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敬民 于泓涛
用孙子兵法解读甲午之战十大败因
□ 于敬民 于泓涛
01-0076-09
关于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原因,是近百年来甲午战争研究中的一个经久不衰、影响最大的课题之一。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传统军事理论中的瑰宝,其对于战争成败的精辟论述,至今仍对我们有着重大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试图从传统兵法理论角度,对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进行探析,以求教于方家诸贤。
《孙子兵法·计篇》认为,战争的成败决定于“五事”,也就是五个重大因素,即道、天、地、将、法。在这五大因素中,“道”是首要的因素。孙子自己的解释是,“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这里的“上”指最高统治者国君或皇帝。意思是说,万民与国君意愿相同才能生死与共,没有二心。
以此来考察甲午战前的清帝国,正处于“失道”的统治时期。
首先,最高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利。皇权被慈禧太后的后权和光绪皇帝的帝权分割,帝、后矛盾和斗争充斥着宫廷。这就无法使最高权力形成一个拳头,最高层的决策智慧被内斗耗减殆尽。帝、后的明争暗斗,直接影响到统治集团内部。大清朝廷众臣,也就自然分裂成“帝党”和“后党”两大势力。帝党、后党两大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随着日军侵入朝鲜而激化,以光绪为首的帝党坚决主战,以慈禧和李鸿章为首的后党极力主和。在帝党和后党斗争中,统治集团内部还穿插着洋务派和封建顽固派之间的明争暗斗。中国最高层在和战问题上分歧严重,特别是主和的李鸿章又负责具体的军事指挥,这就必然影响到战争的结局。
其次,中央政府和封疆大吏之间貌合神离。这些地方势力在对待外敌入侵方面,和朝廷唱的是两台戏。特别是在战争期间,大多数督、抚级的官员和提督、总兵、副将等军队高级官员的惯常做法是贪生怕死、等待观望、拥兵自重、保存实力。特别可笑的是,他们都在其他督抚内部安插“坐探委员”,互相刺探情报,故意延误军机,有的干脆临阵而逃、见死不救。以战时山东为例,尽管有山东巡抚李秉衡苦苦支撑,殚精竭虑地为国操劳,但那些被征调的各省督抚部队服从的是各自的首长,在行进到山东境内时都观望不前、滞留于途,任凭日寇深入。陆战中,大清军队或望风而逃,或不战而撤,对兄弟部队见死不救、冷漠处之。
再次,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残酷的阶级压迫和剥削,加之统治集团的腐败(如,慈禧将海军购置装备的银两,用来修筑颐和园,为自己过生日祝寿),在广大民众中都造成不可挽回的阶级冲突和负面影响,这就直接影响到广大民众和官府官军的凝聚力。在皇家就是国家、皇族大于民族的晚清,连最高统治者都不顾国家的生死存亡,能去苛求百姓和最高统治者同心同德吗?
古代把朝廷在庙堂对战争的谋划称为“庙算”。
《孙子兵法·计篇》对庙算有一段精彩论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敌我双方在开战前必须搞好谋算。正确的谋算多就能够胜利,正确的谋算少就不能够取胜,何况根本就没有正确的谋算。根据这些情况来观察,胜负就能预见到了。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是经过长期、反复、周密的庙算和准备而发动对中国侵略的。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确立了对中国和朝鲜进行扩张的国策,并制定了征服中国和世界的大陆政策,即第一期征服朝鲜,吞并琉球;第二期征服我国东北和台湾;第三期征服全中国;第四期征服全世界,并为此做了各方面的准备。1882年提出8年共造48艘新式军舰,采用行政拨款和发行公债作为海军发展经费,同时号召国民慷慨捐赠、官员拿出薪俸发展海军。