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革命前辈不忘帮群众解决水问题

2015-02-10 12:08孟红
红广角 2015年1期
关键词:彭雪枫老乡朱德

孟红

“民以食为天。”而其中最基本的水,更是人们须臾离不开的生命之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火纷飞、血雨腥风和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领导广大军民为建立新中国和为人民谋幸福而运筹帷幄、浴血奋战的同时,时刻不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切关心群众冷暖疾苦,积极热心替广大群众排忧解难。这一点,仅从他们所到之处始终关心并热心帮助基层群众解决水问题,即可略见一斑。各地流传下许多他们关爱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动人故事,谱写出一曲曲军民鱼水深情赞歌,生动反映了革命前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和可敬风范,更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军民团结如一人、军民一家亲之关系的本质特征。

毛泽东:带领军民给群众打水井

1932年,毛泽东住在瑞金叶坪已经两个年头了,那年夏收过后,农民插上了晚稻,可过了很久都没有下雨,天上的太阳白花花,地上的禾苗旱得垂头丧气,再不车水晚稻就要歉收减产了。农民纷纷把水车抬到田里,起早摸黑车水抗旱。

有一天中午,天上没有一朵云彩,地上没有一丝凉风,田间小道晒得烫脚板,几个老乡在车水擦汗的时候,忽然看见毛泽东头戴斗笠,身穿白布衫子,大步向他们走来。

毛泽东远远就笑着对他们说:“天这么热,你们车水太辛苦了,我来帮你们一阵子。”

老乡听了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你日日夜夜都为大家操劳,谁有你辛苦呀!”

毛泽东说:“车水保苗,多打粮食,支援红军,我也要出一份力呀!”

老乡们见他还是坚持要来车水,就一本正经地说:“毛主席呀,这车水可不比田里功夫,不会车的,站也站不稳,一不小心会打到脚,摔下去,会伤到人的。你又没车过,有危险。”

他们以为这样一吓唬,毛泽东就会打退堂鼓了,可是谁知毛泽东很有自信地说:“不会车,可以学。如果连车水也怕跌,那还算什么革命者!我今天一定能学会。”

老乡没法子,只好让毛泽东上来车水。毛泽东刚上水车时的确很不熟练,站也站不稳,一脚轻一脚重,有时踏空了,差点掉下去,可毛泽东虚心请教,细心揣摩,记住动作要领,不多久,他就学会了,脚踩得均匀,说快就快,说慢就慢,毛泽东一边踩着水车,一边和老乡说说笑笑,顾不得喝口水,顾不得擦把汗,在火热的阳光下一直坚持干到日落西山。

毛泽东车水抗旱的故事像风一样传遍了叶坪,传遍了瑞金,一直流传到现在。一个伟人和农民一起脚踩水车抗旱保苗,表现出共产党人爱民亲民的赤子之心,一部小小的水车一旦和一个伟人连系起来,就具有极不平凡的意义,它体现了团结,体现了和谐。

江西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泽东也在那儿住过。

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村庄,当时村民非常迷信,认为挖井会破坏当地的风水,因此没有哪家村民敢擅自开挖,群众平时要到几公里外的小河里挑水饮用,农忙季节只能挑村前的脏塘水。村外的人都说:“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旱死老鼠渴死蛙,有女莫嫁沙洲坝。”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到沙洲坝后,主席毛泽东就驻扎在这个村子。

一天,毛泽东看见一个老乡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走,就问:“老乡,这水挑来做什么用呀?”老乡回答说:“吃呀!”毛泽东疑惑地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乡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毛泽东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乡回答:“从塘里挑的。”毛泽东请老乡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个不大的水塘,杂草丛生,池水污浊。全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泽东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挑水吃?”老乡摇摇头,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毛泽东皱了皱眉头,他看到了村民生活被缺水问题困扰着,他若有所思地走了。

毛泽东发现村民饮水困难后,第二天即召集了全村的人开了一次解决饮水困难的村民大会,一起商量挖水井的事。大会上许多群众说:“这个地方不能挖井,挖井会受到报应,就是挖也不一定能挖出水来,这个地方是旱龙。”毛泽东听了,哈哈大家地说:“迷信不可信,这井我来挖。”

