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登彦
书香伴我人生路
□许登彦
我出生在甘肃老家高台县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饥饿几乎填满了我童年和少年全部苦涩记忆。可以说,是书籍拯救了我,彻底洗涤了我蒙昧的心灵,改变了我的命运和人生。书籍是茫茫黑夜里的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奋力前行的梦想之路。
我家世世代代务农,祖上从来没有出过一个读书人,父辈们为没有文化、不能识文断字吃尽了无穷无尽的苦头。他们像微乎其微的尘埃,只能苦苦地挣扎和游离于时代的最底层,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收获着微薄的希望,命运和人生的轨迹里烙满了密密麻麻的艰辛和坎坷。父辈们对文化是如此地渴求,尽管家庭条件几乎接近赤贫的地步,但是父母亲不惜放下人的尊严低声下气地四处向村里的亲朋好友和邻居筹借,含辛茹苦地供我们三个弟兄上学读书,一直把我们供到读完高中,我后来考上了大学,两个特别懂事的弟弟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一起参军到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服兵役。
我清楚地记得,我当时启蒙较晚,8岁才上小学一年级,但天资聪颖,读书特别刻苦和用功,父母亲把读书人的愿望和梦想全部寄托在了我的身上。给我起名父亲还专门登门向村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教书老先生求教。当了解到父亲的来意后,教书老先生抱着一本厚重的字典翻了老半天,最后慎重地取了一个“彦”字。教书老先生说,“彦”在古代是指满腹经纶的读书人,给我起名“许登彦”,希望我在学习文化的道路上登堂入室,将来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从此,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我血液里无法复制和替代的一个符号,像一棵树长在我的身体里,流淌在我炽热的血液里,走过了38年的悠悠岁月。
文学和书籍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文学对于我来说,就像潜伏在躯体里的一件武器,让我的内心变得无比强大,思想和灵魂找到了成功出逃的机会。就像施了咒一般,文学让我痴迷并钟情一生。在无数个金色的黄昏和阒静的夜晚,当沸腾的血液归于宁静之后,我把自己嫩绿的心绪轻轻地安放在字里行间,感觉文字就是漫山遍野的牛羊,我放牧文字,纵情的歌声在云卷云舒的蓝天下自由、快乐地飞翔。
我与书籍有着与生俱来的不解之缘,母亲告诉我,从一岁开始的时候,我变得特别爱哭闹,大人们哄都都哄不住,各种小物件和玩具对于我来说都无济于事。父亲慌乱中随便找了一本书塞到我的小手里,我立刻变得安静起来。我的小眼睛瞅着书页上的插图和密密麻麻的铅字,小手像玩一片树叶不停地翻弄着书,一玩就是四五个钟头,哗哗作响的翻书声令父母亲非常惊奇。父亲喃喃地说:“我们的彦娃将来也许是一块读书的料哩!”由于父母不识字,在我三四岁的时候,我常常跑到邻居家去玩,看上小学的小哥哥和小姐姐做作业、背课文。他们是我最初的启蒙教师,教会了我怎样数数和汉语拼音,并开始认字。到五六岁时,我已经识了不少的字,可以看一些小人书。在我生命懵懵懂懂最初的起点上,是父母给我的书籍,邻居家教我认字的学哥学姐,还有爱不释手的小人书,变成了一艘文化航船,载着我渴求知识的幼小心灵,驶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书籍让我变得与别的孩子有所不同,别人家的孩子有零花钱了就买冰棍、雪糕和汽水。而我呢,不但父母没有零花钱给我买冰棍和雪糕,而买书的奢求更是满足不了。我家住在毗邻石河子郊区的一个小村子里,每到下午放学和周末的时间,村里的大人们都会看到在垃圾堆里翻检的三个瘦弱的小身影。做完作业没事的时候,我就带着两个弟弟步行1公里来到石河子市区的各个垃圾池,从臭气哄哄的垃圾堆中拣拾有用的废品,然后用偌大的蛇皮袋子装满,吃力地背到就近的废品收购站,把废品换成钱的时候,是我们弟兄仨最高兴和最激动的时刻。看着两个弟弟可怜巴巴的眼神,我犹豫再三,终于狠下心给两个弟弟每人买了一根2分钱的冰棍。两个弟弟眉开眼笑地噙着冰棍跟我去了新华书店。书店里五彩缤纷、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和小人书让我眼花缭乱。每一次进书店我毫不吝啬,几乎花光了我们弟兄仨捡废品换来的钱。回到家后,我把新买的连环画和小人书都认认真真地包好了书皮。看完之后,两个弟弟也要看,我叫他们洗手,把桌子擦干净,坐在桌前端端正正地看书,还不许他们折书页、卷书角。到小学毕业的时候,我买的连环画和小人书,装满了一个沉重的红漆木箱子。多少年后,父亲在整理老屋、处理废品时,一次次地打电话给我,征求我处理这箱子书的意见,我一再叮嘱不要卖。这箱子装满的一摞摞散发着书香的连环画和小人书,珍藏着我童年弥足珍贵的记忆。
我从小酷爱文学和写作,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我的初中和高中是在石河子乡四中和一中度过的,学校设有图书阅览室,这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我的读书愿望。每天下午课后做完作业,我都会跑到学校的图书阅览室,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文学书籍。慢慢地我的手痒痒了,开始学写诗歌和散文,并向文学刊物频繁投稿。我至今清楚地记得,1990年我的第一首诗歌处女作发表在国内诗坛挺有名气的《绿风》诗刊上,在全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全班同学叫嚷着让我请客,我拿着诗刊社寄来的8元钱稿费,给全班的40位同学每人买了一根棒棒糖,一时班上吮吸声大作。这是我一生中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
夏天农忙时,每逢周末回到家里我会帮着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儿。每次去地里,我的肩上扛着锄头或者铁锹,另一只手总会拿着一本《唐诗》或《宋词》,来回路上默默地诵读着。我还从父亲给我的每周5元钱的生活费里省吃俭用攒下钱,办理了一张石河子市图书馆的阅览证。我跑到图书馆一呆就是一整天,直到闭馆时分,我才恋恋不舍地走出。在河南郑州上大学期间,我靠暑期做家教和打工挣来的钱,购买和阅读了不少文学书籍,每次过年回到家里,郑州当地的特产什么也没带,就带回了一箱子书。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精打细算计划好家庭各项支出费用,拿出将近四分之一的工资购买文学书籍。每次搬家时,别的物什可以贱价处理,唯独每一本书籍都舍不得,它们就像神交和跟随我多年的故友难舍离开。笔耕不辍的写作,我的文学作品迄今已累计发表180多万字,也多次获得各等级奖项,部分作品还被翻译成英、法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悠悠的岁月,我从心底里感谢书籍,是书籍改变了我的人生和命运,圆了一个平凡人的作家梦!□