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鹏辉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河南信阳 46400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以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病变引起肾脏的损伤。近几年糖尿病(DM)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且趋于年轻化。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导致了慢性肾功能不全,但是糖尿病肾损伤在早期具有可逆性。早期DN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易被忽视,当发展到临床DN期时,尿蛋白持续阳性,肾小球滤过率(GFR)逐渐降低,肾脏的病理损伤已不可逆转[1]。由于DN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不易被察觉,如果发现持续性蛋白尿,肾功能发生了不可遏制地进行性恶化,其病死率是尿蛋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15倍以上。因此,预防糖尿病患者演变成糖尿病肾病具有政要的意义。因此早期全面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早期检测和诊断DN对预防及治疗DN起了决定性作用[2]。该研究对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96例DN患者,通过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联检,探讨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诊断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该实验研究对象选自该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部,依据WHO/ISH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了196例为DN患者,所有患者排除了原发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均被确诊为糖尿病,其中男125例,女71例,年龄25~78岁。随机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22~75岁。
实验对象采血前至少禁食8 h,使用真空管静脉采血3 mL,分离血清用于CysC和β2-MG测定,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和β2-MG含量,CysC试剂由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提供,β2-MG试剂由重庆博士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使用德国生产的罗氏MODULAR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ysC参考范围 0.53~1.02 mg/L,β2-MG 参考范围 1~3 mg/L。
该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
对照组患者胱抑素C检测结果平均值为(0.48±0.14)mg/L,β2-MG 平均值为(0.86±0.22)mg/L;研究组胱抑素 C 检测结果平均值为(1.54±0.42)mg/L,β2-MG 检测平均值为(5.64±1.83)mg/L,研究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β2-MG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 1 CysC 与 β2-MG含量测定结果分析比较[mg/L,(±s)]
组别 例数 胱抑素C β2-MG糖尿病肾病组对照组P 196 80 1.54±0.42 0.48±0.14<0.05 5.64±1.83 0.86±0.22<0.05
近年来2型糖尿病肾脏病中肾小管间质损伤越来越受到关注,实验室检测方法也越来越多。目前血Cr、血Urea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其中由于Cr受饮食、性别、肌肉量以及肾小管的排泌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反映GFR,而Urea不符合内源性(GFR)标志物的要求。由于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当糖尿病患者肾功受到轻度受损时,血Cr、血Urea初步无变化,会维持在正常水平,只有在肾小球受到严重损害时,GFR下降到正常水平的50% 以下时,血Cr、血Urea才出现明显升高趋势,因此血Cr、血Urea对早期肾病无诊断意义[3]。糖尿病肾病的病因主要分为三大方面:危险因素包括病程、高血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病理基础是肾脏的结构改变;发病机制包括高血糖导致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多元醇通道活性增加、葡萄糖转运体功能亢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早期DN又称微量白蛋白尿期,24 h或白天短期收集的尿清蛋白排泄率≥30~300 mg/d。若6个月内连续尿液检查有两次尿白蛋白排泄为30~300 mg/d,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尿MA增加的原因,即可诊断为早期DN。常规检测尿蛋白为持续阳性,尿蛋白定量>0.5 g/d,白蛋白的排泄率>200 μg/min,或者尿中白蛋白排出量>300 mg/d,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可能性后,确诊为临床DN。DN是由于体内长期出现高血糖状态导致肾小球基底膜不可逆变性,从而使肾小管间质纤维增生,进而肾小球功能逐渐丧失,最终演变成为终末期肾衰竭。人们一旦罹患DN,不仅使DM的治疗难度增加,更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胱抑素C为一种小分子蛋白质,相对分子量13 kD,由120个氨基酸组成,是胱氨酸蛋白酶的一种抑制剂,机体所有有核细胞均可产生,生成速度比较稳定,胱抑素C在循环血液中经肾小球滤过后几乎均被清除,它是一种内源性的、能够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志物。胱抑素C浓度变化趋势与血清肌酐浓度变化趋势相一致,呈现相互显著相关性。初照成[4]的研究结果表明,胱抑素C升高水平能够反映出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不同程度,对糖尿病早期诊断和肾损害程度评估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在多项胱抑素C与其他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相比,胱抑素C对检测肾小球早期损害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作为临床判断糖尿病肾功能早期受损的可靠标志物之一。CysC是一个评价肾功能的新指标,其敏感性、特异性明显优于反映肾功能状况的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评价肾小球滤过率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当肾小球受损导致GFR下降时,血清CysC水平就会迅速上升,并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增高,是一种反映GFR变化的理想内源性标志物。当出现早期或轻度肾损伤时,血液循环中的胱抑素C水平可能会显著升高,与以往肾功能评价的常规指标相比较,胱抑素C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更能得到临床认同[5-7]。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目的是检验肾小球滤过率,已成为首选的肾功能评价指标。CysC作为新的肾功能判断指标之一,效果更优于Scr的肾功能判断指标[8]。该实验中,糖尿病肾病血清胱抑素C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与其他肾功能检测项目组合可显著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因此,CysC是一个灵敏度较高和实用强的指标,在无证据有肾病糖尿病患者诊断中,可以定期检测CysC浓度变化来观察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β2-微球蛋白,英文缩写为β2-MG,β2-MG检测是一种比较简便、精确而又灵敏的衡量糖尿病患者轻度肾功能减退和疗效观察的方法。因此,β2-微球蛋白的测定在临床上有很高的价值。