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图片库·CN/玫影
德格印经院四川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
图/图片库·CN/玫影
经幡飘扬,清脆的铃声回荡,转经筒转了又转,僧人口中反复咏颂着早已烂熟于心的经文,在一遍又一遍的咏颂中将虔诚升华。而另外有一群人,将他们的所有虔诚灌注于木板之上,这份虔诚也成就了藏族地区三大印经院之首的德格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建于公元1729年,其许多经文和画像的用纸,是用一种叫“阿胶如交”的藏药材自制而成。经版选用红桦木为原材料,微火烤脱水后在畜粪堆沤数月,再取出来用水煮,烘干,刨平,然后才能在上面雕刻文字或图画,经过这些工序后,板子可几百年不变形。
经版雕好后,前后还要经过12次严格审校。校改无误的印版放在酥油中浸泡一天,取出晒干,再用一种叫“苏巴”的草根熬水刷在经板上,作为防蛀的药水。晾干后,一块成品印版才算完工。
德格印经院的印刷流程,至今仍然完全延续了传统的印刷工艺。整个印刷过程由三个人组成,一个人负责更换操作上的印版,一人刷墨汁,一人印制。
目前,印经院院藏典籍830余部、5亿多字,木刻雕版30余万块。这些印版,深深刻下了雪域文化的记忆,也刻下了他们的虔诚。(责编:彭纳)
德格印经院。图/CFP
德格印经院,信徒在印版存放间通过触碰印版来祈福。 图/CFP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人彭措泽仁展示雕版技艺。 图/东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