1887年日本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征讨清国策》,提出了“以五年为期做准备,抓住时机准备进攻”的侵华计划,叫嚷要对中国进行一场“国运相赌”的冒险战争。在国内加强对外扩张的战争文化建设,建立靖国神社,宣扬武士道和军国主义精神,教育国民忠于天皇、为侵略战争而献身。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已发展到拥有参战军舰30多艘、鱼雷艇20多艘,总排水量达到7万吨,超过北洋海军3万吨,并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名预备兵的陆军。与此同时,日本参谋本部还不断派遣特务间谍潜入中国,窃取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人文等方面的情报,并秘密绘制了中国华北和渤海湾以及内地的详细地图,为大规模侵略中国做了各方面的情报准备。日本在确定征服中国战略规划后,先后又制定了多部具体方案:1879年起草《对清作战册》;1880年编纂了征清方案依据《邻邦兵备志》;1887年写成《清国征讨方略》《征清方策》,以及参谋本部三科、二科分别撰写的《对策》两份,另有无题征清方策一份、参谋本部三局一科《陈述有关对策之意见》;1888年海军又写了一份征清《对策》;1889年山县有朋内阁起草《外交政策论》,鼓吹“防护利益线”;1893年时任枢密院议长的山县有朋又提出一份《军备意见书》,提出确保战略要地朝鲜、尽快寻找机会对华作战、夺取东亚盟主地位等等,形成具体方案多达十几份。这一切说明,为了征服中国,至少从19世纪70年代起,日本就开始谋划战争的准备工作;至少从1887年开始,日本征服中国的具体作战计划就已经被构想出来了;至少到1893年,日本对华作战的军事准备就已经逐步完成。
反观大清帝国,不是得算多少的问题,而是基本上“无算”可言。直到1894年7月14日,日本向清政府发出“第二次绝交照会”之后,清政府才被迫开始筹备战守。但户部尚书、礼部尚书与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会商对策时意见仍不统一,“议无所决”,一直到开战前几天也没拿出作战方案。李鸿章在和战问题上仍摇摆不定。直至1894年7月19日,光绪严厉训斥李鸿章,“著李鸿章将布置情形迅速上奏,如果依然顾虑不前,一误再误,定该大臣是问。”在朝野舆论的压力和光绪的训斥下,李鸿章才仓促拿出了单纯防御、被动挨打的方案。即,加派卫汝贵、左宝贵等四总兵进驻平壤;命令牙山叶志超部退到平壤,把朝鲜南部全部放弃。尽管战备方案出台晚,但李鸿章仍在做和谈美梦。7月22日,即中日开战的前三天,李鸿章还派罗丰禄秘密通知日本驻天津领事荒川己次,要求日方在罗到达东京前,不要采取敌对军事行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李鸿章的这次媾和活动还未实行,日军当天就冲进朝鲜王宫,拘留了国王,把反对日本侵略的朝臣全部撤换,扶持大院君主持朝政,朝鲜一切行政事务听命于日本。在朝鲜国王的请求下,李鸿章慌忙于7月23日电令牙山备战,匆忙调马玉昆、左宝贵、卫汝贵、丰升阿由陆路绕道辽东、渡鸭绿江进军朝鲜。7月25日,甲午中日战争即正式爆发。
统帅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决定着国家的安危、人民的死活。按照《孙子兵法·作战篇》说法,就是“生民之‘司命’,国之安危之主也”。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天皇就是全国全军的统帅,他既统领陆军、海军,又负责全国的军事总动员和作战命令的发布,全国全军都无条件地服从他的总体指挥,由陆军参谋本部“战时大本营”具体落实。这个“战时大本营”以参谋总长为幕僚长,是一个效率极高的军事指挥机关,只听命于最高统帅天皇的军令。