9月的一天,毛泽东带领几个红军战士在村前几十米的地方进行了水源的勘探,选择井位。当井位确定后,便破土动工。毛泽东挽起衣袖,卷起裤腿,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群众见毛泽东亲自开挖井水,也纷纷带着工具一起动手。

在挖井的日子里,毛泽东和临时中央政府的其他领导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参加劳动。

毛泽东带领部队与村民不畏艰辛、克服种种困难打井挖水,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十几天的奋战,在挖到5米深的时候,一股泉水喷涌而起。水井挖成了,并用鹅卵石砌起来。这样,毛泽东带领身边工作人员在当地打了一口水井,为附近的群众解决了饮水问题。此后,其它沙洲坝的村民也纷纷效仿毛泽东的做法,开挖水井,这一带村民们的吃水问题终于解决了。

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群众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毛主席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哪!”

1950年,瑞金人为迎接中央南方老根据地慰问团的到来,维修了这口井,并取名为“红井”,同时,在井边立了一块木质纪念碑,以示沙洲坝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和感激之情,上面刻写着:吃水不忘挖井

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后来,沙洲坝人民又将木牌改为石碑。1961年3月4日,该井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半个多世纪来,这口“红井”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沙洲坝人。根据以上感人故事,再后来,有人编创出一首歌名叫做《红井水》的歌,曾经唱遍了大江南北。

毛泽东用实际行动,为中央苏区的干部做出了榜样。此后,中央苏区各机关掀起了一股挖井的热潮。挖一口井,看似一件小事,但是这件事说明了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因此,当中央主力红军和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被迫撤离瑞金时,瑞金百姓热泪盈眶十里相送。当年,瑞金共有4万9千人参加了红军,其中参加长征的就有3万1千人。endprint

朱德:心急火燎想办法帮老乡打水井

在华北抗日前线指挥八路军三师主力转战了近三年的朱德总司令,每到一处总是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兴办实事、好事。

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武乡县砖壁村,是一个人畜吃水很困难的地方。1939年夏天,砖壁村一带又久旱无雨,酿成了严重的水荒,太阳残酷地蒸烤着大地,大地干渴裂开无数细缝,禾苗在毒烈的阳光照射下,无精打采地垂着头。

一天,朱德总司令正带着八路军总部机关工作人员在新开垦的荒地里劳动,当他看见许多老乡挑着水桶,牵着牛羊到老远的山外去担水回来和饮牲口时,便招呼他们过来休息一会儿。并关切地询问:“你们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靠天吃水吗?”老乡回答:“可不是嘛,老天爷不下雨,家里就要干锅啦!”朱德沉思片刻,又关切地问:“这里能找到泉水吗?”老乡们一个个都满脸无奈地摇摇头。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朱德被白天的这一事情困扰着,心中非常焦急,以至到很晚了还久久不能入睡,在思考着帮助老乡打水井的问题。他想,砖壁村有个小松山,山上有树,有树有山就可能有水。那么水到底藏在哪儿呢?

翌日清早,太阳刚刚从东方探头探脑地露出笑脸,朱德就起来了。他约来几位老农,一同沿着崎岖蜿蜒、高低不平的羊肠小道向山上爬去。他们不畏艰险和不辞劳苦地钻山沟,绕山梁,到处仔细察看着每一个山洞和水沟。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山腰某地,他们突然发现一股涓涓细流从石缝中挣扎出来,经过沙地渗入地下。朱德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微笑。他顾不得疲劳和曝晒,从山腰循着踪迹,发现了一个小山洞。随行的一个羊工说,这个山洞每到下雨的时候就云雾缭绕,白气腾腾。朱德判断,半山有泉水的话,山根就有可能有水。于是,朱德兴致勃勃地同大家一起下山勘定了挖井的地点。

随即,朱德首先召集群众代表和八路军总部机关负责人,组织启发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共同探讨研究,集思广益,决定了打井方案;接着,又召开军民大会,进行了打井动员。

在大会上,朱德无限深情地讲:“目前,老乡们的吃水问题已成当务之急。我们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要处处关心群众疾苦,为老乡解决困难。现在大家要积极行动起来,打一场挖井抗旱的歼灭战……大家说好不好?”

