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忠 董静
【摘 要】公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国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公民素质教育日益彰显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学校公民素质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提升大学生对公民素质教育的认识,探究高校公民素质教育的推行模式;强化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联动效应,增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体验度;建立健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评估系统;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保证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 公民素质 教育 策略选择
在我国的学校,公民素质教育一般地区分为广义的公民素质教育和狭义的公民素质教育。广义的公民素质教育是指现代国家的基础教育,表明接受这种教育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和义务所必需的。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也是每个公民必须接受的公民素质教育,它主要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质。狭义的公民素质教育则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在我国,一个在思想品德上合格的公民,就是要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社会主义的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一、提升大学生对公民素质教育的认识,探究高校公民素质教育的推行模式
根据公民素质教育的任务,我们应该以学校为主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对于公民素质的认识:政治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社会公德教育。(1)政治教育。在学校,政治教育主要应对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国情教育、时政教育以及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过程的基本政治知识的教育,以使学生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了解和关心国内、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增强政治意识,掌握参政、议政的能力。(2)民主与法制教育。学校公民素质教育中的民主与法制教育主要应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与参与意识,培养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他人的民主习惯; 要使学生树立法律的无上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 要使学生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做一个积极负责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3)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不仅是为了培育年轻一代的爱国精神,也是为了塑造更优秀的民族性格、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既让学生继承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热爱自由、富于革命精神的优秀品质,又注意克服长期“闭关自守”所形成的落后的民族意识,在对外开放中虚心学习世界各国人民的优点与长处,形成更为优秀的民族品质。(4)社会公德教育。公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学生认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依存关系,从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学校的公民素质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推行公民素质教育。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学校推行公民素质教育的模式有多种,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模式加以运用。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模式:(1)开设独立的公民素质教育课程。为公民素质教育设置专门的课程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系统和集中,实施起来难度不大。但是这种模式的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学校的其他公民素质教育资源,容易使没有任教该课程的教师忽略其推行公民素质教育的责任,此外,在内容上也容易与其他课程重叠。(2)设置综合学科。开设综合科目,如“社会教育”“公民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把公民素质教育编作课程中的一个单元教授,可以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公民知识教育,也能与其他跨学科课题如德育、性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等联系起来实施,不会导致过于细致的学科分类。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可能会淡化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使公民素质教育受到忽视。(3)把公民素质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学校的其他活动中实施。公民素质教育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远非一门课程所能容纳。此外,公民素质教育不单涉及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态度、信念、能力和行为习惯。因此,通过各科与公民素质教育有关的课题、内容和课外、校外活动以及校风建设实施公民素质教育,策动全校共同参与和关注公民素质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公民素质教育资源,大大增强公民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强化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联动效应,增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体验度
公民素质教育就是全民教育,是一个公民的终身教育。要真正加快现代化进程,就要通过专门的公民素质教育来提高国民的素质,使他们以一个合格公民的身份去积极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的事务,使每个人“成人”,学会“做人”,最终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具有公民意识,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美德、科学的生活态度与文明的行为方式、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为了使公民意识真正深入人心,内化为个人的信念,外化为行动,公民意识教育应该多样化,应该注重实践环节。除了课堂学习,还应该注重在生活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学校教育方面,可以利用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参与学校的管理等来训练学生的公民团结协作精神、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让学生们参与社会生活,如开展社区服务、举行募捐活动、宣传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等以增强他们的社会义务意识和环保意识。在美国,学生没有参加一定数量的社区工作是不能进入大学的。在高校,随着“学分制”与“学生自主选课”等高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大学生校内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获得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评估系统
(一)尽快建立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要想达到有效推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应首先根据各地情况建立针对学校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有关部门应对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指标进行归纳整理,建立国家层面的学校素质教育评估标准。要分别构建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相对独立又有机结合的评估指标(标准),确保评估工作能有效开展,从而增强素质教育政策落实的激励性,提高政策的实效性,确保素质教育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endprint
(二)尽快形成完善的学校督导评估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可借鉴国家“双基”验收制度,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在对本区域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权威评估的基础上,公布各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的评估结果;实施“舆论调查”,广泛征求民意,主管部门积极宣传,促使社会大众充分了解素质教育调整的目标与意义,逐步建立社会各界参与当地学校素质教育政策落实的制度,并对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政策调整方案进行公开论证;明确责任,建立对素质教育落实不力者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三)进一步改善学校督导评估的工作方式
有关部门在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估工作中,要变“事后监督”为“全程介入”,督导检查人员可以提前介入学校素质教育的落实过程中,提出意见和建议,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展工作,实施对素质教育落实全过程的监督、指导,强化对素质教育落实工作的指导性、先导性和前瞻性,满足新时期学校素质教育推进对督导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重要的是,要积极引导被评估单位定期开展素质教育执行情况的自我评估,把这种内部评估作为整体评估的基础,并与外部评估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学校素质教育政策的评估方式。
(四)进一步整合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力量
鉴于学校素质教育政策落实任务的艰巨性,建议以现有的各级督导部门为基础,自上而下成立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组织。同时,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使督导评估人员专业化。在此基础上,建立教育系统内、外相结合的教育督导评估组织,充分发挥地方人大、行政监察以及人民群众在素质教育落实中的监督作用,指导素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有效推进。
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保证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鉴于国外学校公民素质教育的经验,中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可以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首先,一些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公民素质教育改革提高至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高度,由国家最高领导机构或政府首脑亲自提出要求或意见,组织专门机构对学校公民素质问题展开调查研究,然后又由最高领导机构或政府首脑做出重大决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其次,国外学校公民素质教育的课程安排合理,内容丰富。美国的各级学校都开设《公民》教育课。这门课除了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宪法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外,还培养一个公民应具备的17种品德,其中包括自律、守信、诚实、实现最佳自我、利己但不损人、勇于承认错误等。再其次,国外学校公民素质教育的途径非常广阔,公民素质教育渗透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例如,新加坡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颁布了学校德育与公民训练综合大纲,1992年开始使用《好公民》教材。比较起来,发达国家的公民素质教育以国体教育为主,重在介绍国家的体制、原理及政策等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最后,公民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层次分明。新加坡教育机构明确规定从小学各年级到大学各年级,公民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有层次、有侧重地递进,操作性很强。1995年韩国在《为建立主导世界化、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体制》 的教育改革报告中要求“加强以实践为主的人性教育”,指出人性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的礼貌、基本秩序 (交通秩序)、共同体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等教育;二是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的民主市民教育(尊重人、公共法律秩序、合理的意识决定等);三是高中阶段的世界市民教育 (正确理解多元化、和平教育、国外旅行的礼节等)。总之,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采用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教育方法和教材,是国外公民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结语
在中国漫长的现代化进程中,人们认识到:现代化最终是人的现代化,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层面或者制度层面的现代化。随着经济和政治现代化的开展深入,公民素质——无论是对于个体的人和人类整体而言,都已成为人的素质的核心和基础。因此,公民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推动当代大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对于实现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对于实现人的现代化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芳.当前我国高校公民素质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2]李怀杰.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97-98.
[3]李明哲. 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
[4]王蓉.大学生公民素质之我见[J].改革与开放,2012(18):159-160.
[5]解开翔.高等院校公民教育问题研究 [D].长春工业大学,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