反观大清朝,谁是最高统帅?谁了解世界大势?谁了解近现代战争?谁具备把握战争全局的能力?李鸿章是具体负责军事实际指挥,但又没有统帅全国全军的权力、胸怀和能力,更没有指挥近现代战争的军事才能。慈禧、光绪、军机处、李鸿章都有发指示的权力,从而形成多元指挥体制。多元指挥体制,就是无指挥体制。兵部为最高的军事机构,但兵部尚书毫无实权,只是挂名而已。负责军务的军机处,军机大臣几乎都属儒家的饱学之士,根本不懂军事,更不了解近代军事作战知识。甲午开战之初的军机处还是十年前中法战争时组成的,军机大臣耄耋之年、老朽不堪,足不出户、不更外事,平庸无为、只以收受贿赂为能事,凭着资历当傀儡。即使后来掺进的李鸿藻和翁同龢虽属廉吏,但也只是一介书生。偌大中国,庞大的官僚队伍,竟无一人可担当领导全民族进行保家卫国的民族战争大任,更不要说能领导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就具体军种和方面军以及前敌统帅来说,大清国的北洋海军提督是无战略指挥权的海军统帅,陆军方面都是不称职的陆军统帅。丁汝昌是否为称职的海军统帅姑且不论,就他的权力来说是以绝对服从李鸿章为前提的,这固然与丁汝昌淮军出身有关,但反映出海军行动的重大指挥权是掌控在李鸿章手中。而控制北洋海军的李鸿章极力主和、畏敌如虎、避战保舰,其绝不是称职的海军统帅。典型的如1894年7月22日李鸿章命丁汝昌亲率海军大队到牙山海面巡航,第二天又变卦改主意,不同意丁汝昌出海,导致牙山中国首战告负。在整个朝鲜战场上的陆军统帅为叶志超,其人素无威望、为人贪鄙,对严峻形势缺乏了解,对战事漫无布置,是一个逃跑和谎报战功的统帅。当他被任为中国驻朝军队统帅时,连李鸿章的女婿都认为“可笑之至”。辽东战场陆军统帅为老将宋庆,这是一个善于治军的将领,但由于清军派系林立,诸军将领地位与其不相上下,都不服从宋庆节度,导致虽然辽东战场有70多个营,但都处于散漫无军纪状态。故辽东战场虽有名义上的前敌统帅宋庆,却形同虚设。
旅顺口失守是中国军队因无统帅而惨败的典型战例。旅顺口曾号称“远东第一要塞”,清军在旅顺的驻军无论从数量还是武器方面都优于日军。旅顺口驻有姜桂题、张光前、黄仕林、程允和、卫汝成、赵怀业、徐帮道号称“七都统”,都属二品总兵衔以上。但他们之间互不统属、各行其是,整个旅顺驻军由于无统一指挥,导致失守。
要想打胜仗,精兵还须有强将。按照《孙子兵法·计篇》所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意思是说,将领必须具备五种品格,即智慧、诚信、仁爱、勇敢、严明。
甲午战争时期,中国不乏忠君体国之将,也涌现了诸多严明治军、勇敢作战、痛歼日寇、为国尽忠的优秀将领。如海军中的沈寿昌、柯建章、邓世昌等,朝鲜战场的聂士成、左宝贵、马玉昆、杨建春、徐玉生、杨建胜、马金叙、宋德胜、马玉昆等,辽东战场的徐邦道、连顺、周鼎臣、程允和、姜桂题、依克唐阿、吕本元、郭学海、卫本先、江永林、夏青云等,山东威海战场营官周家恩、何大勋等,他们都与日寇进行了殊死搏斗。但可惜的是,具有以上军人素质的将军在整个大清将军队伍中所占比例是很小的。
甲午战争中,屡屡出现主将临阵率军逃跑的现象。丰岛海战中,济远管带方伯谦令悬挂白旗和日本旗以示投降,一个正二品大员临阵全速仓皇逃命;平壤之战,叶志超在平壤城插遍白旗仓皇出逃;总兵卫汝贵全军溃散,枪械尽失;虎山之战刘盛休不战而溃散,丢盔卸甲,闻风而逃,放弃九连城,丢失60余门山炮和野炮、600多支步枪、数千顶帐篷、若干军粮;驻守安东县的孙显寅部不战而败退出安东县;驻守大东沟的聂桂林、丰升阿所部未与日军交接就曳枪而逃;鸭绿江之战,除了宋得胜、马玉昆、聂士成、马金叙在坚持对日作战,其余的铭军只是隔岸放几炮而不过河支援,盛军连一支箭的支援也没有。
日军进攻金州之前,驻金州副都统连顺向大连湾守将总兵赵怀业求援。赵对连顺的增兵要求予以拒绝,而忙于督促兵勇运送行李做逃跑的准备。当金州失陷时,徐帮道、连顺向驻扎在旅顺的诸将求救时,诸将坐视不救,无一人赴援。当日军进攻旅顺之前,守将赵怀业怕死不抵抗,却派人到烟台出售军粮、不战而退出旅顺。大连湾的众多军火,包括120多尊大炮、246万发炮弹、600多杆枪、3381万颗子弹,以及数不清的军需物资皆落于日军之手。特别是重要文件,如大连湾水雷布设图也落入日军之手,使日军轻易地排除了大连湾的水雷,也使大连湾成为日军进一步扩大侵略中国的根据地。旅顺土城子之战,徐帮道取得了甲午战争中比较漂亮的胜利,但此战也充分暴露了大多数清军将领卑怯无能、贪生怕死、互相观望、互不援助、株守阵地,消极防御以应付,没有主动出击以援助徐邦道的丑恶行径。特别是龚照玙、卫汝成等化装出逃,导致军心大乱。黄金山炮台总兵黄仕林贪生怕死,不作任何抵抗而逃走。大多数总兵、副将级的将军大敌当前,都充当了可耻的逃兵,大清能不败吗?
