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管理在心内科护士心电监护仪使用中的效果观察

2015-02-10 16:17:55曾燕敏蒋志梅
天津护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报警心电图

曾燕敏 蒋志梅

(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广东 512026)

心内科危重患者多,心电监护已成为医院危重患者必需的监护手段,持续、动态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可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先兆,及时给予积极的抢救措施,大大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1]。但在临床应用中,因使用时操作不当、设置参数不准确或者患者方面等因素,影响监护仪监测的准确性,影响医护人员对病情的判断,给危重患者带来极大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2014年1至6月本院心血管内科心电监护仪使用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提高护士心电监护使用技能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科室护士80名,均为女性,年龄23~53岁,平均(31.39±8.45)岁,工作年限 1~33年,平均(11.16±9.05)年,职称: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3名,护师22名,护士42名。

2 方法

通过分析2014年1至6月本科室共150例次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情况,共存在问题60例次,分析确认主要原因是:心电监护仪管理制度不完善,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操作不熟练,护士缺乏相关培训及考核,科室没有制定标准化考核制度。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2.1 心内科成立心电监护护理干预小组 按病区五常法区域划分管理,由6个成员组成,成员有主管护师3名,护师2名,护士1名。由护士长担任督导员,负责指导、督促。设组长1名,其他护士担任组员,以规范、提高护士心电监护仪应用能力及管理水平为主题的活动。针对护理干预前现状调查结果,制定管理制度及评价标准,以制度规范心电监护仪的使用,以流程指导护士正确执行。小组还邀请了心电图室专家做本次活动的学术指导。

2.2 科学的质量管理

2.2.1 建立心电监护仪登记表建立每台心电监护仪档案,包括厂家、型号、维修保养联系电话、购买时间、使用情况、维修情况等,发现故障及时报修[2]。

2.2.2 明确标记仪器、定位放置 每台心电监护仪均使用标签贴标上自编的仪器序号和名称,做到对号入座存放,既利于存放整洁,又方便清点。每周由专人检查仪器功能、清洁度、完好率等,及时补充仪器使用的相关物品。

2.2.3 严格管理仪器的出入 建立心电监护仪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正在使用中心电监护仪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需清点仪器的种类、正在使用和备用的数量,特别注意仪器设备的去向,避免丢失。心电监护仪借出、借入及送修谁经手谁跟踪,1周内追回。归还时必须由专管人员对仪器及配件进行验收、测试,验收合格后双方确认签字。

2.2.4 制订心电监护仪管理及使用指南 制订心电监护仪管理制度、使用指南、操作指引及注意事项等手册,以便护士参考学习。

2.3 加强心电监护仪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

2.3.1 定期请本科心电图室工作人员进行心电专题讲座讲解常见的几种心律失常心电图波形的特点,并答疑辅导,积极选派护士参加各类心电图专题讲座,广泛收集临床典型心电图图谱整理成册,以自学为主。在临床工作中,排班高低年资搭配,加强传、帮、带作用,提高护士心电图理论知识[3]。

2.3.2 监护报警管理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由CCU专科护士现场对监护仪性能、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全面讲解,掌握心电监护仪规范操作程序,熟练心电监护仪的功能及连接技术及维护,如何设置合适报警范围报警处理相关理论及实践技能训练,强化护士执行报警管理的安全意识。

2.3.3 分层级培训,强化护士心电监护相关知识及技能。制定心电监护仪操作标准化流程,对工作1年内护士要求会操作,能正确调节导联、增益、模式、报警参数;对工作2~3年护士除了要掌握上述内容外,还要会使用回放、回顾、冻结、音量调节等功能以及特殊情况下的报警参数调节。

2.4 考核 将心电监护仪的使用纳入新入职人员必考项目;新购入的心电监护仪必须全员培训,人人考核。

2.5 正确维护、保证仪器质量

2.5.1 仪器使用后各连接导线可用清水擦拭晾干,若有患者分泌物污染,可先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再用清水擦拭晾干。清洁之后,务必用干布擦去所有清洁溶液。血压袖带应拆卸下来之后用含氯消毒液浸泡15~20 min,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切勿对心电监护仪及附件进行高温、高压及浸泡消毒,切勿使用丙酮类清洁剂。

2.5.2 仪器应有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于仪器室。定期检查仪器性能是否良好,各种配件是否齐全,发现异常要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做好交接班。

2.5.3 配合设备科专业维修人员,定期检测心电监护仪及时、准确的做好心电监护仪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心电监护仪的监测数值可靠,确保医疗安全,同时,延长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寿命,降低医疗成本。

2.6 效果评价 干预后,观察2014年6至12月本科室共162例次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护士心电监护仪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达100%;心电监护仪保养合格率达100%;护士从取出至完成心电监护仪的安装、调试耗时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耗时最快为90s,耗时最慢为139s,平均耗时(127.03±11.66)s。

3 小结

有研究报道,护理人员对心电监护报警知识了解欠缺,80%需要相关知识培训,希望掌握报警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4]。对护士重新进行心电监护培训及考核,以熟练掌握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可以减少使用中的问题[5]。通过分析2014年1至6月心电监护仪使用资料,总结监测使用中的问题,制定出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科室护士进行系统的培训、考核,使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并落实执行每班交接班,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报警参数,由护理组长提醒督促护士执行,同时护士长将心电监护报警的执行情况列为检查项目,进行不定期检查,以督促制度的执行。通过护理干预,有计划、有目标的专项督导,并建立监护仪器管理制度及流程指引,护士使用心电监护仪的安全意识及规范执行流程指引的习惯得到强化,提高排除仪器故障的能力,减少故障的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 田月华.品管圈活动对临床规范使用心电监护仪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0):64-65.

〔2〕 古金燕,吴妙莉,彭小燕,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心电监护仪应用能力及管理水平的效果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12):63-65.

〔3〕 冯艮娇,罗思妮,彭群开,等.品质圈活动对提高护士心电监护使用技能的效果探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0,10(16):410-411.

〔4〕 康杰,夏文俊,王志稳,等.临床护理人员呼吸机报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06,20(3B):679-680.

〔5〕 宋志红.心电监护仪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9):2313-2314.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报警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思考心电图之176》
心电与循环(2021年3期)2021-06-03 07:49:40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世界家苑(2018年6期)2018-07-23 04:06:48
LKD2-HS型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处理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2015款奔驰E180车安全气囊报警
死于密室的租住者
液体敷料对心电监护患者皮肤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