“好!”与会人员群情振奋,齐声欢呼。

开始动工的这一天,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亲临工地同八路军战士一起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朱德总司令抡着一把大镐,一边干,一边为大家讲解有关挖井和砌井的办法。

就这样,在朱德总司令的带动下,军民团结,一齐上阵,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挖着,不到半个月时间,一眼13丈深的活水井就打了出来,清澈的水汩汩地冒了出来。顿时,军民们沸腾起来了。

当老乡们看到这亘古以来打出的第一眼水井时,如同迎来盛大的节日一样,无不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唱着、跳着、欢呼着,争先恐后地品尝着那甘甜清凉的井水,甚至有的老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因为争水吃“挨”过官司的李大爷泪流满面,拉住朱总司令的手激动地说:“俺在这山庄活了70多岁啦,今天才头一次尝到这清凌凌的甜水,俺们山里人祖祖辈辈永远忘不了总司令的大恩大德呀。”

为了使子子孙孙永远牢记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恩情,砖壁村村民特地把这眼井叫做“抗日井”,并且在井旁立了纪念碑,上写“吃水不忘打井人,幸福感谢总司令”。

直到今天,砖壁村民还传唱着这样的民谣:

抗日井啊抗日井,红砂甜水清粼粼;

吃水不忘八路军啊,日夜想念朱总司令。

彭德怀:组织军民用水车提水、土渠引水浇灌

太行山区本来就十年九旱,加之日军的频繁“扫荡”和经济封锁,根据地人们的生活更加困难。八路军总部在麻田村驻扎的时候,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便成为建设根据地的重要任务。

一天,彭德怀邀请了总部驻地辽县麻田村的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农,共同研究抗旱春播的问题。他对老乡们说:“当前,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需要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来解决。今天请大家来就是看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和建议,有什么话请尽管说。”

大家开动脑筋,你一言我一语地想着办法。最后,有人提议:“咱这里虽然是山区,石厚土薄,可河滩里的二三亩土地可不赖,只是眼睁睁地瞅着河水白白流走,却浇不上地,守着好地也打不下多少粮食。要是能把河里的水利用起来,浇灌滩里的土地,天旱照样能多打粮食,春耕下种就更不用说了。”

彭德怀闻言,频频点头,说:“这个主意不错,克服困难不仅需要临时措施,还必须有长远的打算。我看咱们就这样定了,军民一起动手,把河水利用起来。”

会后,彭德怀抽调了总部几个同志,组成了一个水利建设技术小组,责成他们尽快勘察设计,拿出切实可行的水利建设方案来。

经过一番勘测,这个小组很快就完成了设计任务,拿出了一个拦河筑坝、提高水位灌田的水利建设方案。

彭德怀亲自对此方案进行了审查,说:“这个方案虽然搞得不错,但不经济。现在军队和老百姓都很困难,不可能拿出这么多的钱来完成这项水利建设工程。我们要立足于少花钱,多办事,多用点脑子,达到既要引水浇地,又要节约开支的目的。”

随后,彭德怀与水利建设技术小组一道,重新进行了勘察设计,制定了一个用水车提水、土渠引水浇灌的新方案。当彭德怀把这个新方案拿到群众中征求意见时,老乡们一致说好。

初春,河水刚刚开始解冻,天气还很冷。为了早日把河水引进旱田,彭德怀决定及早开工兴建。

这一天,八路军指战员同麻田村的村民千余人来到工地,摆开战场,挖渠的挖渠,筑坝的筑坝。彭德怀带头跳进冰冷的河水里,为坝基工程奠下了第一块基石。顷刻间,人们你追我赶,整个工地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战斗景象。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一条1000多米长、3米宽、1米深的引水渠建成了,一座结实的拦河坝竣工了,一架颇具规模的木制大水车造好了。endprint

当水车在河水的推动下,将河水一斗一斗地送往1丈多高的水池、而后顺渠流进干旱的农田时,这个十年九旱的山村沸腾了——人们发出阵阵震撼山岳的雀跃欢呼声……

邓小平 刘伯承:为村民开挖“救命渠”

抗战期间,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长期驻扎在山西涉县。涉县将军岭有一条漳南渠,老百姓称它为“救命渠”。