《孙子兵法·谋攻篇》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的思想,意思是说胜敌的上等策略是打破敌人的作战计谋,次等的策略是谋划外交以保全自己,取得胜利。李鸿章战前就是想通过外交活动来避免日本发动战争。但同一个国际环境,中国在“伐交”方面是倒置的关系。
中日战争前后,两国都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战前,清政府以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为首对日本极力主和。当时中国外交的主旨有两个:一是通过对日本的外交主和努力,天真地幻想可以避免日本对中国发动进攻;二是通过乞求其他列强国家的外交周旋干预日本。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徒劳。李鸿章在战争一触即发之时,只相信万国公法,把应对战争爆发放在国际调停上,不断请俄、英、美等国出面调停。这种毫无希望的调停时间长达一个半月,白白空耗了宝贵的战备时间。
日本方面,把谋划和发动战争作为首选的同时,在甲午战前也进行了周密的“伐交”,尽最大可能使列强支持和不反对他向中国发动进攻,避免列强对中国的支持和同情。日本外交上的这种做法,正好从反面遵循了《孙子》的“伐交”思想。因为《孙子》“伐交”的核心思想就是在战争中打破敌人和别国的联合。
尽管当时的国际舆论对日本发动战争非常不利,但日本通过成功“伐交”,使俄国公使袒护日本,反对向日本提出书面劝告;英国默许了日本向中国开战;美国由于害怕俄、英等欧洲国家在东亚影响加强,最终决定支持日本;法国、德国对中国采取敷衍态度,暗地里支持怂恿日本。日本的外交行为成功地化解了列强对中日的联合调停,而李鸿章无疑给了自己愚蠢的外交举动一记响亮耳光。
《孙子·用间篇》是专门论述以间谍获取情报的。他列举了使用间谍的五种方式: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用间谍获取敌方情报,是战争获胜的前提条件,而清政府甲午战争前在情报的获取方面却是一片空白,对敌国日本的国情茫然无知。
相形之下,日本对中国的间谍情报工作却在紧锣密鼓、无孔不入地进行。早在1868年明治维新刚开始,日本在整饬军备的同时,就向中国派遣间谍,并在中国大陆设立间谍机构,从事情报收集工作。1871年日本兵部设立的参谋局就掌管谍报工作。1872年成立的陆军第六局,负责间谍派遣、地理测量、地图绘制。1874年设外局参谋局,使情报搜集走上正轨。1878年成立参谋本部管东局、管西局,内中有负责满洲及中国沿海一带的谍报。1884年日本将原来的测量课升格为测量局。1886年日本设立陆军部第二局,内中有包括对中国在内的“地理及政治”的调查;海军部第三局负责包括中国在内的“邻邦和水陆地理”。1889年设立参谋总长,兼掌对外谍报工作。
