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忠魂》撰稿和编写情况

2015-02-10 12:07张启良
红广角 2015年1期
关键词:忠魂烈火研究室

《烈火忠魂——罗屏汉、张瑾瑜夫妇烈士》一书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组织编写,历时三年,最近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烈火忠魂》的编写工作,得到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领导、在京的部分革命前辈后代、烈士亲属、烈士故乡及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党政领导、粤赣两省党史部门及部分专家学者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陈昊苏会长不仅审阅了初稿,还欣然为纪念罗屏汉、张瑾瑜烈士题词赋诗一首,深情表达了自己对烈士的无限敬仰之情。

这里,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烈火忠魂》一书的编写、出版过程,主要分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史料的征集和整理

编写党史著作,史料的征集和整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罗屏汉、张瑾瑜两位先烈很年轻,很早就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由于年代久远,他们的史料相对较为匮乏。他们的革命活动主要集中在1927~1935年这八年时间里,且横跨粤赣两省,因此史料的征集较为困难。为尽可能找到更多有关他们的史料,负责资料征集的同志克服了不少困难,先后多次前往罗屏汉、张瑾瑜生前战斗过的兴宁、龙川、安远、寻乌、会昌、瑞金、于都等地,征集到了一部分很有价值的档案文献资料以及一部分当年幸存者、见证者的回忆史料。此外,还征集整理了包括罗屏汉胞妹罗华英、罗屏汉儿子彭金水的妻子傅兰英等人的口述史料,从而进一步完备了史料的征集工作。

在反复挖掘史料的过程中,有两个比较大的新发现。一是在江西于都县委党史研究室资料室,首次发现了罗屏汉曾担任过中共中央分局后方留守处主任的职务的资料。二是在寻乌提供的资料里,首次发现了罗屏汉与潘汉年、何长工一起参与筹划,并带领赣南游击纵队策应“罗塘谈判”的史料。这两个史料的发现,十分重要,对于确立罗屏汉在中央苏区史、红军长征史上的历史地位和突出贡献,有着直接的、相当重要的佐证作用。

二、编写和撰稿

为编好《烈火忠魂》一书,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成立了编委会。陈昊苏会长、李南征将军等在京的部分革命后代担任本书编委会顾问,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杨汉卿同志担任本书编委会主任,省委党史研究室领导班子成员、巡视员陈弘君同志,副主任李淼翔、杨建同志以及罗屏汉亲属罗荣先生担任编委会副主任。《烈火忠魂》的编写和撰稿工作在编委会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

在广泛征集、系统整理罗屏汉、张瑾瑜烈士的有关史料的基础上,我们初步确定了《烈火忠魂》书稿的总体编写框架。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罗屏汉、张瑾瑜烈士的传记,五万多字,共设计了十八个工整对称的小标题,起到画龙点睛、提纲契领的作用;第二部分为回忆罗屏汉、张瑾瑜烈士的资料,主要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料,对罗屏汉、张瑾瑜烈士传记起到史料上的佐证和呼应作用;第三部分为罗屏汉、张瑾瑜烈士的生平年谱,主要是按照历史时间的先后顺序,简要地介绍他们的革命活动大事记。

罗屏汉、张瑾瑜夫妇烈士传记部分是本书的重点。这一部分主要以他们在粤东北五兴龙苏区、赣南中央苏区的革命活动为主线,以通俗的笔法,点面结合,把历史人物置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宏观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集中展现他们短暂而丰富的传奇人生以及他们对粤东北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南中央苏区的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照片的处理上,《烈火忠魂》一书改变了同类书籍在扉页集中插入若干幅照片的惯例做法,而是改为将照片插入传记正文适当位置,这就大大增加了图片的容量,增强了图文对照效果和历史的真实感。本书共在内文中插入历史照片70多幅,可以说做到了图文并茂,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当然,《烈火忠魂》一书也存在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由于史料的匮乏,在罗屏汉、张瑾瑜传记中,有些内容尚不能做到充分体现,如:罗屏汉运筹帷幄的军事指挥才能、罗屏汉的游击战争思想等,有些内容还显得过于单薄,如张瑾瑜在粤赣省委、赣南省委的白区工作实践等。这些内容的补充,尚需要作进一步的史料挖掘。

2012年10月,《烈火忠魂》完成初稿编写、打印和校对工作。年底,书稿送烈士亲属、在京的部分革命前辈后代进行审读,并根据他们反馈的意见作了新的修改和补充。2013年10月,再次完成对书稿的史实核对、修改和补充,增写了前言和后记,形成了送审稿。

三、送审和出版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书稿作进一步的完善工作。《烈火忠魂》书稿在多次修改和补充的基础上,打印出样书,报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领导审阅。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杨汉卿,省委党史研究室领导班子成员、巡视员陈弘君,副主任李淼翔、第一研究处处长林益提出一些很好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根据修改意见和建议,又对书稿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在送审阶段,改动比较大的还是书的封面问题。广东人民出版社原提供的封面设计方案主题不够突出。这个问题我们反映给出版社以后,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组织设计人员重新设计了封面。新的封面主要作了两点重要修改:一是,封面增加了罗屏汉、

张瑾瑜夫妇的照片,很直观地突出了党史人物主题,这样就给读者留下第一眼的深刻印象。二是增加了几句反复提炼、高度概括的话,比较清晰地交代了

罗屏汉、张瑾瑜在中央苏区史、红军长征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这几句话是:“罗屏汉、张瑾瑜是粤东北五兴龙苏区的重要领导者、创建者;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游击战争思想的坚定践行者;邓小平在会昌时期朝夕相处、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中央红军长征后,分别被委任为中共中央分局后方留守处主任、中共赣南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为掩护中央分局突围而英勇牺牲”。

送审稿经过加工修改后,最后定稿,并报省委党史研究室主要领导批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在收到出版社送返的出版样稿后,我们又对书稿校样再次进行了校对,并从总体上进行了最后的把关。几经艰辛,《烈火忠魂》终于正式公开出版发行了。

《烈火忠魂》的编写和出版,凝聚了各位领导和嘉宾的热心帮助和大力支持,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和批评指正。

(本文系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处主任科员张启良同志在纪念中央红军长征80周年暨《烈火忠魂》首发座谈会上的发言)endprint

猜你喜欢
忠魂烈火研究室
钟志申遗书:纸短情长载忠魂
《忠魂曲》舞台美术设计创意
烈火中的小英雄
烈火中永生
——献给邱少云
新新机甲研究室
烈火仁心
陈树湘:革命的烈火岂能扑灭
泪洒高速祭忠魂
续:难忘的岁月,在大村智研究室的六年
续:难忘的岁月,在大村智研究室留学的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