一直以来,山里人最盼的是水,没水的地方,只能听天由命。1942年,涉县又遭遇了恼人的大旱季节,群众的庄稼因干旱缺水长不成个样子。

邓小平和刘伯承眼看着群众愁眉苦脸、庄稼打蔫欠产的现况,两人商量着决定把漳河水引上太行山,将旱地变成水浇田,尽快帮助当地老百姓解决一下用水问题。

1943年2月24日,引水上山浇地的工程开启了。刘伯承、邓小平和八路军一二九师的战士们齐上阵、出大力,汗水流在了一起。

不久后,日军进行大“扫荡”,迫使八路军助民引水上山的这项工程暂停了下来;邓小平和刘伯承率领八路军粉碎日军的“扫荡”后,工程继续进行,1944年,工程全部竣工。

邓小平和刘伯承组织修建的这条长长的水渠宽2.33米、深1.66米,全长15公里,赤岸、温村、会里等8个村全部受益,2000多户的3500多亩旱地变为水浇田,每年增产粮食35万多公斤。

乡亲们自编歌谣称赞道:“水流南山头,吃饭不发愁。没有八路军,这水怎能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1977年底,当涉县派去拜望邓小平的程跃峰在邓小平家人前听说了邓小平老政委一家对涉县的收成等情况了解得那么细时,心里十分感动,如实反映情况说:“今年干旱,粮食产量受了不少影响。但是赤岸村没有减产,当年邓政委和刘师长带领八路军一二九师修的漳南大渠,解放后经过维修,如今能浇灌1万多亩地。你要知道,山里人最盼的就是水啊。”

如今,邓政委和刘师长带领八路军一二九师修的漳南渠已经延长到近30公里,受益村庄增加了近一倍。

贺龙:反“围剿”之隙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

1933年底,贺龙率领红三军在黔江摆脱湘鄂川黔四省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剿”,于1934年1月10日傍晚抵达石柱县城附近的沙谷乡(现灯盏乡)的猫圈坡。

猫圈坡住着几十户土家族人,时值冬旱,接连40多天没下雨,溪河断流,水井干涸,群众饮水困难。猫圈坡只有一口井供饮用,群众经常为争水发生口角,甚至斗殴伤人。红军来后,一下子增加很多人,吃水更成了问题。老百姓热爱红军,主动把井水让给红军用,自己下山到几里外的小溪里挑水。

这件事被贺龙知道了,他决心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他一面让卫生员向群众宣传饮水卫生知识,一面亲自带几个战士四处寻找水源,终于在下院子一处洼地发现了浸水。

红军战士冒着风雪,连夜动工,挖起井来。一股泉水终于涌现出来,大家高兴极了。

井凿好后,贺龙指挥战士从庙背后运来薄石板嵌好井壁,砌得方方正正。猫圈坡群众吃水的问题终于彻底解决。

红军走后,说来也怪,不管怎么干旱,这口井的水却终年不干,饮用不尽。土家人为表示对贺龙和红军的热爱,把这口井称为“仙井”、“神井”。大家编出民谣唱道:“昔日吃水贵如油,下山挑水就发愁,自从红军挖‘仙井,‘龙水流进锅里头。”

年逾古稀的土家老人马大爷说:“么子(土话,意为“什么”)‘仙井、‘神井啊,那是我亲眼看到贺龙军长给咱们老百姓挖的井哩!要说它‘仙嘛,也有一点,‘活(贺)龙‘活(贺)龙,龙离不开水,它干得了吗?”

叶剑英:为驻地百姓解决吃水困难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4月11日,中央果断地作出重大决策,决定将前期已从陕北转移到晋西北的5500多人分成三部分行动:一部分回陕北;一部分去太行;大部分人暂留在原地不动,准备将来同中央会合,并组成由叶剑英为书记、杨尚昆为后方支队司令员的中央后方委员会,统筹后方工作。中央后委在晋西北活动期间,叶剑英、杨尚昆等中央后委领导人,深入调查研究,经常找群众谈话,关心群众疾苦,求真务实,不辞劳苦,在干部群众中留下了不少动人的故事。

一天早上,当叶剑英散步来到村外,发现双塔村许多老百姓挑水排队时,便跟随他们来到山脚下的水井边来探个究竟,只见一个小坑里仅有浅浅的一点浑水。人们挑水先要下10多个台阶,到达坑底,然后用瓢一下一下地把水舀进桶里,挑一担水要花费很多时间。他亲眼目睹了如此情形后,怀着沉重的心情疑惑地想:这就是全村老百姓的生活饮用水?不仅水质很差,而且水量也很小,够用吗?他决定帮助当地居民解决吃水困难。

