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世平重庆市黔江区畜牧兽医局,重庆黔江409000
疫病防控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严世平
重庆市黔江区畜牧兽医局,重庆黔江409000
近年来,有的猪场出现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给养殖户带来很大困扰,并造成不少经济损失。造成母猪繁殖性能差、生产能力低的原因多而复杂,临床表现不明显,加上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严重,给临床防控带来了一些难度。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在实践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母猪;繁殖障碍;防治
母猪繁殖障碍主要是指母猪达到性成熟而不能发情配种、或屡配不孕或异常分娩的总称,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孕、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儿畸形、弱仔及少仔等现象。
1.1先天性繁殖障碍
大多为遗传性因素,在母体内发育不良,难以治疗的,只能在选育过程中进行淘汰,消除畸形基因。多表现为生殖器官畸形或者发育不全,主要有输卵管阻塞或有盲端、子宫残缺、宫颈闭锁以及阴瓣发育过度等,妨碍精子和卵子的正常运行,阻碍精卵结合。
1.2机能性繁殖障碍
主要由卵巢发育不全、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卵泡发育障碍等因素引起。
1.3营养性繁殖障碍
其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营养不均衡,比如缺乏维生素或者微量元素,导致母猪不发情或者流产。例如缺VA导致母猪受胎难、流产、死胎和畸形胎等现象;缺VB1会导致母猪屡配不孕,严重的会造成母猪性机能紊乱、产弱仔等现象;缺VB12导致母猪的泌乳量下降,严重时导致母猪患恶性贫血症;缺VB6时可能造成母猪出现发情推迟或者不发情;缺VB3时造成母猪运动失调、肠炎等症状,影响母猪生殖性能及泌乳机能;缺VD会导致母猪泌乳量下降,产后出现瘫痪;缺VE会使母猪生殖道上皮角质化,并扰乱公猪精子形成过程,严重影响母猪情期受胎率。二是营养过剩或者缺乏,营养过剩使母猪过肥,尤其是在限位栏饲养的母猪,严重缺乏运动的情况下,母猪不发情不受孕时常发生,即出现肥胖性不育。营养缺乏使受孕母猪过瘦,甚至饲喂霉变饲料,最容易造成受孕母猪滑胎、死胎。
1.4疾病性繁殖障碍
多为病毒性疾病,主要有猪感染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非典型猪瘟、子宫感染等造成母猪不孕或产死胎现象。
2.1选择与淘汰
选择抵抗力强、乳头多、体型好、繁殖力强的母猪。淘汰处理掉那些先天性障碍和机能性繁殖障碍的母猪,即要选择优质健康的母猪。
2.2加强饲喂管理
1)配种前1周加强对母猪的饲喂管理,使母猪能迅速达到正常繁殖体况和性机能,可适当给母猪增加饲料。如果能量和蛋白质供应不足,特别是断奶后比较瘦的母猪,时常出现不发情或推迟发情,有的会出现卵泡停止发育或形成卵泡囊肿的现象,可采取“配种优饲法”,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
2)避免玉米霉菌毒素的危害,关键要控制好原粮的采购途径,对谷物子实宜现用现粉碎,粉碎完后就当天用完,不要使用玉米糠,适时添加优质脱霉剂。因为霉变饲料产生的毒素会诱发母猪生殖系统疾病,一是造成母猪阴道阴唇黏膜充血肿胀、出现假发情等现象,影响对母猪发情情况的判断;二是使母猪阴道宫颈黏膜角质化病变,诱发混合感染;三是饲料中毒素超标时,可能使母猪流产、死胎、卵巢炎等,最终导致卵巢萎缩;四是使经产母猪受胎率下降,导致情期受胎率下降,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3)在母猪日粮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缩短从断奶到发情的时间,对提高受胎率有很好的效果。
3.1猪细小病毒
猪细小病毒主要影响初产母猪,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繁殖障碍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和死亡,特别是初产母猪发生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但母猪本身无明显的症状。
防治措施:一是将新母猪初配年龄延至9月龄以后可明显减少PPV的感染;二是对新母猪进行主动免疫接种,可将新母猪放入血清阳性老母猪内混养,使其获得免疫。三是加强免疫接种,在新母猪配种前进行2次猪细小病毒灭活苗接种,增强新母猪抗感能力。
3.2猪乙型脑炎
猪乙型脑炎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以母猪流产、死胎和公猪睾丸炎为特征。临床表现为母猪分娩期正常或延产,死胎大小均匀,四肢有畸形,脑和脑软膜充血、水肿。
猪乙型脑炎的防治,一是要搞好环境卫生,经常消毒、清理沟渠,处理粪尿。二是要切断传播媒介,做到定期驱除蚊蝇和体外寄生虫。三是在蚊子来临前1个月,对5月龄以上的后备母猪都可免疫接种乙型脑炎疫苗,按每头猪肌注1 mL,免疫后1个月将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保护期将达12个月。
3.3非典型猪瘟
非典型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造成免疫力下降。母猪怀孕前期感染主要表现为胚胎死亡和吸收,母猪产仔头数少或返情;母猪产前感染不影响仔猪存活,但是影响仔猪后期发育,多为“僵猪”。
防治措施:在配种前2周或1个月内对母猪进行猪瘟疫苗接种,预防发情期及怀孕期感染非典型猪瘟。
3.4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
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母猪怀孕晚期流产,再次发情推迟或死胎弱胎数明显增加,所产仔猪表现为呼吸道症状。
此病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提高营养水平,做好环境卫生,并加强饲养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预防该病的方法是注射蓝耳病弱毒疫苗,按照正规免疫程序进行。
3.5子宫感染
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感染。常采用氧氟沙星、强力霉素来治疗子宫内膜炎。
防治措施:一是进行子宫灌注,常采用氧氟沙星、地塞米松、甲硝唑注射液按照病情用药进行子宫内灌入,可有效防治。二是进行肌肉注射,常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催产素注射液等药物,以促进子宫内的液体排出。三是可以几种药物交替使用,通过细致地观察和记录找到本场猪群所染病菌的最敏感药物。
2015-07-09
严世平,女,1976年生,中级畜牧兽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