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麻醉方法浅谈

2015-02-06 12:27:28
中国动物保健 2015年5期
关键词:巴比妥钠麻醉药氟烷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猪麻醉方法浅谈

李博岩,陆曼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实验证明,猪和人有较近的同源关系。在生理、疾病等方面都较为接近。为了探索猪安全麻醉的方法,对猪使用各种麻醉方法进行相比较,以找到猪麻醉较优的方法,从而降低猪在麻醉过程中的风险。并对猪的麻醉方法、原则及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猪;麻醉;方法

近年来,猪的合理保定和麻醉,已经成为现在科学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安全有效的麻醉,可减轻动物在手术中的痛苦。一般麻醉方法分为全身和局部麻醉两种,局部麻醉可起到深度或轻微镇痛的效果,使动物镇定,若手术持续时间较短,建议进行局部麻醉。猪具有野性,若麻醉效果不佳,疼痛会使猪躁动挣扎,使手术难以进行,因此麻醉在猪的遗传育种、饲养管理、运输和临床治疗等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甚至起着实验成败的重要作用。

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和积累的工作经验,以麻醉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麻醉药物的作用机理,根据猪生理特点,总结出最恰当的麻醉方法,为猪麻醉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做出贡献。

1 猪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作用于躯体某一局部的麻醉方法,使机体某一部分的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断,且运动神经传导也被不同程度的阻断,称为局部麻醉,简称局麻。通常采用的局麻方法有神经阻滞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和浸润麻醉,后两种方法多在猪的外科手术中使用。局部麻醉易操作、安全性大、使用并发症较少,但对过敏体质的猪只有较小影响,适用于中、小型手术。局部麻醉费用低廉、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虽然局麻简便易行,但真正掌握并将它运用于实际操作当中并不容易,由于猪皮下脂肪较厚,采用局部麻醉效果不佳,往往会造成麻醉失败。

想要局部麻醉安全、有效,必须掌握一定的注射技术。浸润麻醉、阻滞麻醉一般选择在肛门、乳房等处;局部肿胀麻醉选择在脂肪抽吸;神经阻滞麻醉一般选在足趾、手指等处。在局麻过程中,要严格掌控用药量,防止中毒。一般采用最低有效浓度,在注射过程中,要确保注射器内无气泡,须回抽,确保无血液回流后再注射。这样,可减少意外发生。

兽医临床局部麻醉药包括: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等。前两种多用于猪的局部麻醉。通过改变钠离子通道及其数量,改变细胞膜电位,从而达到麻醉效果。要求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听从兽医嘱托的剂量操作使用,把用药风险降到最低。

2 猪吸入麻醉

吸入麻醉是利用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而引起的麻醉作用。吸入麻醉具有良好麻醉效果、麻醉深度易掌握、麻醉及复苏迅速平稳等优点,在麻醉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在20世纪以前主要利用乙醚作为吸入麻醉剂运用到临床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吸入麻醉药乙醚逐渐被副作用更小的仿烷、氨氟和醚所取代,并开发了甲氧氟烷、异氟烷、地氟烷等。现在,氟烷、异氟烷是猪较为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氟烷麻醉适用于各种手术,具有效能强,对气道无刺激,诱导和苏醒较快,扩张气管,不升高血糖,术后呕吐发生率较低的作用。但相较于异氟烷,氟烷副作用大,临床上已经不主张单独使用。安氟醚诱导及苏醒快,呕吐较少,不刺激气道增加分泌物,肌肉松弛好。唐天云等(2000)对5头实验用小型猪进行静吸复合全麻效果观察,用硫喷妥钠进行诱导麻醉,并采用γ-羟丁酸钠耳缘静脉推注,5 s注入1 mL,注入3/4完成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安氟醚2%,间断给予芬太尼。5头猪麻醉后肌肉松驰良好,生理状况、麻醉平稳,手术时间大约6 h。李书闻等(2002)在中国实验小型猪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研究中,以硫喷妥钠进行麻醉诱导,共进行了40例气管插管,其中35例插管顺利,手术过程中生理特征维持平稳,死亡5例,包括手术操作导致室颤死亡1例,反复气管内插管缺氧死亡2例,纵膈气肿死亡2例。结果表明:猪的呼吸道有其自身的解剖特征,插管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甚至造成死亡。对于猪选用吸入麻醉方法进行麻醉,要选择可逆性好,诱导及苏醒迅速、舒适,麻醉深度易控制的麻醉药。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3 猪非吸入麻醉

