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晁源
把轻快优美的文章比作一道清粥小菜,那么情绪激昂的大作就是一桌满汉全席。但如果让你先吃清粥小菜,又突然上一桌满汉全席,你会感觉如何呢?
读梭罗的《瓦尔登湖》,如果只看头尾,就像先吃清粥小菜,再上满汉全席一般,让人有点消化不了。但是,如果看了中间部分,就会发现他还上了一杯红酒,不但中和了味道,而且让菜更鲜美了。
《瓦尔登湖》中的文章大多以优美的乡村生活开头,以激昂的讽刺性言语结尾。惭愧,虽然我很享受阅读的过程,但一个暑假都没把《瓦尔登湖》悟透。我似乎只读出了他对乌托邦的向往,以及对欲望和肮脏体制的憎恨。
梭罗生活的时代,是林肯解放奴隶之前。那是黑人被无情地贩卖,贫困的白人想致富,有钱的白人想更富的时代。作者驳斥了不平等的社会和人们的自私与贪婪,如书中所说,“进入嘴里的食物并不能玷污一个人,而是吃食物时的胃口玷污了人。问题不在食物的质也不在量,而在于对口腹享受的热切……”这一段是作者对人们口腹之欲的批评。另外,书中对人类贪欲的批评更是数不胜数,对于肮脏的体制,作者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但我在阅读过程中,还有很多与作者不同的想法,也许是因为我还没看懂。
比如,我觉得欲望并不是一种罪恶。假设社会是一座楼,它的最底层就是欲望与秩序,中间是创造,最顶层才是进步。因为,只有当你想做一件事,却难以完成时,你才会去创造,而创造使社会进步,但前提是有改变的欲望。所以我觉得,进步源于创造,而创造源于欲望。
《瓦尔登湖》是一部内涵很深、很难读懂的著作,但如果你边读边思考,也会慢慢品出一些味道来。我想,我还要继续读下去,甚至在将来反复读上很多遍,才能真正了解作者思想的精髓。
@边边:真了不得,一个才初一的同学就已经在读很多大学生都未必读过的梭罗的《瓦尔登湖》。文章虽短,文笔却老练,一开篇的“清粥小菜”与“满汉全席”的比喻,真如神来之笔。还有文中小作者那独到而深刻的感悟,如说“欲望并不是一种罪恶”,令人赞叹。我相信,假以时日,小作者一定会把该书读熟、读透,将会有更深更透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