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02-11 11:11:52吕肖霞
医疗装备 2015年16期
关键词:管术咽鼓管鼓室

吕肖霞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广东佛山528000)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吕肖霞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广东佛山528000)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9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耳内镜鼓膜置管术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本组患者行鼓膜置管术治疗之后,获得满意疗效。结论:耳内境下鼓膜置管术具有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视野清晰等优点,在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较为显著的疗效,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分泌性中耳炎;耳内境下鼓膜置管术;临床疗效

分泌性中耳炎(SOM)又称渗出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1]。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自听增强、耳痛、耳内闭塞或闷胀感及耳鸣等。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病因治疗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对于反复发作的保守治疗无效的SOM患者,可行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我院耳鼻咽喉科在耳内镜下行鼓膜置管术治疗SOM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科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SOM 98例共122例,其中男55例65例,女43例57例;年龄3.5~60岁,病程2~4个月。98例患者均符合SOM诊断标准[2],并以耳闭塞感、耳鸣、听力下降等为主要症状,耳内镜检查见鼓膜内陷、浑浊、呈淡红色或琥珀色,光椎变形、消失或缩短,可窥及鼓膜内液平面,鼓室声导抗图为“B”型图,纯音测听检查示混合性耳聋或轻度、中度传导性聋,言语气导频率损失在25~40 dB。伴有鼻窦炎9例,腺样体肥大10例。本组病例均于门诊行药物治疗1~3个月后无效,且排除明显鼻咽占位疾病。

1.2 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成人行局部浸润麻醉,儿童行全身麻醉。于鼓膜前下象限或后下象限纵行切开,将溢出的积液充分吸净。对于积液黏稠者注入地塞米松及α-糜蛋白酶冲洗鼓室。将合适型号的硅胶通气管准确置入切口内,适当调整确保其位置准确。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黏液溶解剂。1周后检查通气管位置是否正确、有无堵塞、脱管以及外耳道分泌物情况等。术后根据患者鼓室分泌物消失、患者耳闷耳鸣缓解情况进行拔管。

1.3 疗效评价[3]:治愈:耳闷胀感消失,拔管或脱管1个月内鼓膜形态恢复正常,声导抗检查显示鼓室导抗图为A型,纯音测听检查显示气骨导差缩小>15dBHL;好转:耳闷胀感减轻,拔管或脱管1个月内鼓膜稍混浊,活动尚好,鼓室导抗图为A型或C型曲线,纯音测听检查显示气骨导差缩小10~15dBHL;无效:自行脱管后鼓膜愈合,但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1个月后各项检查结果仍无改善。

2 结果

本组98例(122例)均一次完成置管,鼓膜、外耳道反应较轻,术后鼓膜置管保留3~6个月。术后随访时间为拔管或脱管后3~12个月。本组治愈92例(93.80%),好转5例(5.1%),无效1例(1.0%),总有效率为98.9%。所有患耳均无感染、鼓室肉芽形成、鼓膜萎缩及遗留鼓膜永久性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SOM的主要特征是听力下降和鼓室积液,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局部感染及免疫反应异常有关。其发病基础及最主要病因是咽鼓管功能障碍[4]。SOM治疗的关键在于重新开放受阻塞的咽鼓管,并恢复中耳内外空气压力的平衡,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鼻黏膜血管收缩剂等)及手术治疗。SOM诊治指南中指出应先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后,首选鼓室置管术。本组98例患者在排除明显鼻咽占位因素所致后,均采用耳内镜下鼓室置管术治疗,患者在植入通气管后,鼓室内积液得到充分清除的同时咽鼓管两端可保持压力平衡,有效防止过多渗液生成并及时将分泌物排除,有利于促进纤毛运动及咽鼓管功能的恢复,阻止腺体及杯状细胞的增生,有效保护听力和减少并发症。在鼓膜置管术的同时切除肥大扁桃体或腺样体,可有效防止咽鼓管口阻塞,有利于中耳功能和听力的恢复。

总之,本组病例未见有明显并发症,如感染、鼓室肉芽形成、鼓膜萎缩及遗留鼓膜永久性穿孔等发生,且疗效确切。耳内境下鼓膜置管术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实用性强、视野清晰等优点,在临床治疗SOM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较为显著的疗效,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1]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3-324.

[2]赵岩,韩国钧,刘江涛.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鼓室置管远期疗效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7,41(5):475-477.

[3]刘晓涛,曹茂丽.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50例疗效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10):1541-1542.

[4]李良波.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8,14(4):307-308.

R764.21

B

1002-2376(2015)11-0074-01

2015-10-22

猜你喜欢
管术咽鼓管鼓室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异位及术后门静脉积气发生情况分析
Valsalvas闭气加压MRI在评价咽鼓管功能中的价值研究
重庆医学(2017年5期)2017-03-01 02:34:05
不同时段颈内深静脉置管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鼓气球鼓室充气治疗梅尼埃病疗效观察
基于全麻下不同径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行腹壁固定与非固定两种方式的效果差异分析
感冒后听不清,可嚼口香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