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柱
成思危:毕生奋斗为中华
王建柱
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八届、九届理事长成思危同志,因病于2015年7月12日凌晨0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中国经济学界又失去了一位重量级人物。
2015年6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同志带着中共中央的关怀和温暖前来为民建中央原主席成思危祝贺80寿辰。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成思危赋诗《八十回眸》,表达谢意,抒发感怀。诗曰:“畅游人间八十年,狂风暴雨若等闲。雏鹰展翅心高远,老牛奋蹄志弥坚。未因权位抛理想,敢凭刚直献真言。功成名就应无憾,含笑扬眉对苍天。”
我老早就想写成思危,不仅因为他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更因为他是一位孜孜不倦、建树颇丰的学者,坚定不移的爱国者。
2006年初春的一天,我如约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吉祥里的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机关办公楼。成思危的办公室布置的非常节俭。大约10多个平方,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一个棕黑色的大书桌上整齐地摆列着好多书报文件,紧靠座椅的后墙角树立着一面国旗;办公桌左边靠墙是一排满满的书柜,沙发后面雪白的墙壁上挂着一幅他“四多四少”的座右铭——多研究、少开口;多学习、少应酬;多办事、少出头;多协商、少独谋。
我们的交谈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他充满深情地说:“回顾我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到有三个转折点,一是1951年由香港回内地工作,奠定了报国的方向;二是1981年到美国学习工商管理,开阔了治学的领域,彻底转变了我的专业方向;三是1995年参加民主建国会,踏上了从政的道路。如今,回过头来看,虽然每一次都有一定的风险,但我认为这几项选择都是正确的。”这三次选择如同三颗钉子,钉住了成思危人生的曲折走向,见证了这位国家领导人成长的心路历程。
1935年,成思危出生于风声鹤唳中的北平,父亲给他取名成思危,寓意“居安思危”,希望他不忘男儿肩负国家安危的责任。事实上,成思危的一生,也充满了选择与转折。
成思危12岁生日那天,兴致勃勃地拿着新买来的纪念册到位于北平西长安街的世界日报社,找到父亲给他题词。父亲不假思索地写下了“自强不息”4个大字。“当时,我猛然省悟到,这4个字不仅是他对我的殷切希望,也正是我心目中父亲的形象。”
正是这4个字,成为激励他一生的座右铭。也正是这4个字,使成思危从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在我国化工界享有很高声望的专家,继而成为我国著名的软科学专家和管理科学专家。也正是这4个字,使他从一名学者成长为一位政治家和领导者。
1948年,成思危随家人南迁香港,进入爱国名校香岛中学学习。不久,传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香岛中学的师生一片欢腾,成思危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并在五星红旗下留影。
1951年,16岁的成思危做出了他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他瞒着父亲,回到内地参加新中国的建设。那时候,他刚加入共青团不久,同时又受到了党组织的鼓舞和召唤,新中国热火朝天的新气象对他来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自此,他开始了漫长的跨越两个世纪的报国之旅。
1952年,成思危先是进入叶剑英兼任校长的南方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省总工会工作。由于良好的工作表现,成思危被选送到华南工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学习。
毕业时,成思危被分配到沈阳化工研究院工作。“文革”开始后,由于特殊家庭的背景和经历,风华正茂的他被发配去当了锅炉工。但是,“自强不息”的性格不但帮助他坚强地挺了过来,而且他还利用锅炉工的间隙自学了四门外语。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在美国留学的妹妹专程回中国寻找哥哥。兄妹俩终于在北京见了面。不久,成思危从沈阳调到北京,进入了化工部石油科学研究院工作。
顺境不懈怠,逆境不沉沦。成思危的人生写满了自强不息。
“文革”结束,不少和他一样怀着报国理想投身新中国的香港青年,怀揣复杂的情感,离开了大陆,而成思危却选择了留下。
放弃化工,在朋友们看来,成思危另起炉灶从零开始,并非明智之举。然而,他只要是认定了的事,就一定会坚持下去。
成思危说,1981年,他能够放弃化工改学工商管理,并使这次选择成为自己人生第二个转折点,这本身就是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在驱动着他。
1981年,成思危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管理研究院学习,由于是从化工专业转学管理,最初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他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儿,发表了10多篇学术论文并赢得了奖学金。当他把最后一学期的成绩单给他从台湾赶来已80多岁高龄的老父亲看时,成绩单上是三个A和一个A+。“我那一生都不肯轻易表达情感的老父亲也夸我:没想到你近50岁的人了,还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
毕业的时候,他不仅推辞了美国公司和研究机构的邀约,也婉谢了父亲希望他回台湾继承家业。回国后20多年来,成思危的官越做越大,境况越来越顺,但对学问的追求并没有止步。他坦言:“像我,说实话,不学习,照样当官。我为何这么辛苦,周末周日还要写东西?我就是不愿懈怠下来。”
从1988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开始,心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成思危认真地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责,这引起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民主党派领导人的注意,也成就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三次转折。
1995年,时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席孙起孟在成思危59岁快要退休的时候郑重地向他发出了邀请。这让身为化工部副部长的成思危犹豫了好长一阵。“人到60岁的时候,你走哪条路?是到此急流勇退,还是要继续做贡献?”
然而,真正让成思危下定决心的是孙起孟的一句话:“作为一名民主党派的代表,你的意见和建议可以直接让中共中央听见,这样不是可以实现你的理想吗?”“从我当初的志向,报效国家这个角度来说这是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这就是可以真正地参政议政了。”成思危这样说。于是,成思危欣然接受了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的邀请,加入了民建,并在1996年民建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民建中央主席。
从此,成思危从为学走上了从政的道路。他的名字开始活跃在国家的政治舞台上。“慷慨陈词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我心。”这是成思危奉行的做人原则,也是他参政议政的真实写照。自1998年3月开始,成思危连续当选为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人生的第三次转折,也让成思危从一名学者走向了政坛。
现在,很多人只要一听到成思危的名字,马上就会联想到风险投资。成思危是我国研究风险投资最早的学者,被公认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1998年3月,民建中央向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一号提案”,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掀开了中国风险投资大发展的序幕。
对于有些媒体冠以“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的称谓,成思危表示,“我已经两次公开声明辞谢媒体给我的这顶桂冠。”他说,我愿意做中国风险投资的一个积极的倡导者和促进者,但我不希望给我过高的“中国风险投资之父”这样的桂冠。
成思危说,治学和从政都是为了报国。作为学者,治学是参政的基础。发表意见也好,推进人大立法、监督工作也好,他都要以治学为基础。“我的工作涉及经济立法比较多,没有学术研究,是做不好的。”他坦诚地说。
从一介书生到国家领导人,成思危的前半生可谓一波三折。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国家的日新月异,个人的今非昔比,没有变的是他那一腔矢志报国的志向;没有泯灭的是他那一颗生机勃勃的爱国之心。
逝世前,成思危虽然已经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多年,可他依然担任着中科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科院虚拟经济和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2002年末,成思危以普通学者的身份参与人民网关于虚拟经济问题的讨论,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而此后两次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更是与人民网网友形成了良好互动。
2003年3月27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接受人民网记者视频专访,成为第一位做客网媒的国家领导人。
面对网友“副委员长、同志、先生、成老,您最喜欢哪个称呼?”的提问,成思危坦言,“我最喜欢的称呼还是同志,叫官衔我总觉得有点生疏,叫先生是对我的尊敬,但似乎还不够平等,叫成老那就容易使我感觉自己确实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