一回到驻地,叶剑英就将后委的有关负责同志找来,对他们说:“双塔村的群众吃水这样艰难,我看了心里很难过。我们应该帮助群众解决这一困难。”

当时,从陕北调来的一些石匠正在山脚下挖凿防空洞,修指挥所。叶剑英让正在挖防空洞的石匠暂时停下几天工来,突击给当地老百姓打井。与此同时,叶剑英还从部队里抽调了一些身强力壮的战士一起来干。

不仅如此,叶剑英尽管工作很忙还是每天早晚抽空亲自出马,到工地去看一看进度,并且和大家一起搬运石头。同志们劝他多休息时,他还笑着说:“为群众打井,我也应该出一分力啊!再说,我还等着水喝呢!”

经过连续几个昼夜的奋战,这口井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向下挖了一丈多深。井水变清,井的容积也扩大了,还垒起了井台。

从此,村里的群众再也不用排队挑浑水了,终于吃上了清澈可口的泉水。喝着这来之不易、颇有纪念意义的井水,老百姓由衷地感激说:“叶参谋长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彭雪枫:为老百姓挖出“新四井”

1939年秋天,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进驻河南永城和安徽涡阳之间的新兴集。这里,四周是一片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洼地,名曰李家湖。汛期一到,一片汪洋,唯有新兴集犹如孤岛露在水面。新兴集南,横卧着一条高岭,岭南就是淝河。按说,只要从李家湖挖条经高岭至淝河的长沟,就能解决水患问题。可千百年来,未兴水利,水患依旧。

驻防期间,彭雪枫深入民众,访贫问苦。他想当地民众之所想、急当地民众之所急,经过实地勘察,决心开凿一条通往淝河的排水沟。他首先派出工作组,认真做好岭南群众的思想工作,同时召开军民座谈会。会上,彭雪枫与大家推心置腹,坦诚相见,使各方人士形成共识。

会后,彭雪枫率领军民,冒雨动工。彭雪枫带领军民顽强拼搏、出大力流大汗甩开膀子干,经过一周多时间的酣战,终于开凿成一条深2米、长5000米的排水沟渠,解决了新兴集千百年来都未能解决、群众多年来所渴望排除的水患问题。考虑到这条沟既是岭南、岭北人民团结的象征,又是新四军和新兴集军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彭雪枫遂将其命名为“新新沟”。

为了表示对彭雪枫的感谢,新兴集的群众刻了上书“雪枫沟”三个大字的石碑立在新兴集李岩村沟旁。彭雪枫知道后,对司令部的人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尽力为人民工作,是革命者的本分,并非要人民报答、歌颂,否则,岂不叫做庸俗!”彭雪枫感到这个问题难以处理,只好请政治部派人答谢了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不仅如此,难忘新四军恩德的淮北根据地人民群众,还要为彭雪枫树立功德碑,以作永久纪念。1939年12月29日,由当地民众自愿捐资兴建的一尊高3米、宽4米的石碑,在鞭炮声中落成。碑上镌刻着金光闪闪的“彭公雪枫德政碑”七个大字。

当彭雪枫知道此事后,更是心急如焚地立即派人前去劝说阻止,但群众还是在锣鼓鞭炮声中把“彭公雪枫德政碑”送到司令部驻地。彭雪枫无可奈何,只好离开司令部躲避。前来的群众热切地求见彭雪枫。

当彭雪枫被参谋人员找回后,他面对饱含深情的群众,十分恳切地说:“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人民创造的。一个人无论有多大本领,假若脱离了群众,将一事无成。今天,我要把碑上的称颂,全部归还给人民和我军指战员。”最后,“彭公雪枫德政碑”被立在河南永城县书案店西门外。碑上两侧的对联是:“前引前导与五亿袍泽谋乐利,耐苦耐劳为三区广众造腴田。”endprint

猜你喜欢
彭雪枫老乡朱德
《老乡系列》之八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沿线老乡的“筑路梦”
咱老乡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苏区老乡
一部颇具特色的将领传——《彭雪枫传》评介
彭雪枫智斗韩德勤
《彭雪枫军事文选》暨《彭雪枫将军》画册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