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
老毕事件给畜牧业的启示
○ 本刊/赵晓松
老毕事件不大不小,却也闹得沸沸扬扬。各行各业都在因此审视自己,那么作为一名畜牧业传媒人应该剖析哪些东西展示给大家呢?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1)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
这是千年古传至今的一句话,在外人看来老毕在饭桌上的这些玩话就是触犯了这后半句的禁忌。正如我们行业中的免疫,未病先治说的就是这预防,在养殖场疾病混合感染成狂的今天,小小一针疫苗决定着大经济的成败,效果当下看不见就觉得免疫做不做无所谓,或注射时小细节不注意,往往造成免疫失败,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所以要做到善小紧抓,恶小及防。
(2)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中国人好吃、好说、好逗趣,诸多的失败经验告诉我们,管住自己的嘴,对人而言可以,但牲畜是管不住嘴的,只有通过人为的方式可以进行有效防控,提高饲养安全:①加大饲草检查的力度,尽量清除混于草料中的铁钉、杂物等;②饲料少购入,以免蓄积变质;③正确选购饲料,不盲目乱购;④注意拮抗,不乱用饲料添加剂;⑤注意饲料加工设备的清洁;⑥推行HACCP饲料管理。
老毕虽比不得其他名嘴那么星光灿烂,可他仍然是公众人物,掌握公共资源,一时的口无遮拦便会造成很多人的效仿,从而影响大环境,就像畜牧传媒不比主流媒体,较为小众,但畜牧传媒同样不要看低自己,有人关注便有了话语权,不能利用公共资源信口雌黄、畜牧传媒是畜牧者的养殖技术、投资财经的风向标,准确真实的新闻内容,完整切实的动保文选,能帮助畜牧者在经营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也正如我们《中国动物保健》所做的——在专业领域,为畜牧者提供更优秀的养殖方法、更权威的疾病防治措施,我们义不容辞。
有句话叫做“微博时代,谨慎撒野”在这个自媒体丰富盛行的时代,谨言慎行并不代表懦弱,而是说负责任的话,行负责任的事。这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可我们要从现象看到本质,从别人的人生经验中吸取教训,也真正的做到未病先防。■
养仔猪之几个小经验几句大实话
1给假死仔猪接气
传统的方法是倒提后腿,拍击后背。曾经有一次,遇到一头假死仔猪,明明心脏还跳动,传统的方法用过了,还是无效。心灰意冷,打算放弃,随手一扔,丢于墙外,却听到哇的一声--活了。为何它又活了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仔猪落地的时候,地面的反作用力,透过肋骨,对胸腔产生了挤压作用,与给人做的压胸动作异曲同工。于是乎我发现了一种给假死仔猪接气的新的方法。那就是将仔猪倒提,用手有节奏地挤压仔猪两侧的胸肋骨。相较于传统的方法更直接,更有效,一教就会。
2秒补血大法
有些新生仔猪,由于个体大,脐带粗,脐带断裂时,如果脐带过短就会失血严重。表现为,个体特大,体表苍白,相对怕冷,身体打颤,无力争奶,站立不稳,体若面条,不会吃奶,老是叫唤,总是围着母猪转,最终多被母猪压死,或者自己跑到屎尿堆里冻死。
应对方案:一旦发现新生仔猪失血严重,收集下一个仔猪的多余的,本该流失的脐带血,再通过脐带用注射器注入,让它怎么流失的再怎么补回去。都是亲兄奶弟的,无须担心血型不符问题。简单吧?朋友称赞为“秒补血大法”,不为过吧。
3关于新生仔猪失去吮吸本能的治法
有些新生仔猪,由于受了冻,由于低血糖,由于失血过多等原因,表现为不会吃奶。用指头放入其口中,发现它不会吮吸或吮吸无力。
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腹腔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然后放于保温箱中,最好开开电热板和烤灯,哪怕就几小时。然后找一个婴儿用的奶瓶,将母猪的乳汁,挤入奶瓶中。将奶嘴强行放于仔猪的嘴巴中,然后用你的指头扣挠刺激仔猪的颌下。一不小心乳汁就进入了仔猪的胃,几次之后,仔猪食髓知味,就成功地唤回了吮吸本能,顺利得吮吸上了奶。也可能会一不小心乳汁进入呼吸道,不过不要紧,仔猪会本能的咳出。万万不可因咳而废奶。(刘文斌)■(编辑:狄慧)
(本文由猪e网论坛特别推荐)
10.3969/j.issn.1008-4754.2015.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