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队员王延周的传奇人生

2015-02-06 12:07:26杨大鹏
党员干部之友 2015年2期
关键词:解放区战斗机飞行员

□ 杨大鹏

飞虎队员王延周的传奇人生

□ 杨大鹏

在他短短的17年空军生涯中,历经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要的历史时期,他击落过5架日本战机、2架美军战机,他是“王牌飞行员”、“空军战斗英雄”,他被称为“大陆最后的飞虎队员”。他叫王延周。

投军从戎 立志报国

王延周,曾用名王延洲,1920年10月出生于日照,15岁时因家境不好而辍学到青岛做了学徒。1936年春,受在国民革命军第29军任连长的堂兄王延德的影响,16岁的他进入国民革命军第29军北平南苑军训团接受军训。军长宋哲元非常重视这支由学生组成的新兵队伍,安排副军长佟麟阁任团长。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军训团于7月27日黄昏奉命进入北京南苑南面阵地。这些学生兵中的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拿枪。数十年后回忆战场的情形,王延周依然历历在目:“连日来,大雨昼夜不停,战壕里全是水,训练团战士们每人都用毛巾缠在左臂上,伏在战壕作射击准备。一天凌晨,数架日军飞机袭来,在南苑上空来往穿梭,黑乎乎的像乌鸦。飞机越来越多,并不断低空投弹、扫射。呼啸声和爆炸声如天崩地裂,阵地上血肉横飞,同学们伤亡惨重,断肠断臂不计其数。火药气味令人窒息,南小街屋房顿成一片废墟……爬行的坦克,阵阵扫射,凶猛袭来……整个阵地的前方,被日寇逼近压缩,三道防线都已溃乱。就在这时,3大队大队长冯洪国(冯玉祥的儿子)忽然出现。他宣布,为了避免更大的牺牲,训练团立即解散,战士们可以投奔亲友或回家,自找出路,愿意继续留下的,3日之后到固安县集合……接着让大家把大枪破坏,扔到水里。一阵忙乱后,队伍四散了。”这一战,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将军殉国,学生兵生还的仅有三分之一。王延周在战斗中左腿负伤,撤退的路上,他让同学们按住伤口,自己咬着牙用两根树枝从腿里挖出了子弹。

1938年夏,王延周在陕西参加了黄埔16期招生考试,考上了黄埔军校西安分校,开始接受系统正规的军事教育训练。1940年12月,就在即将毕业成为陆军军官的前3天,王延周无意中在街头看到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的招生广告。想到能够开着飞机打鬼子,他就心动了,于是兴冲冲地报了名,并凭借良好的体格和优异的个人素质被顺利录取。

笕桥航校本在杭州,这时已撤到昆明。在昆明受训期间,由于日寇的不断轰炸,学员们不但不能连续飞行,反而得将飞机飞到别处去避难,再加上燃料不足,只有飞飞停停。学校的专业考核非常严格,“考试官都是美国顾问,开飞时每个教练只带六个学生,我们组进行七筛八选,淘汰了四个,只剩下我们两个人”。

自1941年底开始,中国空军分批派遣原空军军官学校学生到美国亚利桑纳州的鲁克及雷鸟基地接受初高级飞行训练。王延周远赴美国时,太平洋上日美正在激战,出国的学员只能绕路而行。那近一个月的旅程,王延周一直记忆犹新:有时发现船后的洋面有敌潜艇跟进,则用炮轰或投放鱼雷。警报声不分昼夜,时起时伏。乘客随时穿好救生衣,上下救生艇,作离船逃生演习。

在美国长达近两年的时间内,王延周接受了更为严格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学习飞行各种类式和性能的飞机。毕业时,王延周和他的同学们面临两种选择:一是留下当教官,可以有较高的薪金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二是回国参战。王延周毅然选择了后者,他说:“我好像看到祖国母亲正急急地向我招手,让我快快回去执行消灭日寇的任务,我怎能贪图个人享受而忘记国耻呢?”

归国后的王延周被分配到“飞虎队”创建者陈纳德将军领导的中美空军混合团第3大队8中队任飞行员,终于实现了开飞机打鬼子的梦想。

空中勇士 尽显神威

1944年6月1日,王延周首次驾驶P-40N战斗机执行任务,当他执行完轰炸任务正要凯旋时,却发生了一个小意外——战斗机的引擎突然停转。王延周心急如焚,一面推杆保持滑翔高度,寻找迫降的着陆点,一面迅速检查座舱内的各个仪表,发现原来是左油箱油量耗尽了。于是他拧了下转换开关,转换油箱后,迅速将飞机拉升高,准备返航追赶已先离开的战友。这时,他突然发现左前方出现了一个黑点,随着距离的拉进,在确定是小日本的运输机后,王延周迅速打开武器开关,做好战斗准备。与此同时,那架日机也发现了王延周,因为运输机上没有应战的武器,无法抵抗战斗机,日机急忙掉头,想要逃跑。王延周哪肯放过,紧追不舍,在看清机身上的太阳旗图案,认出是日军“九九”式大型运输机后,他迅速猛拉操纵杆,飞到日机右后方,将6挺机关枪同时开火,只用18发子弹就击中了敌机的油箱。日机变成了一个大火球往地面栽了下去。

