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成像检查中碘对比剂的合理使用

2015-02-11 11:11:52伟,冯
医疗装备 2015年16期
关键词:流率光子内蒙古

代 伟,冯 艳

(1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CT室,内蒙古包头014010;2包头市包钢第三职工医院 放射科,内蒙古包头014010)

CT血管成像检查中碘对比剂的合理使用

代 伟1,冯 艳2

(1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CT室,内蒙古包头014010;2包头市包钢第三职工医院 放射科,内蒙古包头014010)

近年来,CT设备在技术上不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从双螺旋CT到多层CT和双源CT等,扫描速度与完成一次设定范围的扫描时间均大大缩短。CT血管造影(CTA)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临床血管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患者接受碘对比剂的注射也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对比剂造成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也逐步多见,如对比剂肾病、微循环障碍、过敏样反应等等。如何规范使用碘对比剂,提高碘对比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患者的损伤是我们临床影像学努力的方向和目标。2013年,国内影像界制定了对比剂的使用指南,来规范对比剂的应用。

CT血管照影;典对比剂;合理使用

1 CTA检查的概述

对比剂是以医学成像为目的的引入人体内,以改变机体局部组织影像对比度的物质[1]。CT的常规增强扫描和血管造影中均会用到碘对比剂,目的不同,选择对比剂的注射方案和注射剂量也不相同。常规的增强扫描主要是指静脉增强,目的是发现CT平扫未能发现的病变或更好的显示病变的强化特征,以此来达到诊断的参考依据。CT血管造影(CTA)的目的是观察靶血管。它理想的状态是扫描野内靶血管充分显影而无周围静脉或软组织的显影和重叠,对于血管充盈和扫描时相准确性的要求更高。在这里作者仅就CTA中碘对比剂的使用做以阐述。

CTA检查中经周围静脉高速注入碘对比剂,延迟一定时间,在靶血管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期,进行快速容积数据扫描采集,再经计算机各种后处理技术合成三维(3D)视觉影像,产生类似血管造影的图像。

2 碘对比剂的应用

目前,应用于CTA的碘对比剂多为等渗非离子型有机碘制剂,90%经肾脏排泄,10%经其他途径排泄。对比剂注射后的早期分布(首过效应)和再循环决定着血管的强化程度。影响血管强化的时间和强化的强度的因素,包括患者因素、对比剂的因素、CT扫描的因素。工作中,应根据不同患者不同对比剂合理应用。

2.1 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及使用方法: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按照药品说明书的使用方法规范使用碘对比剂。目前,用于CT的碘对比剂说明书中均明确指出使用之前无需进行过敏试验,碘对比剂的常见不良反应是过敏样反应,不同于过敏反应。不过,在做检查前,出于对患者知情权的告知,还是应当与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同时证明使用碘对比剂医疗行为的正当性和合法性[2]。使用碘对比剂时,对比剂注射前、后都应对患者实行水化,既减少碘对比剂量又可降低碘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

2.2 温度对碘对比剂的影响非离子型对比剂在温度从20℃加热至37℃时,其黏度几乎下降50%。对比剂的渗透压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对比剂的黏度在不良反应的发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与低渗对比剂相比,等渗对比剂更容易导致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等渗对比剂黏度高,注射对比剂后导致尿液黏度明显增加,对比剂排泄时间延迟,增加了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同时对比剂高黏滞性导致血液黏滞性升高,使得肾小管液黏滞性升高、肾间质压力增加,血管灌注量减少,肾髓质血流量降低,引起肾髓质缺氧、肾功能受损。

使用碘对比剂前,除常规询问患者病史及过敏史外,还要将对比剂加热到37℃,注射前和注射后都要用生理盐水进行水化。

3 碘对比剂的用量对CTA检查的影响

CT图像中组织结构的CT值取决于X线光子的能量水平和组织密度。随着管电压的降低,X线光子的能量亦降低,当光子能量水平接近含有高原子序数的组织或结构(如骨、含碘的血管或组织)时,光电效应明显加大。当采用的kV值正好使X线光子能量最接近碘或钙质,此时,光电效应明显加大,X线的衰减程度加大,CT值明显升高。所以,在保证穿透能力的前提下,CT图像的噪声主要受管电压的影响。使用低管电压设置后,虽然辐射剂量明显下降,但X线的穿透能力也必然下降,到达探测器的光子数量减少,不可避免的图像噪声会加大。所以既要降低辐射的剂量又要保证图像噪声在可接受不影响诊断的范围内,是对患者辐射剂量的一个最佳控制标准。

随着CTA技术的不断进步,碘对比剂的使用方法也不断调整,使用更低的管电压成像可以达到同样的图像质量,这就为降低患者接受碘的总负荷提供了可能。CTA检查中,血管的CT值与对比剂浓度和注射流率等因素相关,注射对比剂不易宜采用固定的注射流率和总量。无论血管成像还是实质增强扫描,都需要对比剂增强达到一定的高峰值及高峰平台期,适当的碘流率及总碘量至关重要,尤其是血管成像,必须保证扫描时相与对比剂的达峰时间一致。对于常规体质量范围内的患者可按体质量计算对比剂总碘量;对于体质量大的患者,要采用去脂体质量计算,否则会使得碘剂量过大。现在临床使用中多采用双低剂量来检查,即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量的CT成像。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减少对比剂总碘量。这种方法在保证足够碘流率的基础上,既保证获得理想图像质量又降低了对比剂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降低了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是目前国内多数医院影像科采用的技术。

总之,CT设备和碘对比剂是影像科医师诊断疾病的有力武器,随着CT设备的不断更新,碘对比剂的使用也在不断完善。影像学的发展需要广大医务人员树立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的宗旨,科学、规范地开展影像检查,推进社会医疗的进步。

[1]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比剂使用安全工作组.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二版)[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10):869-872.

[2]于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医患关系的适用——以病人权利为中心的分析[J].中国卫生法制,2007,15(4):34-37.

R814.43

B

1002-2376(2015)11-0044-02

2015-10-12

猜你喜欢
流率光子内蒙古
《光子学报》征稿简则
光子学报(2022年11期)2022-11-26 03:43:44
CDN 缓存空间调整优化方法
带交换和跳跃的一维双向自驱动系统的仿真研究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草原歌声(2019年2期)2020-01-06 03:11:12
多束光在皮肤组织中传输的蒙特卡罗模拟
可爱的内蒙古
草原歌声(2018年2期)2018-12-03 08:14:06
爱在内蒙古
草原歌声(2017年3期)2017-04-23 05:13:44
聚合物气辅共挤中熔体体积流率对挤出胀大的影响
在光子带隙中原子的自发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