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黑龙江省同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佳木斯 156400
流行性腮腺炎继发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控制对策
张静
黑龙江省同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佳木斯 156400
[摘要]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和分析探讨流行性腮腺炎与继发性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推测腮腺炎病毒感染致相关胰岛细胞损伤的机制。为疾病的控制提出有效的对策。患者以儿童居多,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预防是控制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继发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认识,做好预防性控制工作对于患者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控制对策
继发性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是医学领域中公认的结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病毒感染也是导致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1],但是临床相关报道比较少,对于病毒感染致继发性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相关机制的探索和控制对策的研究也比较匮乏。其中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脑炎病毒以及腮腺炎病毒等都被已经被证实可以引起被感染患者的胰岛损害,进而诱发糖尿病。该文主要就流行性腮腺炎继发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相关机制及控制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1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病原学特点
流行性腮腺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由腮腺炎病毒引发,并多发于5~15岁之间的青少年儿童中,这部分患者在所有流行性腮腺炎患病人数中占到九成以上[2]。虽然随着腮腺炎疫苗接种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大大降低,但调查显示,在成人聚集区,流行性腮腺炎仍有散在发生的情况,且患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都有所升高。
1.2 流行性腮腺炎继发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机制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常并发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其中其并发胰腺炎的机制是患者受腮腺炎病毒侵袭后,腮腺导管壁细胞肿胀,淋巴细胞发生浸润造成间质组织水肿现象,进而使得腮腺导管发生阻塞,阻碍了淀粉酶的排出,无法通过淋巴管向血液转移,胰腺因炎症反应致伤。而流行性腮腺炎继发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机制与其不同,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亲β细胞病毒引起遗传易感β细胞所致,属于遗传机制;但有可能是腮腺炎病毒致β细胞损伤后发生的免疫学改变,属于自身免疫性机制[3]。两种机制有一定的论据支持,但自身免疫性机制的接受程度更广,患者的血液中检测到腮腺炎致病病毒的抗体成分,其可以利用补体、T 淋巴细胞等的协同作用使得胰岛β细胞发生免疫反应,而体外实验研究表明腮腺炎病毒对细胞造成感染之后能够释放细胞因子,且被感染的β细胞中释放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子增加引起免疫反应,胰岛β细胞受损后使得胰岛分泌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下降,诱发糖尿病。
基于流行性腮腺炎继发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研究少,为数不多的一些报道中均仅涉及1~2例相关患者,且均为儿童[4、5]。发病机制存在一定分歧,对其的控制对策也只能从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源头入手,做好腮腺炎的防控工作,最大程度降低腮腺炎继发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发生率。
腮腺炎的疫苗接种:根据2008—2010年度我国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内容[6],腮腺炎患者均经检查显示腮腺炎病毒核蛋白抗体IgM阳性,且多数患者来自农村,未经腮腺炎疫苗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患病人群集中在青少年,因此对适龄儿童做好腮腺炎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在农村加大疫苗接种推广力度,提高接种率是最基础的要求。一般在1.5 和6岁各接种1针,政府、学校等督促家长按时带孩子完成免疫接种,对漏种儿童做好补种工作。
健康教育:加强宣教工作,提高人们对腮腺炎的认识程度,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做好防护工作以及个人卫生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腮腺炎的积极治疗:在发现疑似腮腺炎症状时能及时就医,早期治疗,其并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多以抗病毒治疗以及相关对症治疗为主,同时调整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提高免疫力,降低继发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风险。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又称为1型糖尿病,多发于青少年和儿童、起病急,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对其的治疗,胰岛素类似物的效果更佳。总的来说,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继发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认识,做好预防性控制工作,防止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发生应该是重点,对于患者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永柱,王光明,李爱玲,等. 腺病毒介导的CTLA 4-FasL基因转移预防小鼠自身免疫性糖尿病[J].科学通报,2004,49(2):146-148.
[2]蒋明昕. 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J].当代医学,2013, 26 (325):159-160.
[3]李国峰.流行性腮腺炎12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 281-283.
[4]陈永丰. 流行性腮腺炎继发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2 例[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 (7):434-435.
[5]严慧芳,刘兆月,陈志民,等. 腮腺炎病毒感染导致Ⅰ型糖尿病 1 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1(7):783-784.
[6]费方荣,冯录召,许真,等. 2008-2010 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2011,26(9):291-292.
(收稿日期:2015-03-04)
[作者简介]张静(1974-),女,黑龙江绥滨人,大专,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文章编号]1672-4062(2015)05(b)-0219-01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