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丹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自杀,是一个世界性关注的课题。“全球死亡原因排序中,自杀排第四位,而在中国,自杀已成为我国人口的第五大死因”。[1]在日常生活中,青年时期死于自杀的人数占首位。而处于这个区间的大学生群体,自杀更是首位的死因。解决大学生自杀问题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本文意在通过文献资料法,了解当代大学生自杀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寻找二者之间必然的联系。通过对已有案例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引起当代大学生自杀的诱因,以及大学生自杀前的行为表现。除此之外,通过对当地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当代大学生关于自杀的认识,以及整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压力及问题。通过上述过程,形成对大学生自杀现状的一个整体认识,根据当前的现状制定必要的应对措施。出现类似情况时及时挽救,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杀预防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寻求帮助能力,帮助大学生寻求自我归属感,增强其存在感,尽量减少大学生走上自杀的不归路。
上世纪末期之前,中国对大学生自杀的研究是少之又少,大学生自杀的研究与干预几乎空白。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实验研究,得到很多较丰富的资料。
自杀是指主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自杀的分类有不同的看法。[2]
国际通用分类1974年,美国国立心理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按自杀的结果将自杀分为三类:(1)自杀意念;(2)自杀未遂;(3)自杀死亡。[3]
杜尔凯姆分类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凯姆在其名著《论自杀》中不是把自杀视为个别单一的心理现象,而是将其看作是某一社会发展趋势的表现。他把自杀分为四种:(1)利他性自杀;(2)自我性自杀;(3)失调性自杀;(4)宿命性自杀。[4]
国内学者分类 国内学者汤庆人和答旦曾按自杀心理过程、心理性质和心理层次分类;杨印平等学者从个性特征对青年自杀加以分类:(1)懦弱型;(2)抑郁型;(3)意志型;国内学者杨张乔从心理的社会外化将青年自杀分为(1)权益性自杀;(2)自喻性自杀;(3)迫胁性自杀。[5]
日本文部省统计,日本大学生自杀原因排第一的是精神障碍,其余依次为家庭问题、厌世、前途问题、学业不振、异性问题。[6]Annette 等的研究发现青少年自杀者中的生活事件有人际冲突、经济困难、与学校有关的问题及涉及法律和纪律问题、由于家庭的变故导致社会支持的丧失、父母的精神疾病等,都与青少年的自杀有关系。在国内,专家对多数高校进行了自杀调查,调查表明,国内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主要有:失恋、学习压力大、就业困难、人际关系不良、身体疾病、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因素。[7]
日本学者松原达哉认为,从自杀者的性格特征看,过于内向、孤独、偏执、过分认真、责任感过强、缺乏兴趣爱好、心理多变者易成为自杀高危人群。心理剖析研究表明,在自杀的人群中,大约9%的患者主要诊断为人格障碍,而具有“不正常人格”者高达30%。另有报告称,自杀者中主要诊断为“人格障碍”的高达34%,而70%的人具有“不正常人格”。[8]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对大学生自杀的研究还很少。据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曹连元介绍,有关中国大学生抑郁与自杀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还不知道大学人群中自杀以及自杀未遂行为的发生率。樊富珉教授也只能根据很多资料来估算:“在十万分之十左右。”2004年,中南大学自杀预防研究所徐彗兰等人在对该校623 人的调查中发现(有效问卷为610 份):有89 人(占总样本的14.6%)表述自己在一年内认真想过要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陈志霞等人也在今年对1010 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其中女性高于男性,三年级最高(为13%),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高于成绩好的学生,文科学生高于理科学生。[9]基于这一点,本文注重以自杀案例分析为切入点研究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及行为表现,给予干预和治疗,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减少大学生自杀率。
大学生处于社会人的边缘,心理不是很成熟,各种心理问题经常发生,在同辈群体中有更高的可能性做出自杀的行为。余小鸣等人研究了231名医学生发现,15%的人自述“一年中有过自杀的想法”,1.9%的人“尝试过自杀”。另外,上海市杨浦区对3000 名大一学生做了调查,结果显示,29%以上曾经有过自杀的意念。[10]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笔者对枣庄学院200位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81 份,其中有效问卷148份,结果如下:
在对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关注程度这个问题上,有75.3%的人表示看到才会说,处于绝对优势,而13.4%的人表示没关注,只有7.2%的人表示非常了解,经常浏览并与人讨论。从这个问题上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自杀问题上处于被动认识状态,他们不会主动去关注自杀问题,也表现出当代人口自杀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被问及是否有过自杀冲动时,有65%的人选 择“从没有”,22%选择“很少有”,9.6%选择偶尔有,3.4%的人选择经常有。虽然有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有自杀倾向,但是,如果把“很少有”,“经常有”和“偶尔有”都看为有自杀倾向的话,这个比例接近12%。这不是一个令人乐观的数据。
从整体上看,当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出现某些问题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找朋友同学聊天。因为成长环境的影响,来自农村的孩子会较多的依赖长辈,因此,可能更倾向于向老师和家人倾诉。只有少数人会去主动进行心理咨询,而且主要是城市或乡镇长大的同学选择主动心理咨询。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心理咨询服务业还不够发达,也可能是高校对心理咨询宣传不到位等原因,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并不能被常人所理解。有一半的人在心理出现偏差时会选择沉默不语,躲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挣扎。经调查,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的人在遇到不良情绪时,比那些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的人更多的选择了沉默不语。这说明了,在遇到问题时,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解决方式,但不同的方式又会对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很多,笔者对近三年来山东,湖北,湖南等地方20 起大学生自杀案例进行了分析,其中,有11 例因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而自杀。恋爱受挫5 例,家庭压力15 例,精神疾病13 例,其中抑郁障碍4 例。而这些原因与笔者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所得结果是很相近的。
从中可以发现,排在大学生自杀原因前五名的分别是:就业压力、对前途的迷茫、恋爱问题、人际关系差和家庭压力。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69%、66%、41%、39%和37%。还有精神疾病、论文与毕业的压力和生理疾病也被认为是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只是所占比例相对很小。从这项调查中可以发现,各种压力成为大学生自杀的主要罪魁祸首。
解决当代大学生自杀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只是从某些部分研究了当代大学生自杀的原因,现状及其应对,还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另外,本研究只是对小部分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不一定会适用于全部大学生的情况。大学生自杀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其中掺杂着各种不确定因素,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1]张建东.高校应努力建设预防大学生自杀的系统工程[J].高教论坛,2005,4:8-11.
[2]张旭东.大学生自杀的现状,原因及预防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9):47-52.
[3]杨碧漪,阎平.大学生自杀现象之心理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3):1112115.
[4]顾红霞,周玉金.刍议大学生自杀原因及预防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2006,6(8).
[5]赵军魁.大学生自杀原因及预防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28(4).
[6]罗桂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26:046.
[7]张媛,胡其图,陈亮,等.大学生自杀意念形成的原因及其干预策略[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9,1.
[8]常丽丽.论大学生自杀行为及其预防和干预[J].科技信息,2009,26:288.
[9]童静菊.大学生自杀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7,6:129.
[10]孟庆恩.大学生自杀的预防与干预机制[J].青年研究,20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