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晓露
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入挖掘、提炼和展示数学美,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美,进而创造数学美。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挖掘数学的内在美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人,只是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出数学的内在美。”但由于数学准确性、抽象性,不像语文、艺术那样外显和鲜明,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带有较大的具体形象性,加之小学生接受知识的局限,所以,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让数学变得具体,就必须让教师从教材中主动挖掘呈现出的数学的美,从而使学生领略到数学花园的芬芳。
简洁美 数学中最多的就是概念,每个数学概念都是以最精炼、最概括的语言呈现出来的。例如,“直线”这一概念,教材是这样描述的:拿一条绳子,把它拉紧,就成了一条直线。“平面”就用“课桌面”“黑板面”“湖面”来说明。短短一句话,借助生动的描述,简练严谨,使内涵更加丰富,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数学定理的简洁之美。
对称美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这两种图形的美,重点体现在任何角度上看都是对称的。根据对称设计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在教学中把这些东西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生活中多加注意,比如小到一块橡皮、一个书包,大到一幢大厦、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北京故宫、悉尼歌剧院的缩影,形象逼真的扇形,美丽的“雪花”图案,更显示出几何图形的对称美。由此可知,世界是由数学构成的。
结构美 数学知识前后联系密切,系统性比较强。例如,学习“乘法意义”时,可以从“加法意义”来引入;学习“整除”概念时,可以从“除法”中的“除尽”来引入;学习“质因数”,可以从“因数”和“质数”这两个概念引入。通过由此及彼的转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蕴含的内在结构美。
情趣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具体性的事物容易理解和接受。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时期特别是八九岁的小学生,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兴趣最大,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个特点,借助直观事物进行教学,使数学中的美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更多地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情趣,以此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喜欢数学。
教师在讲解著名的数学难题“鸡兔同笼”时,应该这样教授。首先,让学生读懂这道题,然后让学生用实物演示,可以用一片大的树叶来代替动物的身体,用两片小树叶表示动物的脚,在演示的过程中发现多了或少了就可以马上改。摆好后,选取部分作品加以展示,并请摆好的学生讲述自己的想法,从而很好地满足了学生们的表现欲。整堂课上,学生都充满了兴趣,学得兴致勃勃,丝毫看不出由于内容理解困难而带来的疲倦感。就在简单的演示过程中,他们对鸡兔同笼中“几个头、几只脚”有了一个最基础的认识,对这类题目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有趣,在摆弄的过程中知道了解答过程和思考方法。
教师这样的讲课方式,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而且通过实践加深了学生对这类题目的理解和记忆。以后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就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答了。
类似的案例很多,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笔者将本课设计成“招考营业员”“我是小顾客”“物物交换”“用物兑币”等几项活动,学生经过付币、贴币、兑币的实践活动,当发现付出的钱币与兑现的钱币相等时,学生就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实践中体验到了生活,并增加成功感。整个过程学生的思维一直活跃,情绪饱满,师生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美
数学是美的,教材是美的,人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课堂上的有利时机,充分挖掘数学美,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培养数学审美能力。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教学、趣味教学,把美育巧妙地融入数学教学中,使抽象、高深的数学知识得以趣味化、形象化,并通过对课本中数学美的特征的挖掘和揭示,让学生鉴赏和感受数学之美。实践证明,对数学美的充分认识,有利于数学学习能力的增强;而数学学习能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对数学美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两者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经常采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规律讲解数学题,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审美,去欣赏美,去发现美,形成对数学美的规律性认识,激发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观,进而提高学生用这些规律去探索、去发现、去猜想、去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充分应用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从而达到数学审美的最高境界,这样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