3.1 静脉注射

根据研究表明,对于猪的麻醉,临床上常用硫喷妥钠进行静脉注射麻醉给药诱导。且静脉注射是将一种或几种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硫喷妥钠的麻醉作用、剂量和注射速度密切相关,但是维持及苏醒时间较短。注射速度越快麻醉越深。如果在注射过程中误将药物注入血管外则产生疼痛、红斑、溃疡、肿胀,甚至皮肤坏死。严重者会并发静脉炎,析出结晶沉淀会阻塞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此药不适合长时间麻醉维持,而适用于麻醉诱导。现在用耳缘静脉注射混合麻醉剂戊巴比妥钠与硫喷妥钠效果最好,可以作为外科手术中猪麻醉的安全方法。

3.2 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麻醉是指麻醉药物注入肌肉组织从而达到麻醉目的的方法,肌肉麻醉吸收慢、时间长。利多卡因、吗啡、巴比妥钠等已经运用到动物临床上。研究证明,用3%戊巴比妥钠溶液肌肉注射麻醉给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而氯胺酮与速眠新联合用药麻醉也可以达到更佳的效果。戊巴比妥钠是巴比妥类催眠药,作用较快,可维持4~6 h。用作催眠和麻醉前给药,可用于治疗癫痫和由破伤风引起的痉挛。作为中效镇静催眠药,是实验动物常用麻醉药,该药物对呼吸中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然而易引发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甚至导致死亡。肌肉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显效时间长,较平稳,虽然药物在肌肉中的吸收速度较慢,但效果良好。隆朋复合麻醉所用的药物主要有氯胺酮、芬太尼、以及安定、等对动物进行复合麻醉。

3.3 腹腔注射

近年来,关于猪腹腔注射麻醉的研究较少。戊巴比妥钠可用于腹腔麻醉,大约10~15 min见效果,可以维持3~5 h。此药物麻醉平稳,腹腔注射简单,麻醉过程稳定,且诱导时间短,肌肉松弛效果好,因此适合用于猪的麻醉。戊巴比妥钠的震动作用较差,常与镇痛药如氯胺酮合用,效果良好,可帮助剖腹产手术顺利完成。

4 展望

当今,动物麻醉技术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为了减少用量、降低毒副作用、增强麻醉效果,麻醉药在不断更新换代。②用复合麻醉剂弥补单一麻醉剂的缺陷,达到对动物机体损害小且麻醉效果好。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吸入麻醉在动物临床上的应用将会普及开来。无论在养殖场还是实验教学手术,从猪到其它大动物身上,临床应用依然是非吸入性麻醉。随着科教的发展,相信更多技术将运用到猪的麻醉手术中。■(编辑:赵晓松)

与其他药物相比,中兽药具有独特的抗菌机理,在防治腹泻时注重保护病猪的消化功能,实现祛邪但不伤正。以四黄止痢颗粒为例,该药由黄连(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大黄、黄柏(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菌)、板蓝根、黄芩(抗病毒、抗菌和抗真菌作用)和甘草等提炼浓缩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和凉血止痢之效。临床实践发现采用该药治疗猪腹泻可及时有效止泻,尽快恢复病猪的消化功能,降低其死亡率,可作为防治本病的首选药物。■(编辑:赵晓松)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5.013

李博岩,男(1992-),农学学士,贵州大学全日制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兽医学药理学方向。

猜你喜欢
巴比妥钠麻醉药氟烷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8:14
麻醉药和麻醉药品是一回事吗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有机氟工业(2019年4期)2019-03-16 07:15:30
常见麻醉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畜禽业(2018年11期)2018-02-16 19:21:06
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西藏科技(2015年9期)2015-09-26 12:15:31
复方灵芝口服液对睡眠剥夺大鼠睡眠的影响
戊巴比妥钠多种药理效应的阈剂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