黄芪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谢 星
(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四川简阳641400)
目的:评价黄芪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2月~2014年12月,以黄芪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VA患者72例。结果:临床控制23.61%、显效41.67%、有效33.33%、无效1.39%;治疗后咳嗽次数、咳嗽程度、咽痒、气急、咳痰评分、呼出气一氮化氮水平、诱导痰嗜酸粒细胞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黄芪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VA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咳嗽变异性哮喘;黄芪颗粒;沙美特罗替卡松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以反复发作刺激性咳嗽、干咳为主要症状表现的不典型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儿童。2010年一项多中心调查显示我国约32.6%的慢性咳嗽可能为CVA,近年来因社会环境危险因素的增多,CVA发病率明显上升[1]。CVA危害极大,早期易被误漏诊,致病情迁延,部分可进展支气管哮喘,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西医常以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CVA,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较高。CVA证属“咳嗽”“喘证”等病范畴,中医治疗CVA历史悠久,辨证论治,疗效较好。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以黄芪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VA患者7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72例患者,其中男45例、女27例,年龄4~61岁、平均(25.4±14.7)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7± 5)个月。有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史47例。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93±11)%,FEV1/用力肺活量(FVC)(79± 10)%。患者均以反复发作性咳嗽为主要症状表现入院,62例有治疗史。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②无药物禁忌,如黄芪颗粒禁忌实证及阴虚阳亢者、糖尿病。
1.2 方法:经口吸入用药,12岁以上者,每次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100μg,或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250μg,2次/d。若为4~12岁,沙美特罗50 μg+丙酸氟替卡松100 μg,2次/d。期间做好个人呼吸道保护,注意防寒保暖,控制刺激因素,如烟酒。同时给予黄芪颗粒,15 g/次,2次/d,开水冲服。连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水平。
1.4 疗效判定:(1)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2)显效:治疗或,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症状积分下降2个积分级,咳嗽次数、咳嗽程度主症由9分转为3分,或6分转为0分,咽痒等次症由3分转为1分、2分转为0分;(3)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好转,症状积分下降1个等级;无效:未达到控制、显效、有效标准,或加重[2]。
1.5 统计学处理:WPS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若服从正太分布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控制17例、显效30例、有效24例、无效1例。治疗前,咳嗽次数、咳嗽程度、咽痒、气急、咳痰评分分别为(6.4± 2.1)分、(5.3±1.5)分、(2.2±1.1)分、(1.8±1.1)分、(1.7± 1.0)分,治疗后则为(2.5±1.5)分、(2.7±1.0)分、(0.8±0.5)分、(1.0±0.5)分、(0.5±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FENO(54.4±20.5)ppb、诱导痰嗜酸粒细胞(28.4±14.2)%,治疗后则为(18.5±6.2)ppb、(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不良反应。
CVA发病机制较复杂,西医认为其与气道高反应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临床常以糖皮质激素、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对抗气道高反应性,增强气道对刺激源头抵抗作用,控制咳嗽症状,减轻气道损伤,改善患者生命质量[3]。但需注意的是,吸入治疗存在一定风险,特别是CVA多见于儿童,患者自主呼吸能力弱、胸廓扩张能力差、呼吸道黏膜保护功能不健全,吸入可能引起呛咳、气管痉挛,此外激素类药物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长期应用可能带来不良影响,仅可作为急性期治疗药物。中医并无变异性咳嗽病名,将其归属于“咳嗽”范畴,中医认为“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可令人咳嗽,多以风邪为先导,兼夹寒、热、湿、燥。咳嗽日久,常导致肺功能下降,宗气不足,气滞血瘀,以致疾病更难控制。
黄芪是黄芪的炮制药剂,具有补气固表、排毒等多重功效,现在药理学证实其可有效增强免疫功能,具有抗氧化酶作用,是一种双向免疫调节剂,黄芪还具有强心、改善微循环、抗血栓作用,对于反复咳喘引起的低氧血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4]。本研究结果显示,以黄芪颗粒联合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VA,总有效率高达98%,治疗后主症、次症积分明显下降,PENO、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水平明显下降,提示联合用药可有效减轻气道高反应性、炎症,减轻症状、控制发作次数。
综上所述,黄芪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VA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1):407-413.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743.
[3]居慧莉,谢娟娟.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23):4303-4305.
[4]高翻英,崔长虹,李晶.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文献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4):338-340.
R256.12
B
1002-2376(2015)11-0130-02
2015-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