1871年日本派出9名留学生到中国,作为以后培养熟悉中国问题的情报人员,这些人大部分都参加了对台湾的侦探和作战活动。1872年日本决定派遣人员赴中国的东北侦察政治、军备、财政地理及风土人情。近卫军少佐池上四郎是最早派往中国东北的日本间谍。1873年池上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满洲视察复命书》,这是日本首次派间谍来华搜集的情报文字报告。1872年至1874年日军侵台,共有五次日本间谍潜入台湾搜集情报。1873年后,日本陆军少辅鸟尾小弥太有计划地向中国派出现役军官,依甲乙丙三号训令向中国进行全面的系统侦察。甲号训令内容主要是侦察中国的政体、法令、民心向背、高官威望和品行、官员人数和职务分工、语言风俗民情、国库及财政收支、人才状况、对外国交往及所订条约、税收、满汉权力差别;乙号训令是侦察中国海陆军的编制、士兵员数和管理训练、武器制造及弹药优劣、统兵大员的人数及士气、军舰数量和马力吨数、战略战法等;丙号训令是侦察中国山岳高低走向、河海深浅、地理形势、城郭要冲、经纬度与地学位置、各地寒暑风雨气候、动植物产品及当地人食物、刍秣薪炭、户数人口、城市街道状况及历史、各种矿藏、田亩等级、地方病及预防方法、运河及水利、马匹及其他负重牲畜及食料等。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对中国侦察目标极其广泛,涉及战争战略要素各个方面。自1879年起主管对中国谍报工作的参谋本部管西局长桂太郎确立了对华正式谍报新制度:制定三年对华侦察规划,确定8万名日谍在中国的侦察经费,定期对中国进行侦察,确定日谍在中国的常设据点等。从甲午战争前十年开始,日本对中国的谍报工作重点强调间谍潜伏的长期性,分工更为具体细致,设海军武官专门研究中国的海军情报,并将谍报工作重点北移,调查东北,特别是辽宁、河北、山东的兵要地志、水运情况、海岸线等情况。
经谍报人员周密的侦察后而写成的繁杂众多的关于中国国情的情报书籍、资料汇编和情报报告,成为甲午战争日军对华战争的制定战略战术的依据,也成为日本甲午战胜中国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成为以后日本历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情报依据。
《孙子兵法·计篇》在谈到从七个方面(即“七计)衡量两军交战胜负因素时,提到其中之一是“赏罚孰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赏罚不公、不明。
而最大的赏罚不公和赏罚不明,表现在最高统治者身上。11月7日是慈禧太后的60寿辰,此前两天的11月5日,日寇发动了向金州进攻,徐帮道率领清军浴血奋战多次打退日军进攻;11月6日南岗战斗,周鼎臣率部与日军展开殊死战斗;狍子山战斗,营官林志才指挥清军英勇抵抗日寇。慈禧60寿辰这一天正是日军占领大连湾的日子。也是这一天,慈禧大宴群臣、赏戏三天。此前为祝寿修颐和园花银1100万两,内含海军经费860万两,沿路60景点又花费240万两。11月16日慈禧寿辰后第九天,将正在前线抗敌的定安和依克唐阿革职、戴罪立功。而在此前后,依克唐阿正率军以猛烈的炮火打击日军,给日军造成严重威胁。11月27日,慈禧对60寿辰时来京布置祝寿景点和随戏班祝寿的道府州县丞及武官人员,每人施恩官阶赏加一级,随同的人员每人各赏银一两。
浴血奋战、寿辰典礼、惩处奖赏,这三件看起来不相关联的几件事,两相比较颇具讽刺意味: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遭到惩处,后方祝寿的所有人员都受到奖赏。如此赏罚失明、颠倒是非,怎能调动全国全军同心抗敌?
