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芳
(山西省农村调查办公室,山西 汾西 030001)
山西省农业经济发展与对策建议
郭芳芳
(山西省农村调查办公室,山西汾西030001)
农业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也可以作为农村经济政策成功与否的重要判断标准。本文详细分析了山西省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指出了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山西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四项政策措施、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政策措施,最后指出了山西省可以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的方式,以期为山西农业经济政策制订和促进山西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农业经济;政策;山西
1.1林业建设
山西省委省政府在林业建设方面,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做到绿化与促进农业增收并重,重点发展区域林业经济,改善生态脆弱区环境条件。到2012年年底,全省森林面积282.4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18.03%,省政府为林业建设发展需要,专门拨款实施人工造林工程,成为全国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省份。从管理制度上看,山西省完成了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大力发展经济林建设,如干果经济林4.67万hm2,总产量达到11亿kg。
1.2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
近年来山西省加大了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及水域等补偿制度,重点开展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和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作。
1.3高效节水农业
山西省制定了“盐碱地改造等七大强农工程”,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田灌溉标准,改造山西省主要的中低田。在节水灌溉建设上,政府以增加补贴的方式提高农民的积极性,降低建设成本。
1.4农村能源建设
山西省加大对沼气生产的技术创新,维护管理和配套服务,重点开展了新农村用户沼气、大中型沼气和集中供气工程建设;鼓励农村开发利用新能源,推进农村废弃物资源化、清洁化利用。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模;重点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和土壤机械深松技术,加强土壤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农机作业,使2015年县城燃气普及率达到75%,建制燃气普及率达到5%。
1.5农产品加工
在政府的帮扶和项目的拉动下,2010年山西省启动了实施农产品加工“513”工程,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3年,有18家银行与龙头企业签订了贷款协议,落实贷款338亿元。全省拥有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家,10亿~30亿元的企业有7家,5亿~10亿元的企业有15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制定和出台了《山西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3—2020年)》。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参展企业、产品规模和投资贸易均实现了新的突破,共签订贸易项目1 530个,签约金额381.8亿元,招商引资项目192个,项目金额538.5亿元。
2.1农产品收入的变化
从山西省固定观察点数据显示,2012—2013年期间农产品的收入降低比较明显,总体降低幅度达到22.7%以上,但蔬菜却呈现出增加趋势,增加幅度为19.8%;玉米降低7.7%,表明种植玉米效益下降;水果降低幅度为24.2%;奶类收入从2012年的116.9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153.1万元,增长12.4%;羊肉收入降低15.3%。表明山西农业经济结构改革任务较重。
2.2农户家庭收入情况
数据显示,本地从事工资性收入从2012年的538.8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511.1万元,减少了27.7万元,降低5.1%。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从2012年的974.2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1 135.5万元,增加161.3万元,增长16.6%,外出工资性收入大幅度增加。
在实施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山西省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
3.1粮食作物补贴政策
包括粮食作物补贴政策(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粮棉高产创建示范项目、粮食作物地膜覆盖补贴、农业规模经营奖补(种粮大户一次性奖补)、马铃薯良种繁育补贴和小麦良繁基地补贴、新增粮食产能建设项目(中央财政补贴)。
包括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部级)、设施蔬菜集中连片小区建设、蔬菜日光温室专项贷款贴息、设施蔬菜生产大县奖补、食用菌标准化生产项目、老果园改造和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等。
3.3农畜产品补贴政策
包括畜牧良种(奶、肉牛)补贴、生猪良种补贴、“菜篮子”产品(畜牧)生产扶持项目、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草食畜棚圈建设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畜牧项目等。
3.4特色产业补贴政策
包括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膜下滴灌及旱作农业补贴。
3.5综合类补贴政策
包括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项目、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贴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奖补和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项目。
镂空表盘上的时针、分针直接位于机心之上,指向两个标有阿拉伯数字时标的计时盘。动力储存指示设于8点钟位置,两段式指针呈现立体效果。透过表背,镂空缎面打磨发条盒表桥一览无余。它构成腕表的整体背部结构,表面经过特别处理。史诗陀飞轮Histoire de Tourbillon 9号腕表的两个菊链式动力储存机制位于发条盒表桥之下。