β2微球蛋白是一种小分子球蛋白,分子质量为11800,是99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由血小板、淋巴细胞、多形核白细胞产生。β2微球蛋白是人类淋巴细胞表面抗原(HLA)的β链(轻链)的一部分,不含糖,包含一对二硫键,其结构与免疫球蛋白稳定区相似。β2-MG广泛存在于唾液、尿液、血浆、脑脊液以及初乳中,正常人的β2-微球蛋白的合成率与从细胞膜上的释放量比较恒定。β2-MG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99.9%在近端肾小管被吸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分解,因此正常情况下,β2-微球蛋白的排出量非常少。β2-MG是一种小分子量蛋白,是判断肾功能的备选指标[9]。可以通过检测β2-MG对近端肾小管的功能进行监测。在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衰、急性肾小管损伤或坏死等情况下,尿β2-MG含量显著升高。肾移植患者血的尿β2-MG也明显提高,这提示了机体产生排异反应,肾移植手术后可以连续测定β2-MG含量,作为肾小管和肾小球功能的评价指标。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小管功能出现变化,其尿β2-MG也相应提高。该研究也显示,糖尿病肾病组血清中β2-MG的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预防糖尿病肾病,应该更多的了解β2-MG这一检查,因为β2-MG检查是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临床医生通常应用β2-MG这一指标来监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通过β2-MG检测数值的变化,结合发病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定期检测β2-MG,对于的DN预防及早期治疗都起的了积极作用。β2-微球蛋白是人类血清中的一种小分子蛋白,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广泛存在于有核细胞的细胞膜上,可较为完全的通过肾小管,进而重被吸收或降解[10]。糖尿病肾病早期有肾小管功能的改变,血尿β2-MG相应的会升高,主要是由于体内肾小球和肾小管都受到损伤,或者某些部位产生过多造成的。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β2-MG筛查是必要的,因为这样能尽早决定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缓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进行性发展。患者如果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微血管灌注量会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改变了基底膜通透性,微量白蛋白漏出,肾功能减退,随之肾储备能力减退直至丧失,导致β2-MG含量上升。在肾损害早期β2-MG就能发生显著提高,因此可以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的灵敏指标,也可作为肾小管近端小管受损的特异性指标。
β2-微球蛋白极易通过正常肾小球滤过膜,但几乎全部由近曲小管摄取并代谢。因此,各种原因引起的近端肾小管受损,尿中β2-微球蛋白均见增高。如果血中β2-微球蛋白高于正常值3倍时,肾小球滤过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此时尿中β2-微球蛋白也会升高,常见于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结缔组织病、糖尿病肾病和肝病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或超出滤过负荷时,β2-微球蛋白含量立刻表现出显著升高趋势,而CysC只有在肾功能受损后才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相比于CysC,β2-MG在对于肾功能的变化检测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科预防和阻止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胱抑素C检测可反映肾小管功能受损情况,β2-MG也是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重要指标。β2-MG是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的标志,但单独检测易受许多因素影响。该研究也表明,随着β2-MG的增加,血清CysC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糖尿病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ysC与β2-MG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清CysC与β2-微球蛋白是可作为监测肾功能早期受损较灵敏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能大大提高检测阳性率,对于监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可快速而又准确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患DN。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其他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实验项目进行联合检测,以早期发现肾损伤并及时治疗,保护患者肾功能。综上所述,血清CysC与β2-MG在DN患者中均有较高的含量,二者联合检测能达到互补作用,从而提高对DN的早期诊断,特别是对有些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病人,减少了误诊和漏诊,对DN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均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何晓峰,刘晓城,刘迎见.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J].中华实用医学,2002,4(13):14-16.
[2]李素萍.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8,9(2):61-65.
[3]李海霞,张春丽,徐国宾,等.健康人群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肌酐分布及其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比较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1):970-974.
[4]初照成.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的变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1):1070-1071.
[5]罗威.胱抑素C在肾功能不同损害期的比较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9):2083-2084.
[6]蒋维,李淑莲,罗君.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损伤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4):352-353.
[7]李维娜.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肾功能早期损伤的诊断价值[J].黑龙江医学,2012,36(8):596-597.
[8]Akbari A,Lepage N,Keely E,et al.Cystatin‐C and beta trace protein as markers of renal function in pregnancy[J].BJOG,2005,112(5):575-578.
[9]Donadio,Lucchesi A,Ardini M,et al.Cystatin C,beta2-microglobulin,and retinol-binding protein as indicators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comparison with plasma creatinine[J].J Pharm Biomed Anal,2001,24(5/6):835-842.
[10]张金蓉.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β2-微球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2):2468-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