另一典型的赏罚失明事例是清政府对叶志超的提拔。牙山成欢战斗,当聂玉成与日军浴血奋战之时,驻守公州的直隶提督叶志超不战而逃、连晚狂奔。本是逃跑之将的叶志超反而虚捏战报,饰败为胜,使清政府对朝鲜战局评估完全失误。叶志超不仅没有受到处分和谴责,官职反而升到中国朝鲜驻军的总统帅,导致威令不行、指挥不灵。平壤之战,叶志超丧失守城决心,致书日军要求停战,在平壤城遍插白旗,率军向北狂奔至安州。在安州,叶志超重演成欢之战谎报军情的故伎,朝廷又信以为真,降旨慰勉。叶志超的逃跑和平壤的失守,给清军造成了重大损失:炮35门,枪1160支,炮弹792发,子弹56万发,行军帐篷1092顶,军用锅354口,粮4700石,大车156辆,马254匹,金砖43公斤,金锭53公斤,银锭540公斤,其他火药、信管、纸币及各种物资无数。这些军用物资全部用以资敌,壮大了敌人的军力。叶志超的两次逃跑、两次谎报军情、两战丢城失地,造成重大损失,没有受到军法任何处置,反而得到升官、慰勉,只是到了后来,经监察官员揭发其捏造战功,清政府才下令将其逮捕,定为斩监候。再联系后来在辽东浴血奋战的依克唐阿无端受到降职、戴罪立功处分,实在令人心寒。
中央对前敌统帅、各路主将赏罚失明,进一步助长了清军将领的贪生怕死、不战而逃、观望不前、不听节制、拖延进军、见死不救的风气。清军除了少数将领浴血奋战,大多数都成了可耻的逃兵。尽管清政府事后也惩办了几个逃跑将军,但已时过境迁,起不到奖惩应有的作用。
《孙子兵法·计篇》提到决定战争胜负的“七计”中有“兵众孰强”。这里“兵众孰强”指整体上哪方的军事实力强大、综合实力强大。
论军心士气,清军将领贪生怕死、贪污腐败,严重影响到上下关系,士兵不愿牺牲生命去战斗,必然影响到整体战斗力。特别是扣押士兵军饷的现象十分普遍,并被看做是正当行为。威海防御,丁汝昌最担心的是威海海岸炮台的防御,这里的陆上防御指挥权在陆军主将戴宗骞手中。戴宗骞因为严重扣押军饷,引起绥、巩两军的极为不满,1894年9月曾发生绥巩军兵勇索饷大哗变,引起士兵屡有逃溃者。原有的士兵被压饷三个月,新入伍的士兵仍压饷两个月。正因如此,戴宗骞自己所带的绥军正营不足三百人,士兵缺额近一半。丁汝昌对此忧心忡忡,曾苦劝戴宗骞发放军饷以稳定军心,反而引起戴宗骞的强烈不满,导致以后遇有重大事情,戴宗骞大多不与丁汝昌当面商谈。甲午战前,淮军统领卫汝贵带军向朝鲜开拔。出发前,卫把士兵饷银24万两的三分之一汇往自己家中,他的老婆给卫汝贵的一封信上说“君起家戎行,致位统帅,家既饶于财,宜自颐养,且春秋高,望善自为计,勿当前敌”。卫汝贵果然不辜负妻子的厚望,平壤之战一开战,即与统帅叶志超弃城而逃,狂奔300里。日本人看到这封家书后,视为奇闻,将这封信当做战利品,并作为教科书来用。这是当时清军将领的一个写照和缩影。
论武器装备,甲午战前的1891年,中国的船舰装备远远超过日本而位居亚洲第一,后来海军优势逐渐失去。中国舰的舰速低于日本,速射炮的数量少于日本,多数炮船炮弹不够用,多有不能用的炮弹。重要的是,日本的海战模仿的是先进的西洋战法,中国海军注意力在于海军的外在雄壮声势的“涂饰”。特别是在编制、纪律、训练等方面日本大大优于中国。陆军原有的枪炮主要装备于湘军、淮军、练军,甲午战争爆发又从西方购买武器,临时购买无法改变战局,也满足不了战场需要。特别是还出现枪弹不配套、子弹与枪口径不匹配的情况。
论军风军纪,一塌糊涂。甲午战争的主力淮军,在甲午战前安闲了一二十年,好逸恶劳已久。将官忙于买田园、置房宅、拥美妾,声色犬马,早已不能领兵打仗了。淮军在开赴战场途中,身佩马枪、鸟枪、烟枪,号称“三枪”;沿途奸淫抢掠,曾因奸杀韩民引起众怒;从义州至平壤几百里内商民逃避淮军,连地方官都藏匿不出。烧杀抢掠、锅损盆碎,令人发指,完全丧失了民心,这样的军队哪有不败之理?