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建立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政策体系。以农村排水、河道疏治为试点,加大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降低能源消耗和工业污染排放,搞好垃圾污水处理,加快搞好农村环境保护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林业方面,加大对造林绿化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一系列的政策补贴制度,如公共财政支持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林业发展、林木采伐管理、集体林权流转和造林绿化财政补贴制度等。
4.1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
虽然山西省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2013年降至35%,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仅为21.2%),但仍然是山西省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蕴藏着较大的增长潜力。要大力实施七大产业振兴翻番工程,以产业发展支撑收入翻番。在抓好粮食高产创建、杂粮振兴工程的同时,设施农业建设工程要抓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重点推进晋中盆地设施农业示范工程建设;畜牧产业翻番工程要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为重点,着手编制新一轮发展规划,实施“以农载牧、以牧富农”战略;果业提质增效工程要重点抓好运城、晋中等地老果园改造和临汾西山等地新果园发展,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水果生产基地;中药材崛起工程要重点抓好20个基地县建设、100个专业合作社发展和26.7万hm2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酿造业提升工程要以食醋和酒类为重点,依托产业园区,打造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战略,通过推进农业增产、提质、节本、增效,把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进一步挖掘出来。
4.2改善农民经营结构,提高收入
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2013年达到52.1%,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68.9%。今后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新形势,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就业促增收。要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抓好百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快提升农民就业技能。要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加快解决进城落户农民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和保障性住房等问题,让农民工进得来、住得下、发展好。
4.3增加农业补贴,促进农民增收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进一步扩大农业补贴覆盖面,同时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确保被征地农民长期受益。
5山西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发展
5.1建立综合农业生态园
建立集农业观光、品尝、采摘、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园,这一发展模式在山西省比较多见。如汾阳贾家庄生态园、昔阳大寨村的生态农业园、忻州前郝村生态农业园、阳泉和谐生态园、大同野生动植物游乐观光园、清徐县白石沟葡峰山庄,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由多种品质资源发展起来的农业观光采摘园及灵丘桃花山等均属于综合农业生态园。
5.2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开发荒山绿化、种草养羊、培育优良品种和绿色产品,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如泽州县东西义村龙王的原始森林公园、沁水县示范牧场、太行山森林公园、运城中条山森林公园、忻州禹王洞森林公园等均属于依托森林、农场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类型。
5.3依靠景区发展型
利用当地的旅游景区,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收入机会,如让农民为游客接待和服务的同时,也可出售给游客一些农副产品和商品,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如五台山、恒山、介休绵山等利用当地的旅游景区资源,即为依靠景区发展,增加农民增收模式。还可依赖当地的原始建筑和生产生活方式,如陵川县夺火乡凤凰村、锡崖沟村和碛口古镇等,增加农民收入。
5.4特色产业带动型
主要包括村级旅游发展,红色旅游业、历史文化和名人效应型三个方面。村级农业旅游主要根据所在地特点开发,如山西省阳城县皇城村、忻府区东楼乡前郝村。部分地区可以开发红色旅游,如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等。历史文化和名人效应型是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名人效应,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如平遥古城、晋商大院等。
5.5生态农业旅游带动效益分析
生态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提高农民收入,还较好地增加农民就业数量,是农业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2015年,预计全省年经营收入100万~500万元以上的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点达到60个,500万~1 000万元以上的达到30个,1 000万元以上的达到10个,使观光农业真正成为现代化农业的新兴产业,成为山西省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山西省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F303
A
1002-0659(2015)06-0038-03
2015-09-01
郭芳芳(1985-),女,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农村发展、农业生态学研究工作。E-mail:guofang_157582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