次日清晨,王延周在机场碰到美籍中尉分队长,分队长对他说:“祝贺你,我们昨晚听到日本电台广播说,6月1日,郑州有架运输机失踪,机上7名军官和随行人员不知去向。”为此,中美混合团给王延周记一等功。

此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王延周驾驶着战机又先后击落3架零式战斗机、1架东条战斗机,其中,东条战斗机是日本当时的最新机型。他被授予“王牌飞行员”、“空军战斗英雄”的称号。

战斗中,王延周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最危险的一次是在袭击湖北沙市一处敌军重要油库时,王延周没能将战斗机拉升到足够高的位置,炸弹爆炸的气流冲向他的飞机,整个机身严重晃动,差点失去控制。他还曾8次穿越“驼峰航线”。“驼峰航线”是中缅公路被日军切断后,为运送战斗军需物品开辟的空中航线。驼峰是中印边境之间的一系列山脉的俗称,是喜马拉雅山的一部分,高度为4000-5000米,少数高峰在7000米以上。驼峰航线沿途崇山峻岭,缺乏可靠的航图和导航设施,天气变化无常,飞行条件极为恶劣,被视为“死亡之旅”。二战期间,在这条航线上,有600多架运送战略物资的飞机不幸坠毁,1600多名飞行员遇难牺牲。

云南飞虎队研究会会长孙官生曾统计过,1938-1945年,中美飞虎队成员共牺牲3386人。早晨还坐在一起吃饭的战友,晚饭时就看不到了,谁也不会多问一句,因为大家心照不宣:此人回不来了,牺牲了,而下一个可能就是自己。

意外迷途 光明抉择

抗战结束后,王延周被调到济南国民党空军第9战区司令部。1946年4月20日,王延周驾驶L-5型飞机由四川飞往济南,由于天气突变,飞机偏离航线,在河北省清河县解放区迫降。这是王延周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忐忑不安的王延周受到了解放区人民的热情欢迎,他所受到的待遇非但不像国民党渲染的“飞行员如若落到共区,飞运输机的要被打百棍,飞战斗机的要被活剥皮”,反而被安排到一户人家吃饭休息,所有的人见到他都很热情。在随后很短的时间内,王延周去了解放区的许多地方,接触了许多老百姓,耳闻目睹解放区与“国统区”的天壤之别,他的思想发生大转变。

他的堂兄,已经是国民党少将的王延德,找到正在南京谈判的周恩来,请他放人。周恩来说,谈不到放不放的问题,走者欢送,留者欢迎。

“当领导问我的想法时,我当即表示留下来!”就这样,王延周被列入了驾机起义人员名单。到解放区后的数年时间里,王延周先后在解放区教导团将校大队、牡丹江航校等单位任过职,参与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代空军飞行员。1949年,在一次对国民党的宣传广播中,王延周畅谈了自己在解放区的感受,并郑重宣布退出国民党。

1949年10月1日,王延周参加了开国大典空中受阅飞行。17架飞机被分成6个飞行编队,王延周驾驶的飞机在第二分队,和飞行员阎磊分别担任左、右僚机。

1951年11月,王延周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分别击落击伤美军F-86飞机各一架,荣立二等功。至此,王延周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共击落击伤7架敌机,成为中国历史上既击落过日军飞机又击落过美军飞机的两位飞行员之一。

“文革”期间,王延周受到迫害,1984年平反。2005年6月28日,王延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了却了他半个世纪的夙愿。2005年9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召开之际,王延周受到胡锦涛主席接见,并把自己撰写的回忆录《一位空战老兵的非凡人生》送给了胡锦涛主席。

2012年,王延周病逝于北京。

猜你喜欢
解放区战斗机飞行员
在建设旅大特殊解放区的日子里
文史春秋(2022年4期)2022-06-16 07:12:36
很皮很皮的飞行员
2021年7月22日,演习期间,美军飞行员从F-16战隼中挥手
军事文摘(2021年19期)2021-10-10 13:28:40
解放区的天
金秋(2021年12期)2021-10-06 04:07:38
苏-35S战斗机
军事文摘(2021年17期)2021-09-24 01:05:58
飞行员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
飞行员的酷装备
歼-5战斗机
蚋式战斗机
对1946—1948年华中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