论后勤保障,中央政府虽然每年有8000万两白银收入,但战争赔款、镇压农民起义、中法战争、奢侈浪费,导致国库空虚;各省库储久经虚耗,只有四成洋税收入,本为临时保家卫国所用,由于封疆大吏平时借备敌所需乱行开支,所剩无几。战后统计,清政府实际军费开支为2000多万两白银。而日本共筹得军费9225万两白银,是中国的4.75倍。仅从中日两国军费支出即可看出,中国远远处于劣势。
《孙子兵法·计篇》提到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是“士卒孰练”,就是指哪方的士卒训练有素。
清军的部队,只有北洋海军是技术性较强的部队,舰船上的士卒经过了较为严格的训练。其他均属失练状态。
陆军主要包含三部分:一是原来的绿营兵,以及后来镇压农民起义发展起来的淮军和湘军、练军,皆属老式封建武装。经几十年的同光和平时期,这些部队兵不成其为兵,将不成其为将。二是临时征召的新兵营,兵来自于田间,而安乐已久,无法承受劳苦;土著出身,也未经过战阵的熏陶,根本无战斗能力。三是将一些非战斗队伍升格为战斗部队,如将河防营编入战斗营,多数没受过正规训练,根本不懂行阵打仗,不经战事而无战斗力。临时征召的士兵,既缺乏军事常识和作战能力,又在军队中所占比重很大。从开战到第二年5月,新募得士兵60多个营。这些营未经任何训练,都直接开往前线。如山东半岛,到1894年12月兵力配备基本就绪,总兵力达到16营约30000人,虽比原来兵力数量增长了三倍,但除了副将闫得胜泰靖左营和都司叶云升精健前营两营1000人属旧营老兵,其余14营所有士兵都未经任何训练操演,是名副其实的“士卒失练”;此外,以前订购的西洋枪炮也未到位,想组织新兵训练,却连武器都没有,军队只能是单纯肉身的集合,不存在熟练掌握武器的问题。日军在荣成龙须岛登陆时,中国哨兵射击用的枪,竟然是封建社会农村用的陈旧的小火器——小铳。
《孙子·计篇》谈到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是“法令孰行”,即看交战双方哪方能够严格执行法规与命令。
纵观甲午战争中,违反军令、不服从调度、临阵脱逃、观望不前、拖延避战等现象俯拾皆是,大部分部队、大多数战役和战斗,都有将领擅自逃跑和不服从节制的。当驻朝各军退回鸭绿江中国一侧后,加上新近派往鸭绿江边的清军,共驻有70多营。皇帝敕谕明文规定“如有不遵调遣者,著即以军法从事,不得稍涉徇纵,致误戎机”。但是,当时大多数将领都不服从宋庆节制和调遣,遇敌逃跑者、作壁上观者、见死不救者、故意拖延贻误战机者皆多有之,却未见有军法从事者,不败才怪。
综上十条,从传统兵法理论的角度审视,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甲午战败是有其必然性的,故可称《十失书》。尽管失败的结局无法改变,但中国部分军人所表现出的爱国不屈精神,却铸造了中国军人之魂,应世代敬仰和缅怀;惨痛的历史教训,应时刻记取和警醒。
(责任编辑:曹永孚)
Analysis on Ten Reasons for China’s Defeat in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Based on the Art of War
依据《孙子兵法》来考量,甲午之战中国战败带有必然性:一是“上失道”,清统治者和人民缺失同心同德;二是“庙失算”,缺失缜密的战略谋划;三是“国失帅”,缺失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帅;四是“军失将”,缺失爱国善战的群体将领;五是“伐失交”,缺失有理有利有节的外交斗争;六是“战失间”,缺失及时准确的情报研判;七是“赏失明”,缺失公正的赏罚激励措施;八是“兵失强”,缺失强大的整体军力优势;九是“卒失练”,缺乏训练有素的基层部队;十是“法失行”,缺失严格的法令约束。概括起来,可称“十失书”。
According to principles in the Art of War, China’s defeat in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might be inevitable. 1) The ruler of the Qing Dynasty could not be the same mind with the people. 2) There was no deliberate planning and strategy. 3) There was no the real national leadership. 4) Patriotic and skillful generals were absent. 5) There was a lack of reasonable, favorable and restrained diplomatic struggle. 6) The timely and reliable information couldn’t be obtained. 7) The award and punishment were not meted justly. 8) There was no powerful military force. 9) There was a lack of well-trained troop. 10) The strict law and disciple were not enforced. The items above are summed up as the ten reasons for China’s defeat.
孙子兵法 甲午战争 十失书
the Art of War;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ten reasons for China’s defeat
E8
A
2095-9176(2015)
2014-10-31
于敬民,山东大学(威海)兼职教授、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客座研究员;于泓涛,威海城里中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