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建忠
摘 要: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日趋广泛,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并越来越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有利于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二、有利于拓展空间,丰富课堂信息;三、有利于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四、有利于升华感情,提高审美情趣。但运用多媒体也存在几个弊端:一、容易造成想象能力的缺失;二、容易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三、容易淡化师生之间的情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利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242-01
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设计课件,足以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的完美效果,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利于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赫尔巴特也说:“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因此,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使客观事物的形、光、声、色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学生很难理解人民对总理的一片深情,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学开始,可用多媒体放一小段哀乐,问学生:听了有何感受?(难过、悲伤)师:你们知道吗?总理逝世的那天,举国悲哀,山河同泣,其悲壮如失去亲人,是什么原因使人民如此爱戴总理呢?以音乐渲染情境,直接而有效。
二、有利于拓展空间,丰富课堂信息
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多媒体的运用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例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德国的风光,让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接受异国风情的熏陶,学起课文来更轻松易懂。通过多媒体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了信息传递渠道,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
三、有利于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必须紧扣教材重难点进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设计课件,可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如六年级课文《詹天佑》是一篇知识性课文,其中詹天佑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是学习的重难点,特别是火车爬陡坡走“人”字形线路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运用多媒体影像可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情景中,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形象的画面,如身临其境,使学生对这一创新举动产生浓厚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有利于升华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第一条就要求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培养审美情趣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是引导学生感悟和创造语言美。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声、图、文融于一体,形成立体的效果,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领悟。如《桂林山水》一课,不仅景色优美而且文字优美。我根据课文内容在课件中制作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静、清、绿的漓江水,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感受漓江水的特点;制作出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奇、秀、险的桂林山,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来理解桂林山的特点,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美和祖国山河的美,然后,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品味文中的语言,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效果很好。
多媒体教学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也避免不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1、容易造成想象能力的缺乏
语文科目需要读者去发挥想象,并用心去体会去感悟。人们经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观念、想法不同,体会也不同,作品在每个人心目中所塑造的形象也不同。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兴趣,但很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2、容易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
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朱熹提出的“涵泳”读书法,强调通过“诵读”,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体会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培养“语感”。多媒体中的声、像、画永远替代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而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小,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很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3、容易淡化师生之间的情感
在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非常重要。这种交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语言、手势、肢体动作以及神态等,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品味语文之美一个明确的暗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容易造成教师分心于操作与演示,学生精力集中于观看屏幕内容,思考屏幕上的问题,师生之间直接的感情交流自然就会减少,甚至完全消失,人性化的师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削弱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
从以上分析来看,多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很多优势,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弊端,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扬长避短,想方设法使它更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